•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1 22:44:00 来源:戏说三国

作为三朝元老,不但是配享太庙的"第一汉臣",更是与雍正皇帝亲密到"一日都不曾分离"。自康熙皇帝起就深受重用的张廷玉,朝堂之上一时扬名立万,却在康熙病重垂危之际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连贬三级一度让众人认为圣恩尽失,却不料张廷玉并无半分哀伤,反而回到家后对儿子哈哈大笑,一向惜字如金的张廷玉更是对儿子说出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八个字,后来果真字字应验。

为何能让连贬三级的张廷玉背地里“偷着乐”,这八字又究竟是何字?

六年坎坷“进士路”康熙十一年,张廷玉出生于京师,为大学士张英之子。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张英我们自然也不陌生,我们所熟知的“桐城六尺巷”典故的主人公便是这位清朝名臣。一句“让他三尺又何妨”化解了两家多年来的邻里矛盾,其中度量可见一斑,康熙帝更是盛赞其“有古大臣风”。

有了父亲的言传身教,在良好家教的熏陶下,张廷玉自然也是“怎会平凡”。自小便专心在老家桐城闭门攻读诗书,满腹经纶,才华与品德更是与父亲张英一脉相承。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康熙三十九年,二十八岁的张廷玉早早入京准备参加会试,考取功名。其父张英也在同年又一次奉命担任总裁官,对于文人来说,担任主考官是莫大的殊荣,但此时的张英却开心不起来,心里有对儿子满满的愧疚,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原来三年前的会试,张廷玉便由于父亲担任主考官,为了保证科举的公平性,以防有失公允,不得不回避补考。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如今又再次受到康熙皇帝的任命,这让张英感到十分为难,人生又复有几个六年呢?但君臣之道还是让张英没有推脱,对儿子唯有愧疚之意。

正当张英一筹莫展之际,同僚大学士李光向康熙说明了情况,赞其子张廷玉有大才,耽误六年实在惋惜。康熙听罢思索片刻后还是决定爱惜人才,为其破例一次,特许张廷玉参加科举,但最终试卷得由自己自己亲自审阅。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失而复得的机会也让张廷玉终于在二十八岁这年得以参加会试,凭借自己的才识,成功进入殿试。最终以第152名位列三甲成功考取进士,但这并不出彩的名次其实也大有来头。

当时的康熙看完试卷后直言张廷玉完全是一甲的水平,但父亲张英为了避嫌,引起旁人不必要的猜疑,便将儿子的成绩降低,列在了不高不低的152名。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按理说,张廷玉三甲的成绩,留京基本无望,但康熙帝深知他的才能,于是破格让他留在了翰林院任职,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与其父二人同朝为官。

崭露头角,冉冉新星入朝后的张廷玉并未倚仗父亲的身份,反而是一步步从底层干起。在初入仕途三年后,又被授翰林院检讨,开始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主要负责文字上的编辑修撰等工作。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此时的清朝正处于"暴风雨的前夕",康熙盛世之下,是各个皇子和背后势力的暗潮涌动。身居高位的张英久居朝堂,自然也发觉了这些端倪,于是找了个"身体不济"的理由选择告老还乡,不愿趟这趟浑水。

康熙四十三年,张英告老还乡也有一段时日,由于思念张英,康熙这才想起其子张廷玉尚在翰林院任职,于是便召他至畅春园,询问其父张英的近况。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也是这一次御前召见,让张廷玉的仕途有了新的转折。张廷玉得体而又不失分寸的回答令康熙十分满意,后又为了考验其才能,命张廷玉当场赋诗。

张廷玉也并未让他失望,作的七言律诗两首令他颇为满意,这下张廷玉算是彻底在康熙皇帝这里“过了关”,成功获得青睐。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当日便入职南书房,更是被特旨数珠并著四品官府色,可见康熙皇帝的“偏爱之意”值得一提的是,南书房名义上是康熙的书房,但给康熙皇帝当秘书,无疑也相当于进入了权力中枢。

此后的时间里,张廷玉每日都“辰入戌出”,这种早七晚九的工作时间,可以说终日都陪在康熙左右。不仅如此,不论是在夏天避暑热河,还是秋天塞外狩猎,张廷玉都是康熙皇帝带在身边的“常驻嘉宾”。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随着康熙的不断器重,先是担任司经局洗马,后又担任读卷官何刑部左侍郎等职,虽然涉政不久,但他的才干早已崭露头角,俨然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

连贬三级,为何不悲而喜但正当众人羡慕其深得圣宠,认为日后张廷玉一定能官至宰相之际,发生了一件让众人傻眼的事情。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康熙六十一年,此时的康熙皇帝身体情况早已大不如从前,在临终之际,却一纸诏书,将张廷玉连降三级,同时被贬的还有书房大臣马齐等人,但与愁眉苦脸的其他人不同,张廷玉脸色不改,更是在回家后不禁面露喜色。

儿子担心父亲是不愿接受现实,但张廷玉却笑着道出了:“为父须待新君赐恩”八个大字。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张廷玉自然知晓康熙皇帝此番的意图,不悲反喜的背后是深知帝心。康熙皇帝深知自己时日无多,临走之际如何为下一代继任者铺路成了他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为了能让张廷玉为首的这些大臣再次得到重用,康熙皇帝决定自己当回“恶人”。先是将其贬职,日后继任者上位后才好名正言顺的提拨人才,此外还能更好笼络人心。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驾崩,皇四子胤禛历经“九龙夺嫡“,成功继承大统,改年号为“雍正”。

雍正登极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张廷玉复职南书房,兼学士衔。新帝上位,最重要的便是培养自己的“政治内阁”,才能卓越又是恩师之子的张廷玉显然是不二人选。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精敏详瞻,悉当圣意”,张廷玉又尽心辅佐雍正皇帝,历任吏部尚书,首席军机大臣等职,跻身枢臣之列,深受雍正帝的倚重,位极人臣。雍正更是对其说过“你我义故君臣,情同密友”,在临终之际,特意留下圣旨,特允张廷玉可以配享太庙。

后辅佐乾隆帝,渐生嫌隙,晚景十分坎坷,但去世后乾隆帝仍决定按照遗诏,命其配享太庙。三朝名臣,也就此结束了自己不凡的一生。

张廷玉被康熙连贬三级,回家却“偷着乐”是为何?

作为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位极人臣,张廷玉自有其配享太庙的“高明之道”。连贬三级,在旁人看起来仕途无望,也只有他深谙帝王之心。

老成谋国,简在帝心,辅佐三代帝王期间,更是整治吏治,完善军机制度,称得上“一代名臣”之美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2 05:45:3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深受雍正器重
...冷淡,这是为什么呢?张廷玉在康熙年间考中进士,担任翰林院庶吉士一职。张廷玉够来之所以能平步青云,与他写的一句诗有关。他在游览长城时写下了“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康
2023-07-29 13:55:00
张廷玉贪污近36万两白银,乾隆为什么不敢动他?
...卷,称赞道:“此子应在一甲!”这一年,张廷玉被授为翰林院庶吉士,不久后被提拔为翰林院检讨,担任《亲征平定朔北略》的纂修官。康熙四十三年,张英辞去相位,告老还乡。张廷玉子承父业
2023-01-09 22:04:00
“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
...一次科举考试到来,在这次张廷玉考中进士,之后进入了翰林院任职,一般父亲是朝中重臣的情况下,家中才华比较出众的子弟也会受到皇上额外的关注,但张廷玉却好似并没有受到任何额外的关注
2023-06-15 17:27:00
张廷玉是如何获得皇帝信任,成为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的?
...,每日不下十数次”。除了要处理政务外,张廷玉还兼管翰林院多年,又担任国史馆和其他好几个修书馆的总裁官。在此期间,大量的编纂工作都是由他主持开展的,但是碍于他的地位和性格他的作
2024-12-07 09:32:00
清朝官员一生有两项高追求,但是只有一位汉人做到了
...即位四年的时候,张廷玉便成为文渊阁大学士,并且还是翰林院掌院学士,户部尚书。第二年的时候,张廷玉成为文华殿大学士,接着成为保和殿大学士,并且兼任户部尚书,再接着加封太子少保,
2023-05-22 11:37:00
乾隆派人查抄张廷玉,张廷玉一个好习惯救了自己,我们今天也在用
...(1700年),张廷玉再度参与考试,成功考取进士,进入翰林院任职。彼时,其父亲张英已位居相位。然而,他并未凭借父亲的权势,而是在翰林院潜心学习、不断积累。金子终归会闪耀光芒,
2024-10-10 15:05:00
他历经三朝位极人臣,因势力太大被赶回老家
...30岁的张廷玉通过殿试成为进士后,被康熙皇帝亲封为了翰林院庶吉士,在这之后,张廷玉的仕途可以说得上是一片坦途,而且他还很的皇帝重用。没多久就被任命为刑部左侍郎,帮康熙整饬吏治
2023-04-21 19:58:00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年中进士,入仕清朝,他是当科第二名榜眼,上来就是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直接成为皇帝近臣,完全走的是父亲、兄长的老路。正常情况下,张廷璐只要资历到了,当上宰相也
2024-05-06 17:09:00
张廷玉:清朝三朝老臣的荣辱人生
...。康熙三十九年,张廷玉顺利考中进士,并在不久后选入翰林院,成了一名庶吉士。后来又在南书房出任过仕讲学士和内阁学士。光是看他所担任的这些官职,就能看出张廷玉是一位知识渊博的人。
2023-12-11 14:5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