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6 17:0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根据剧情,从副主考李绂发现考题泄露,到找李卫求助,李卫带兵封锁考场找证据,再到雍正一怒而斩杀官员,让观众看得大呼过瘾。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这起案件牵扯到了雍正的儿子弘时,最终出来顶罪的是当科主考官、张廷玉张中堂的亲弟弟张廷璐。

最终,雍正下令公开处斩张廷璐,及另一案件、山西亏空案的主谋人、山西巡抚诺敏,还让百官到刑场围观,其中就有张廷璐的亲哥哥张廷玉。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其实,这段剧情纯属虚构,两位被杀的高官,在真实历史上并未被杀,相关案件剧情自然也是虚构。

雍正朝没有叫诺敏的山西巡抚,康熙朝倒是有个叫诺敏的同名官员,此人出身显赫,是康熙朝剿灭三藩之乱的大功臣图海之子,为官后基本上是在朝廷任职,没有到地方为官的履历,他在康熙朝就病死了。

本文主要介绍张廷璐,这个人是个牛人,他一家父子兄弟也出了不少牛人。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张廷璐出自桐城张氏,是当地有名的官宦家族,张家在清朝的崛起始于张廷璐的父亲张英。

张英于康熙二年中进士,进入官场,康熙四十年致仕,康熙四十七年去世,生前曾官居宰相,深受康熙皇帝的信任。

张英是著名的儒学家,经常给康熙皇帝讲解儒学知识,还受康熙之托,给皇子们上过课,其中就包括康熙朝的皇太子胤礽,以及后来的雍正皇帝。

所以,张英其实算是雍正的老师,这也为张英的儿子们在雍正朝受到重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有这么一层关系,即便历史上的张廷璐真犯下了如电视剧那般罪过,想必雍正也会法外开恩,决不至于对张廷璐下必杀令。

张英长子,张廷璐长兄张廷瓒生前,也已经成为了康熙近臣,担任过康熙的日讲起居注官、侍读学士,曾三次随康熙出征漠北。

可惜,张廷瓒早亡,死于康熙四十六年,比张英还先死,张廷瓒若不死,日后也必然会是宰相。

张廷璐的另一个兄长张廷玉更为大众所熟悉,康熙三十九年考中进士,入仕清朝。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张廷玉雍正朝时为相,是清朝著名的军机处第一代军机大臣,他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见证了清朝的最鼎盛时期,他还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文臣、汉臣。

有张英这样的父亲,张廷瓒、张廷玉这样的兄长,张廷璐本人学识也不弱,自然不可能混得太差。

张廷璐于康熙五十七年中进士,入仕清朝,他是当科第二名榜眼,上来就是授翰林院编修,入值南书房,迁侍讲学士,直接成为皇帝近臣,完全走的是父亲、兄长的老路。

正常情况下,张廷璐只要资历到了,当上宰相也是毫无问题,可惜,他前面有个兄长张廷玉已经为相了,他就不可能再往相位上走。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同样,他的长兄张廷瓒若不死,走上了相位,也就没有后来的雍正、乾隆两朝名相张廷玉了。

而且,因为张廷玉的原因,为了避嫌,张廷璐在官职任命上有些讲究,一生基本上都是担任教育类官员,而且,在朝廷任职少,在地方任职多。

张廷璐在朝廷中历任国子侍讲,国子祭酒,詹事府少詹事、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但张廷璐长期以地方学政的身份,在地方上主持科举及教育工作,主持过河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乡试。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张廷璐在雍正朝唯一犯的过错是,雍正元年时,他出督河南学政,主持当地科举考试时,因有学生集体罢考,导致他被免职,但很快就被起复了,毕竟,他有个兄长叫张廷玉。

雍正、乾隆两朝更迭时,张廷璐在江苏学政任上,当时他已经当了六年江苏学政,知道乾隆在更换各省学政,发现没有他的名字,就上奏要求调换。

而乾隆却表示:张廷璐做得很好,继续当下去。由此可知,张廷璐的官声非常不错。

张廷璐是康熙朝末期进入官场,乾隆朝九年辞职还乡,也算三朝老臣,他一生并没有多少重大失职行为,还被赞誉为“三朝旧臣,后进楷模”。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乾隆十年,张廷璐病逝,一生波澜无惊,从才华上来说,他的官途应该走得更高,但因为兄长张廷玉的原因,他也只能做到侍郎级别这个地步了。

从张廷璐的生平来看,他本人及他的家族都是很牛的,如果在真实历史上,张廷璐要是主持朝廷进士科举,相信没人能买通或逼迫他搞舞弊行为,他也有底气拒绝,哪怕对方是皇子。

而且,一般来说,像张家这种在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士绅群体中,有相当影响力的大家族,除非是牵扯到造反案件,或文字案件这样触及到皇帝底线的恶性案件中,皇帝不会对这些家族中的人物处以极刑。

张廷玉的亲弟弟,真实历史中是怎样的命运

张廷璐即使真犯了如《雍正王朝》中那样的重大过错,雍正顶多就是判他流放,并且,过一段时间,还会赦免,皇帝也离不开有影响力的官绅家族帮衬,何况张廷璐他爹张英还教导过雍正学识。

乾隆皇帝曾经因为张廷玉结党,以及倚老卖老,气得剥夺张廷玉配享太庙的资格,后来也咬着牙还回去了,除了遵从雍正的意愿外,也因为乾隆知道,不能把张家这样的大家族得罪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7 00: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六尺巷是怎么来的?作者张英家父子四人都是清朝重臣
...逝,张英还活着的时候他便去世了,因此他没有他那两个弟弟的名气大,也没有他们创造的价值高。2、二儿子张廷玉,三朝重臣。张廷玉这个人我们再熟悉不过了,不管是《康熙王朝》还是《雍正
2023-05-09 11:40:00
简介清朝榜眼张廷璐
...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张英(雍正的老师)的第三子,张廷玉的弟弟。清朝榜眼,于康熙五十七年及第,是戊戌科。生于1675年,卒于1745年。谥号文端。康熙五十七年,张廷璐殿试被拔为一甲
2023-02-23 14:29:00
雍正死后,张廷玉请求配享太庙,乾隆:无耻奴才,你有什么功绩?
...誉,以表示对他的宽容。但这并未改变张廷玉晚年的悲剧命运,他的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注定成为一个复杂的符号,象征着忠诚与背叛、荣誉与耻辱交织的命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2025-05-18 15:07:00
清朝官员一生有两项高追求,但是只有一位汉人做到了
...机构中的人全部都是雍正亲自指派的人,其中就有雍正的弟弟允祥,也就是后来的第九位铁帽子王。张廷玉赫然也在名单之中,可以说军机处中的人全部都是雍正身边的重臣和最信任的人。张廷玉在
2023-05-22 11:37:00
张廷玉贪污近36万两白银,乾隆为什么不敢动他?
...只能完璧归赵,并仍然让张廷玉配享太庙!在清朝三百年历史上,唯有张廷玉一个汉人有此殊荣。那么,张廷玉是如何一步步走上巅峰呢?张家有子初长成康熙十一年重阳节那天,大学士张英喜得贵
2023-01-09 22:04:00
清朝唯一一个配享太庙的汉臣,深受雍正器重
张廷玉是清朝中期的重臣,大学士张英的儿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说起他父亲张英你可能不知道他是谁,但你一定听过这样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
2023-07-29 13:55:00
三朝元老张廷玉晚年境遇凄凉,但他四个儿子很争气,个个身居高官
...着往下读,去探究张廷玉家族于晚清动荡不安之时的独特命运。清廉为官,张英独树一帜17世纪末期,大清朝在顺治开辟伟大基业的根基之上,于康熙的治理下保持着前所未有的昌盛。而对政治颇
2024-12-06 10:10:00
“三朝老臣”张廷玉谨慎一生,乾隆为啥要抄他的家
...为啥要抄他的家?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讨。张廷玉其人历史上的张廷玉虽然可能不是所有人都听过,但每一个知道了解这位清朝大臣的人都知道张廷玉是清朝十分重要的一位大臣,他一生几乎都奉
2023-06-15 17:27:00
弘晈:被雍正帝封为铁帽子王,却遭乾隆打击
...则是一记沉重的打击。按照雍正当初的安排,弘晈和他的弟弟弘晓都将获得"铁帽子王"的殊荣,世代承袭王爵。然而,就在弘晓继承了怡亲王爵位之后,弘晈却只获得了一个看似体面、实则寒酸的
2024-05-09 21:3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
铭记“九一八”| 黔山忠魂
9月18日,当肃穆的防空警报在贵阳南明河畔响起,警示世人勿忘国耻。我们也铭记,地母洞那象征的文化守护之光。这座深藏于鹿冲关森林公园的溶洞
2025-09-19 05:17:00
1937年,抗战烽火燃遍祖国大地,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在战火中命悬一线。面对三部藏书被毁和藏书地沦陷的绝境,贵州以血性与智慧扛起守护中华文脉的重任
2025-09-19 05:49:00
9月18日,黑龙江省档案馆首次公布“侵华日军强征及奴役中国劳工”专题档案62件,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期间“劳动统制”政策的罪恶本质
2025-09-19 07:52:00
纪录片|铁证:阁楼收藏家的抗战记忆
记录“九一八事变”的日军手牒,让人胆寒的日军防毒面具,印着“北支事变”字样的画报,南京被攻陷后的城市照片……在收藏爱好者周沧海的阁楼里
2025-09-18 14:43:00
巷遇②|遵义这条宝藏老街穿越百年
开头的话:每一座城市,都有它闻名的地标;但真正的生活,却藏在弯弯的巷弄里。这里没有宏大的叙事,只有触手可及的温暖与烟火
2025-09-18 16:17:00
书桌抽屉里,一直放着爷爷留下的一块旧怀表。表壳斑驳,指针早已停摆,背面刻着模糊的“1945.9.2”,那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日子
2025-09-18 16: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