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9-25 11:3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匈奴作为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虽然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在历史也留下了浓厚的一笔,据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虽然说历史上的匈奴也强盛过一段时间,但是后代关于匈奴的活动遗迹以及史料记载都相对来说比较少。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直到上个世纪初,被人发掘的匈奴坟墓也揭开了匈奴这一种族的残暴天性。当时的苏联人考古队长在蒙古诺颜山附近考古时无意中发现了古墓的遗迹,经过深入的挖掘后才确定了这是匈奴皇室的墓地群,当时被挖掘出数百座大大小小的坟墓,匈奴的坟墓大多是由石头砌成,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时间的流逝,但是依旧十分坚固,足以可见当时匈奴的建造水平也是颇高。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因为匈奴人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专家们也并不能判定这是哪位单于的坟墓,经过了进一步深入的挖掘,墓里慢慢发现的一系列的陪葬品也揭示了这个种族残暴的天性。

匈奴人跟我们一样,在死后都会有自己的棺椁,也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匈奴人也在墓地里埋藏了大量的金银珠宝以及铜器瓷器等,这些铜器陶瓷上都刻有汉语,可见都是来源于中原地区,有学者认为这些陪葬的物品应该都是匈奴人跟汉朝贸易往来得来的,不过笔者认为这些东西是匈奴抢掠而来的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随着考古挖掘的深入,考古专家发现了惊人的事情,在墓地里除了这些金银铜器的陪葬品之外,还在一座大墓里发现了68根大发辫,用红绳或麻绳绑着,考古学家认为这些发辫应该就是匈奴人女性奴隶的,这就说明了匈奴人居然用活生生的女性来陪葬。早在先前就有一些史料记载匈奴人用活人来祭祀陪葬,但是大多人以为是后面的朝代用来抹黑匈奴人,但是这个大墓的发现也恰恰验证了史料记载无误。证明了匈奴人天性残暴的一面。

在史记中还记载了关于匈奴人的这么一段描述:匈奴人在打败夙敌月氏人后,用月氏王的头盖骨做成饮器,与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头为饮器者共饮血盟”。看来史记对于匈奴人的记载也是毫不偏差。

匈奴在西汉时期就屡次进犯中原边境,不断的骚扰掠夺西汉边境资源以及百姓,匈奴人喜欢奴隶,所以每次进犯都会掠走一部分的平民百姓,所以西汉时期的边境百姓也是每天都担惊受怕,生怕被夺去当奴隶。所以考古学者认为大墓里用来陪葬的女性应该就是掠夺自汉朝的百姓。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直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武帝下定决心解决匈奴之患,让边关百姓能够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多次派兵讨伐匈奴,将军霍去病也在屡次讨伐匈奴的战争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一代名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匈奴王陵被发现,陪葬品让人发颤,学者:汉武帝真的太伟大了

在公元前53年,南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率众投降西汉,边关的匈奴之患也逐渐平复,笔者不得不说汉武帝不愧为一代天骄,要是没有汉武帝解决匈奴之患,还不知会有多少无辜的百姓被匈奴人残害,无数的女性沦为陪葬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5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考古发现陪葬品,证实匈奴毫无人性
匈奴,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游牧帝国。公元前三世纪,冒顿统一了漠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匈奴帝国。他们东毁东湖,西毁大越,北毁定陵,南毁汉朝。匈奴疆域辽阔,军事实力雄厚,这在古代是史无前例
2023-07-19 16:54:00
汉武帝的墓修了53年,为何死后4年即被盗
...后大肆掳掠,掘开西汉帝陵。他们打开茂陵的墓门,搜刮陪葬品,一连搬了几十日,但因茂陵修得太过华丽,“陵中物不能减半”。茂陵历经多次战乱,到西晋时,陵中“犹有朽帛委积,珠玉未尽”
2024-06-22 10:28:00
他的墓葬价值赶超秦始皇,被称为“中国金字塔”
...修建茂陵了,茂陵的气魄是不下秦始皇陵的。茂陵之中的陪葬品也是非常豪华的,《汉书》记载茂陵之中黄金珠宝数不清,而且因为汉武帝喜欢打猎,里面还有很多珍奇动物的标本。汉朝的国力比秦
2022-12-22 15:46:00
...与精致,为后世研究西汉墓葬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边厢陪葬品颇为丰富,青铜壶、陶鼎、漆盘等应有尽有。尤为引人注目的是,一件长约1.6米的古瑟出土,其规模之巨,堪称汉墓中罕见之乐器
2024-06-06 09:52:00
董卓挖开汉武帝陵后发现了什么,吓得他寝食难安
...众所周知,茂陵是汉代帝陵中规模最大、建造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汉武帝在位时期,大汉国力达到鼎盛,不但将北方仇敌匈奴彻底打败,还使大汉闻名于世,其功绩不亚于秦始皇。汉武
2023-01-07 21:13:00
为什么说汉武帝不如汉文帝?
...他的意见。还有一点就是他的陵墓,几乎没有任何贵重的陪葬品。文帝继位后,大力发展农业,减免税收,还改革刑制,废除了大量的酷刑,还废除了一人犯罪,全家做奴的连带罪责。而这些是汉武
2023-08-31 18:00:00
他是汉武帝哥哥,王陵挖出34具陪葬女尸
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比汉武帝年纪大上12岁。他英勇善战,15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率兵征战沙场。汉武帝在位后,他曾经多次领兵抵御匈奴,汉武帝对他十分信任。但是谁也没有想到的
2023-02-15 20:02:00
夜郎自大的夜郎国在今天哪里?夜郎人后来又去了哪里
...火烧的痕迹,除此外,发掘了19座墓葬,大多是一人墓,陪葬品不多,有的墓葬一无所有。威宁中水遗址还发现了3100年前的碳化水稻,表明当地生存的人是农耕民族,并且很早就会种植水稻
2024-07-19 11:25:00
“打开康王坟,山东不受贫”,探索传说中的宝藏真相与价值
...四处寻找珍贵或独特的宝物。这些宝物大部分最终被作为陪葬品放入诸侯王的墓中,伴随墓主永眠于古墓之中。直到后来被盗墓贼掠走,或是被等待发掘的考古学家发现。当警方逮捕这群盗墓贼并进
2024-12-09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