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2 20: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每一年,一些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总是会引起很多人的关注,今年北京大学的牌匾型通知书,更是让很多人感到新奇,这份特殊的录取通知书究竟长什么样子呢?现代有高考,古代有科举,那么古代在科举考中之后,有没有像这样的录取通知书呢?那个时候的人们用什么办法来通知考生考试成绩呢?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高考成绩已经正式公布,很多学生已经陆陆续续的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去年清华的立体二校门通知书让不少学子都非常羡慕,今年还做出了局部细化,更加精致。不过,今年北大也不甘落后,全新改版的大学堂牌匾通知书也是闪亮登场,除了这份礼物,一同收到的还有来自不同年代的七位北大新生,亲笔书写的七封信,寄予了深深的祝愿和期望。

打开北大通知书可以看到,大学堂牌匾位于正中央,旁边还有一行小字: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牌匾还可以竖起来,可以当成一份精致的收藏品,牌匾下方则是录取通知书。不愧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都显出与众不同,不知道明年各大院校是否都会推出自己设计的通知书,真让人期待。

而今年,与通知书一同抵达新生手中的,还有一份特备的礼物,那就是来自往年的七位北大新生亲手给新生书写的一封信。信中,七位北大新生讲述了不同年代的北大故事,同时讲述了一代代北大人在校园里经历的青春年华,同时追忆了初入北大时的心境与求学路上的体验,表达了对于新生的祝愿与期望。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清华与北大一直都是很多考生心中梦寐以求的求学之地,能够考入其中的也一定是一个地方的精英。光看通知书,就能看出这两个学校的书香气息,别致而新颖。不过想要进入其中,不仅仅是要付出努力,还需要一定的天赋,能够在几千万的考生中脱颖而出,未来也是前途无量。不知道看完这块含金量极高的牌匾,大家有没有什么感触,可以一同分享下,初入大学校门的你是否满怀着憧憬与梦想,时隔多年后,是否感叹物是人非,对于初入大学时最深的体验是什么?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登科后》淋漓尽致地描绘了诗人进士及第后得意喜悦的心情。金榜题名是古人“四大喜事”之一,进士及第后,便可加官晋爵,光宗耀祖,福泽后代。可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为激励士人勤奋努力,扩大影响,官府除张榜公布外,还制作特别精美的“录取通知书”,无论是材料、做工,还是报喜,都非常复杂、隆重。

古代最早出现的录取通知书是“泥金帖子”。“泥金”手法是中国传统的高档装涂工艺,用金粉或金属粉制成的金色涂料,用来装饰笺纸或调和在油漆中涂饰器物。唐代开始用泥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泥金帖子》:“新进士才及第,以泥金书帖子附家书中,用报登科之喜。”宋代诗人杨万里《送族弟子西赴省》诗:“淡墨榜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王仁裕、杨万里都提到泥金帖子,而杨万里诗中的淡墨榜又为何呢?古代科举考试录取的进士,用淡墨书榜,称为“淡墨榜”。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在唐朝稍后出现了“金花帖子”,被视为“正式版”科举录取通知书,又称为“榜贴”。宋·洪迈《容斋续笔·金花帖子》说:“唐进士登科,有金花帖子……以素绫为轴,贴以金花。”到了宋代仍然使用金花帖子,宋人赵彦卫在《云麓漫钞》中记载:“国初,循唐制,进士登第者,主文以黄花笺,长五寸许,阔半之,书其姓名,花押其下,护以大帖,又书姓名于帖面,而谓之榜帖,当时称为金花帖子。”“黄花笺”是一种洒金粉的顶级用笺,用此来书写通知书,可见珍贵。宋·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宋朝吴郡士登科者,始于龚识,其家居昆山黄姑,犹藏登第时金花榜帖,乃用涂金纸,阔三寸,长四寸许。”

在明朝,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或“报帖”,民间称“喜报”。明人王世贞《觚不觚录》云:“诸生中乡荐,与举子中会试者,郡县则必送捷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中举后,送来的就是捷报。到了清代,就出现了刻板印制的科举通知书了。

进士及第的通知书都写哪些内容呢?一般先把考官的姓名写在上面,然后再写具体内容。乡试中举的录取通知书相应简单些,主要书写被录取学子的姓名、乡贯、三代姓名。如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范进三两步走进屋里来,见中间报帖已经升挂起来,上写道:‘捷报贵府老爷范讳进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京报连登黄甲。’”

古代也有科举通知书吗

现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一般通过邮局或快递公司邮寄到考生的手中。在古代,送通知书也比较隆重。各级官府会安排专人将通知书直接送达学子家中。报喜人一般不少于三人,都骑上高头大马,高举彩旗、旌幌,带上唢呐班子,一路上鸣炮奏乐,吹吹打打,热闹非凡,犹如现在男子结婚迎亲一般。如《儒林外史》描写报榜的情景:“只听得一片声的锣响,三匹马闯了来;那三个人下了马,把马拴在茅草棚上,一片声叫道:‘快请范老爷出来,恭喜高中了!’”

中秀才举人或者进士及第希望比较大的人家都会在煎熬中苦苦等待着喜报的到来。有专人在门口等候,真是望眼欲穿,一旦报喜的人到了,即大呼小叫向主人报喜。报喜是个好差事,衙门里的公差争破头想干这差事,碰到大户人家能赏一些红包,也就是“喜钱”,稍微穷点的人家也能排上一桌,赏些酒喝。正因为送喜报有利可图,竟有人在半道上抢夺喜报,送到主家以领取赏银。严嵩在《钤山堂集》中记载:“京师人以报榜希厚利,先赂印匠,多印试录名纸,伺启阍得纸疾驰去,报早则金多,亦有恶少伺于途,挺仆其人,夺纸以去者。”

中榜者收到榜贴或喜报后,一般要把它张贴在厅堂里最显眼的位置,如同现在上级颁发的奖状或与领导人合影一般,让来访的客人进门便能看到,以此炫耀一番,光耀门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2 21: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古代的录取通知书是什么样子的
...生大事。十年寒窗苦,只盼有朝一日能够金榜题名,录取通知书也随之成为了一件意义非凡的东西。虽然「录取通知书」这个词汇听起来颇为现代,但它早在古代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古代的录取通知
2023-05-17 15:40:00
唐朝科举的考试内容都有什么,考生来源和考试流程又是什么
科举作为古代最为重要的人才选拔机制,虽然早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萌芽,后又经过隋朝发展,但真正大规模的应用,却是在唐朝。不过,虽然同为科举,但相较于已经较为完善的宋朝和发展至顶峰的
2023-06-29 13:40:00
◎赵柒斤又到一年一度高中考成绩公布和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之际,接踵而至的便是各类“升学宴”。杨万里说“恰似曲江闻喜宴,绿衣半醉戴宫花”,那么,古人特别是唐代人缘何热衷操办和参与“升
2023-07-12 21:54:00
4次高考3次上榜的张非,被清华大学劝退后又被清华录取,后来如何
...那些天赋异禀的学生轻轻松松就能够拿到那些名校的录取通知书,张非就是不一般的学生,他在2003年到2007年这一段时间当中参加过4次高考。这四次高考中有两次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
2025-03-30 09:55:00
□顾苏2024年高校录取通知书近日起陆续投递派送。今年各校的录取通知书异彩纷呈,很多富含中式元素的设计巧思国风感十足,更多科技感让人惊叹,高校录取通知书在“上新”又“上心”中显示
2024-07-21 11:31:00
从风流才子到词坛巨星,揭秘柳七官的传奇人生
...考试,这次成绩已经达到一本线。柳永很高兴,只等着拿通知书了。可是等到放榜时,还是没有他的名字。后来听灵通人士讲:主考官把录取名单拿到皇帝那儿,请皇帝阅览签字,当皇帝看到柳三变
2024-02-20 06:14:00
...山景区推出新生入学季系列优惠活动。“青春没有售价,通知书可抵票价”。即日起至10月8日,南京高校大一新生凭录取通知书游览栖霞山,本人免票,最多两名陪同人员享受半价优惠;全日制
2025-09-11 07:44:00
...会责任。王舟顺利拿下安徽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研究生录取通知书,用行动诠释了“奉献即成长”。她多次参与社区支教、助农直播、环保公益等活动。在一次乡村支教中,她发现留守儿童对课外知识
2025-05-15 17:08:00
聊聊科举同年徐世昌、陈夔龙与陈志喆
...在本家私塾就读,最后才入官学,经历比较坎坷,也显示科举之不易。硃卷有潘祖荫、翁同龢等主考钤印,故陈志喆可视为他们的门生。本届科榜名人有:徐世昌(清大学士、民国大总统)、陈夔龙
2023-02-16 15: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