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范立彬 王春侠《光明日报》( 2024年04月08日 14版)翻译科举是清代专为旗人设立的、与文科举并行的一种科举制度。翻译科举始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乾隆时期是翻译科举的初创时期,嘉庆道光时,翻译科举各项制度趋于...……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各级功名详解
科举制度,乃系古代中国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将这种科举取士的选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发展和完善,按照《清史稿·选举志》的说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馀年,虽有以他...……更多
话说兴义府试院(下)
...西南日报兴义府试院内帘兴义府试院号舍遗址兴义府试院科举陈列展一角 严修 (资料图片)洪亮吉 (资料图片)张之洞殿试试卷 (资料图片) 兴义府试院的历史作用道光初年,地处贵州西南部的盘江流域,文化发展出现了...……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从整体情况而言,八股文和科举出身牵耗了士人群体的绝大部分精力与心血,造成了士人群体在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上的缺陷。而伴随着出身与否的实现,士人与科举或合或离,与科举之外的文学或离或合,这也刺激了士人是...……更多
清代官员子弟更容易中举吗?其实他们考举人比一般士子难
自隋唐开创科举制度后,打破了自两汉以来固有的世族门阀制度,给平民学子打开了一条通往仕途的道路。但一直到清初时期,官僚贵族子弟入仕依然优于贫寒出身的士子,直到康熙时期,科举制度才真正意义上做到了公平、...……更多
清朝科举制度:从举人到进士的晋升之路
“进士”,古代读书人通过科举考试所能获得“功名”的最高等级。从“童试”、“院试”到“乡试”,再到“会试”,然后再到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古代读书人的身份经历“童生”、“秀才”、“举人”、“贡士”和...……更多
...皇帝的钦差,以内阁学士的身份兼任江苏学政,管理江苏科举的事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78年),刘墉来到江苏金坛,一个叫尹宝山的人送给他一首诗。乾隆时期文字狱兴盛,刘墉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他觉得这首诗有问题,...……更多
科举制下的年龄特权:从宋太宗到乾隆的录取特例
隋朝时,隋文帝创立了科举制,这个制度对整个封建社会都有重大影响。科举制出现后,从之前看出身门第选官变成看才学选官。科举制的意义非常大,让所有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学做官,这个制度一直到今天都在使用。不...……更多
...古代书院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让书院的生员顺利通过科举考试。大程书院本来就是县试的重要场所,就现存的建筑来看,其东西廊房各两排,每排有13间房,共有52间房,这些房间都是生员参加科举考试、用来答卷的地方。...……更多
窥斑见豹“书院风”
...。“宾兴”原指荐举时代地方推选、送别人才的宴席,在科举时代府州县为学子赶考的送行酒仪式,后来演变为资助士子读书、赴考的地方组织。清代中后期,尤其嘉道年间,各地尤其是海南岛上,宾兴事业发展尤为迅速。光绪...……更多
桅杆背后的科举功名
...到多根桅杆。 桅杆亦称旗杆,立在宗祠或坟墓前面,是科举时代的衍生物。科举考试是读书人获取功名、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成千上万的读书人“三更灯火五更鸡”,为的就是金榜题名。读书人科试中式后,为光宗耀祖、光...……更多
乾隆皇帝当政时期长得好看就能当官吗
...当官,只有走一条路(一些特别的人除外),那就是参加科举考试,大家从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一步一步的爬上来,这个过程是非常难的,有些人考到死都没能考上举人。如果你考上了举人,那么你就有机会做官了,当时古...……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根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大木。真正的独木桥还要算古代的科举考试,每三年一考的科举考试,一次录取的进士大多数年份不到300人,平均一年就几十个人,相对于全国的考生,实在少得可怜。但要上进,绝大多数人还得从这个窄...……更多
从华金寿日记看晚清主考官忙啥
...生活记录,为我们提供有关学官历史的感性认知之外,从科举考试的角度来看,华金寿日记还有两点较为重要的价值:一是提供了丰富的晚清生员录取数据;二是录存了大量岁试、科试和院试等试题。清代童生,一般要经过县试...……更多
秀才是怎样炼成的
...美梦”所改变。他依旧相信,作为士人唯一的“正途”,科举考试才是实现其本人及家族荣耀的必由之路。他再次扎入了府试现场。然而,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直到第四次府试落榜,洪火秀已经万念俱灰。此时,远房亲戚李敬...……更多
谁的朝代只有37年,制度却影响1300年
...—这些读书人此番来到长安,是为了参加可以改变命运的科举考试。随着这些读书人进入长安,科举制在这一年迎来了重大变革,由原来的单一科目考核,变成了明经、秀才、进士诸科。唐朝官方还规定,天下读书人参加科举需...……更多
...同科进士中择优“钦点”,一般每科三五十人,或等同于科举考试的“最高学历”。沈阳在清朝二百多年间仅10人获此荣耀,本地居民视之为读书人中佼佼者。若其人出自城区旧家,获此殊荣后家宅街巷也随之沾光,往往以某“...……更多
清代科举探秘:状元头衔背后的荣耀与仕途起点
...衔。以清代为例,状元分文状元、武状元。文状元就是文科举殿试中位列一甲第一名的进士。清代的文科举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第二级是乡试;第三级是会试;第四级是殿试。童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考生需要通...……更多
他为官40载政绩平平,到雍正手里却成天下第一巡抚
...人,为何在雍正朝代获得如此特殊的地位?监生出身难攀科举高峰1661年农历四月初四日,田文镜出生在山东濮州清河县一个书香门第。这个日子被认为是文星高照之时,所以父母为他取名“文镜”。田家世代光宗耀祖,田文镜...……更多
金榜题名背后的荣耀与辛酸:揭秘科举状元与进士的真实生活
科举制作为我国古代封建时期选拔人才的一种制度,虽然有诸多弊端,但是科举制的推行仍然为当时的统治者选拔出了大量的人才。从隋炀帝建立科举制到光绪三十一年清末新政科举制废除,持续了一千两百多年的科举制真正...……更多
明朝科举考试的故事,隆庆年间出了7个宰相18名尚书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在阶层流动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仅是朝廷吸纳精英参政的途径,也是百姓改变社会地位、人生命运的机遇。明朝初建时,朱元璋采用举荐选拔人才,后因地方控制不力,他下令开启科举取士。科举制度...……更多
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
明清科举史料中经常会提到这么一句话:“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那么,同样是进士,甲等不同反映在授职上,又有哪些显著区别呢?御史以清代为例,来具体讲一讲...……更多
从寒门才子到皇室宠臣:沈德潜的传奇人生
...流着的世家大族的那一支血脉,直至公元587年隋文帝设定科举制度,才给了寒门子弟一个希望。因此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许多人一生的目标就是参加科举并且中举。1690年,已经51岁的蒲松龄依然还在坚持参加乡试,然而却依旧...……更多
千年红墙琉璃瓦,这里诞生了举人1.4w+、进士4000+
...之恢复,使文庙内出现了罕见的“双泮池”景观。“古代科举考试分为童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童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初考试,童生经童试合格后成为新进生员,俗称秀才。秀才须经泮桥入宫拜孔子,叫入泮或游泮。入泮...……更多
寄情山水   潜心静学
...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正宗地位,凡科举应试,悉按其见解为准。公元1151年春,南宋朝廷为了量才授官,举行铨试。22岁的朱熹,满怀报国热情参加了此次的铨试,得授左迪功郎之官,被委派同安县担任主簿...……更多
清朝军机大臣的权力与责任:以张廷玉、刘统勋、于敏中为例
...。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开始步入仕途,康熙年间,张廷玉官做的不是很大,官至刑部左侍郎,整饬吏治。雍正继位后,张廷玉也迎来了仕途的高峰。雍正时期,张廷玉先后做过礼、户、吏三部的尚书,雍...……更多
三朝重臣张廷玉,晚年为何生活坎坷
...优越的张廷玉从小就勤奋好学,25岁的张廷玉第一次参加科举就中了举人,但是正打算参加会试的时候,他的父亲被任命为了主考官,按照规矩,作为主考的儿子是不能参加的,所以张廷玉就没有参加会试。三年后,张廷玉参加...……更多
十载宦游归未得
...昌陵水知县卫晞骏十载宦游归未得清代乾隆《韩城县志》科举表中,有卫晞骏考取功名的信息。 阿紫 供图■ 阿紫海南古代外地能吏中,有一位才子名声不显、当过文昌陵水两县知县的卫晞骏,曾殚精竭虑续修乾隆《陵水县志》...……更多
和珅的聪明才智:凭借对乾隆的了解成功押题作弊
科举考试,从隋朝出现后,一直是后面王朝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由于科举制度选拔出来的是官员,所以一直为后代王朝所重视。毕竟这个制度一旦出问题,对国家统治会非常不利。正因如此,历代王朝在科举制度的监管上都...……更多
避讳制度的发展:从《周礼》到唐宋明清的演变
...代人民的新生活影响巨大,首先从唐朝著名诗人李贺参加科举考试的典故说起。唐宪宗元和五年(公元810年)的初冬时节,一位名叫李贺的河南学子一路长途跋涉来到了唐朝的国都长安,准备参加进士考试。这个时候的李贺虽然...……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我们的节日|杜兴成:家有春晚
每年回老家,腊月三十的团圆饭后,我们这一大家人都要举办一次“杜氏春节联欢晚会”。参加的人数近90人,全是以我为老大的8兄妹各家的亲人
2025-02-05 02:04:00
三千村民行族谱 楼厂欢喜过大年
本报讯 中国江西新闻网全媒体记者胡武龙摄影报道:“咚咚!咚咚锵!”1月30日,大年初二的清晨,冬日暖阳下的南昌高新区昌东镇楼厂村一片喜乐安宁
2025-02-05 06:50:00
演员冯楚涵的父亲冯殿学先生在春节来临之际带来新年祝福。
演员冯楚涵的父亲冯殿学先生在春节来临之际带来新年祝福。冯殿学先生给我们带来了他写的文章《龙年春节献辞》和七言律诗《龙年说龙》
2025-02-04 09:33:00
父母先后遇弑,朝臣尽投黄河,九兄弟全被“酣醉诛戮”的至哀天子
在古代华夏被庙号和谥号冠以“哀”字名号的君主或帝王,无一例外可以说是实实在在的“哀伤之人”,最早的“哀主”应该是西周时的齐哀公姜不辰
2025-02-04 11:48:00
祭司等级兴起的原因有哪些?在村落里,什么占据主导地位?
对祭司等级何以首先在美索不达米亚兴起的原因人们作出一些推测,但看来有可能的是,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经济需求和社会复杂化都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
2025-02-04 11:55:00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47岁娶29岁女医生,唯一的儿子现在发展怎样?
我国的传统数学至今,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然而随著西学东渐,晚清时期的统治者们,又不让普通民众接触这些西方文化,长此以往
2025-02-04 12:18:00
朝鲜王朝朋党政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朝鲜王朝是朝鲜半岛上历史最悠久的封建王朝之一
2025-02-04 12:19:00
溥仪真的没有子嗣?长春老人说生母是婉容,透露了不为人知的秘密
溥仪的特殊身份想必大家都知道,他的很多事情也被大家当做饭后闲谈的笑料。其实让溥仪一生最释怀不了的事情就是他一生都没孩子
2025-02-04 12:20:00
水浒中从梁山座次排名,揭露谁最适合当老大,没几把刷子都玩不转
咱们中国从古到今就是等级森严的国家,等级分明早就成了人心心中不可磨灭的的根基,就是在当初起义的时候也没有落下等级分配。尤其是在革命战争胜利之后
2025-02-04 13:17:00
陕西有块田地,百年不长庄稼,却意外发现中国“五最”之墓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孟浩然前言:古代的许多高权重墓地都具有深远的探究价值,专家们通过对这些墓地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
2025-02-04 18:44:00
西夏军事制度的发展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西夏军法是指西夏王朝在军事制度
2025-02-04 18:53:00
皇上对华妃能有多偏心?一个月花费183.2万,眉姐姐丧命也比不上!
排版丨九月清宫编辑丨墨枫大胖橘你还说你不偏心?给华妃放的水都够填满太平洋啦!大家重刷甄嬛传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一处细节
2025-02-04 19:27:00
请先否定《出师表》,我们再证明南阳就是“南阳”
#南阳卧龙岗是诸葛亮躬耕地#?“襄阳说”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今南阳东汉、三国叫宛,不叫“南阳”,所以诸葛亮躬耕地在今天的襄阳“古隆中”
2025-02-04 19:27:00
飞沙走石!蒙古国“出产”的污染,正在毁掉中国人40年的努力
蒙古国位于我国以北,与我国出口或进口贸易因为距离较近而变得快捷便利。但其经济状况仍然处于发展之中,曾经的工业发展大时代
2025-02-04 19:33:00
荒谬而严肃的中世纪动物审判,“袋鼠法庭”真的有意义吗?
文|胡叔引言中世纪世界的人总能脑洞大开:动物可以像人一样接受审判。在中世纪,关于对动物的审判可以说非常流行,而且它们被视为是合法的
2025-02-04 1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