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我国历史上最牛最强的一次科举是在公元1057年,即宋仁宗嘉佑二年这一届,当时科举的前三名默默无闻,前三之后能人辈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方式,由于采取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更多
北宋文化巅峰:揭秘1057年科举巨星阵容
...苏轼、曾巩等,虽然高中了,但连前三都没有进入。这次科举考试的前三名是,状元是章衡,榜样为窦卞,探花为罗凯。这三个人成绩虽然是当时最好的,不过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但是,其他高中的人我们肯定知道。这届科考...……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科举考试自大业元年(605年)建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一直都是朝廷任选官吏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共经历了1300年,纵使历经千年,朝代更迭,它始终被保留,可见其作用之大,影响之深远。其中,有一年科考最值得...……更多
策论取士:苏轼的科举策略与执政者的期望
...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一起参加当年的科举考试,这对兄弟谁都没有想到,他们此行会对整个文坛造成怎样的轰动。科举考试对于古人而言,是类似于现在高考,又要比高考更加重要的考试,所谓“朝为田舍郎...……更多
苏轼用哪首诗“讽刺”诸葛亮
...意见虽然一致,欧阳修其实也是存着自己的私心的,他在科举考试之前收了一名弟子叫作曾巩,曾巩这个人的才华也不一般,在文章上面很有自己的独到见解,欧阳修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就相信这篇文章一定是自己的地质针孔...……更多
欧阳修:古文运动的领袖与千里马的伯乐
...,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并将其收为弟子。不过,曾巩的科举之路颇为不顺。1042年,曾巩第一次参加进士考试。当时骈文还比较流行,擅长古文的曾巩落榜。不过,欧阳修非常赏识这名弟子,专门写了一篇《送曾巩秀才序》,...……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曾巩屡试不中,一个才子却考不中科举,也是莫大的悲哀。曾巩科举不中,加上家境贫寒,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婚,媒婆都不给他介绍。后来,经过亲戚介绍,三十五岁的曾巩,才同十八岁的晁文柔成婚...……更多
...:海南日报■ 孔见嘉祐二年(1057年)的科考,堪称中国科举史上最华彩的一页。之所以如此,全因为欧阳修担任了主考官。是年正月六日,欧阳修受命知礼部贡举事,仁宗皇帝特别赐予他“文儒”的尊号。同知贡举的还有翰林...……更多
...花架下宴请文人学子,花落谁的酒杯谁就要饮酒作赋。02科举取士,苦中作乐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拓宽了文人的发展道路。同唐朝的科举制相比,宋代科举制度进一步趋于完善。比如增加殿试,即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考中者皆...……更多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一,以文传世以德服人
...中担任过官职。曾巩从小便聪明伶俐,一目十行。他通过科举考试顺利的进入朝堂为官,并且得到了皇帝的重用,再后来他担任司法参军,负责管理法律的运用,凭借着适当的刑罚而闻名天下。在这之后,他陆陆续续的被皇帝升...……更多
何去非:宋朝被埋没的军事奇才
...能文,是个很有才学的人。可惜考运不佳,连续六次参加科举考试都失败了,与“十上不第”的罗隐可以说是同病相怜。没奈何,只得在京城里教书谋生。何去非的第一个伯乐是曾巩。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科举放榜。那...……更多
古代科举第一榜,一场考试诞生了8位文坛大家,9位宰相
科举取士自隋朝设立以来,历代以来为朝廷选拔人才的最直接方法,也是寒门读书人进阶的唯一途径。虽然到清朝经历过“八股取士”的框架,比较死板,但仍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佑二年,北宋初中期建国...……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著名的“一门三杰”
在科举时代,一门三进士即视为殊,古龙笔下的小李飞刀出身在“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世家,倒是夸张了一些。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所谓的“一门三进士,父子五登科”,“一门三进士,父子双翰林”之类的书香门第...……更多
欧阳修生平最豪放的一首词是那首
...北宋文坛上的一大佳话。当年21岁的苏轼第一次进京参加科举考试,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让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大为赞叹。那时的科举考试采用糊名法,欧阳修以为这篇文章是自己的学生曾巩所写,为了避嫌,将这篇文章列...……更多
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在古代是怎样的地位?
...么一句话:“别把状元不当宰相,但也别把宰相当状元”科举中的状元厉不厉害?状元就相当于全国公务员考试的第一名,说不厉害那肯定是假的,而且是很厉害。但是状元暂且还不是官,本身就有不确定性。当官的最高目标是...……更多
苏轼进寺庙为何大喊一声“秃驴何在”,小和尚如何回答
...也爱游山玩水。嘉祐元年,苏轼第一次进京赶考,参加了科举考试,欧阳修是当时的考官,梅尧臣则是小试官。两人正欣赏着考生们的作品,突然看到苏轼的文笔清新脱俗,把他们都震惊到了,其所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也是...……更多
...”,他们中间还有一段传奇佳话。苏轼在宋仁宗嘉祐二年科举考试中,以其出色的文章赢得欧阳修高评。欧阳修原本以为学生曾巩所写,因而避嫌将其文章列为第二名。放榜之后才发现,第二名不是曾巩而是苏轼。欧阳修对苏轼...……更多
...育,自幼勤奋好学,十几岁时就在文学上崭露头角,可在科举仕途上却累受挫折。十八岁那年,曾巩首次科考落第。五年后,即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他再次来到京城准备参加第二年的科考,并入太学就读。这时他想起要去...……更多
宋太宗科举制度之完善,进士有贡献吗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选拔官员的一种考试制度,它非常重视考生整个家族的社会地位和家庭成员的文化水平等因素,体现了读书人控制选拔的野心。在隋炀帝之前,选拔人才采用的是世袭制,这种制度太不利于选拔真正有...……更多
本文转自:株洲日报科举时代的“唯分数”争论狄永从隋唐到明清的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唐代进士科实行“通榜”和“公荐”制度,当时录取进士不仅看考...……更多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
...身低微,才华得不到认可,唯一步入仕途的道路只能通过科举考试了。于是他从22岁就开始考,连考三次都以失败告终。但他连续奋战,锲而不舍,终于在第四次考试时如愿以偿,成为一名进士,那年25岁。 公元796年年七月,韩...……更多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十分刻苦读书的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虽然多次进京应试未能如愿,但苏洵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小的苏轼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与此同时,苏轼的母...……更多
从曾巩的《咏柳》看人性的复杂与宽容的重要性
...端不偏激,不把谁“一棒子打死”,要学会包容和理解。中国文学有2000多年的历史,有一大半时间都在宣扬“中庸之道”,这也是最符合人心、人性的哲学。今天我们借曾巩的诗,认真仔细地把其中的道理融入到现代生活中来...……更多
北宋时期的繁荣与诗词创作的黄金时代
...百姓、士大夫阶层都有条件和精力进行文学创作。北宋的科举制度也推动了诗词的大量产生。科举考试把诗词作为必考项目,为了应试,大量士人不得不学习和练习诗词。这使得社会上可以创作诗词的人才大大增加。一些词人如...……更多
眉山与三苏的产生(中)
...私学。在当时相当发达,生员不少。宋代眉山兴盛的教育科举对三苏的影响据胡昭曦《四川书院史》统计,宋代四川各地建有书院29所,其中眉州有5所,包括东馆书院:在眉州城西75里东馆镇(今眉山市东坡区三苏镇),宋绍兴间建(...……更多
苏轼:在困境中绽放的文学巨星
...,时值大考,全国的读书人都满怀憧憬地涌入汴梁城参加科举,“十年寒窗莫辜负,鲜衣怒马把乡还”,这也是他们共同的期待。此次科考朝廷也相当重视,享誉文坛的欧阳修被任命为主考官。此刻他正在审阅刚交上来的试卷,...……更多
古代科举制度的三大鼻祖:孔子、隋文帝与武则天
古代科举制,从隋文帝创立,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古代“高考”也不断在革新,其中有三大鼻祖,特别值得我们纪念。古代高考的“理论鼻祖”--孔子说到古代高考,先要从孔子...……更多
欧阳修推动文化改革:从考官诗会到选拔优秀人才
...干脆写不成句子。欧阳修一心要革除这种弊病。在他主持科举考试时,凡发现文章过分古怪难懂的,都不予录取。他还要求考官率先垂范,带头写通俗的文章。这次开试之前,欧阳修也提出倡议,要各位考官给考生们做个样子。...……更多
苏轼鼓励晚辈考试,告诉他中举之后有什么好事
隋朝开创科举制度后,这种选拔人才的举措越来越得到重视。科举制从唐朝开始发展,宋朝得到规范,明清时期达到极盛顶峰。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将它当作步入仕途的不二法门。科考对于每个学子都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赴...……更多
柳永:北宋落第才子,用一首词赢得千古名
...。这位在北宋乃至历史上都屈指可数的大文豪,却在参加科举时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打击。多次参考,多次落榜,心里带有很大的怨气。为此他写下了一首“落第词”,句句带有牢骚,同时也反应出他个人叛逆的性格。也正是因为...……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穆旦以带血的手写下我们民族崛起的《赞美》诗〔294〕
一、《赞美》诗的创作背景穆旦的《赞美》诗,写于1941年。当时正值抗战最艰苦的相持阶段,我们中华民族背负着历史沉淀的贫穷和苦难
2025-01-19 10:05:00
“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特展开幕
江南时报讯 1月17日,“马——从地中海到江南的千年权力象征”特展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不仅展现了马在东西方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2025-01-18 18:43:00
人世间:周秉昆成了偶像,水自流是正人君子,周楠太让人生气
相信追剧到现在的小伙伴一定觉得水自流特别让人恶心,不但从大哥混成了小弟,而且还助纣为虐,帮着洛士宾争孩子,可是在原著中水自流的人品却是完全相反的
2025-01-18 18:49:00
《天著春秋》首发,王树增、莫言、李敬泽共话历史风云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王树增《天著春秋》首发对谈,近日在北京举行。作家莫言、评论家李敬泽与王树增围绕本书
2025-01-18 18:54:00
为追求女学生,不惜下跪、跳江,同原配离婚的诗人艾青,结果怎样
韦熒(同荧)看着面前这个迫不及待要结束婚姻的男人,思绪万千。他叫艾青,是个诗人。现在成了她的前夫。这一刻她真的深刻体会到了白居易的那句
2025-01-18 19:12:00
名将率10万大军出征,无一生还,皇帝:朕亲自出马,大胜而归!
朱棣通过靖难之变夺取了皇位,虽然被诟病,但不得不承认他是明朝除了朱元璋外最出色的一个皇帝,做出了非常多功绩,比如其中一点就是维护北疆的稳定
2025-01-18 19:13:00
五常到底有多重要?印方每次申请都被一票否决,到底是谁投的
众所周知,在国际大事件,均要经由联合国安理会商议后,给出最终结果,而在这个组织当中,有五常国家作为领导人,而五常与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的是
2025-01-18 19:34:00
八名国人前往美国,中途遇难生还六人,遭西方抹黑,一生抬不起头
二十年前的一部电影,把一次悲惨的沉船事故变成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创造了当年的票房神话,并保持了很久,泰坦尼克号因而成为电影史上的丰碑
2025-01-18 19:39:00
兰大女博士蛰伏七年,终发表世界顶级论文,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我坚持奋战五十余年,致力于科学的发展。用一个词可以道出我最艰辛的工作特点,这个词就是“失败”。——汤姆逊成功的路上从来没有捷径
2025-01-18 19:39:00
俗话:“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俗话:“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这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文/轩哥畅聊历史伴随着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教育水平也在一步步的提升
2025-01-18 20:02:00
“闯王”李自成大军进入京城后,是如何对待明朝官员的?
明末时分,天下风云突变,“闯王”李自成成为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攻入北京城将崇祯皇帝逼死,建立大顺政权。而这支几乎都是穷苦出生的“闯王”大军
2025-01-18 20:09:00
填补空白!济南大辛庄遗址商代铜器内发现蒸馏酒,距今约三千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杜春娜 通讯员 刘秀玲近日,济南市考古研究院在组织开展大辛庄遗址出土青铜器修复研究时,在一件商代青铜器——鸮卣上获得了两个意外新发现
2025-01-18 16:46:00
2021年菲律宾空姐酒店离奇身亡,体内测出11人DNA,无一人被定罪
XQ是一些女性同胞不愿提起的往事,人们不说不代表不会发生。实际上很多XQ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像让世界震惊的印度公交车轮J案
2025-01-18 13:16:00
1980年,杜义德出任兰州军区司令员,邓公:有你坐镇兰州,我放心
建国后,解放军的编制发生了剧变,与此同时曾经在革命战争时期所采用的军区也一并取消,开始慢慢过渡到了正式性军区编制的阶段
2025-01-18 11:36:00
七个女人一台戏,她凭一个姓氏征服康熙,死后却连牌位都没有
七个女人在一起会发生什么,她们同时获得康熙的宠爱,势必会争风吃醋,有些人在争斗中脱颖而出,成为胜利者,有些人逐渐沦为牺牲品
2025-01-18 11: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