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09 16:20:00 来源:戏说三国

前言

你知道吗?这位大诗人苏轼的人生经历,竟然如此跌宕起伏,充满了喜悲交织的戏剧性。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到一代文坛巨擘,再到晚年的坎坷遭遇,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一、书香门第的子弟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十分刻苦读书的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虽然多次进京应试未能如愿,但苏洵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努力。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小的苏轼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

与此同时,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程氏虔诚信奉道教,她的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苏轼。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苏轼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气质。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1045年,苏洵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幼子的教育有所疏忽,于是亲自接手了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教育。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苏轼的学习进步神速,很快就在学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考试成为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苏轼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的父亲苏洵是一个十分刻苦读书的人,一心想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虽然多次进京应试未能如愿,但苏洵并未放弃,反而更加努力。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在这种家庭氛围的熏陶下,小小的苏轼也养成了勤奋好学的习惯。与此同时,苏轼的母亲程氏也对他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程氏虔诚信奉道教,她的这种乐观豁达的性格,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了苏轼。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苏轼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气质。

1045年,苏洵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幼子的教育有所疏忽,于是亲自接手了苏轼和弟弟苏辙的教育。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在父亲的严格指导下,苏轼的学习进步神速,很快就在学业上有了长足的进步。1056年,苏洵带着两个儿子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考试成为了苏轼人生的转折点。

这次考试不仅让苏轼一举成名,还为他开启了从政的道路。苏轼的才华和学识,在这次考试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也让他在文坛上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代文坛巨擘。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二、人生的两大喜事

对于苏轼来说,1054年和1056年无疑是人生中的两大喜事

1054年,年仅16岁的王弗成为了苏轼的妻子。这位知书达理的女子,不仅在苏轼苦读时相伴左右,还为他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事务,给予了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两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可谓是白头偕老的典范。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两年后,在父亲的带领下,苏轼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考试,他不仅一举成名,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有传言说,原本苏轼应该是第一,但为了避免误会,考官欧阳修将其定为第二。无论如何,这次考试无疑是苏轼人生的一大喜事,也为他开启了从政的道路。

1054年,年仅16岁的王弗成为了苏轼的妻子。这位知书达理的女子,不仅在苏轼苦读时相伴左右,还为他打理好家里的一切事务,给予了他无尽的支持和鼓励。两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可谓是白头偕老的典范。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王弗的支持和鼓励,无疑为苏轼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两年后,在父亲的带领下,苏轼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考试,他不仅一举成名,还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

有传言说,原本苏轼应该是第一,但为了避免误会,考官欧阳修将其定为第二。无论如何,这次考试无疑是苏轼人生的一大喜事,也为他开启了从政的道路。这两件事无疑是苏轼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也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苏轼即将开启新的人生篇章时,一场噩耗打断了他的步伐。他的母亲去世了,苏轼只好带着沉痛的心情回家守孝。

直到孝期满,他才又踏上从政的道路,并在四年后取得了功名。这场母亲的离世,无疑给苏轼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最终在从政的道路上取得了成就。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三、遇见歌女王朝云

经历了妻子王弗的离世,苏轼再次娶了王弗的妹妹王润之。两人互相扶持,日子也渐渐好转。但是,在苏轼年近40岁时,他的生活再次发生了转折。

1065年,因为变法的事触怒了王安石,苏轼被贬到杭州任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位12岁的歌伎——王朝云。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那天,苏轼游览西湖时,恰好听到了一阵美妙的歌声。循声而去,他看到了正泛舟湖上的王朝云。听到如此动人的歌声,看到如此美丽的女子,苏轼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他当即诗兴大发,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经过询问,苏轼得知这位歌伎只有12岁,便为她赎身,让她进了苏府作为侍女相伴左右。两人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六年后,苏轼将王朝云纳为小妾。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王朝云年轻又聪颖,在苏轼政事不顺屡屡被贬时对他亦不离不弃。苏轼因此对她十分怜爱,两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1096年,王朝云不幸染病去世,年仅34岁。苏轼对她的离去感到痛苦万分,接连写下了好几首词来怀念这位深爱的女子。

1065年,因为变法的事触怒了王安石,苏轼被贬到杭州任职。就在这时,他遇到了一位12岁的歌伎——王朝云。那天,苏轼游览西湖时,恰好听到了一阵美妙的歌声。

循声而去,他看到了正泛舟湖上的王朝云。听到如此动人的歌声,看到如此美丽的女子,苏轼的心情顿时好了起来。他当即诗兴大发,写下了那首流传千古的名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经过询问,苏轼得知这位歌伎只有12岁,便为她赎身,让她进了苏府作为侍女相伴左右。两人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六年后,苏轼将王朝云纳为小妾。王朝云年轻又聪颖,在苏轼政事不顺屡屡被贬时对他亦不离不弃。

苏轼因此对她十分怜爱,两人的感情也日渐深厚。1096年,王朝云不幸染病去世,年仅34岁。苏轼对她的离去感到痛苦万分,接连写下了好几首词来怀念这位深爱的女子。这段经历无疑是苏轼人生中另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让他的人生增添了更多的戏剧性。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四、人生的喜悲交织

苏轼的人生可以说是喜悲交织,充满了戏剧性。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到一代文坛巨擘,再到晚年的坎坷遭遇,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

在他的人生中,有两大喜事值得我们关注。1054年,他与妻子王弗相遇并结婚,两人相敬如宾,相濡以沫。1056年,他在父亲的带领下参加科举考试,一举成名,考取进士。这两件事无疑是苏轼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然而,好景不长,苏轼的人生也经历了许多悲剧。1065年,他的妻子王弗去世,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后来,他又娶了王弗的妹妹王润之,两人互相扶持,日子也渐渐好转。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就在这时,苏轼遇到了一位12岁的歌伎——王朝云。两人在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六年后,苏轼将她纳为小妾。

王朝云对苏轼一直不离不弃,在他政事不顺屡遭贬谪时,始终给予他支持和鼓励。1096年,王朝云不幸染病去世,年仅34岁,这无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苏轼的人生可以说是喜悲交织,充满了戏剧性。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到一代文坛巨擘,再到晚年的坎坷遭遇,他的人生历程无疑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他经历了人生的两大喜事,也遭遇了无数的悲剧。但是,正是这些喜悲交织的经历,让苏轼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化大师。

揭秘苏轼晚年的坎坷遭遇

结语

苏轼的人生经历无疑是一部动人心弦的传奇。从一个书香门第的子弟,到一代文坛巨擘,再到晚年的坎坷遭遇,他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喜悲交织的戏剧性。他经历了人生的两大喜事,也遭遇了无数的悲剧。但是,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和文化大师。

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精神,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样的挫折和困难,都要保持乐观和豁达的态度。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像苏轼一样,在喜悲交织中,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09 18: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苏轼参透了人生的一首词,读懂受益终生
...,在我国文坛上都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在众多大文豪中,苏轼是北宋时期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遍观其洋洋洒洒的诗词作品,每一首都影响非凡,而他的很多词作,更是冲向豪放词高峰的绝佳圣品
2023-05-14 11:57:00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的诗人,甚至,被贬到天涯海角的话,这位诗人大概就是苏轼了。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诗名《自题金山画像》,这是苏轼对自己这一生的总结,当时的他已
2023-10-21 07:19:00
秦观:北宋才子的传奇人生与文学造诣
...学家,也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之一。在其少年时期便跟随苏轼外地巡游,后来凭借着优秀的作品得到了王安石的赏识。元丰八年考中进士,在苏轼的极力推荐之下担任太学博士,后来又陆陆续续地得
2023-09-19 19:58:00
北宋才子黄庭坚:仕途坎坷中的文学巅峰与深远影响
...期的声望可谓相当的可观,甚至在后世的传承中黄庭坚与苏轼之间的情谊令众人动容,他们以诗歌会友,互相欣赏。黄庭坚作为江西的才子,他的仕途是怎样的?他对后世又是怎样的影响呢?一、黄
2024-02-28 05:21:00
北宋第一不务正业,苦中作乐美食相伴,苏轼的别样人生
要论起古代路子最野的诗人,自然逃不脱提到苏轼,在苏轼的众多标签之中,不但是有着诗人这唯一标签,还有着文学家、书法家以及画家、治水名人等等。而最不务正业的,还要数苏轼是一个美食家。
2024-10-26 11:44:00
...文人墨客饮酒作乐便成为宋代文人的一大爱好。如大文豪苏轼曾月下起舞,说道“我们就是神仙呐!我等文章人品,确实是千载一遇,后世怎么能赶得上呢!”另有翰林学士范镇,召集众多文人组成
2024-02-18 21:38:00
苏轼的儿子谁最优秀,谁最像苏轼?
北宋大文豪苏轼共有四子,依次是:苏迈①、苏迨dài②、苏过③、苏遁④。其中,苏迈是苏轼原配王弗所生,苏迨和苏过是苏轼继妻王闰之所生,苏遁是妾室王朝云所生。都说书香传家,子弟成器,
2022-12-19 14:13:00
宋英宗看中苏轼的文才想提拔他,为何韩琦要阻挠?
苏轼是宋朝最为著名的大文豪,在宋朝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他不仅仅就在文学方面成就斐然,而且政治方面也有着非常杰出的成就,在后世有着大量的粉丝,被誉为“苏仙”。但是他一生做官坎
2023-05-15 20:34:00
...2024年跨年夜,张其亮先生赠我一幅甲辰龙年挂历,上书苏轼《行香子》词,字如行水流水,诗词意境甚契吾清流心境。“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
2024-02-18 09: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永远铭记!先烈的事迹依然振聋发聩、震撼人心
江南时报讯 清明节前夕,苏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后代分会和烈士寻亲志愿者及烈士亲属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烈士纪念馆祭扫缅怀革命先烈
2025-04-03 14:10:00
书存金石气 艺游翰墨间——评高建书法篆刻艺术
鲁网4月3日讯在当代书坛,走流美一路的人不少,而走古朴浑重一路的,却不是很多,高建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个探索者。他师从著名书法篆刻家段玉鹏先生学习篆刻
2025-04-03 14:56:00
闪耀吧!中华宝藏丨二里头有位琢玉成礼的“少年”
编者按:叩响时光之门,聆听文明呼吸。在这里,文物不再是博物馆里静默的标本,每一件都在诉说历史从未沉睡。我们不仅展示文物的物质之美
2025-04-03 15:30:00
何谓“山水精神”?如何领会“象外之意”?山水,远超自然景观的有形之身,蕴藏中国文人世代相传的精神追求。何谓中国人的“山水精神”
2025-04-03 11:23: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3 11:47: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中国近代女画家陆小曼逝世
陆小曼(1903年11月7日-1965年4月3日),名眉,江苏常州人,出生于上海,中国近代女画家、社交名媛。陆小曼师从刘海粟
2025-04-03 12:39:00
描摹,另一种祭奠
大众网记者 孙顺科 邓慧慧 宁晓洁 威海报道清明节前,走进背倚青山的荣成市革命烈士陵园,百余级台阶引向肃穆的纪念场馆与烈士陵墓
2025-04-03 10:53:00
曾国藩给咸丰帝上了一道折子,惹恼了皇帝,肃顺却告诉他好事将近
爱新觉罗·肃顺,此人在道光,咸丰帝在位期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能臣,尤其是到了咸丰皇帝的时候,对于肃顺更是信赖有加,每每有军国大事之时
2025-04-03 10:55:00
重温英雄故事 缅怀革命先烈丨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4月2日上午,沂水县四十里堡镇初级中学举行《热血》情景剧展演,借清明之际重温英雄历史,了解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
2025-04-03 08:59:00
徐则臣:大运河勾连了历史、现在和未来
近日,根据徐则臣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档落下帷幕。也是从3月起,徐则臣正式升任《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2025-04-03 09:53:00
南宋孝宗赵眘的精彩人生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
2025-04-02 21:57:00
曹操临终前的遗憾,竟然是没有把这四个女人收入自己的后宫
曹操一生喜好人妇寡妻,这是历史上众所周知的事情;为了秦宜禄的老婆杜氏,还惹得关羽极不开心最后离曹而去;为了张绣的婶娘坑死典韦和曹昂
2025-04-02 22:20:00
家训:内外兼修的智慧(读书有味)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韩 昇《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韩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清明时节,人们在缅怀与追思中
2025-04-03 06:12:00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