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2-07 11:08:00 来源:戏说三国

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可谓难矣。

这是《宋史》中对曾巩的评价。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在唐宋时期,最有名的八位散文大家,分别是柳宗元、韩愈、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其中有两位是唐朝人,剩下的六位都是宋朝人。宋太祖登基后,重文轻武,宋朝也成为了文人才子最多的时代,而“唐宋八大家”末位的曾巩,就是一位传奇人物。历史上评价曾巩:

巩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

这句话说曾巩文章借鉴了司马迁和韩愈写文章的手法,写出的文章当时无人可以媲美。而曾巩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我们都知道一句话,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如果一个男子拥有一位贤惠的妻子,他成功只是时间的问题;而一个男子迎娶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女子,则人生就失败了一大半。古代娶妻娶贤,同样适用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而先介绍一下曾巩,曾巩是建昌军南丰人,他的祖辈都是北宋名臣,因此对于曾巩的教育,父母从小就要求严格,这也让曾巩很快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在记载中:

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

他十二岁的时候,就能写出《六论》,文章很有气势。到了曾巩二十多岁的时候,名声已经传遍全省,是南丰有名的神童。十八岁的时候,曾巩曾有机会去往京城,同王安石、欧阳修等人结识,因为才识,同王安石和欧阳修结为挚友,从此名闻天下。

而就在曾巩顺风顺水的时候,命运给他开了一个玩笑。公元1047年,曾巩的父亲病逝,他回到家乡给父亲守制,照顾自己的母亲。而曾巩父亲去世后,家道迅速中落,曾巩作为兄长,不仅要照顾年老的母亲,还要照顾四个弟弟,九个妹妹,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因为家里贫穷,还要照顾弟弟妹妹,曾巩屡试不中,一个才子却考不中科举,也是莫大的悲哀。曾巩科举不中,加上家境贫寒,到了三十多岁还没有成婚,媒婆都不给他介绍。后来,经过亲戚介绍,三十五岁的曾巩,才同十八岁的晁文柔成婚,晁文柔倾慕曾巩的才识,放弃富家小姐的身份,嫁给了曾巩。

晁文柔嫁到曾家后,并没有嫌弃曾家贫寒,而是在家中照顾弟弟妹妹,照顾婆母,把洗衣做饭等工作全部操持了起来。曾经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富家小姐,成为了曾家的当家女人。当时曾巩的朋友前来拜访,晁文柔把家中仅有的公鸡杀了,做给曾巩的朋友们吃,一点也没有抱怨。

晁文柔把家中所有的劳动,都承担了起来,全力支持丈夫读书,养育几个弟弟妹妹。嘉佑二年(1057年),带着妻子的期盼,曾巩带着弟弟曾牟、曾布及堂弟曾阜,还有两个妹夫王无咎、王幾,前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这次科举考试由欧阳修主持,而曾巩、曾牟、曾布、曾阜、王无咎、王幾六人全部考中进士,整个朝堂为之震动,人们都知道了一门出了六个进士的事情。

这是多么大的一个荣誉,一家中,一次科举考试出了六位进士,这在其他任何家族都是难以想象的。古代有的家族,几百年也不能走出六位进士,而曾巩一家做到了。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当然这个荣誉也有曾巩妻子晁文柔的一半,她照顾丈夫无微不至,照顾婆母就像亲生女儿,照顾弟弟妹妹,不像大嫂,更像一个母亲,她用自己的温柔贤惠,让曾家这个大家族,重新恢复了生机。

曾巩进士及第后,开始去往各地为官,而曾巩为官清廉,晁文柔也一直跟随丈夫在各地为官,长期的辛劳,加上营养不良,最终让晁文柔患上重病,最终金石无药,26岁的晁文柔永远离开了人世。

曾巩:唐宋八大家之末的传奇人生与背后的伟大女性

曾巩伤心欲绝,给爱妻亲自题写墓志铭,部分内容为:

于燕私,未尝见其惰容。于与人居,未尝见其喜愠。折意降色,约己以法度,学士大夫有所不能也。

曾巩盛赞了妻子,为家庭做出的巨大贡献,为妻子守节一生,再未迎娶她人。晁文柔因为钦佩曾巩的学识,喜爱曾巩这个人的人品,放弃富贵的生活,下嫁曾巩。她本是父母宠爱的富家小姐,却放下身段,成为丈夫的好妻子,弟妹的好大嫂,婆母的好儿媳。她贤惠大度,挽救了一个即将败落的家族,曾巩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7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来了!揭秘“最强文化天团”传奇人生
...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组成的“唐宋八大家”,堪称中华文脉中的“最强文化天团”之一。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1月10日将推出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
2023-11-10 18:08:00
奇事!一家六口同进京赶考,竟全部考中进士,朝野皆为之哗然
...家庭得到了这样不凡的成就?答案是曾巩的曾家。曾巩是唐宋八大家中最为默默无闻的人。与其他七位作家不同,他的作品没有被收入语文课本,这使得他在八大家中显得尤为鲜明地不被关注。尽管
2024-12-14 10:05:00
曾巩一家六人同年中进士。这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家族的背景曾巩,字子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出身于福建晋江的一个书香门第,家族世代读书,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曾巩的父亲曾公亮也是一位进士,曾任吏部尚书
2024-10-23 20:44:00
《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亮相荧屏,揭秘“最强文化天团”
...电视总台11月10日晚于CCTV-1央视综合频道推出首档聚焦“唐宋八大家”的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节目以八位文化宗师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为线索,搭建“古今双
2023-11-11 02:07:00
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
本文转自:中国纪检监察报央视《宗师列传》讲述唐宋八大家的文章与事功星河闪耀 文脉绵长穆铎四川眉山三苏祠晚香堂。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讲述韩愈《师说》的场景。
2023-11-24 02:23:00
曾巩的一生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主要成就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
2023-05-31 15:53:00
...安石相比,曾巩的名气却要小多了。恐怕不少人在考试“唐宋八大家”时都会把曾巩给忘了。那么曾巩为什么会成为“唐宋八大家”中名气最小的一位呢?首先,虽然“唐宋八大家”都是文学家,但
2024-06-06 06:15:00
豆瓣8.9分!孩子必读!《唐宋八大家文学课》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鲁网9月9日讯提及古代散文的巅峰,唐宋八大家无疑是那最为耀眼的星座,他们的笔墨不仅承载了时代的思想潮流,更深刻影响了后世的文化思维模式。近日,《唐宋八大家文学课》出现在“与辉同行
2024-09-09 16:00:00
历史上的天团唐宋八大家,横跨了两个朝代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的合称。始于明代初期,朱右选韩愈、柳宗元等人的文章为《八先生文集》,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编写的《文编
2023-02-01 20: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中华文明的根系深植于农耕文明的沃土,而粮食作为文明存续的物质基础,早已超越物态范畴成为政治伦理、社会秩序与文化认同的根基
2025-09-30 13:41:00
哈尔滨文庙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2025年9月28日,黑龙江孔子研究会部分文化志愿者、孔子后裔联合发起共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系列活动。9月28日9点28分
2025-09-29 10:50:00
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鲁网9月29日讯(记者 卜宪国)9月28日上午,乙巳年祭孔大典|卜子后裔纪念先贤卜子诞辰2532周年活动在曲阜孔庙隆重举行
2025-09-29 14:33:00
白衣传薪火,盛世谱华章
中国吉林网 吉刻新闻 记者 张宁
2025-09-29 17:01:00
“仁礼天下 和合大同”临沂孔庙2025祭孔大典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通讯员 李益千雪9月28日上午,临沂孔庙举行2025乙巳年祭孔大典,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周年
2025-09-29 22:29:00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
六朝博物馆常设展上新,张昭墓金印首展两砖两印“有故事”,“三国迷”大饱眼福张昭墓出土印章。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董家训 摄南报网讯(记者朱彦)去年年底发掘出的东吴“首席文臣”张昭的金印
2025-09-29 07:07:00
重识孔子丨自称无人理解的孔子,到底有多少“粉丝”?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孙远明9月27日晚,2025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第二十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孔子教育奖”颁奖典礼在曲阜尼山举行
2025-09-28 10:56:00
【舌尖上的魏集】“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
“食”光有你 “魏”享中秋中秋夜,一家人吃团圆饭才是人间至味,这个中秋,跟着这份食单,让每一口美味都盛满吉祥,每一次举杯都映着圆满
2025-09-28 15:01:00
李育善:《童年与故乡》序
百善兄长我十多岁,祖居棣花街 道。我的祖母也是棣花贾塬人,加之我的叔伯姑父李成群又是百善兄的叔父。说起来 ,我和百善兄还有一层亲戚关系
2025-09-28 17:14:00
文明中国看河南丨打卡河南宝藏书院!《岳阳楼记》的诞生地藏不住了
大河网讯 (记者 朱丽文)你,或许没听说过花洲书院,但你一定听过《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就是从花洲书院走出的著名诗词之一
2025-09-27 11:26: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祝圣桥:“缅人骑象过桥来”的历史见证
㵲阳河潺潺流水之上,镇远古城祝圣桥连接山水、沟通往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数百年的沧桑。这座始建于明万历年间的青石大桥,不仅是古城连接两岸的交通要道
2025-09-27 16:02:00
桥瞰黔景·古桥遗韵|北盘江铁索桥:贵州第一座铁索桥
“北盘江波涛汹涌,两岸峭壁对峙,铁索桥36根铁链横跨江面,这座明代开始的‘滇黔锁钥’见证了西南400年来的历史变迁。”晴隆县文物管理所原所长陈亚林站在北盘江畔感慨
2025-09-27 16:02:00
这是一片英雄的土地李文豪鲁网9月2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抗战题材长篇小说《白光》新书发布和座谈会
2025-09-27 17:53:00
古人做的紫禁城圆明园纸质建筑模型,能有多精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9月26日,“始作以成——从烫样说起”展,在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乐道堂展厅开幕
2025-09-27 18:19: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人秋游玩啥?都在吉林这件扇面里
国庆将至,又到了秋游好时节。古人对秋日出游的喜爱,丝毫不逊于现代人。从流传千古的诗文到传世的书画,处处都留下了他们秋日赏景的身影
2025-09-27 23: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