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人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为什么这么说
《礼记·曲礼上》曰:“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有人说,这是讲对“庶人”不必讲究礼数,而对“大夫”等贵族不施行刑罚云云。这个理解,大概是错了。孔疏《礼记》在“礼不下庶人”句下,引郑玄弟子张逸的话说:“...……更多
西周的刑法体制,较之商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使用不同行为规范予以约束。《礼记·曲礼》中就说:“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显然,西周王朝的刑法制度,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西周王朝官僚机构中负责刑法事务的官员,称作司寇。从铭文材料反映的情况看,西周王...……更多
在古代,男子被判处以髡刑,虽然伤害性极低,但是侮辱性极强
...。可这只是个表面功夫,古代有这个传统,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法不施于尊者,堂堂丞相怎么能够杀头呢?一旁的将士们纷纷求情,让曹操对自己网开一面。于是乎,丞相借坡下驴,自己拔出剑来把头发割了一片扔在地上...……更多
李广自杀:最后的尊严
...帝都下旨严厉申饬),这那还有一点贵族的气质。(6)礼不下庶人说完了“刑不上大夫”这不说“礼不下庶人”跟吃泡馍没有糖蒜,吃煎饼果子不放薄脆一样感觉不完整,所以很有必要说一下什么叫“礼不下庶人”。 所谓礼不...……更多
周朝分封制与秦朝开创的大一统制度,哪个更先进
...一级宗主都有特权。因此,我们经常听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样的特权思想。在分封制度下,规定了诸侯对周天子的义务:?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的义务。?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的...……更多
在古代,“礼不下庶人”中的庶人指的是什么人?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出自于成书于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随着电视剧《大秦帝国》的热播,“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在网友们的眼中,俨然成了特权阶层的象征;那么,庶人究竟指的...……更多
屈 原纵身一跃,给后人留下2000多年的谜团
...,而是被变相赐死的。因为在中国古代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俗规,因此在古代有罪的大臣都是自杀而死。屈,原的家族曾是楚国最古老、最显赫的王氏宗族,他们家族世代担任楚国要职,总揽军政、外交、教育大权...……更多
《显微镜下的大明》帅家默的悲剧,对普通农户的命运
...注定,即使是皇帝,也无能为力。正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明朝本是一个严刑峻法著称的朝代,为何后期会演变成,“皇令不出朝堂”这般局面,与范渊为首的乡绅氏族把持是脱不开的。把持胥吏丰宝玉在去找万主...……更多
赵武的智谋与领导力,为赵氏复兴奠定基础
...文昭于天下,以法律的形式宣布:在晋国“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时代已成为历史,任何人都要受到法律的监视与钳制,晋国开启了“依法治国”的时代。虽然招致儒家保守派的唾骂,但无疑这是具有时代进步意义的。在封...……更多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曹操垂暮之年嗜杀,连杀重臣
...的家族,某些人天生就要享受特权,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而法家则认为天下除了君主以外众生皆平等,无论是金钱还是爵位都要靠真刀真枪真才实学去博取,所谓“王子犯法庶民同罪”。 主导阶级上,士族是通...……更多
秦朝官僚制度与人才选拔
...对传统贵族阶级的挑战《礼记》中有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将官僚阶级与平民阶级划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道德与律令对这两类人的要求是全然不同的。贵族与平民成为了不可逾越的两个阶级,这种在春秋...……更多
韩国财阀,真狠!
...脉,庶民只能依附于他们生存。不仅如此,他们还鼓吹“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等级观念,由此逃避法律,肆意妄为。甚至于最盛时,王朝姓什么都得门阀说了算。太原王坦之,因不满皇帝遗诏,直接撕毁诏书。病中的皇...……更多
古代的髡刑具有侮辱性,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 髡刑?
...,于洪武十九年(1386)把鲁王朱檀夫妻二人召回南京。自古刑不上大夫,况鲁王乎?朱元璋舍不得处置爱子,但也得维护法纪以谢天下,堵住天下众生之口,他对儿子实施了髡刑。髡刑,上古五刑之一,指剃去犯人头发和胡须,盛...……更多
《周礼》,原称《周官》,西汉末刘歆始称《周礼》。《周礼》传说为周公旦所作,近人定为战国时作品。“周”字或以为指“西周”,或以为指“周天之官”。《周礼》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篇,六官象...……更多
朱元璋作为汉人为何承认元朝正统
...径地找到了一个好方法来为自己的统治正名,通过所谓“刑不上大夫”的方式来善待文人,那么依附皇权于的文人自然就会绞尽脑汁地为北宋法理统治寻找论据。笼络士大夫为统治进行法理论证,是宋朝正统性建设的重要手段之...……更多
古代犯人受罚为什么只打屁股
...对于一个皇帝的女人来说,是何等羞辱啊。犯错受罚,是古人最朴素的法治理念,而犯错程度不同,所受惩罚的轻重也不同。从远古时代的“五刑”,到现代科学规范的律令,其实也是个不断人性化的进步过程。远古的“五刑”...……更多
中国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制度
...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时至今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古人特别讲究“死者为大”,在入殓时会给死者口里含一种比较贵重的玉石,或者是珠玉等其他珍贵的物品。就算是生活比较贫苦的老百姓,死后嘴里也会含物。 因为古...……更多
北宋科举制度的黄金时代:龙虎榜的诞生
...胜于自己,直接就拜了张载为师,在张载的影响下改变“礼不下庶人”的格局,首创《吕氏乡约》,提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村规民约 ……更多
在古代讲究早婚早嫁,为何宋朝时却出现一批晚婚的人
...无意出嫁,只想留在家中服侍父母。“榜下捉婿”火热“刑不上大夫”这是宋朝文人的特别待遇之一,再加上优厚的俸禄地位的跃升,都使得无数读书人希望通过科举迈入仕途做官。因此,科举就成为了男子奋斗的方向,在未通...……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战场上,斩杀对方使臣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十三世纪蒙古人崛起之后,蒙古贵族们开始频繁向周边国家派遣使臣,但是蒙古人派出的使臣却死亡率极高,经常被敌对国家处死。比如蒙古人的首次西征,就是因为使臣被杀引起的...……更多
...武帝以后,法律的确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汉代贾谊的“刑不上大夫”的“阶级论”被采纳,可以说是个开端。此后便一发不可收。比如“除异子之科使父子无异财,”(《晋书·刑法志》)既是对秦法“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更多
古代打仗都是怎么找借口的
...一些茅草而已,今天我们会觉得这个借口有些搞笑,但是古人却如此郑重其事。可见,周礼在那时候的地位有多高。当然周礼也不仅仅是只针对周天子。我们说了,周礼要维护的是尊卑秩序,就算是一些不涉及周天子的事情,只...……更多
...雅》书名以此有“正名”之义。先秦建筑术语主要见于《周礼·考工记》《墨子》《礼记》,而建筑术语最为集中的则当属《尔雅·释宫》。《释宫》主要解释与宫室相关语词,有为宫室“正名”之义,选词多见于《周礼》《仪...……更多
为何元朝杖刑是以七为底的
...究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了。有一个正常的思路是:这是蒙古人的习惯法吗?这个思路合乎逻辑,因为元朝在汉地的律法确实是根据宋金律法编的,但是宋金律法中规定的杖刑都是正常的整数,出现这种区别,是不是蒙古人融合了...……更多
古人行刑为什么都选择打屁股
...少伤到筋骨,所以也几乎没有被打死的案例出现,因此,古人还将这种刑罚称之为“薄刑”。可在某些特殊的案件中,挨了鞭子的犯人就没那么好运了,经常会有人被打得皮开肉绽,场面也是惨不忍睹。笞刑算是一种“升级版”...……更多
...书经》《礼记》等等。须知古代的人研究学问的很少,而古人的迷信,却较后世人为深。当时的人对于一切问题的解释,都含有迷信的意味。所以在后世,学术和宗教是分离的,在古代则是合一的。所以古代的学问只存于教会之...……更多
历史上知耻而后勇的人物
...,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古人有云:“刑不上大夫”,就是说做官的人以受刑为耻。孙膑在遭受膑刑之后,并没有忘记这奇耻大辱而忍辱偷生,而是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了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更多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历朝历代统治者用以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句话;“刑不上大夫”,这也是统治者用来维护官僚集团的一个法律特权。其实,这两者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从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角度而言,前者不过是特例,而后者则是常态。...……更多
古代的剃头刑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
...日剃须,已经成为一种日常习惯。时过境迁,物换星移,古人觉得可耻的事,如今已成我们的日常。那么,古代的剃头刑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呢?它又蕴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我们不妨翻开历史,探寻其中的渊源。一、“五刑”中...……更多
古人的零嘴
...悦的心情。或许你认为吃零食是现代人的专利,实际上,古人也有属于他们的零食。从果脯到糕点,从糖画到糖葫芦,古人的零食世界同样丰富多彩。周朝的甘蔗,是古人最早的“天然糖果”。《楚辞·招魂》中有这样的记载:...……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徐潋作家冰春与历史对话,以长篇小说的表达文本让人们感知泸州的一段历史。读冰春的长篇小说《川江东逝水》,会感到这是泸州历史的艺术转换
2024-06-28 06:13:00
王利华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军兴军,关键在人。在乌蒙高原的威宁,有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大写的“兵”:一门三代四个兵
2024-06-28 06:19:00
李慧李商隐、杜牧创造出晚唐诗歌靡丽的风格,没过多久,大唐崩溃了,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在这战争频发的乱世中,有两个国家比较安定繁荣
2024-06-28 06:19:00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