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1 07:41:00 来源:戏说三国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用以标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一句话;“刑不上大夫”,这也是统治者用来维护官僚集团的一个法律特权。其实,这两者是一个对立的矛盾,从二千多年的封建专制角度而言,前者不过是特例,而后者则是常态。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我们以唐代为例,了解一下文官拥有的法律特权。唐代的文官在政治上可以直接参与决策或执行各种行政事务,高高在上。他们各方面对国家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法令施加影响,使之最大限度地有利于自己及所属集团、通俗地说,他们就是法律的制定者,理所当然,法律对他们就会网开一面。这其中有几个制度需要说明:

首先是“八议”制度。

“八议”之制,古已有之,即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唐代“刑不上大夫”的“八议”制度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加强了对于官僚贵族特权的保护。官员犯法一律要通过八议,轻重不再刑法规定的范围之类。其应议之人,司法机关不得擅自定罪,须根据他的出身、政绩、功劳等,即所谓的议亲、议贵、议功等,上报皇帝裁决。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八议”制度事关官僚集团的共同利益,因此,他们都尽量避免制造不良先例以动摇这一特权。所在在“议”时多对犯罪官员予以百般开脱,大事化小,小事化无,以求从轻发落或无罪开释。

可以说,封建社会的各项制度都难以贯彻始终,“八议”制度如果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就是肆意践踏法律的尊严,实属罕见的特例,这类事件在唐代尤为常见。

比如,贞观二年,太宗对大理少卿胡演说:“岐州刺史郑善果虽复有罪,官位不卑,岂可使与诸囚为伍。自今三品以上犯罪,不须过引,听于朝堂俟进止。”

再如,前广州都督裴伷先因罪下狱,皇帝与宰相议其罪。宰相张嘉贞建议杖刑,另一位宰相张说曰:“臣闻刑不上大夫,为其近于君,且所以养廉耻也。故士可杀不可辱。臣向巡北边,闻杖姜皎于朝堂。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应死则死,应流则流,奈何轻加笞辱,以皂隶待之!”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不难看出,唐代官僚集团一旦犯罪,除了十恶不赦,一般的罪过都可以得到很大的减免,上至宰相下至百官无一例外。就是动刑也十分谨慎,一句士可杀不可辱就是最好的挡箭牌。其实,那个时期,士可杀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不可辱才是其本质。

其次是免死铁卷减罪制度。

免死铁券源于西汉,隋唐沿之,实行铁券免死减罪制。即赐予功臣铁券,作为免死减罪的凭据。神龙元年(705),敬晖因拥戴中宗即位有功,“赐铁券,恕十死”。二年,敬晖被武三思陷害,大理寺卿裴谈上奏说:敬晖之罪按律当籍没抄斩,但持有免死铁券,许以不死。最终的结果是:流放远地,终身监禁。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最后是请、减、赎、当、等特权保护制度。

请:是指皇太子妃大功(五服中较亲的家属亲戚)以上亲,如有犯罪者,以及官爵五品以上官吏犯死罪者,可以上请皇帝裁决,流罪以下可减一等;

减:七品以上官的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妻、子、孙,如犯流罪以下,可见减罪一等,死罪不能减免;

赎:顾名思义就是以钱赎罪。九品以上官的祖父母、父母、妻、子、孙,如犯流罪以下可用钱赎罪,有的时候,死罪也可赎;

当:是指官品和职位可以抵消罪罚,凡身有官品者,一旦犯罪可以用官品抵罪,如果身兼爵位,爵位也可以用来抵罪。比如五品官犯罪,可以降一级、二级或是三级等,但若是没有减完,仍可当官。

唐代官僚集团的特权:'八议'制度下的法律漏洞

唐代的法律对官僚集团十分宽松,甚至在很多时候法律形同虚设,何谈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相比于唐代,明清两朝的法律相对健全,至少在普通官员这个级别上,该杀则杀,改杖则杖,还是存在一定的法律约束力的。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1 1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聊聊唐代的刑讯制度,有哪些限制性规定?
...们所主张的人权,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最后,巩固封建官僚体制的必然要求。唐代贵族官僚的特权规定,较之前代可谓更加广泛,将贵族官僚的特权法律化,用以维护封建官僚体制,以此来巩固专
2023-05-20 14:18:00
秦始皇嬴政给秦朝制定了完备的法律,为何国家也很快灭亡?
...革,是将以贵族为核心的世袭分封制国家体系,改成了以官僚为中心的郡县制中央集权体系。他的这个改革是开创历史之先河的,也是带领中华文明进入新纪元的。 经过改革后,原来周朝分封的
2023-01-26 20:55:00
秦朝官僚制度与人才选拔
...礼记》中有言:“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这句话将官僚阶级与平民阶级划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类人,道德与律令对这两类人的要求是全然不同的。贵族与平民成为了不可逾越的两个阶级,这种在
2023-10-12 15:39:00
...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一、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废除官僚集团特权雍正的第一项改革,就是官绅一体当差,就是有功名的文人官员们也要向百姓一样缴纳赋税,当差纳粮。
2023-04-16 22:20:00
隋朝灭亡:杨广个人过失还是制度遗留问题?
...那么多人,可最终还是要通过笼络封赏的方式来得到这些官僚老臣的支持,安抚这些人心,解决这种内部撕裂的问题,从司马师到司马炎三代人都是这么干的。但当然这种封赏太厚,司马家建立的晋
2024-03-11 14:22:00
聊一聊“士族”集团是怎么出现并走向成熟的
...”的情况下,儒家学说成为了社会上的官方学问,儒学与官僚体制制度形成了一种微妙的结合,诸多民间学子开始纷纷投身于儒学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上便出现了许多儒学世家、书香门第,
2023-05-14 13:11:00
聊聊元朝等级制度的具体实行
...族在元朝社会中享有特权,包括免税、免役等。接下来是官僚阶层,他们是元朝政权的执行者,负责管理国家的各项事务。官僚阶层的地位和权力主要来自于他们的官职,而官职的获得则需要通过科
2024-10-26 20:41:00
古代宦官的权力和地位
前言:明朝宦官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独特的官僚制度之一,对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宦官作为一群特殊的政治势力,他们的崛起和衰落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密切相关。本文将从宦官制度
2023-08-05 16:33:00
科举制的隐形弊端:以明朝南北分卷制度为例
...到了世家大族掌控当时局面的弊端所以急需要改革一定的官僚制度对于当时的格局进行一定的分配发展。但是这仅仅是限于理论上的实践,总是会滞后于理论,所以当时的关陇门阀家族算是在魏晋南
2023-09-04 12:3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