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3 18:08:00 来源:戏说三国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都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使臣是负责国家之间交流的人员,无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有多么紧张,仍然要靠使臣来传递信息,如果杀死了对方的使臣,那么就表明这两个国家已经彻底撕破脸,只能用战争来解决问题。

在古代除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之外,还有“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不许灭国”(杀伐点到为止,给人留有一丝生机),“不许侮辱国君”(对待敌国的君主依然要行君王之礼)等等礼数,但是这些礼数到了春秋之后就全乱套了。

不过,“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件事却一直遵循得很好,几千年来,这个事发生的频率并不高,可以说鲜有为之。

当然,这种不成文的“规定”也不是所有国家都会遵守,尤其是在古代战场上,斩杀对方使臣的事情经常发生,比如十三世纪蒙古人崛起之后,蒙古贵族们开始频繁向周边国家派遣使臣,但是蒙古人派出的使臣却死亡率极高,经常被敌对国家处死。

比如蒙古人的首次西征,就是因为使臣被杀引起的。在十三世纪初期,中亚有一个名叫花剌子模的国家,这个国家当时也十分强大,其苏丹摩诃末曾自称为“世界征服者”。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铁木真

而当时的成吉思汗已经统一蒙古各部,并且成功带领蒙古人冲出草原,起初,成吉思汗并不想和花剌子模发生冲突,因为当时的花剌子模实力确实不容小视。成吉思汗曾想和花剌子模搞好关系,声称自己将统治东方的土地,而西方的土地则由摩诃末统治。

但是到了嘉定十一年(1218年),成吉思汗派出使臣和商队前往花剌子模进行贸易,结果遭到了花剌子模守将海儿汗的屠杀,而这场屠杀则给花剌子模带来了灭顶之灾,成吉思汗得知此事后十分愤怒,不久后便率军西征,经过数年的血战,花剌子模惨遭灭国。

后来,在蒙古人远征东欧的时候,也曾发生蒙古使臣被杀的事件,而那些屠杀蒙古使臣的帝国,大多都遭到了蒙古人的报复,蒙古贵族的“有仇必报”让蒙古使臣的地位急速上升,很多国家的君主都很惧怕蒙古人的使臣,生怕因为惹怒使臣而迎来灭顶之灾。

但是凡事总有例外,在蒙古人仍然强盛的时候,仍然有国家敢处死蒙古帝国的使臣。比如在第三次蒙古西征时,旭烈兀手大将怯的不花曾一路打到埃及的边境,当时守卫埃及的军队是马穆鲁克军团,他们和蒙古军队一样,都非常凶悍善战。

当怯的不花准备向那些马穆鲁克战士动武之前,按照惯例,他派出使臣前往埃及劝说马穆鲁克人的苏丹忽都斯投降。蒙古人的使臣抵达开罗后,便开始向忽都斯吹嘘蒙古人的实力和辉煌战绩,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忽都斯的礼遇。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忽都斯·贝尔巴斯

当时的忽都斯已经做好了和蒙古人背水一战的准备,根据阿拉伯史学家伊本·阿西尔的记载,忽都斯下令处死了那些蒙古使臣,因为他们并不像波斯人和阿拉伯人一样喜欢谈判,他们可以不计后果地杀死任何人,也不知道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是什么含义。

马穆鲁克人斩杀蒙古使臣后,便和怯的不花率领的蒙古军队发生了l战争,但是这次蒙古人并没有成功复仇,他们在艾因贾鲁之战中被马穆鲁克人击败,首领怯的不花兵败身亡,蒙古人的铁蹄也止步于叙利亚。

后来,随着蒙古人势力的衰落,蒙古使臣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在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统治时期,金帐汗国曾派出使臣向伊凡三世索要税收,遭到伊凡三世的拒绝之后,金帐汗国的使臣便对伊凡三世进行冷嘲热讽乃至破口大骂,结果被恼羞成怒的伊凡三世下令处死。

此事发生后不久,金帐汗便派出军队攻打莫斯科公国,双方在乌格拉河对峙几个月后也没有打起来,这件事最终也不了了之。

不仅是古代,在现代战争中,也同样不能杀了对方的使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3 23:45:4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之鉴:两国交战,斩杀使臣引发的惨痛教训
...,这些案例往往带来了惨痛的教训。1.花刺子模国王斩杀蒙古使团成员:在元朝建立之前,花刺子模国王曾斩杀了大蒙古国的使团成员。这一行为引发了成吉思汗的愤怒,他率领蒙古军队对花刺子
2024-04-25 06:52:00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战争礼仪以及遵守情况
...在姬发建立周朝之后,经过周公改革建立出来一套完整的周礼,从此以后,所有诸侯都需要按照周礼严格要求自己,不敢有丝毫逾越。周礼在最早的时候就已经规定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在
2023-09-25 01:08:00
...为直接表明了汉朝对匈奴的绝不退让的态度。明朝时期,蒙古俺答汗派使节至大同请求通商,明朝的粗暴斩杀对方使节,直接导致蒙古的激烈反应,引发了一系列的边境冲突,最终导致边境危机。这
2024-06-17 12:52:00
古代打仗为何不斩来使?这个帝国因斩可来使灰飞烟灭
...己坚定的意志,可以有效地激励部下及民众的意志。当初蒙古大军攻打南宋钓鱼城的时候,南宋军民便斩掉了蒙古军队来送信,让钓鱼城偷笑的那一个使者,并且直接把他的首级悬挂在了城门之上。
2023-03-05 14:41:00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真相:春秋时代的战争与使者命运
...不再那么严格的被人遵守。因为大家都知道,春秋依然是周礼之风尚存的时候,很多战争依然还在遵守古老的规则。譬如所谓的君子不重伤(不重复攻击受伤的敌人)、不禽二毛(不抓老人),不鼓
2024-03-25 07:33:00
...战”而青史有名,延续至今。南宋时期,金国逐渐衰落,蒙古迅速崛起。公元1230年,蒙古大将窝阔台汗、斡陈那颜率、拖雷分东、中、西三路,挥军南下,讨伐金国。蒙古军队多骑兵,行动迅
2024-04-25 02:34:00
揭秘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
...周室下属的诸侯国,他们在交战的过程中,自然是会受到周礼的束缚。况且很多国家在交战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需要停止战争,那就必须要和对方沟通好了,否则你想停战,对方却没有这个意思
2024-03-08 12:13:00
蒙古帝国⑥西夏因为背信弃义最终被蒙古灭亡
迦勒迦河之战,蒙古铁骑使得整个东欧大陆笼罩在恐惧之下,就当速不台大败基辅罗斯,继续挥师西进的时候,成吉思汗却传令让其返航,至此蒙古帝国的首次西征结束。原来,就在速不台征讨欧洲的时
2024-11-08 09:40:00
南宋联蒙灭金:重蹈北宋覆辙的历史悲剧
...宋,他们居然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当年北宋覆灭的教训,当蒙古大举进攻金朝的时候,蒙古也曾经派遣使者提议借道共同夹击金国。就在公元1234年,宋朝和蒙古在蔡州这个地方覆灭了金国,宋朝
2024-05-06 19: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
大风·影像|中国最“吓人”村子:坟上村
与世隔绝500年,专心致志守墓,坟墓上就是家,顺着墓道进出村!网友惊叹《盗墓笔记》具象化了……山西省临汾市坟上村因明代晋王的陵墓而得名这个村子就是地处吕梁山脚下的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土门镇坟上村
2025-10-09 21:22:00
赤子心承红色志,红嫂后代徐美安让沂蒙六姐妹的故事“活”起来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沂蒙山区野店镇,有一位特殊的红色故事讲述者。他不是专业的文史学者,却对沂蒙六姐妹的事迹了然于胸
2025-10-09 21:38:00
林州市世纪学校举行纪念孔子诞辰2576周年活动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2025年9月28日是至圣先师孔子2576周年诞辰。9月28日上午,林州市世纪学校组织全体师生
2025-10-09 10:33:00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