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暑疾病也不释卷,听说大有异书,便如饥似渴地购买。他生平讲侠义,也爱斗鸡走狗击球、博奕音乐等等。他为人治病,不分贵贱,招待住食,尊老慈幼,就像是病在自己身上一样;其中不治者,必定如实相告,不再治疗;病家持...……更多
“有是证用是方”不可一概而论
...自:中国中医药报□ 马俊杰 周春祥 南京中医药大学•《伤寒论》是以论治伤寒疾病切入,阐述外感病的证治及传变规律,不仅是治疗伤寒的专著,更是杂病的临证应用法则。•温病学理论是在《伤寒论》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弥...……更多
聊聊中医学史上温病学派的创始人——叶天士
...标志着中医学在辨证水平上的又一次提高。自此,也将“伤寒”与“温病”两大学说从辨证方法上区分开来。他这种大胆的创新来自于对先贤著作的透彻分析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因此,也有人认为,叶天士称得上是对《伤寒论》...……更多
以《温病学》为例看中医经典传承创新发展
...公认的中医药“四大经典”课程主要是指《内经选读》《伤寒论选读》《金匮要略》,以及汇集多种温病经典著作的《温病学》,这些均是中医学专业的主干课和必修课。中医四大经典课程在学术思想体系上一脉相承,又与时偕...……更多
探讨这位传奇医学家叶天士的生平和成就
...医学的发展。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位传奇医学家的生平和成就。一、叶天士的生平背景叶天士(1667年-1746年),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祖籍安徽歙县。叶天士从小就跟随父亲学医...……更多
冬温发热久不退 银翘一剂诸症愈
...“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即是明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云:“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此患者反复发热,多次服西药退热不效,伴有微恶寒头痛、口干、咽干、咽痛,且小便短赤...……更多
清热散结的连翘
...常用此药治疗肺风痤疮或者瘀血发热引起的痤疮。这在《伤寒论》中也有表述,张仲景亦爱使用连翘治疗皮肤病。《伤寒论》记载:“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翘)赤小豆汤主之。”方中的麻黄、杏仁、生姜意在辛温...……更多
王孟英温病观八要
...月此等证候甚多,因畏热贪凉而反生寒湿之病,乃夏月之伤寒也。虽在暑令,实非暑证。昔人以阴暑名之,谬矣。” 3 论温病喜便通,邪气贵有出路王孟英说:“温热病之大便不闭为易治者,以脏热移腑,邪有下行之路,所谓...……更多
打造“学经典做临床”学术品牌
...讨。会上,王琦表示,研讨会以浙籍医家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和雷丰的《时病论》作为研讨主题具有重要意义。俞根初根据临床实践,融汇仲景学说与温病学说,创立“绍派伤寒”,极大促进了外感病学的发展。雷丰集几十...……更多
从湿温论治发热神昏合并尿潴留
...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高脂血症、尿潴留,中医诊断为湿温病(气分湿热证)。治则:分解气分湿热。给予告病重、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留置胃管和尿管,西药予抗病毒、预防抗感染、脱水降颅内压、调脂、营养神经等...……更多
安宫牛黄丸可治20多种病,别只用来治疗中风了,一定要收藏
...代众多温病学家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了完全独立于伤寒的温病学说体系,创立了三焦辨证纲领,为温病创新理论之一。安宫牛黄丸出自《温病条辨·上焦篇》:“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一晃几百年的时间过...……更多
...庞安时北宋医王,他自幼聪明好学,读书过目不忘,精于伤寒,熟谙温病,内妇儿科,皆有研究,是一位拥有广泛实践经验的医家;他医术精湛,能急病人之急,行医不谋私利,常让来诊者在自己家里住下亲自照料,直至治愈送...……更多
温病大家叶天士成名的原因
...说的启蒙者刘河间,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已正式与《伤寒论》主异。而十四世纪中叶,南方温病学说的奠基人王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也逐渐摆脱伤寒的羁绊。南北温病学说的沟通,为叶天士摸索温病学说理论敞...……更多
风热感冒如何治疗
...融汇了中医治疗外感温热病的用药精华,全方以张仲景《伤寒论》麻杏石甘汤合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同时汲取吴又可治疫病用大黄的经验。组方中含有的薄荷、麻黄使人微微发汗以清解外邪,帮助让外邪从汗而...……更多
竹叶石膏汤用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竹叶石膏汤出自《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何谓“劳复病”?大病初愈,气血未复,正气尚虚,余邪未尽,若起居无常,饮食失节,均有引起疾病复发的可能。其中,有因劳而复发的,...……更多
从运气论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用此方也可速效。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来源于《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热病脉证并治第八》:“热病,口渴,喘,嗽,痛引胸中,不得太息,脉短而数,此热邪乘肺也,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主之。”“黄连一两、石膏一斤(碎,...……更多
...容易被寒邪入侵,开春后阳气升腾,伏热外发就容易发生温病。这里所说的“温”,指的正是流行性疾病。春天草长莺飞之际,各种细菌与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更多
以大块枇杷叶晒干入药,可以清肺热和胃热,还有降气化痰的功用
...适合枇杷膏。反之在中国北方则风寒感冒较多,中医称为伤寒,伤寒不是现代说的伤寒沙门氏菌,伤寒是外感风寒之邪,会头痛、鼻流清涕、恶寒、脉浮缓等证,古代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感冒伤寒就不适...……更多
蒿芩清胆汤:和解三焦清痰火
...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 毛德西由清代俞根初编著的《通俗伤寒论》是一部论述外感热病的专著,具有很高的临床实用价值。和解三焦、清泄痰火的蒿芩清胆汤,就出自本书的“和解剂”篇。此方不但用于温热病的治疗,对于某些...……更多
寒湿疫总论
...言道:“天久淫雨,湿令流行,民多寒疫。”《重订通俗伤寒论》中言道:“寒疫多发于四五六七四个月。若天时晴少雨多,湿令大行,每多伤寒兼湿之证。”此处之“寒疫”及“伤寒兼湿之证”显然即为寒湿疫。另外,神术散...……更多
...夏(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西)。人物生平益启之争妫舜以后,王权进一步强化,传说姒禹涂山会盟时“执玉帛者万国”,“朝诸侯之君会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此涂山就是河南嵩县的三涂山,...……更多
运用经方从伏邪辨治荨麻疹
...,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现经方多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经方药少而精,配伍精当,应用得当则有鬼斧神工之力,起死回生之妙,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报联合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更多
...了两千多年来中医药防治疫病用药经验,以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麻杏石甘汤与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银翘散为基础方,汲取明代吴又可治疫病用大黄经验,同时配伍藿香芳香化湿护脾胃,红景天调节免疫固正气,组方体现“卫...……更多
...同的抑菌消炎成份,可消灭肠道细菌,因而对医治痢疾、伤寒、登革热病等也是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现阶段,马齿笕已被制做成各种各样片状、注射液来应用。马齿笕带有丰富多彩的蛋白、维他命,此外还带有与众不同的生物...……更多
揭秘‘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与医学贡献
...张仲景位列名医之首,被后世尊为"医圣",他撰写的《伤寒杂病论》对中医的健康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这是为何?不妨一一说道说道。一、张仲景其人公元150年出生于南阳官僚家庭的张仲景,即今天的河南省邓州市穰东张寨...……更多
简介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蒨桃生平
...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生平简介蒨桃约生活于宋太祖建隆至宋真宗乾兴(960~1022)年间。北宋名相寇准的侍妾,淑灵能诗,以《呈寇公》诗闻名。据说,寇准贬官岭南的时候,途经浙江杭州,正赶...……更多
中西医结合 让97岁老人的顽疾痊愈
...,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素问》中,谓之“身热”,《伤寒论》和《温病条辩》对发热及变证的治法有明确的论述。《温病条辩》中言,反复发热,舌绛而干,寸脉大、口不渴、热在营,清营汤主之。温病学家吴鞠通曾言,“...……更多
中医舌诊:看舌苔知健康,原来如此简单!
...外感醫湿秽浊之气。黄苔:热证、里证。苔毒黄而润,为温病初起,表邪入里化热,津液未伤:薄黄而干,为里热伤排:黄厚而干,为里热炽盛,黄厚而腻,为湿热内盛,苔黄质红,为热在气分当黄质绛,为热在营血。灰苔:苔灰而...……更多
居家健康指引 科学备药用药“连花”双品
...瘟连花清瘟组方中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即为名方《伤寒杂病论》中的麻杏石甘汤 连花清瘟组方传承汉、明、清三朝古方近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中医药新冠防治居家健康指引》(以下简称《指引》),连花清瘟...……更多
2022-12-21 04:52连花,用药,科学,健康
省中医专家张思超教授,本周六来日照!
...上午8:00—11:30门诊地点:1号楼2层东 名中医专家门诊专家简介张思超,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健康管理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于文岗若用一个字说信阳,想都不想,脱口即一个“多”字。自以为去过的地方不少,也长了些见识,但像信阳这么多姿多彩
2024-06-19 12:48:00
刘备刘玄德,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妇孺皆知。他靠着汉室宗亲、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及大汉皇叔的招牌闯荡天下,一步步登上了蜀汉皇帝的宝座
2024-06-19 10:10:00
兴浦社区退役军人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江南时报讯 6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兴浦社区召集辖区内退役军人前往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光福冲山
2024-06-19 10:36:00
梁山108好汉,在第三任大寨主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被朝廷当枪使,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死伤惨重
2024-06-19 10:50:00
韩国失窃了一幅本国前人的古画,这幅古画的内容,是我国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一些场景。其实这幅古画早就丢了好几年了,但是因为一些程序上的原因
2024-06-19 10:52:00
为何说大唐没有魏征的谏言,就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况
魏征年轻时的事迹记载很少,不过无论是开皇之治的盛名之下实难副,还是大业年间的累累白骨,亦或是隋末乱世的人相食十室九空,魏征肯定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2024-06-19 10:54:00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位独眼龙皇帝
“独眼龙”这个绰号起源于中国五代时期后唐开基先祖李克用,因其平素在张弓搭箭时总是紧闭左眼瞄准远方目标,居然被误传为一目失明
2024-06-19 10:54:00
鬼谷子智谋:天之正道不可逆转,一旦逆势而为,必然由盛转衰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为人处世应当顺势而为,所谓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走。除非世人皆醉君独醒,只可惜大多数人不是圣人
2024-06-19 10:57:00
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金城新村遗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展示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东晋“太(元)十三年”陶筒瓦唐“贞观七年”陶筒瓦战国时期陶鼎本报讯(杨民仆 崔怡璇)6月18日
2024-06-19 11:16:00
长孙是长子的儿子,还是年龄大的孙子,一起来看看
“公子”?“公孙”?“王子”?“王孙”?“皇子”?“皇孙”?还有“长子”、“长孙”……这些称呼相信大家看过的古装剧里,或多或少都听过
2024-06-19 11:26:00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出版发行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日前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赵逵夫先生策划编撰的《甘肃历代诗歌选注(12卷)》中的一卷
2024-06-19 13:21:00
“龙尾”小端午 闲林赛龙舟
杭州日报讯 昨天是农历五月十三,近百条龙舟齐聚在余杭何母桥绿岛公园附近河道里,上演“龙舟胜会”,欢度独属于闲林一带的民俗节日“小端午”
2024-06-19 08:11:00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并不复杂。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
2024-06-19 08:4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徐丽丽 报道本报寿光讯 “老师,‘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清代乾隆年间寿光县令王椿的自勉词
2024-06-19 10:23: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陆睿 孙一然据新华社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陆睿 孙一然)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4-06-19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