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十老翁何所求,若必相逼,则以身殉之矣。”[37]傅山、黄宗羲、李顒等皆以“患病”拒应。殊堪注意的是,遗民拒绝的策略和方式颇可玩味。遗民们一定明白,他们任何蔑视朝廷的选择都会轻易地激怒皇帝,因为新朝招揽遗民...……更多
...基础。遗民的态度遂由敌视和抗争转向徘徊和分化。仍以黄宗羲为例,康熙二年(1663年),宗羲所著《明夷待访录》刊出,其于自序中自称“老人”,仅署“癸卯”,以干支纪年,态度明显中性;且将《留书》的《制科》、《...……更多
...东、河南武安组织策动反清活动,并声援榆园军的行动。黄宗羲结寨四明山,组“世忠营”以抗清。王夫之起兵于湘南。由于清廷的残酷打压,遗民的反清起义最终失败,但他们的反抗却没因此而停歇,而是选择了独特的生存方...……更多
...民“着眼于明亡的教训”,对多数皇帝都提出严厉批评。黄宗羲尤其不满明太祖“废相”,认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这种风气也蔓延进入清廷开设的明史馆中,清圣祖对此不以为然,其后成书的武英殿本《...……更多
...明朝后期的启蒙思想家中,有着“中国启蒙思想之父”的黄宗羲尤为突出,他生于明万历年间,卒于清康熙年间,在漫长的学术生涯里取得了极高成就,被称为是明朝最后的大师。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黄宗羲在浙江绍兴府的余...……更多
吕留良案:一个明朝遗民的传奇故事和对清朝统治的挑战
...复明的思想。在此过程中,他常常与明末清初的大学问家黄宗羲、黄宗炎、高斗魁等明朝遗民借古讽今,谈论天下大事,直击胡虏窃国的痛点,不过,由于吕留良高超的文学水平,清朝统治者虽知其人乃明朝遗民,但始终苦无把...……更多
晚明遗民黄宗羲与吕留良,从朋友到仇敌的转变
...实,不光天下大势,朋友之间的友谊,也往往如此。比如黄宗羲与吕留良,都是晚明遗民,学界大家,两人惺惺相惜,交情莫逆。当年黄宗羲到余姚,吕留良又是留客,又是亲送杭州,又是馈赠盘缠,把黄宗羲感动得一塌糊涂,...……更多
《鹿鼎记》与《康熙王朝》谁的吴六奇更符合真实历史
...叔查继佐(字伊璜),在该书中,更居然成了和顾炎武、黄宗羲齐名,矢志反清的天下名士。——然而,谁人不知,当世后世,能与顾炎武、黄宗羲齐名者,唯船山先生王夫之莫属。王夫之更是参与反清活动最久,后世影响最深...……更多
郑思肖的兰花                                  □柳已青
...是一根长长的绳节,还可以看到一串名字,文天祥,朱舜水,黄宗羲,顾炎武,屈大均,王国维。这一条缀满遗民文化情结的绳子,可谓《心史》。郑思肖酷爱兰花菊花。梅兰竹菊,四君子,蕴含清气与骨气。古代士大夫和文人情寄四君子,托...……更多
聊聊黄宗羲的流亡生活
...刚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但还没来得及上任的吴钟峦坐船护送黄宗羲(1610-1695)回老家,船行出二十余里后,舢板船在一个接一个迎头打来的波浪中艰难地航行。黄宗羲让吴钟峦不要再送了,或许是乱云飞渡中的生命如飘之感击中了...……更多
...对于顾是否剃发仍有争议)。而且也不是他一个人这样,黄宗羲、王夫之等人都是如此。为何会有这种矛盾,因为在这些人心里“剃发与否”并不是他们做出“亡天下”判定的唯一条件。在顾炎武的观念里,“天下”在物理上是...……更多
...“夷狄”的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以游牧渔猎为特质的满洲文化直入中原农耕汉文化区,于是,异质的满、汉文化发生了由碰撞、调融到整合的历史性衍变。在这一文化演绎的进程中,“明遗民”具有核心影响并发挥了制约作用。...……更多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以说没有遭遇任何破坏。就连最开始参与反清斗争的大儒黄宗羲、李颙、傅山最后也不得不最清朝的文治武功感到佩服。 黄宗羲逼宗羲不是让儿子参加康熙下令编写的《明史》吗?编《明史》这事给汉族知识界震动不小。康熙任...……更多
聊聊我国古代政制君主专制
...帮喽啰也必然会盘剥民脂民膏。视君主为天下大害的还有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黄宗羲对这种危害作了更深入鞭辟的分析:“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更多
李定国:大明最后的名将与民族英雄
...清斗争,打开了一个新局面,身在江南被清朝多次通缉的黄宗羲赞叹说“他就是大明最后的名将”,大明虽然亡了,但他仍然在战斗,他就是抗清名将,民族英雄李定国。 ……更多
聊聊《皇朝遗民录》的史料价值
...们非常有必要关注类似域外成书的文献,以更加丰富东亚文化圈的历史书写 ……更多
吴三桂错杀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响应者平平,没有得到广大反清复明人士(更多的是明朝遗民)的支持和拥护,以致起义失败。败因虽然很多,但大唐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吴三桂杀了永历帝,让反清复明者,失去了对他的信任与支持,这些明朝遗民...……更多
...,康熙五十一年十月辛亥。然而,康熙帝又对允礽在满汉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抓得很紧,希望他能够读书明理、文武兼通、宽仁孝悌。可是,允礽在知识学习上大有长进,令人欣慰的同时,其贪婪、自私、残暴、为所欲为的思想...……更多
唯一一位庙号为圣的皇帝,“圣”字概括了他的一生
...例子还有很多,同样是在康熙十二年,有一个姓朱的明朝遗民因为留发被抓。按《大清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应当问斩。但是康熙却为其辩护,称这位姓朱的明朝遗民是一位普通百姓,不知者无罪,可免其一死。康熙...……更多
中国第一次西化始于明末,王夫之乃公知鼻祖
...,思想都受到来华传教士携带而来的西学影响,王船山、黄宗羲皆如此,《明夷待访录》中民主式新思想最为典型。换句话说,这几位大儒其实是不纯的,有问题的。王船山我直接研究不多,但读《明夷待访录》,我的感觉是,...……更多
...阁学士,提升工部侍郎。江西学政陈宝琛上书请示以先儒黄宗羲、顾炎武从祀文庙,议者多以为未可,孙家鼐与潘祖荫、翁同龢、孙诒经等再请,才得到批准。光绪十六年(1890)授都察院右都御史、工部尚书,兼顺天府尹。光绪二...……更多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手,开民间纂修大型统宗谱之先河;后者为明末清初名儒黄宗羲所修,不循修谱古法,依各支系辑录传记。展览现场 上海松江《董氏族谱》(复制件)该板块展出与上海关系尤为密切的如上海松江《董氏族谱》,明代书画家董...……更多
朱三太子:清朝80年未解之谜,一位皇族引发的历史风波
...能够相信朱慈烺的身份,给予恩养,或许就能够化解明朝遗民的不满情绪,避免日后\"朱三太子\"事件的频发。但是清廷偏偏选择了一条截然相反的道路,这无疑为自己埋下了祸根。三、神出鬼没的\"朱三太子在崇祯的皇三子和四...……更多
简介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
...东新语》,记述广东的天文、地理、矿藏、草木、动物、文化、民族、习俗等方面的资料,被认为是一部史料价值甚高的广东地情书。屈大均的诗歌创作风格明快,是岭南诗界“三大家”之一,对近代的岭南诗风有着较大的影响...……更多
明朝灭亡379年,此国仍有16万人自称大明遗民,崇祯忌日集体痛哭
...统治。而在明朝灭亡后的379年,仍有16万人自称是明朝的遗民,他们还会在崇祯皇帝忌日那天集体痛哭,以表哀思。自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之日起,民间就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打着“反清复明”旗号的革命者,他们的目的是为了终结...……更多
聊聊清末重臣张人骏轶事
...丰润,但是他从小就随乃祖若父宦游南方,并在江南这片文化沃壤中成长起来。他的祖父张印坦,号信斋,历任江苏无锡、丹阳、丹徒知县。据《丰润县志》记载:“无锡滨太湖,京口滨大江,(张印坦)曾均创立救生船以拯救...……更多
聊聊明代著名的一位藏书家——祁承㸁
...转移到云门山化鹿寺,但澹生堂藏书却从此开始散失。据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所记:“祁氏旷园之书,初庋家中,不甚发现。乱后迁至化鹿寺,往往散见市肆。”[3]概因祁氏诸子晚岁佞佛,视藏书如土苴,不少图书为沙门赚...……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才更加激烈。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汉族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要比对日暮西山、濒临灭亡的南明政权的认同要高得多。明末以来长期的战乱环境不仅摧毁了原有的政治秩序,还把朱明王朝的“天命”扫荡无遗,这对明帝国...……更多
...大字。二曲先生李颙,明清之际与河南人孙奇逢、浙江人黄宗羲齐名,有海内三大名儒之说。朝廷鉴于李颙名望,多次征召,他都以疾力辞。康熙帝驻跸西安期间,命詹事府谕德查升传谕陕西巡抚鄂海:“盩厔县处士李颙人好读...……更多
...川等省的一些土司,加强了中央对该地区的统治。五年,清廷同俄国订立了《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在划定中俄边界及处理两国通商问题等方面,维护了国家主权。清世宗把他批阅过的奏折选择一部分辑成《朱批谕...……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 鄂尔多斯是位于中国正北方的一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世界历史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通过目前我国最权威的专家运用最先进的光释光检测手段
2024-06-18 02:56:00
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
本文转自:华西都市报蜀地特产如何“走”到南越?王子今教授明日入蜀揭晓答案王子今教授 受访者供图蜀道所指的范围发生过怎样的变化
2024-06-18 03:18:00
兄弟二人祖上世代经商,仆役过万,资产上亿,为徐州数一数二的富户。先前在徐州牧陶谦手下做事,194年陶谦去世,按照陶谦遗命邀请刘备入主徐州
2024-06-17 07:38:00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人们走进正在杭州国家版本馆展出的“正心明德——家国文化版本展”时,看到的第一句话
2024-06-17 15:42:00
专访押沙龙:“人之初性本善”是伪命题,人心是善与恶战斗的沙场
《鹿隐之野》近日出版,本书是著名历史作家押沙龙首部小说作品,用七个脑洞故事,揭露历史治乱循环的秘密 让我们理解人性法则
2024-06-17 16:09:00
跨越三千年的神秘珠宝--遇见古埃及
古埃及,一直以来都被人当做神秘的象征,无论是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还是神秘的木乃伊以及诡异的法老诅咒,都是近现代人热衷于解开的谜团
2024-06-17 16:14:00
谁才是四海八荒最会送珠宝的男人?
如果评选世界上最会送珠宝男人。那么,法兰西帝国的缔造者拿破仑一定是候选人之一。这位多情的帝王,不仅是位军事奇才,更被后人评为著名的情圣
2024-06-17 16:14:00
首先,李景隆和朱棣关系非同一般。李景隆的父亲是李文忠,李文忠的母亲是曹国长公主——明太祖朱元璋的姐姐,也就是说,李景隆是朱棣姑妈的孙子
2024-06-17 16:31:00
虽然昭襄王也是宣太后的亲生儿子,但此时已进入父权社会多时。外戚势力太过于强大,保不准哪一年就要发生“田氏代齐”故事。所以
2024-06-17 16:39:00
齐鲁之子|“百家之源”,穿越两千年的经济大师
记者 张向阳 淄博报道 《管子》是先秦诸子百家著作中的经典之作,是最能代表齐文化核心精神的重要典籍。它被誉为先秦百科全书
2024-06-17 18:19:00
袁崇焕死时万人空巷,百姓为何争拿白银买其肉生吃
其实,古代没有哪位将军的死,和明朝著名将领袁崇焕相比。死的太惨了,被京城的老百姓活活吃了。明朝给袁崇焕的罪名是勾结清军入关
2024-06-17 12:34:00
古代太监也要娶妻,他们让妻子做什么事情
太监是对古代宦官的另称,这是对一个特定人群的称呼,是一个名词,也谈不上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不过在今天很多人的思想中,认为太监就是个贬义词
2024-06-17 12:35:00
郭夫人为何会收下曹叡为养子?曹叡最后是怎么对待养母郭夫人
《军师联盟》已经接近尾声,甄宓为了自清选择自尽,魏文帝曹丕一直不喜皇长子曹叡,欲将剥夺其尊贵的身份,司马懿谨遵甄宓的约定
2024-06-17 12:36:00
看他如何从无名小官终至宰相多年屹立不倒
几千年来,那大大小小的官员可以被人们深深记得的除了忠臣以后,那些奸臣一代又一代不用特别记载,人们也是熟悉的不得了,而且那些大奸臣大贪官们还个个风光无限
2024-06-17 12:38:00
关羽被围困在麦城,为何不选择假扮农民逃跑
不知道大家对于关羽了解多少呢?关羽一世英雄却最终死在了孙吴的手下,可谓是一件十分可惜的事情,其实大家对于这件事情都有些疑惑
2024-06-17 12: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