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4 15:5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1636—1912),是中国最后一个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清朝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王朝。首先,到了清朝建立时期,世界早已经进入了近代史几百年,中国面临着西方殖民威胁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其次,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因而出现了大量的争议;第三,清朝首次将“中国”正式作为国名,标志着近代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那么小编就来谈谈清朝对中华文明作出的主要贡献。

一,在西方殖民入侵之前奠定了中国的疆域

在明朝后期,中国的内外局势十分危急。在外部,俄罗斯已经扩张到了西伯利亚,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已经到达了太平洋沿岸;荷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殖民势力已经到达了东南亚,占领了台湾岛;英法已经开始在印度进行了殖民活动。中国已经被西方列强包围。在内部,北部的蒙古纵横大漠,不断冲击长城放心;西北的准格尔汗国突然崛起,其势力范围可以到达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和河西走廊;在东北,女真族建立了后金政权;青藏高原也出现了和硕特汗国,可谓群雄并起;在明朝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明朝残余势力退守江南,李自成占领北方,张献忠割据四川。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明朝末年中国

而在这历史的紧要关头,清朝崛起了。1635年,皇太极征服了内蒙古和朝鲜;1644年,清兵入关,到1661年统一了汉地十八省,1683年统一了台湾;1688年将俄罗斯的殖民势力赶出了黑龙江流域,并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两国疆域;1698年,康熙击败了葛尔丹,将外,蒙古纳入了清朝版图;1720年征服了西藏和青海,并设置驻藏大臣;1757年灭准格尔汗国,将西域纳入了版图,并改名为新疆,设置了伊犁将军。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清朝统一后的中国

到此,清朝的面积已经突破了1300万平方公里。这个数据一直保持到了1860年,时间超过100年,获得了广泛的国际认可。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的时候,清朝使用的正式国名为“中国”,这标志着中国正式成为了国家名称,而不是地域名称。在中国范围内生活的汉、满、蒙、回、藏五大族都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这为中国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基础。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清朝的大一统让中国成为了东方最庞大的帝国,这为面对“三年前未有之大变局”做好了准备。从1840年开始,西方列强就不断入侵中国,虽然中国失去了一些列的主权和150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但是西方列强始终无法将中国沦为殖民地。民国失去了外,蒙古后,中国的领土面积尚有960万平方公里,这为中国的复兴提供了最基本的领土基础。如果没有清朝的突然兴起,那么新疆、蒙古、东北等长城以北的土地必定会沦为俄罗斯的殖民地,西藏将成为英属印度的势力范围,那么中国就是腹背受敌,九死一生了。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二,人口突破4亿,成为小农经济的巅峰

清朝之前,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十分缓慢,两汉时期人口巅峰为6000万左右,隋朝是5000万左右,唐朝是8000万左右,宋朝突破了1亿,明朝也在1亿左右。人口之所以增长缓慢,其根本原因是农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土地的承载力有限;其次是战争破坏严重,在清朝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王朝有超过150年的“太平盛世”,最长的是从唐初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不过140年。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

清朝入关后,随后就实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康熙在1669年下令废除圈地令,并规定圈地也将退还给农民。这项措施缓解了人地矛盾。另外康熙鼓励人们进行荒地开垦,甚至根据开垦的多少来授予官职。到康熙末年,全国荒地基本上得到开辟。清朝的耕地面积很可能突破了18亿亩,为历史最高值。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废除了新生人口的人头税。乾隆普遍推行“摊丁入亩”。这项政策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以至于人口滋生,历史空前。从1644年到1840年,清朝共历经了将近200年的稳定时期,如果从1661年统一汉地十八省开始算,依然有180年的稳定时期;中间虽然经济了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苗乱等,但是总体上来说并没有造成太大的经济破坏。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康乾盛世

清朝时期,许多原产于美洲的高产作物早已被引进了中国,如玉米、甘薯、马铃薯等。这些高产作物能够种植在贫瘠的土地上,还可以套种,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因此,在明清人均耕地大幅度下降的情况下,高产作物能够解决一部分人的粮食问题。高产作物的引进又加速了西南山区的梯田、荒山的开垦,使得云贵地区的耕地面积和人口能够大幅度增加。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清朝的广州

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清朝的人口得以迅速增长。在清朝初期,全国人口约为5000万左右,然而在乾隆时期就已经突破了3亿,在道光年间就突破了4亿人口,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这个人口数据一直维持到了新中国建立初期。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人口的迅速增加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列的问题,如人均耕地面积下降,生态自然遭到了破坏,生活水平降低等。但是人口也是一个国家能够走向强大的基础之一。在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民族危机不断加深,但是人口超4亿的中国让西方国家难以征服。日本侵华期间,由于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和地理空间,使得中国能够以人海战术、持久战术来拖垮日本。假如中国在近代人口没有突破1亿,那么中国近代将是十分灾难的。

三,清朝的学术文化:大一统时代气势

许多人认为清朝入关,实行了“剪发易服”和“文字狱”毁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然而小编却不这样认为,发型和服饰只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社会风俗。而真正的文化绝非发型和服饰如此简单。清朝实行“文字狱”虽然对文化的正常发展又一定的破坏作用,但是远没有达到阻止的地步。事实证明,清朝的文化达到了历史的新高峰。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清朝统治者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汉文化水平,从努尔哈赤到光绪都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清朝的官方语言也是汉语。清朝时期的科举制达到了完备的状态,儒家文化可以说没有遭遇任何破坏。就连最开始参与反清斗争的大儒黄宗羲、李颙、傅山最后也不得不最清朝的文治武功感到佩服。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黄宗羲

逼宗羲不是让儿子参加康熙下令编写的《明史》吗?编《明史》这事给汉族知识界震动不小。康熙任命了大历史学家徐元文、万斯同、张玉书、王鸿绪等负责此事,要他们根据《明实录》如实编定,说“他书或以文章见长,独修史宜直书实事”,他还多次要大家仔细研究明代晚期破败的教训,引以为戒。汉族知识化界要反清复明,而清廷君主竟然亲自领导着汉族的历史学家在冷静研究明代了,这种研究又高于反清复明者的思考水平,那么,对峙也就不能不渐渐化解了。《明史》后来成为整个二十四史中写得较好的一部,这是直到今天还要承认的事实。——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清朝的学术出现了前所未见的大一统气势。首先出现了许多总结性很强的文化汇编典籍,如《四库全书》、《康熙字典》、《全唐诗》等。许多人总是夸夸奇谈地说清朝毁灭了大量的文献,然而历史上却基本没有说那一本书是在清朝消失了,倒是在秦汉之间消失的占据大多数。其次,清朝学者开始总结几千年的文化,开始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如明末清初三大儒已经反思君主专制的弊端,大量的学者从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空泛虚伪中走出,留心于“经世致用”,使得:目录、训诂、考据、金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出现了戴震、章学诚等国学大师。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章学诚

在文学领域,清朝也出现了全盛的局面。清朝是小说的巅峰,文人小说正式取代了过去的汇编小说,主要的代表有《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老残游记》等。在诗词方面,清朝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明朝,仅次于唐宋,在诗坛有袁枚、蒋士铨、赵翼、龚自珍等杰出人物,在词坛有纳兰性德、朱彝尊、陈维崧、张惠言、黄景仁、况周颐等大家,可谓人才辈出。在散文领域,出现了方苞与刘大櫆、姚鼐等桐城派,其成就也超越了明朝。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在艺术领域,昆曲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出现了《桃花扇》和《长生殿》两部重要的作品。清朝形成的京剧是中国戏剧的巅峰,被称为“国粹”。绘画领域,文人画出现了全盛的局面,著名的代表有“清初六大家”,常州画派、清初四僧、扬州八怪等;书法领域有有翁方纲、刘墉、何绍基与赵之谦等代表人物。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郑板桥的作品

清朝的文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中西融合。清朝时期,中西文化交流并未断绝,如中国汇编型的数学著作《数理精蕴》就是吸收东西方数学研究的成果。清朝还下令根据汤若望所著的《西洋新法历书》,制定新历法并颁行全国。在器械方面,西方传教士曾为清廷造过不少大炮。康熙帝时,戴梓发明连珠铳、冲天炮,颇具威力。康熙皇帝是一个比较重视西方学问的人物,不过到了乾隆以后,中西文化的交流就减少了。

清朝做出了什么贡献

康熙皇帝

康熙皇帝竟然在北京故宫和承德避暑山庄认真研究了欧几里得几何学,经常演算习题,又学习了法国数学家巴蒂的《实用和理论几何学》,并比较它与欧几里得几何学的差别。……以数学为基础,康熙又进而学习了西方的天文、历法、物理、医学、化学,与中国原有的这方面知识比较,取长补短。……西方的自然科学著作《验气图说》、《仪像志》、《赤道南北星图》、《穷理学》、《坤舆图说》等等被一一翻译过来。——余秋雨《一个王朝的背影》

结语:每一个王朝都有其伟大的贡献和不足,清朝也不例外。清朝时期,实行了一定的民族压迫政策,统一全国过程中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的血腥手段,又强制剃发易服,这是其历史污点;清朝实行了文字狱,闭关锁国,加速了中国的落后,这又是其历史罪过。不过,我们不能仅仅盯住清朝的污点和罪过不放,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清朝在这个特殊的时间,依然为中华文明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4 17:45:3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对中国领土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时候又缩到了嘉峪关……那么明朝是不是对中国疆土没有贡献呢?绝对不是,其实明朝对于中国疆土有一个非常大的贡献,但却容易被忽略——明朝稳定控制了西南的云南地区,使其成为中国不可分
2023-05-24 12:18:00
明朝皇帝的手段有哪些?让明朝成为历史上最繁荣的王朝之一
...展都有着很大努力。辛弃疾在散文、词曲方面都有特殊的贡献,在词曲取义、开创自有韵的方面开创了前人未有之表现形式。而杨维桢则是在继承唐宋绘画和创造在新时代的艺术形式方面做了很多工
2023-05-07 18:40:00
为何说乾隆活了89岁,带走了“康乾盛世”
...说没“碰面”,却留下很多糟,糕的东西。二、乾隆历史贡献:影响后世的并不少,比较复杂说乾隆是“千古一帝”,估计很多人都不服,认为他是得益于康熙、雍正打下的基础,是典型的“皇三代
2024-07-11 21:02:00
清朝真的是史上最强吗?对比明朝怎么说
...,清朝与明朝哪个更强?答案也许跟你想象中不同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也认为清朝是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一个朝代,毕竟从国土面积上来说,清朝达到了两个汉朝之合,军事上
2023-06-28 21:56:00
明朝实力巅峰时期,不论军事海防还是经济人口,都站在世界顶端
...,自古代起便屹立于世界舞台,与唐汉并肩。时至今日,中国更跃居世界强国之列。而明朝,那辉煌的一页,曾让世界仰望,它站在时代之巅,睥睨众生,其风采不可磨灭。自洪武盛世以降,明朝诸
2024-08-27 11:24:00
元朝只存在98年,对中国有什么重大贡献?
元朝对中国就没有什么重大贡献吗?当然有。01元朝把蒙古草原、东北和西藏正式带入了中国大家庭自公元907年,朱温篡唐自立。由于宋太宗赵光义志大才疏,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导致先后并列
2023-01-08 11:27:00
...土。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清朝对于中国领土确实有很大的贡献,但与此同时,如今中国版图的奠定,并不能因此与清朝的贡献画上等号。因为,无论是许多清粉认知的清朝开拓的领土,或者说清朝疆
2024-06-11 10:08:00
明朝:有骨气的王朝,拒绝妥协坚持到底
...地面积是世界第一,当时的欧洲传教是这样形容明朝的,中国的耕地像花园一样井井有条,没有一块荒地,中国产的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美。人口是世界第一,保守人口超过一个亿。矿产量是世界
2023-10-27 00:50:00
浅谈皇太极是如何征服明朝,建立了大清王朝的
...生产,同时鼓励商业贸易和海外贸易。四、皇太极的文化贡献除了在政治上的改革和征服外,皇太极还在文化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本人是一个文化人,喜欢诗词、书法和绘画等艺术形式。他鼓励和
2023-05-12 08: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
最近,网上掀起关于对康熙亲生父亲是谁的讨论。更有网友推测,康熙父亲并非顺治而是洪承畴。对此,中央民族大学严实教授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指出
2025-11-07 00:46:00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