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1-08 14:24:00 来源:澎湃新闻

上海图书馆家谱主题馆自主策划的展览“玉谱珍牒——馆藏珍稀家谱展”11月7日在上图东馆家谱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展览从上图馆藏近四万种家谱中遴选出25种珍稀家谱进行了展示,从皇家玉牒、明清家谱流变、少数民族与外国家谱等角度向读者普及家谱文化知识。展览中,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是现今所能见到最早的玉牒;展出与上海关系尤为密切的如上海松江《董氏族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出自此族;上海《陆氏宗谱》,浦东陆家嘴就因陆氏家族的陆深故宅和祖茔而得名。

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有言:“夫家有谱,州县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将家谱与方志、国史相提并论,可见家谱的重要性。家谱既承载着一家一族的历史,也通过文字的记载和实物版本的流传,见证着社会方方面面的变迁。

据介绍,上海图书馆现藏有家谱近4万种,37万余册,合524个姓氏,是国内外收藏中国家谱原件最多的公藏机构,有着“全球中国家谱第一藏”之美誉。上海图书馆东馆家谱主题馆是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少有的以家谱馆藏支撑起的一个特色主题馆,拥有全国范围内数量和质量都占明显优势的家谱馆藏资源。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此次“玉谱珍牒展”按照内容、形制等分为黼黻斯皇(皇家玉牒)、辕辙其变(明清家谱流变)、岭屿同风(少数民族与外国家谱)三个板块。本次展品的选择除了注重家谱的文物价值和文献价值,还着力于多样性在家谱中的呈现,如在版本类型方面,不仅有稿本、抄本、写本,也有木活字、泥活字、铜活字、石印本、影印本等;在种类方面,有家谱、族谱、宗谱、家乘、世谱、玉牒等,几乎包括了汉文古籍家谱的所有种类。不过受展陈条件所限,部分展品为复制件。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展览第一板块“黼黻斯皇”展示的是皇家玉牒。皇室宗谱,又叫玉牒,是记载帝王谱系和皇帝家族的谱册。皇室宗谱极少在民间传播,是家谱中相当特殊的一种。

本次展出的《仙源类谱》,为宋皇室宗谱,虽然只展一纸残页,但它是目前世界上留存较早的以纸质为载体的中国家谱,也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玉牒,现今仅有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两家单位藏有。谱内记录了宋太祖(赵匡胤)、太宗和魏王之下六世以后的皇亲世系,专录宋皇室宗族男女成员的支脉、婚姻、官爵迁转、功罪是非以及生死年月。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仙源类谱》(复制件)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仙源类谱》

和《仙源类谱》同一展区的,还有明刻本《天潢玉牒》、清写本《圣祖仁皇帝位下十四子多罗恂勤郡王世系谱》和《仁宗睿皇帝位下第五子和硕惇恪亲王家谱》,其中两本清代皇室宗谱为存世孤本,尤为珍贵。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仁宗睿皇帝位下第五子和硕惇恪亲王家谱》(复制件)

上海图书馆家谱馆的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记者,通过皇家玉牒往往可以获悉皇族的纷争,子嗣的繁衍和权力的更替等信息,是研究明、清皇室的难得的历史材料。

第二板块“辕辙其变”展示明清家谱流变。明、清两朝是中国古籍家谱发展的繁盛时期。这一时期,家谱的体例日益完备,内容呈现也愈发丰富,比如有凡例目录、迁徙源流、世系图表、家规家训、传记像赞等等。此外,不仅有宗谱、支谱、统谱,还出现了以某一特定群体为主体编修的家谱。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这一展区有十七部家谱,是本次展陈占比最大的部分,亮点众多。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青溪徐氏福禄寿三派总谱》半叶开本

如,刻于明成化四年(1468)的《新安孙氏重修宗谱》是馆藏最早的明刻本;明成化五年(1469)抄本《青溪徐氏福禄寿三派总谱》不仅是馆藏开本最大的家谱,亦是馆藏浙江地区现存版本最早的家谱,宽达六十二厘米,堪称大得离“谱”。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泾川水东翟氏宗谱》所附桃花潭图

特色谱方面,有女性家谱,专为珰溪金氏生母所作的《珰溪家谱补戚篇》,一改家谱以男性为主之谱法;有奉教家谱,因信奉耶教,特于施氏家谱总谱外另立此谱,专记族内奉教人之名字的《施氏家乘》;有泥活字家谱,清人翟金生将明代水东翟氏老谱以自制泥活字进行翻印而成的《泾川水东翟氏宗谱》,为泥活字印刷代表之作。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新安程氏统宗世谱·谱辨》

《新安程氏统宗世谱》和《黄氏家录》则是古代知名学者所修谱。前者出自明代学者程敏政之手,开民间纂修大型统宗谱之先河;后者为明末清初名儒黄宗羲所修,不循修谱古法,依各支系辑录传记。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上海松江《董氏族谱》(复制件)

该板块展出与上海关系尤为密切的如上海松江《董氏族谱》,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出自此族,内明代人物传记资料颇丰;上海《陆氏宗谱》,浦东陆家嘴就因陆氏家族陆深故宅和祖茔而得名。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上海《陆氏宗谱》

展出的《北岭徐氏宗谱》谱内载有族人徐瑞珩于清咸丰元年(1851)携“荣记湖丝”参加了第一届伦敦世博会,并获金奖和银奖之事。徐氏后人将相关资料提交中国申博委员会,结合上海图书馆收藏的家谱资料加以作证,从而确定了中国人首次参加世博会的时间。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 《北岭徐氏宗谱》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北岭徐氏宗谱》所载世博会内容

《董氏族谱》、《陆氏宗谱》、《北岭徐氏宗谱》也是东馆家谱馆联手上海戏剧学院上海市虚拟环境下的文艺创作重点实验室共同推出的“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项目中的三部触发点位谱。观众在展览现场,只要戴上轻便的头显设备,就如同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瞬间进入到一个虚实结合的空间。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工作人员在演示“阅人·阅城·阅世界”虚拟数字展览项目

“岭屿同风”展示少数民族与外国家谱。少数民族家谱作为记载各少数民族家族世系、人物和事迹的历史图籍,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提供了最生动、最原始的第一手资料。而以汉字写就的外国家谱,则是中华文明向外文化传播的佐证之一。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展览现场《长白山本支完颜氏宗谱·世系图》

上图读“玉谱珍牒”:宋皇室宗谱《仙源类谱》残页罕见展出

《庆州金氏族谱·谱序》

本展区展出的《长白山本支完颜氏宗谱》,是清道光间修民国间续修稿本,满族官员完颜麟庆所修,书写精美,为存世孤本。《庆州金氏族谱》和《南阳李氏族谱》则是两部以汉文纂修的朝鲜家谱,均为铜活字本。《大藏朝臣原田家历传》是本次展出的唯一一部日本家谱,谱内叙述始迁祖阿知王为汉室后裔,且收录大量人物彩图,是为古代中日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注:受展陈条件所限,部分展品为复制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08 18:45:3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国宝才能住的“单间”
...筑中,敬典阁可以说是十分独特。“这里曾是清皇室家族宗谱玉牒的存放处,现成为镇馆之宝的展室。正在展出的清雍正款青花红龙大盘,是清雍正朝宫廷中使用的器物,也是清朝瓷器高峰的代表作
2024-04-19 04:56:00
...地方志的中泰街道工作人员说。姚氏家谱分为《苕南姚氏宗谱》(乾隆四十年续修,1775年)、《苕南姚氏宗谱》(己丑年重修,1829年)、《苕南姚氏宗谱》(乙巳年重修,1845年)
2024-07-19 11:43:00
无锡市《锡山潘氏宗谱》启动重修工作告知后裔书
《锡山潘氏宗谱》启动重修工作告知后裔书 “锡山潘氏”是无锡市地区,一个古老的,贤者辈出的名门望族。自南宋以来在无锡地区有近九百年了。锡山潘家的祖上,潘栻是宋徽宗朝的徽猷阁待制,南
2025-05-23 21:16:00
祝贺无锡江阴市潘氏《积厚堂》宗谱宏发!
祝贺无锡江阴市潘氏《积厚堂》宗谱宏发!潘氏快讯通讯员江阴市潘明山江阴市潘氏积厚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本邑名门望族。自嘉孙公汉元帝时举孝悌力田官大中大夫,开宗散支。三世
2025-05-01 19:33:00
贾氏代有廉吏出
...文转自:南通日报左起:贾氏六十一世贾怀才像,《贾氏宗谱》书影。□彭伟 丛樾 说起如皋的名门望族,论及历史渊源,首推贾氏。如皋旧名雉水,得名的典故就是:贾大夫为博美人一笑,于
2024-06-13 00:09:00
...族谱所有者向市档案馆集中捐赠包括泰兴延令“三省堂”宗谱、曹氏宗谱、“富春堂”孙氏族谱等档案。在此之前,市档案馆通过“记忆泰州”网站向社会公布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人民群众关注度
2023-06-11 00:19:00
宣统三年(1911)《泉塘葛氏宗谱》,又称《泉塘葛氏家谱》。据其记载的葛湘《乾兴始修原谱序》称“吾族肇自葛天,其年系无可考”“吾之始祖万春公,系出丹阳,祖居三坊。唐贞观初,岁歉民
2023-11-10 20:14:00
...氏,便可查询。王法万说,温州商人遍布全球,回家查看宗谱很不方便,随着网络版宗谱的不断完善,接下来,他们不管身在何处,随时都可以查看自己的宗谱。看着墙上悬挂着的最新拿到的荣誉—
2024-05-08 09:53:00
...沿用以前王朝惯例,由专门的官员负责,所编修的家谱《仙源类谱》、《宗藩庆系录》、《玉牒》等至今仍有残卷存世,是我们了解当时皇室家谱最为珍贵的资料。《仙源类谱》是南宋内府抄本,分
2024-05-04 15:2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赴山海》的“莫寄托”酒杯竟藏在吉林
刚开播的电视剧《赴山海》中,由成毅饰演的萧秋水调制了一款“莫寄托”惊艳庄主,你可知道,萧秋水用来调酒的同款酒杯就藏在吉林省博物院
2025-09-12 22:29:00
暑假期间,我去五台山“乘凉”,途经五台县豆村镇佛光村,参观了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中出现过的佛光寺。影片中好多背景都取材于山西的古建筑
2025-09-12 22:31:00
高足玻璃杯:丝绸之路上的太原
北齐玻璃杯(太原市博物馆藏)这件玻璃杯,如玉般温润。浑身透出绿色荧芒,轻薄而透亮。大而圆的腹,小而深绿的类似青铜豆的足
2025-09-12 22:31:00
戴用章:投笔从戎铸忠魂
从赣东乡村走出的热血青年,在国难当头之际以生命捍卫家国领空。他叫戴用章,一位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空军英雄。其短暂而壮烈的一生
2025-09-12 07:10:00
跟着诗仙李白去体味安徽山水奇踪
大皖新闻讯 记者从安徽省美术馆获悉,“山水多奇踪——李白在安徽诗作书法展”9月10日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展,将持续至10月15日
2025-09-11 17: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