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满汉文化的调融与明遗民的徘徊与分化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17 19:44:00 来源:戏说三国

从康熙元年(1662年)至康熙十七年(1678年),清朝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政治上,清初社会逐渐由乱而治;民族关系上,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已经过去,遗民们鉴于恢复无望也由抗争转而徘徊和分化,满汉矛盾渐趋缓和;文化上,满汉文化由冲突而调融。经过顺治时期(1644-1661年)18年的军事征服,至康熙元年(1662年)南明永历帝被杀,二年和三年李定国、李来亨等领导的抗清斗争相继失败,清廷尽管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却基本实现了对全国的统治。康熙十七年(1678年)是一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坐标。这一年,清圣祖举行了曾在遗民社会产生巨大反响的博学鸿儒科,此后遗民逐渐放弃对清廷的敌视和疏离,转而守持一种徘徊观望的姿态,遗民社会发生严重分化。

康熙帝是一个汉化程度极深的皇帝,有“理学皇帝”之称。他承继着清世祖以来的汉化成果,亲政以后更进一步推行“崇儒重道”、“满汉一体”的文化政策。就前者来说,圣祖对儒道确有相当的嗜好和心悟,曾言:“朕自互龄即知读书,八龄践祚,辄以《学》、《庸》训诂询之左右,求得大意而后愉快。日所读者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及四子之书既已通贯,乃读《尚书》,于典谟训诰之中,体会古帝王孜孜求治之意,期见之施行。及读《大易》,观象玩占于数,圣人扶阳抑阴,防微杜渐,垂世立教之精心,朕皆反复探索,必心与理会,不使纤毫扦格。实觉义理悦心,故乐此不疲。”[22]此不啻圣祖开列的一份书单,可见其所涉猎之广汉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几无所不及。正是基于对汉文化心领神会的感悟,所以康熙帝大力倡导崇扬理学,在意识形态领域确立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康熙八年(1669年),圣祖力排反对派阻挠,“采纳汉官建议”,首次率礼部诸臣往国子监视学,举行临雍大典,以示崇儒重道、兴道致治的决心。后又恢复停止许久的八股文考试,重开经筵日讲。必须指出的是,经筵日讲的开举,使汉族士大夫似乎看到了希望,汉族儒臣们似乎又可以按照传统模式来塑造理想君主了。其时退职家居的汉大学士魏裔介称颂圣祖说:“我皇上继天立极,以君道而兼师道。”“道统治统,我皇上固已集其成矣。”[23]

在尊崇汉文化的同时,清圣祖又采取了对汉族士大夫特别是遗民的羁縻政策。较之于世祖,圣祖似乎更善于巧用“遗民因素”,在“遗民问题”上表现得更为谨慎和积极。亲政后,他不仅断然废止了颇为汉族士大夫不满的圈地等弊政,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和兴修水利,而且在笼络汉族士大夫方面很是用力。顺治时期“重满轻汉”的现象此时有了较大改变,类似奏销案那样黜革士大夫的狱案再未发生。顺治时期的“满汉畛域”之见也得到相应纠偏,如顺治时满汉官员职掌相同而品级悬殊,圣祖为安抚汉官,一再声称“满汉皆朕之臣子”、“满汉一体”。九年(1670年)三月,谕令“满汉官员职掌相同,品级有异,应行画一”[24]。十三年(1674年),因“三藩”用兵,开捐纳之制,给了汉族士大夫以科举之外的进身之阶。康熙时期,汉族士大夫的生存环境相对宽松,文网之禁并不像顺治时期那样森严。庄廷鑨《明史案》发生在四辅臣时期,后之戴名世案也并未大事株连,顺治时期文字狱的恶性发展得到有效控制。如孙奇逢曾撰有一部《甲申大难录》,专述李自成陷北京后,明朝官员遭难之事,表彰故明“忠臣节士”。康熙二年,因此下狱,后竟以无罪释放。再如顾炎武,因南北“逆书”案入狱,审理中炎武据理力争。又承友人李因笃、朱彝尊等奔走援救而保释出狱。对于所信任的汉族大臣,圣祖每多优容厚待。如与大学士张英、河道总督靳辅更是以心相交,亲密无问。对于遗民,宽容相待,并不另眼视之。江藩曾言:“圣祖仁皇帝如天之仁,不复根追胜国从亡诸人,宗羲始奉母返里门,复举蕺山证人书院之会,从之讲学者数百人。”[25]诚然,圣祖标榜的“满汉一体”并不能消解其骨子里的“满汉畛域”之见,“朕临御多年,每以汉人为难治”,“汉人胆大,无所不为”[26],乃定格于其心中的汉族士大夫形象。可见圣祖的羁縻之策纯出于统治的需要。

不过,清圣祖的怀柔和羁縻政策在遗民社会还是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他刻意尊崇汉文化,羁縻不肯就范的汉族绅衿,消解了满汉文化的矛盾,扩大了清朝的统治基础。遗民的态度遂由敌视和抗争转向徘徊和分化。仍以黄宗羲为例,康熙二年(1663年),宗羲所著《明夷待访录》刊出,其于自序中自称“老人”,仅署“癸卯”,以干支纪年,态度明显中性;且将《留书》的《制科》、《将》、《田赋》等二篇改名为《取士》、《方镇》、《田制》而采入,先前对清的诟詈之词已不复见。另有五篇内容充满明辨华夷、指斥清朝字眼的篇章,如《文质》、《封莛》、《卫所》、《朋党》及《史》等,却未采入,可以推断宗羲是有意为之。黄宗羲对明朝的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称明朝为“本朝”或“皇明”了,代之而用中性的“有明”一词。足见《明夷待访录》已不似此前之《留书》那样在夷夏观念上旗帜鲜明了。再如顾炎武,顺治十四年(1657年)北游,途中曾多次拜谒明陵,深怀“远路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27]的抱负。可见,北游之初确怀反清复明意图,但随着清廷的日益稳定,他转而实地考察,收集图书资料,潜心于著述了。《亭林佚文辑补》中有《与颜修来札》,作于康熙七年(1668年)亭林在济南讼事缠身之时。受函人颜光敏,时在京师官礼部主事。信内亭林请颜氏对将入京补官的门生谢重辉予以“时时提命”加以照拂。可见亭林的态度亦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其时遗民社会整体上都发生了类似黄宗羲、顾炎武的变化,对清廷的态度皆有所松动。虽不能因此而断言遗民就此附清了,但至少是抱定待时观变的态度,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相机而行。当然也有极个别坚贞骨鲠的遗民,如王夫之、吕留良,苦节不渝;还有的放弃遗民身份,如毛奇龄、潘耒、汪琬、朱彝尊等应征鸿博,出而事清。在当时复杂多变的形势下,遗民社会出现严重分化。

当然,绝大多数遗民鉴于复明希望的渺茫.也只好待时以观变。顾炎武北游之所以选择僻远的山陕,即别有企望,诚如其所言:“华阴绾谷关河之口,虽足不出户,而能见天下之人,闻天下之事。一旦有警,入山守险,不过十里之遥;若志在四方,则一出关门,亦有建瓴之便。”[28]可见,亭林定居华阴,显然看重了此地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价值。他于此垦荒植谷,广交同志,即或其显宦的三侄再三请其返归故里,皆不为所动。仔细梳理亭林诗文集,昭然可见他确有所“待”。在《郡县论》中云:“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29]“必有圣人,以续周汉”[30]。顾炎武著《日知录》,“意在拨乱涤污,法古用夏,启多闻于来学,待一治于后王”[31]。当时许多遗民学者著书立说或许皆持有如此的期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题辞》中谓:“吾虽老矣,如箕了之见访,或庶几矣。岂因‘夷之初旦,明而未融’,遂密其言也!”他以“箕子”自况,期望受到像周武王那样的“圣主”的“见访”。如此隐晦的话语表达方式透露出重要的历史心理信息,表明此时遗民的激情渐趋于平定,不再作惊世骇俗之论,表现出更多的理性,表现为一种建设性的否定。遗民们怀着经世抱负以著述经世,以为一旦之用,大凡军政、田制、治边、河运、学校等“实务”靡不论及,却不能见用于当世。盖因其所论纯然是“待后王”的,而对“时王”本就不予认可;他们要“建设”的是“有王者起”的未来,否定的则是“现世”。职是之故,康熙十七年(1678年)诏举博学鸿儒科,绝大多数遗民俊彦以拒绝应对。他们—方面积极“经世”,以为“未来”提供建设性的方案,另—方面却一再地拒辞当局的征聘,守节以待。

遗民们“苦待”的“变化”之时似乎真的降临。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起,汉人社会一片哗然,遗民们立即作出了自己的反应。吴三桂“以北伐胡虏,恢复明朝”相号召,激起了遗民的恢复期待。王夫之此间不辞辛苦,往返于湘乡、长沙、湘阴之间,同永历旧臣蒙正发、张永明、刘近鲁等接洽频繁,似可推测他们或见有机可乘,密谋反靖。三藩乱起之时,王夫之欣然写下《双鹤瑞舞赋》,为“光赞兴王,胥复中夏”而鼓舞[32];其诗“天光易匿,明心难留。前心不践,时序如流。慷慨独行,莫知我犹”[33],表露出对恢复明朝的热盼。不过,当他看清吴三桂欲割据称帝,实现个人野心的面目后,断然拒绝吴三桂要其写劝进表的要求,复又遁入深山以现时变。吕留良之与三藩乱首吴三桂的关系,曾是清世宗罗织其罪名的重要口实。清廷力言吕留良对三藩乱起“忻然有喜,唯恐其不成”,对清廷平叛则“怅然若失,形于嗟叹”[34]。清官方所指是否属实,暂且存疑。但吕留良与三藩之乱绝对不会没有干系,他曾有《答吴三桂书》与吴三桂往还[35]。钱遵王在三藩变乱失败后写了《读郝伯常东师议有感作长歌》一首,痛惜吴三桂军事上的失策;顾炎武此时正在前往广昌道中,或亦有所期冀;遥处北方的孙奇逢亦为之震惊。事实上,三藩之乱给予待时观变的遗民社会的震动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人心思安,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三藩之乱”终究逃不出灭亡的命运;只可惜遗民们的恢复希望又一次破灭了。往后,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遗民们便逐渐放弃遗民立场,融入主流社会。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8 06: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馆,期望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争取敌视朝廷的才高名重之遗民与其合作。此一时期,清朝大局亦发生甚大变化。政治上,在此前确立的对全国统治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初步呈现出稳定祥
2024-05-17 19:45:00
...看,顺治时期(1644-1661年)是满、汉文化剧烈冲突、明遗民激烈抗争的时期。这一时期,清朝统治者为压服汉人的反抗和实现对全国的统治展开了残酷的军事征服,推行野蛮落后的民族
2024-05-17 19:39:00
...融到整合的历史性衍变。在这一文化演绎的进程中,“明遗民”具有核心影响并发挥了制约作用。本文从遗民的角度,透过遗民与满、汉文化关系的互动,去观照清初社会秩序的重建和满汉文化的整
2024-05-17 19:39:00
唯一一位庙号为圣的皇帝,“圣”字概括了他的一生
...例子还有很多,同样是在康熙十二年,有一个姓朱的明朝遗民因为留发被抓。按《大清律》,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应当问斩。但是康熙却为其辩护,称这位姓朱的明朝遗民是一位普通百姓,不
2023-05-04 12:26:00
天下人无不怀念元朝,可见朱元璋有多么天怒人怨
元朝灭亡后,遗民很多,主要原因是元朝统治宽松,社会各阶层受益,尤其是相比于朱元璋断子绝孙的恶毒统治而言。朱元璋统治期间,士大夫不是被杀就是抑郁,文明大幅倒退,老百姓的起义则此起彼
2024-04-22 09:25:00
...结果就是将英宗塑造为功过参半的中主。清初,官方与明遗民等修史主体评价英宗时都沿用了中主说,但英宗形象呈现出恶化趋势。明代私修史书对英宗的间接批评源于对宦官王振的抨击。这最早出
2023-11-30 14:48:00
历史上,沙陀部族吸收汉族文化是什么目的?
...结束了,而沙陀人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视野中。关于沙陀遗民,在沙陀王朝建立的途中以及消失后,大致流入宋、辽、金、西夏境内。宋朝境内的沙陀人主要是通过两种方式流入的,一是通过后汉灭
2023-01-24 20:41:00
二里头三星堆匈奴,与夏朝有关的为何都没文字
...夏墟”的称谓,很可能是夏亡后夏桀逃往的地方,或是夏遗民北逃时旧有的称呼。徐中舒指出,“地以大小为名,原有对称之意,故地称小,新迁称大”,这解释了山西地区多有大夏、夏墟的地名。
2024-05-03 18:41:00
吴三桂错杀明永历帝朱由榔,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败笔
...响应者平平,没有得到广大反清复明人士(更多的是明朝遗民)的支持和拥护,以致起义失败。败因虽然很多,但大唐认为,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吴三桂杀了永历帝,让反清复明者,失去了对
2024-06-12 20: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