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杜甫:家国情怀与忧国忧民的诗人
...始终装着老百姓原来杜甫受封"诗圣",与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这一最大的生命底色息息相关。杜甫虽说一生卑微,仅当过不入流的小吏,但他心里始终装着老百姓,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与关注,铺就了他伟大的生命底色...……更多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命运差别为何这么大?
...矛盾,抨击当权者腐朽麻木,从而体现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李白到处游山玩水,挥霍无度,几乎不工作,他的花费是从哪来的?换句话说,李白为啥不缺钱呢?其实,李白家道殷实,他的父亲李客是个胡商,很会做生意...……更多
杜甫的《登高》,为什么能被后人评为“七律诗第一”?实至名归
...与诗词的独特魅力。说起诗词相信许多人都会记起,李白杜甫或是王安石的名字,这些诗人的名字,其实都已是上到七老八十,下到三岁孩童都了解的名字,但是若论七律诗,谁作的令人叹为观止,那还要看杜甫的诗作。杜甫一...……更多
新编历史剧《杜甫·大河之子》:演绎诗圣的别样人生
...演,观众们沉浸式感受到了大河之子杜甫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以及传统豫剧的独特魅力。新编历史剧《杜甫·大河之子》由著名剧作家、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罗怀臻担任文学顾问,国家二级编剧、...……更多
宋诗中的哪场绝美夏雨,通篇模仿杜甫《春夜喜雨》
...他的一首喜雨诗。这是宋诗中的一场绝美喜雨,通篇模仿杜甫的《春夜喜雨》,读完才知他的深藏不露。《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宋.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不愁屋漏床...……更多
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
...转自:成都日报成功挑战唐诗三百首,人工智能比肩诗圣杜甫?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杜甫像 资料图片当意象变成数据、文采化作代码,诗歌会发生什么变化?第六届国际诗歌周此时正在成都举行,关于“ChatGPT写...……更多
杜甫,“诗中圣哲,笔底波澜”,我国现实主义诗人中毫无疑问的扛鼎者,他在国外比唐代其他诗人更受欢迎,甚至深远地影响了日本文学的发展。有人曾说,杜甫之后,再无律诗。的确,杜甫的律诗古来称绝,无人不服。但...……更多
唐朝有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忧国忧民,心系家国,他感慨生民,为无数普通人留下历史的注脚。就如BBC关于杜甫的纪录片中诠释的那样:他是整个民族精神的表现者,更是塑造者。这是中国诗人第一次以纪录片的方式,被详细...……更多
人生如梦三万里
...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那份家国情怀,那份对国与家的无能为力跃然纸上。李白和高适早年相逢在洞庭湖畔,而杜甫晚年漂泊在洞庭湖上。“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更多
聊聊安史之乱中各诗人的命运
...但他的诗作依旧流传千古。他那些描绘山水美景、表达对家国情怀的诗篇,成为了后世无数文人墨客心中的典范。 5、杜甫,唐代伟大的诗人,被后世尊称为“诗圣”。安史之乱爆发之际,杜甫未能及时逃离长安,结果被叛军俘...……更多
...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齐赵大地的漫游,杜甫过得快意而充实。落第的颓丧和愁绪一扫而空,诗人表现出了个性当中豪放不羁的一面,正如这首诗里所描绘的雄伟磅礴的泰山一样。其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更多
杜甫和鲁迅,跨越千年的知音
...了大大的感情,用白头稀疏,家书难寻,来烘托作者对于家国破碎的难过之情,足见爱国之深沉。那鲁迅先生呢?他写的文章多数是对国人的恨铁不成钢,但这种\"恨\"是带着爱意的恨,对国人之恨,也是对家国之忧。他年轻时...……更多
唐朝一小官用一首诗道出宇宙真谛,杜甫都甘拜下风
原唐朝小官所作:一首诗,道出宇宙真谛。杜甫甘拜下拜。你一定听过这首诗。.纵观整个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大诗人都留下了脍炙人口的佳作。从小学开始,我们就学会了《唐诗三百首》,里面有很多名句,让人终生...……更多
唐诗选集中为什么《唐诗三百首》最出名
...。最后,《唐诗三百首》的选材也是煞费苦心。313首中,杜甫所占的分量最多,达38首,王维的29首,李白的27首。这样的安排是煞费苦心的。在李白和杜甫生活的年代,当然是李白甚至王维的名气更大,杜甫只是他们的小弟。然...……更多
...研究》,引导学生用阅读丈量世界,树立文化自信,激荡家国情怀,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阅读习惯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何良俭认为,阅读是中学生学好语文的根基。他希望通过课堂的变革,将学生培养成终身的阅读者和自信的...……更多
历史文坛第一狂人杜审言,号称屈原和王羲之都只配给他当下属
...章四友”,红极一时,并且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孙子,名叫杜甫。其实在唐代,杜甫的诗作并未被人所赏识,那名声最大的是李白,可以说,杜审言在唐代的名气是高于杜甫的,只是到了宋代,杜甫的名气是扶摇直上,被冠以“诗...……更多
缙云丨陈志:诗词里的万州
...家饭熟时”,这样的烟火气很“万州”。诗词里的万州,家国情怀,荡气回肠。历代咏万州诗词,不只有闲情逸致之作,亦不乏关注民间疾苦、抒写时代风云的洪钟之音。如清代诗人程镇的“四面山色增眼界,万家忧乐聚心头”...……更多
王维写的朴素无华的《相思》,为何传唱千年成为最动人的情歌
...情有独钟呢?这不仅是因为诗名中有他的名字,更是满怀家国情感。安史之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连长安都被叛军占领。唐玄宗几乎没有进行什么抵抗,就带着嫔妃、皇子们仓皇逃命,扔下了长安的官员和百姓。李龟年随着逃亡...……更多
他是杜甫的爷爷,和苏味道、李峤、崔融并称为“文章四友”
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苏轼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大家,这两位文学名人隔了300多年,看起来除了擅长诗词的共同点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交集。但是有意思的是,这两位文学大家的先辈却曾经是熟识的好友,两个人不...……更多
都是唐朝大诗人,为何杜甫穷困潦倒,李白却从不缺钱?
...中国文坛的桂冠,而其中最为著名的诗人,便是“诗圣”杜甫和“诗仙”李白了。他们二人惺惺相惜互为朋友,不过有好事者,拿他们做比较,到底谁的诗写的更好一些,不过这还真没法比,因为他们是完全不同风格的诗人。但...……更多
梅花唱和 往事重现
...的诗作也极少,《全唐诗》里只留下29首。其实,裴迪与杜甫也曾来往,还引出一首关于梅花的绝唱。宋代扬无咎绘《四梅图》(局部)◆ 此时对雪遥相忆 ◆唐上元元年(760),王维的弟弟王缙为蜀州刺史,裴迪跟着他来到蜀...……更多
杜甫:盛唐中时期的孤独行者与现实主义诗人
...盛唐时期的诗坛,有着两颗极其闪耀的双子星——李白和杜甫,但是两人的诗都完全不同,李白的浪漫折服整个盛唐的人,所以也注定了他能成为当时耀眼的那颗星,但是杜甫不一样,他的诗中忧国忧民、心怀怜悯,在浪漫的盛...……更多
杜甫忧民情怀的巅峰:“三吏”和“三别”
...如同想象之中的那样美好吗?孤立于狂风之中的“诗圣”杜甫发出了这样的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这句充满着悲愤之情的诗词却被某些唐诗学者认为在“卖惨”博取名声。事实上,真实的“安史...……更多
...风物,有写时令,有写父亲,有写家乡,有写心事,有写家国,题材多样;有写乡情,有写亲情,有写爱情,有写民族情,情怀丰富。处处充盈着女性诗人的柔情与激情,小我与大我之情。从诗歌语言看,尽管余秀英写诗的时间...……更多
杜甫说:我没有李白那么浪,为啥混的比他还惨
杜甫,唐朝大诗人,被人尊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因为和李白起名,所以被一同称为李杜,这俩人就是唐朝最伟大的两位诗人,是当时诗坛的两座不可逾越的高峰,更是中华文化的永远丰碑。与李白最大的不同就是李白...……更多
这是杜甫一生中最为祥和快乐的一段时光。杜甫从小好学,七岁就能作诗,“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游》)。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的志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当然,他也有贪玩...……更多
“诗圣”杜甫(712~770)极端重视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他有一句名言道:“转益多师是汝师”(《戏为六绝句》之六),这不仅是他的主张,也是他的经验之谈。杜甫学习的对象,既有前代的大诗人,也有同时代的小诗人,...……更多
...人,特别是盛唐时期,诗坛更是灿若星河。不仅有李白、杜甫这样的“诗仙”、“诗圣”,还有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及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其实写诗只是他们抒发情怀的手段而已,他们还是有着政...……更多
高适:青年不得志,晚年人生开挂封侯
...治世的心。可惜,能真正实现理想者寥寥。诗仙李白诗圣杜甫,都是终生郁郁不得志,虽然奋力出世,但最终都未能如愿。李白最高级别是待招翰林,并没有什么级别,是在等官帽子,而最终也没有等到。即使如此,李白也每每...……更多
杜甫的坎坷人生与忧国忧民的诗篇
杜甫作为我国唐代年间杰出的现实主义大诗人,他一生坎坷,虽然出生北方的富裕士家,但经历了盛唐走向衰落的转折时期,社会动荡,政权不稳,他一心报国却没有门路,心系百姓却流离战乱,中年仕途不顺,老年病无所依...……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国亲情六百年|梦回大明:贵州屯堡穿越600年的乡愁
将军号令,戍边卫国。一经数年,600有余。6月28日,江苏省南京芥子园园区内,身着凤阳汉装、脚穿绣花鞋、唱着地戏的安顺屯堡人带着乡愁
2024-06-29 02:4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梅 洁《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9日 第 08 版)白浪街,是一条古老的街。我早听说过这条位于湖北
2024-06-29 06:15:00
李渊在内宫深处居住,他不能随意走动,也不可能随便外出,换言之,李渊是被变相地软禁起来。李世民必定会满足老爹的一切需求,但就是不能让李渊瞎转悠
2024-06-28 20:17:00
更为重要的是,从神农起姜姓部落共有九代炎帝,神农生帝魁,魁生帝承,承生帝明,明生帝直,直生帝氂,氂生帝哀,哀生帝克,克生帝榆罔
2024-06-28 20:20:00
公元219年,关羽受封上将军,假节钺。或许是因为关羽在受封上将军时得到了刘备的授意,或许是关羽想借助刘备击败曹操,自立汉中王后的声势
2024-06-28 20:21:00
宫里很多宫女遣散走了,自己住着也憋屈,往事历历在目,于是李渊想离开皇宫,脱离李世民的阴影:“高祖以弘义宫有山林胜景,雅好之
2024-06-28 20:18:00
但炎帝与黄帝的关系却迷雾重重,其中谜团之一是炎帝与黄帝爆发过阪泉之战,说明两人是同一时代之人,且当时黄帝功绩超过炎帝。《国语·晋语》记载
2024-06-28 20:19:00
李林甫当了19年的宰相,权倾朝野,霍乱朝纲。李林甫曾建议唐玄宗派御史到各地巡查,而派出去的人都是李林甫的心腹,这些御史们在外地见到李林甫不喜欢的官员
2024-06-28 20:24:00
关于李林甫,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曾评价他“口有蜜,腹有剑”,从而诞生一个成语——口蜜腹剑。一个唐朝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2024-06-28 20:23:00
在我国历朝历代中,北齐仅存活二十八年,是非常短命的朝代,不过就是这二十八年,都与一位传奇女性密切相关。这位女性本是达官贵人家的娇女
2024-06-28 20:25:00
关羽在樊城之战中的表现还称不上亮眼,毕竟水淹七军不过是天灾,当时关羽并没有引汉水淹曹魏七军,导致于禁大军被淹,这其实不过是汉水暴涨溢岸导致的
2024-06-28 20:22:00
为了不错过缘分,她很快便打听来了小兵的名字和身世,高欢,因为家族犯罪牵连,被发配充军来到边镇。娄昭君也知道高欢与她门不当户不对
2024-06-28 20:26:00
汉文帝年间,国家缺少精通《尚书》的人才。齐国有个伏生,精通尚书,但年龄太大,太常就派晁错去跟其学习,晁错学成归来,拜为太子舍人
2024-06-28 20:30:00
史料记载:“吴、楚相遗书,言高皇帝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適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为西共诛错,复故地而罢。方今计
2024-06-28 20:30:00
晁错本就在太子府任职,深受汉景帝刘启信任,汉景帝即位后,晁错被任命为内史,很多国家律令都是有晁错来定。史料记载:“错又言宜削诸侯事
2024-06-28 2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