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好一片蔚蓝的天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5-31 05:16:00 来源:四川日报

□余小曲

余秀英,笔名蔚蓝,得知她要出诗集,我一点也不意外。从我们相识这几年里,她在诗歌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从不懈怠。今结集为《秋声》,也算是圆了她春播、夏荣、秋收的梦。

从她最早交给我的一些诗歌文字中,已能看到她有较好的文学功底,看得出她有过丰富的日常阅读积累。尤其得知她一边自谋职业养家糊口,照顾老人,主持家务,一边坚持写作,这更是难能可贵了。

余秀英在诗歌写作中,兼具自由新诗、格律体新诗和古典诗词的尝试。尽管一个诗人能擅长一体不容易,但若初期写作各体都能尝试,能更好地悟出诗歌从形式到内容的真谛,这为后来再选择定位自己的创作方向,能打下更坚实的基础。即便将来不选择定位某体写作,仅作为写作爱好,必然也是多了些随心所欲的乐趣。

《秋声》中收录了近50首现代自由诗。从诗题看,有写风物,有写时令,有写父亲,有写家乡,有写心事,有写家国,题材多样;有写乡情,有写亲情,有写爱情,有写民族情,情怀丰富。处处充盈着女性诗人的柔情与激情,小我与大我之情。

从诗歌语言看,尽管余秀英写诗的时间不长,但她的诗歌语言是老练的,完全拿捏到了诗歌语言的经脉。诗歌是语言的精粹,是文学的皇冠,配得上这样称谓的,当然是公认的好诗。一首好诗的难点在于语言的诗化,让读者在诗化语言的背后获得美的享受,并能产生共鸣。这除了诗人本身具有诗性的天赋,驾驭诗化语言的能力外,还需要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符合社会提倡的道德情操。可能有人说,诗人不应该被道德绑架,但如若一个诗人不懂得社会公德,其作品必然表现为低级趣味,被人唾弃。

诗歌的语言尤其需要干净、简洁、凝练、灵动,又不失鲜活;修辞、跳跃、过度,要恰到好处,这也是我推崇的自由新诗之路。余秀英的自由诗,已有这样的特质。鲜活灵动的诗语,信手拈来,俯拾即是。她把诗语写到如此纯熟,实属意外。当然,部分作品语言的跳跃,对不了解其语境,或生活背景者,可能会造成阅读障碍,这既是自由诗的缺点,同时也可以说是优点。个人以为,诗若能达到一读略懂,二读恍然大悟,三读拍案叫绝,当属佳品。而在当前,自由新诗仍处于随意分行成体的情况下,如果语言不诗化,必然成为非诗。语言的诗化程度没有标准,也无止境,而语言晦涩绝非诗化之功。

《秋声》中收录了50多首格律体新诗,形式完备,整齐式、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式兼具;题材多样,主题鲜明,诗语自然,音韵和谐。其组诗《汶川地震十五周年记》《腾飞吧——祖国》《祖国,我为您自豪》等,进一步彰显其诗意灵魂的小我向大我转换。

格律体新诗是继承闻一多、何其芳诗歌思想发展而来的现代白话新诗体,继承了中华诗学诗歌押韵和节奏对称的外在形式特质,是最具中国特色的当代新诗体。格律体新诗是新诗,而非照搬旧体诗词的格律要素。新在使用现代白话诗化语言,而非古典诗词语言结构;新在采用的是现代格律规范,而非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律系统。

余秀英创作格律体新诗,通过日常学习交流,扩大了视野。从初学,到取得明显进步,到创作趋向成熟,是由于她具有较好的诗学悟性,对格律体新诗创作当然也是一点即通。

新诗到底该怎么写,我比较认同闻一多新诗也要有格律的主张。他把格律比喻为戴着镣铐跳舞,他在《诗的格律》一文中说:“恐怕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作诗的才感觉到格律的缚束。”何其芳也说,如果一个民族只有自由诗,它的艺术生态就不正常,“这是一种偏枯现象。”

今天,著名诗歌理论家吕进先生反复呼吁“新诗要找到回家的路”,这条诗歌之路少不了格律。他呼唤“三大重建”,即个人性与公共性诗歌精神的重建、自由与格律双体形式的重建和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呼唤“破格”后的“创格”,呼唤自由体和格律体新诗的诗体重建,这是历史赋予诗人、诗评家、诗歌编辑的责任。欣慰的是,余秀英已在这条诗路上大踏步前行。

读了《秋声》,我再次相信:不管诗坛声音多么嘈杂,真正的诗人自会甘于寂寞,用诗意的灵魂无限地靠近诗神缪斯。

(《秋声》,余秀英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24年4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31 0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少年歌》是校歌,又入选教材,影响了几代青少年〔318〕
...动新文化运动,这首校歌体现了他的文学主张,即新诗的格律化和大众化,又暗含着改造中国的政治理想,心情是平静舒畅的,思想是积极向上的。《少年歌》作为校歌,不仅激励适存中学学生,而
2025-05-25 10:21:00
长安诗社创建人黄藤:寻找本来意义上的诗歌
...本书,大概翻了一下目录,里面内容从白话诗、律诗、新格律诗到口语诗,基本上把所有新诗的形式都谈到了。现在是个多元的社会,大家的美学追求也各不相同,这也使得诗歌的形式更加多元,这
2024-01-17 19:10:00
朱湘《采莲曲》是一首极具“三美论”标准的格律新诗〔317〕
...》的创作背景朱湘的《采莲曲》创作于1925年10月,是一首格律新诗,极具闻一多“三美论”标准,是诗人的代表作。当时诗人21岁,自称是“每天24小时写诗的人”,他的生活里除了诗
2025-05-18 11:11:00
写好诗,AI行吗?
...七”进行创作。2024年元旦,团队让“华七”以李白的50首格律诗的首句为基础进行创作,总计生成了9804首作品,共用时69.7分钟。接下来,金中细细品读了“华七”的诗。长期从
2024-05-10 07:37:00
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
...唐诗三百首,人工智能比肩诗圣杜甫?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杜甫像 资料图片当意象变成数据、文采化作代码,诗歌会发生什么变化?第六届国际诗歌周此时正在成都举行
2023-03-18 08:36:00
让诗歌伴随孩子成长
...》(儿童卷)分为上下卷,所选诗歌不是古典诗歌,而是新诗。上卷主要面对学龄前及小学中低年级的孩子,选诗87首,分为9个主题,诗歌篇幅不长,以写景抒情为主、美好明朗为基调,同时注
2023-08-02 10:45:00
...国诗歌大体分为古体诗词和新诗。古体诗词有较为严格的格律要求,新诗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一种体裁,起源于20世纪初,到80年代开始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形成现在
2024-01-05 06:06:00
中国新诗版本馆开馆 知名诗人共聚科传学院见证
...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以下简称科传学院),共同见证中国新诗版本馆开馆。开馆仪式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主持。据悉,此举旨在加强对中国新诗的保护和研究,传承光大新诗艺术,引领启迪新
2024-10-24 11:20:00
...每周一下午的“四点半课堂”,明德诗社准时开讲,将学格律诗、掌握格律规则作为诗教工作的重点,穿插有关现代诗、散文诗及古诗词的学习,引导师生感悟诗的魅力。“依托明德诗社,教师积极
2023-12-14 07: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细致服务筑防线,暖心守护客户“钱袋子”
东南网龙岩9月18日讯(通讯员 吴凡 黄国栋)近日,农业银行龙岩金融中心支行的柜台前,一场无声的“资金守护战”悄然展开
2025-09-19 12:27:00
小叶医探 | 外国友人突发脑梗在合肥“零障碍”获救
大皖新闻讯 突发中风,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十分危急凶险的情况,更何况是身处异乡、语言不通的外国人。近日,72岁来自南非的John(化名)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言语含糊
2025-09-18 16:06:00
道德榜样在行动|张金兰:无怨无悔照顾姐姐40余年
张金兰,女,汉族,群众,1961年9月出生,兰陵县长城镇西王庄村村民。姐姐出嫁后因患病生活不能自理,妹妹张金兰毅然承担起照顾姐姐的重担
2025-09-18 17:27:00
蚌埠一女子悉心守护患病哥哥:亲情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改变
大皖新闻讯 9月17日下午,蚌埠市金色晚年养护中心三楼陪护室内,36岁的吴双妹坐在哥哥吴双喜的床边,剥开一根香蕉,轻轻递到他手中
2025-09-18 12:01:00
爱情与自我成长共舞 珍爱网谈恋爱中的智慧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情侣之间关于“爱情和爱好哪个更重要”的讨论屡见不鲜。有人认为,恋爱就意味着更多的陪伴与投入,兴趣爱好理应为感情让路
2025-09-17 08:21:00
我是一棵国槐
2025-09-17 12:09:00
小伙在火锅店给父亲庆生 讲话、磕头引关注 回应质疑:没有提前策划
大皖新闻讯 在火锅店里给父亲庆生,小伙子面向店里其他的陌生客人讲述家庭情况,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并向父母下跪磕头。近日
2025-09-17 16:52:00
女孩被虐致死引发重组家庭儿童保护讨论:不能等呼救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刘志坤16日,“莆田12岁女孩琪琪被继母和生父虐待致死”案由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在莆田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二审
2025-09-17 20:24:00
剑河法院发出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
9月16日,剑河县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杨彬来到岑松镇暗拱村,向青年农民姜鹏授予该院首份《诚信履约人》荣誉证书,褒奖姜鹏八年如一日履约执行的诚信品德
2025-09-17 21:29:00
一段濒临破碎的 “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
大皖新闻讯 一段濒临破碎的“珍珠婚”,在司法调解下重焕新生。一束精心挑选的鲜花,带来笨拙却真挚的浪漫。这是日前发生在六安市金安区人民法院张店法庭内的温情一幕
2025-09-16 11:51:00
八岁男童闹市走失 警民联动两小时寻回
近日,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劳动南路派出所接到一位焦急父亲的报警,他年仅8岁的儿子约两个小时前在热闹的大唐西市与其走散。家人自行寻找未果
2025-09-16 21:22:00
诗笺 | 夕阳山外山
(一)我准备好悲喜交加的眼泪也准备好一件阳关酒记得小时候一起背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准备好给同学聚会十年、二十年前情不自禁表达好像也是这样一转眼好多年前尘往事经不住遥望回
2025-09-16 23:03:00
【健康】心理学上的“冒充者综合征”怎样解读和调整
鲁网9月15日讯(记者 齐征 通讯员 翟淑华)“冒充者综合征”(Impostor Syndrome)是一种心理现象,又名“冒名顶替综合征”
2025-09-15 14:3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