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科技

写好诗,AI行吗?

类别:科技 发布时间:2024-05-10 07:3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诗词创作系统“华七”基于数学概率论的方法进行创作,一天内可以生成20多万首诗歌——

写好诗,AI行吗?

写好诗,AI行吗?

《看有新诗带醉来》封面。 本报记者 孙亚婷翻拍

写好诗,AI行吗?

人工智能“华七”IP形象。受访者供图

本报记者 孙亚婷

人工智能的发展大潮汹涌澎湃,影响力与日俱增。在先进算法、计算能力提升、大数据积累等的助推下,人工智能在文本处理、绘画、写作等领域的运用日益广泛,展现出强大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人工智能作诗在大众视野中频频“现身”。近期,西安交通大学师生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诗词创作系统“华七”创作了一本诗词集《看有新诗带醉来》。

“华七”和它的诗作是如何诞生的?人工智能作诗有何现实意义?未来又将如何?这些都值得思考和探索。

一个团队的强势集结

2023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导师、中日诗歌研究所所长金中带领学校东亭诗社的学生加入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成立了一个人工智能作诗研发团队。

“我们团队的学生从大一到研二,专业五花八门,其中有几位是计算机专业,懂得编程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都上过我的‘中华诗词创作’选修课,喜欢诗词。就这样,我们聚在了一起,发挥各自的强项,互相配合,成为一个整体。”金中说。

团队成立初期没有任何资助和设备,甚至没有可以展开研发创作的空间,使用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型是现在相对陈旧的BERT和GPT-2。凭着对诗词的一腔热爱,金中和学生们开启了人工智能诗词创作这项研究。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开会研讨、请教专业老师,一步一个脚印,不断优化程序,终于有所收获。

“我把我们团队研发的人工智能命名为‘华七’。‘华’取中华之华,‘七’取七言律诗的七。”金中介绍。

经过紧锣密鼓的筹备,团队选择从模拟最有代表性的唐代诗人李白开始,尝试让“华七”进行创作。2024年元旦,团队让“华七”以李白的50首格律诗的首句为基础进行创作,总计生成了9804首作品,共用时69.7分钟。

接下来,金中细细品读了“华七”的诗。长期从事诗歌创作、朗诵、翻译及学术研究的他,对“华七”生成的诗感到十分震撼。这让他产生了想要将人工智能诗作汇编成集的想法。

2024年春节过后,金中在已经品读完成的“华七”诗作中挑选了100余首,形成《看有新诗带醉来》初稿。

文学创作的数学转化

4月20日,由雁塔诗词学会主办的首届人工智能作诗研讨会在长安南路小学举办。陕西省信息哲学领域、诗词界、教育界及文学评论领域的数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作诗的诸多话题展开研讨,对《看有新诗带醉来》进行了审稿讨论。

为了更直观感受人工智能作诗的速度之快,检验诗作质量,研讨会上,金中邀请在座专家现场出题,直接展示“华七”的作诗过程。

“当我们给‘华七’输入首句作为指令,确定好生成诗作的体裁要求后,‘华七’会将首句转化成词向量,然后在已录入的作为学习资料的116万首中国古典诗词中挑选出第二句的第一个字,接着再根据首句和第二句的第一个字挑选第二句的第二个字,以此类推,最终生成整首诗。”金中解释。

人工智能的作诗机制,其实是把诗歌创作这一文学问题转化为基于统计、概率和算法的数学问题。人工智能作诗的方式与人不同,基于数学概率论的方法进行创作,使人工智能可以在古今中外所有的知识和一切能搜索到的人类经验中遨游,不受特定经验、灵感的局限,风格可以豪迈抑或婉约,口吻可以激情澎湃,也可以深沉如钟。

AI能写出好诗吗?

目前,“华七”的载体是一台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创作一首七言绝句平均用时约0.3秒,一天内可以生成20多万首诗歌。

金中说:“人工智能生成的诗质量参差不齐,必然会出现一些词不达意、可读性差的残次品,但数量如此庞大的诗作中确实会出现一部分具有独特文学价值的佳作或佳句。而且经过图灵测试可以看出,人们对‘华七’创作的诗作和唐诗的识别正确率不到50%,说明了AI诗作的文学价值。”

“床前明月光,中有桂子香。姮娥倚桂树,邀我白霓裳”是收录在《看有新诗带醉来》中,“华七”以“床前明月光”为首句创作的新诗之一。“‘华七’展开联想,关联知识,由月而见桂,由桂而知香,由桂香而思嫦娥,由嫦娥而想霓裳,展现了一幅意境优美的浪漫画卷,实在令人惊讶。”西安交通大学国际信息哲学研究中心主任邬焜说。

人工智能作诗的现实思考

我国是诗歌大国,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中华传统诗词是国人千百年来引以为傲的文化精粹。利用人工智能赋能文学教育,为中华优秀诗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是金中团队的初衷。

人工智能创作的潜力是巨大的,人工智能诗作的出现是否会对现有的文学生态环境造成冲击?

金中表示:“人们总担心自己会被机器取代。但我相信,只要人类还保留着人工智能无法取代的特定强项,比如鉴赏能力,那便具有与人工智能良好合作、共生共存的基础,有可能构建一个人类和人工智能各取所长、相互受益的良好环境。”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认可这样一个观点:人工智能作诗不是要代替人写诗,而是要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

金中提出,未来的诗歌创作界将会淘汰一批低水平的拟古诗,当代诗词高手的创作水平将显著提升;诗词将不再是少数文化人的专利,会成为社会大众的通用品。他希望能够与诗词界人士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用人类的智慧有效地管控机器创作。

为避免人工智能诗作泛滥、规避其弊端,金中设计了一个针对人工智能诗作编号的体系,使人工智能诗作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号码”。据此可以看出该诗是应何人之请、由哪个人工智能团队何时所生成等信息,能对其来源和去向进行追溯,以便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

“今后,我们可以构建一个大型的AI诗词作品库,可以随时检索,尽量杜绝有人抄袭AI的作品来招摇撞骗之类的问题发生。同时,会联系其他从事人工智能作诗的科研团队,与我们一起组建一个联盟,就AI诗作的管理机制和行业准则达成共识。”金中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0 09: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
本文转自:成都日报成功挑战唐诗三百首,人工智能比肩诗圣杜甫?ChatGPT:工于诗词格律 安知人情冷暖杜甫像 资料图片当意象变成数据、文采化作代码,诗歌会发生什么变化?第六届国际
2023-03-18 08:36:00
...日报梁君健《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9日 第 20 版)用人工智能真正讲好优秀传统文化故事,还需在接通当代生活的“内里”上多下功夫。不仅要“深度学习”丰富的传统文
2024-07-19 06:04:00
...,绘画水平卓越,还能娴熟地剪辑视频、制作PPT,近年来人工智能所展现出的强大能力,着实令人惊叹。“未来我会被 AI 取代吗?”这一问题,道出了众多人的好奇与忧虑。在全国两会上
2025-03-18 14:48:00
南唐后主李煜与清代乾隆皇帝:诗词的两种传奇
...成就而闻名,李煜被誉为“皇帝词人”,而乾隆则是古代诗作数量最多的皇帝。本文将探讨李煜与乾隆在诗词创作上的异同,揭示他们的艺术成就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李煜:在风雨飘摇中追求
2024-12-15 17:42:00
海棠花开,到恭王府赴一场雅集
...届“海棠雅集”,首次引入“DeepSeek诗词创作互动”,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嘉宾体验诗词创作,让古典文学与现代科技碰撞出新的火花。中国诗歌网总编辑金石开在现场分享了人工智能的
2025-04-01 21:31:00
AI图片著作权第一案,护航创作方式转型 | 新京报社论
...“我的画被偷了?”据报道,近日,北京互联网法院针对人工智能生成图片(AI绘画图片)著作权侵权纠纷作出一审判决。截至目前,该案为AI生成图片相关领域著作权第一案。原告在诉讼请求
2023-11-30 09:41:00
...诗词的教学内容。记者了解到,退休前,李雷深耕数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并开设《诗词写作与鉴赏》课程和坚持业余写作诗词,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担任南邮《诗词写作与鉴赏》课老师。在微
2023-10-27 01:05:00
《语言的边界:2024年中国诗歌精选》收录小作者2岁诗作
...起大家关注的诗学问题。现在又来到一个新的历史节点,人工智能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诗人何为?”他强调,AI时代,诗人首先要明白自己是一个诗人,不要在AI面前放弃写作的权利与尊严。
2025-07-09 13:53:00
专家教“银发族”玩转AI!渝北区图书馆这场专题讲座受热捧
...讲座邀请工业互联网平台架构师、AIGC商业应用咨询师、人工智能提示词工程师、阿里巴巴达摩院高级人工智能训练师、数字化转型领军者贺正翔主讲。AI赋能生活助力老同志“智”享晚年讲
2025-03-28 18:57:00
更多关于科技的资讯:
彰显国际范科技范 第十七届厦门国际动漫节圆满落幕
角色扮演者在金海豚动漫游戏嘉年华现场打卡。厦门游戏企业展台带来多样互动活动。游路演活动现场,企业展开对接。(动漫节组委会 供图) 厦门网讯(文/厦门日报记者 林露虹 通讯员 洪慧敏 图/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除署名外)昨日傍晚
2025-11-03 08:55:00
报告:亲身体验“在地风物”成年轻人出行新理由
近日,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与马蜂窝联合召开“旅游目的地探索系列报告发布会”,发布该系列最新研究成果——《中国风物报告》
2025-11-03 09:28:00
几何之厦落子广州白云机场T3,以“文化坪效”重塑机场商业价值
(2025年10月30日,广州电) 今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正式通航,与这座未来年客流量超千万级航空枢纽一同启幕的
2025-11-03 09:59:00
固安:“共享工厂”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河北新闻网讯(万倩、王智钢)走进汉旗电子科技(固安)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企业新升级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转。这里不仅是企业自身的生产基地
2025-11-03 10:00:00
梦启未来!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火热报名中
创新驱动发展澎湃潮涌,“数字中国”建设如火如荼。年年相约,再启新程,2025年“兴火·燎原”创新马拉松公开赛正式开放报名
2025-11-03 10:29:00
阿宽食品以品类创新引领发展:从红油面皮到土豆泥泥面、魔芋系列
10月27日至28日,四川省预制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眉山市召开。当天,阿宽食品作为代表企业设展,重点展示了包括红油面皮
2025-11-03 10:29:00
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
10月31日,以“潮涌水城 链动未来”为主题的浪潮计算机生态发展大会圆满举办。浪潮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刘继永,聊城市委副书记
2025-11-03 10:56:00
工信部公布产才融合应用场景19个典型案例 软件谷入选国家级名单,南京唯一南报网讯(通讯员林园园记者于洁尘)10月28日
2025-11-03 07:37:00
平价社区超市“跑马圈地”,半年连开20家 超盒算NB在南京一天开4店南报网讯(记者张希)10月31日,盒马旗下硬折扣超市品牌超盒算NB在南京4店同开
2025-11-03 07:38:00
今日关注数字21.9%关键词新动能前三季度,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4.2%,其中本年新开工项目投资同比增长21.9%
2025-11-03 07:38:00
新闻纵深·解码钢铁大模型|铁水智慧运输 “火眼金睛”定级
天柱钢铁进行全新智能改造升级铁水智慧运输 “火眼金睛”定级阅读提示铁水运输不再需要司机和道岔工,全程无人驾驶;废钢验质不再依赖人工爬车
2025-11-03 07:54:00
在生成式AI搜索浪潮席卷而来的2025年,选择一名合格的GEO服务商,已成为企业营销决策者的核心课题。然而,市场喧嚣背后
2025-11-02 17:33:00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题:零首付租赁,机器人“普惠时代”来了作者 王喜文 北京华夏工联网智能技术研究院院长近期,智元机器人联合飞阔科技
2025-11-02 10:54:00
中新经纬11月1日电 (袁媛)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发布
2025-11-02 10:58:00
鸿蒙电脑版微信强势升级:40+项功能释放办公社交新势能
作为超10亿人使用的国民级社交应用,微信深度适配鸿蒙电脑并不断进行版本更新。本次更新,鸿蒙电脑版微信一次性推出40+项实用功能
2025-11-02 14: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