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何洁
通讯员 李唐菲
诗词与数学碰撞会出现什么样的火花?近日,一段大学老师上古诗词鉴赏课,却讲起了高斯函数的视频火了。这位老师是南京邮电大学退休教师李雷,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在网络热传的视频中,李雷手握粉笔,在黑板上演示求导过程,但镜头一转,投影幕布上出现的却是关于诗词的教学内容。记者了解到,退休前,李雷深耕数学和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并开设《诗词写作与鉴赏》课程和坚持业余写作诗词,退休后发挥余热,继续担任南邮《诗词写作与鉴赏》课老师。
在微信朋友圈里,李雷经常用数学和诗词分享自己的生活,形容季节的变化,描绘身边的风景……每日一诗,早已成为他的习惯。为什么《诗词写作与鉴赏》课上会出现数学演算的“名场面”?李雷告诉记者,这堂课主要给学生们讲授诗的章法——起承转合,内容安排是从任何事情的处理都要经历起承转合四个阶段说起,“人的神经系统也经历起承转合四个阶段,人工智能中的人工神经网络构造同样需要经历这四个阶段。”
李雷认为起承转合中的“转”最为重要,功能和作用都在这个“转”字上。只不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转”常用高斯函数和S函数等函数运算,而诗词中,常用否定、疑问或强调等手法来体现“转”的环节。课堂上,李雷用生动形象却又贴近现实的例子,讲解了诗词中起承转合的章法。不仅如此,他还在课堂上分别用楷书和行草以及两种书写形式板书了他新写的诗——《枯荷》,同时融入思政元素进行三观教育,并用自己创作的诗为学生们分析诗词中的声韵美、结构美和意境美。面对如此多元化的课堂,学生们听得全神贯注,生怕错过任何精彩内容。
在李雷看来,数学和诗词之间是相通的。它们有很多共同点——逻辑性都很强,且注重思维。无论从诗词领域拓展到数学领域,还是以数学思维理解诗词,只要抓住两者的个性与共性,便能达到融会贯通、相辅相成的效果。正因如此,他才会选择将神经网络系统和诗词章法相结合,让学生们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能让自己的数学思维得到锻炼。
“我一直以来的理念就是把教学做成艺术。教师不单纯是一个教书匠,也是一位艺术大师。”李雷认为,要让教学成为艺术,首先要有扎实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方法,最后形成自己独到的风格。发现式教学法和问题式教学法是李雷常用的两种教学方法。课堂上,李雷一般采用发现式教学法,这种方法旨在对知识内容产生的过程进行引导,进而能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问题式教学法也是李雷常用的方法,他会设计好问题,把需要掌握的知识变成一个个问题抛给学生们并与他们一起解决,在此过程中,知识不是简单地灌输进学生们的脑海里,而是通过学生们自主思考得来的。
虽已退休,但李雷仍心系教育事业,留在三尺讲台。作为一名长期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老教师,李雷鼓励青年学子大学期间打好基础,“只有基础好了,后面学习的道路才会变得宽阔。”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05: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