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岳阳日报
人生如梦三万里
——观电影《长安三万里》有感
□赵启鸿
看完《长安三万里》,心潮澎湃。总有写点文字的冲动。电影从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以时间为轴线缓缓展开。那个时代的许多当朝“明星”一一再次浮现。电影用喜剧的方式展现出了高适、李白、杜甫的不同人生,看完让人感慨万千,浮想联翩,甚至悲从中来。
人生不到三万天,梦想总是相差三万里。高适、李白、杜甫三人都有凌云之志,豪情满怀,才华横溢。都梦想能有朝一日在长安一展身手,名垂天下。“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充分表达了他们那个年代的有志青年对美好人生的无限向往。但在封建官场,一个人的梦想不仅仅是有才华就能顺利实现的。电影从他们不同的三个人身上展现出了不同的三种命运。
从李白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性格可以决定命运。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出口成诗,斗酒百篇。诗如行云流水,人更如闲云野鹤。似生在这世间又似生在这世外。“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无拘无束、放浪形骸的性格成就了他诗仙的美誉,也注定了他在封建官场寸步难行的命运。他曾一度想直抵长安,做君主的辅弼大臣,也通过卫尉张卿向玉真公主献诗讨好:“几时入少室,玉母应相逢。”虽然皇帝也曾以他为御用诗人,但他不拘俗礼的性格决定他不能适应封建官场。他常常以酒为乐,千金买笑,甚至为了改变命运甘做赘婿投靠永王。而这些决定给他带来的都是伤痛。他常常借酒消愁,也一次次在酒后失言失态。他曾邀高适速来长安,可当高适来长安后他又忘记了他们的君子之约。有史记载,在一次酒过三巡之后,他引足令高力士脱靴,遭众人忌恨。其结果可想而知。他像一只受伤的大鹏,再也飞不动了。最终他远离长安,发出了“行路难”的感叹。
从杜甫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时代可以决定命运。在电影《长安三万里》中,我们看到杜甫小时候古怪精灵,元气满满。他曾读书万卷,漫游神州。“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那个时候的杜工部意气风发,写过一千多首诗,是当之无愧的诗圣。进入不惑之年的杜甫遇到了安史之乱,国家没了,他过上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那份家国情怀,那份对国与家的无能为力跃然纸上。李白和高适早年相逢在洞庭湖畔,而杜甫晚年漂泊在洞庭湖上。“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如今岳阳楼的三楼依然挂着由毛主席亲手抄写的杜甫的《登岳阳楼》,两旁则悬挂着李白一生唯一题写的一副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这些也可以说是岳阳楼上与《岳阳楼记》有同等分量的镇楼之宝。在岳阳平江依然留有杜甫墓祠。我们无从考察其真假,但从杜甫墓祠可以感受到杜甫晚年的凄凉和岳阳人民对他的深深怀恋。
从高适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奋斗可以改变命运。高适早年家境贫寒,其母亲早亡;其父亲教他高家枪法,但在高适十六岁时病亡。年轻的高适尝尽了人间疾苦,年少老成,稳中求进。他第一次长安应试失败后,并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回家一边种田,一边苦读。他也有自己的长安梦,但他认为没有成名不需要来长安,甚至故意远离闹市,留守边关,所以他的诗一向表达的是边塞的风光和苍凉,这也让他和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并称为边塞四诗人。晚年他镇守石堡城,他内心知晓,边关虽然艰苦但却简单。他时时提醒自己,人生暮年,切不能急中出错。每当有重要选择时他慎之又慎,而不像李白那样意气用事。他在天命之年应举中第,进入仕途。“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他乐观向上,厚积薄发,最终大器晚成。高适通过奋斗终于完成了从草根到位极人臣的华丽转身。虽然高适心中的一团锦绣终于变成现实,但电影的开头有一个镜头却表达出了高适晚年心中最大的一个疑惑:“程公公,人生憾事多吗?”一直高高在上的程公公低下了高傲的头,高适的内心也升起了无限的惆怅……
《长安三万里》有近三个小时,却让人意犹未尽,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盛唐的波澜壮阔和衰败时的风雨飘摇;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有国才有家”。顺境也好,逆境也罢,只要心中有梦,生活有诗,长安就在前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2 1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