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长安三万里》助力西安暑期旅游热 “唐诗IP”西安早就在挖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20 01:38:00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今年的电影暑期档很热闹,其中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颇有“黑马”之姿,豆瓣评分、票房攀升,昨晚9时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该片上映11天,总票房破8亿。

《长安三万里》上映之后,褒贬不一,有人嗤其是一部诗词启蒙动画、历史的流水账,也有人赞其是一部以历史为裳、文化为骨的唐朝风光大片。

争议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于盛世大唐不同的想象和解读,而长安如一束照着国人精神世界的光,满目皆是芬芳,心中无限神往。

梁园三剑客

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32岁的杜甫进士落第,游历到洛阳遇李白同游,后41岁的高适加入,三人结为挚友,同游梁宋,并在梁园古迹写诗纵酒,快意人生,也因此成就了有名的『梁园三剑客』。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

李白,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为人爽朗大方,乐于交友,爱好饮酒作诗,名列『酒中八仙』。曾得唐玄宗李隆基赏识,担任翰林学士,后赐金放还,游历全国。唐肃宗即位后,卷入永王之乱,流放夜郎。其诗雄奇飘逸,尤以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最高,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高适,盛唐时期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盛唐四大边塞诗人』,亦是唐朝第一个以军功封侯的诗人。出生时家道中落,自小躬耕自给,后游历天下,时至中年却屡试不第。年过半百终有所成,受封淮南节度使,平定永王谋反,后进封渤海县侯。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幼时家境优渥,自小好学,七岁能作诗。少年游历时的雄心抱负,却在时间的消磨中,成为科举、干谒无果,客居长安十年的郁郁不得志。此后半生飘零,但始终关注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万钧,『三吏』『三别』成为现实主义诗歌的巅峰之作。

网友热评

momo:前半场鲜衣怒马少年郎与烈火烹油极尽繁华的盛唐,后半场前途困窘的中年人和高楼倾覆满目疮痍的河山。孩子们朗声大笑,大人们泪流满面……

干净的科萨5751:十岁看诗歌盛会,二十岁看兄弟情义,三十岁看壮志难酬,四十岁看命运蹉跎,五十岁看聚散离合……你总能在里面读到些什么!

Mr.Right:影片太短,短到装不下忧国忧民的胸怀、怀才不遇的悲愤和诗人一生的颠沛流离。

北纬诗人: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史诗,诗句脱口而出,是DNA动了。

望岛龙:诗只是媒介,拍的是人生起伏,悲欢离合。

苍月落西林:那些年少时囫囵吞下的词句,却在某时某刻击中了你。

Xaviera:诗在,书在,长安就在,只要我们一直阅读,一直流传,文脉在,文化也就一直会存在。

传承

再掀『唐诗热』

彰显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

影片时长将近3个小时,从唐代诗人高适的视角出发,用旁观者力求客观的身份,追忆式地铺开他与李白跨越数十年的友谊与交往,影片上映后掀起一股“唐诗热”。根据电影情节集纳42首唐诗名篇的《长安诗选》新编唐诗赏析集在多家电商平台热销,留言区不少读者催促出版社尽快发货。

而《长安三万里》之所以能在《中国诗词大会》之后让唐诗再度“热”,因为它不只是在说长安,不只是在说唐朝,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千古历史,我们的八荒沃土,我们的志士仁人,这片美丽土地上的一幕幕,都在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里,永远给我们营养与勇气。

当我们看到黄河,能想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看到瀑布,能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看到月亮,能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文字以其历经千年而从未模糊的力量,为同文同宗者构筑了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拍出了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审美的《长安三万里》,也拍出了延绵千年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自信。而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镌刻进我们的血脉,成为我们全民族的记忆与品格,也让我们能一次次在废墟上把一切伟大但倾颓的宝贵财富重新建造起来。

《长安三万里》,是这个炎热的夏天里一丝清凉的香气,是送给每个中国人的礼物,是写给每个中国人的情书。

重塑

从妆造、礼仪到典故还原大唐

打造动画版的东方美学

在有限的篇幅中,影片较完美地呈现了基本遵循史实的主要事件,从审美、典故、历史背景上力求真实还原。

在人物造型上,中老年李白的建模大体遵照《唐名臣像册》中的李白相;而舞姬脸上的桃花妆则借鉴了《簪花仕女图》中的唐代妆容;肥臀马匹则与昭陵六骏神似。礼俗方面,在吴指南墓祭奠时,高适倒米酒于蒿草;随处可见的插手礼,深度还原《韩熙载夜宴图》的礼仪之道。

在剧情设计上也巧妙融合史籍典故,岐王府宴席间,王维与李龟年的相遇暗指王维曾作诗《江上赠李龟年》(即其著名诗篇《相思》);而少年杜甫的出现也是《江南逢李龟年》中“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的典故借用。

而那本多次出现的《河岳英灵集》,则是唐玄宗时期殷璠编选的诗人选本,汇集了当时24位诗人的234首诗歌(今存228首)。高适的小侍从问集子中为何没有杜甫的诗句,也暗指杜甫在世潦倒不得志,但高适一句“将来别的集子里会收的”,也给了杜甫一个迟到的认可。

这样的还原是对史实的尊重,也是对观众最大的诚意,“《长安三万里》不再是对古代神话和神仙的主观想象,创作者不遗余力地从唐代历史中汲取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精华,再通过生动活泼的叙事,吸引不同年龄段的观众。”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江逐浪称,《长安三万里》将动画版东方美学带到一个新高度,填补了银幕空白。

命运

初读不知诗中意

再读已是诗中人

《长安三万里》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立体鲜活的文人形象,但电影想表现的绝不单单是诗人生平及群像,还有对人生际遇的探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华彩,也有不同的遭际——年少高适的怀才不遇,李白在入世和出世中的纠结愤懑,暮年孟浩然的潦草收场,他们绣口吐出的不仅是半个盛唐,也是各自跌宕起伏的一生。

不同的选择,导向不同的人生之路。电影中,高适曾对李白讲,“你是谪仙人,要回天上;我是世间人,我在世间盘桓”。他们都在时代与自我之间做出抉择,而这种抉择是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是大唐诗史和想象建构的结合,是万里诗卷和独属中国人浪漫情怀的碰撞,在每一位观影者心中埋下一粒“长安”的种子。

初读不知诗中意,再读已是诗中人。有人从诗文中看见“盛唐气象”,也有人从高适与李白的经历中体会到人生百味,总有些情愫会在历经千帆后,引起情感上的共鸣。电影结尾,李白被赦免后在江上高吟“轻舟已过万重山”,道出的是对人生几经波澜的释怀,也是千万普通人走出艰难困境后的豁然开朗。

所以有人说,这部动画电影孩子可以看,成年人也可以看。从古至今,人们遇到的问题其实都差不多,学业、职场世事难料,梦想“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也可能是一场空。然而,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烦恼固然一直在,但变化也一直在,你可以做出选择,坚持理想,向前走。哪怕难免归于平庸,但那种敢于打破困境的勇气,依然有价值。

《长安三万里》助力西安暑期旅游热

唐诗IP 西安早就在深挖了

《长安三万里》是一部和长安有关的电影,更是一部和西安离不开的电影。虽然影片的出品公司里并没有出现西安影视公司的身影,但是借助影视作品做旅游的文章,一直是西安擅长的。

随着《长安三万里》热映,咨询西安旅游路线的客户越来越多。近日,某线上旅行平台联合西安市曲江新区和《长安三万里》电影出品方推出了6条IP同款暑期研学线路,截至7月17日,销售额已超1240万元。

说起唐诗,其实在西安各大旅游景区都有不少的元素,大雁塔北广场两侧的灯柱、东西两侧步行街的灯饰,都有唐诗的身影。大雁塔的唐诗灯饰早就火出圈了,在兔年春节来临之际,灯火阑珊之时,诗词璀璨满树,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移步易诗,找到自己喜欢的诗句,被誉为独属长安的中国式浪漫。在大唐不夜城每天的巡回演出中,诗人“李白”除了会现身吟诗之外,还会和游客互动对诗,表现优秀的更有肉夹馍等西安特色礼物相送。

随着暑假小旺季的到来,近一个月,西安相关线路游及一日游等度假商品的预订量环比增长165%,西安市内博物馆门票销售额环比增长279%,加上《长安三万里》的热映,西安旅游又将迎来一波小高峰。

传统文化+现代元素,更好的表现形式加上有趣的互动,一定会有好的市场反响,西安文旅的不断创新,正是基于这样对文化IP的深度挖掘,才能一直人气长虹。 综合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曹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此外,该片还引发了内地“唐诗背诵热”“长安(西安)旅游热”“唐诗研学热”等,堪称“现象级作品”。近年来,“国风”成为内地年轻人新的审美取向。文博热、汉服热、非遗热……成为内
2023-08-10 16:16:00
...旅游机构,结合《长安三万里》电影的“知识点”,推出西安等历史古城之旅;市民穿上《长安三万里》电影中的角色仿妆拍照,古风拍摄受欢迎;各书店内的相关书籍如《李白传》等,销量明显上
2023-07-29 07:35:00
来西安感受唐诗的浪漫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来西安感受唐诗的浪漫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在西安举行全球首映礼《长安三万里》主创合影。(受访单位供图)《长安三万里》全球首映礼主会场展出的大幅海报。(记者 曾世
2023-07-04 03:55:00
暑期旅游+月光经济双驱动 多地银泰百货线下门店客流攀升消费回暖
...品类呈现近三位数增长,在新店开业、暑期体验活动以及旅游热、夜市经济政策等内外部因素叠加共同作用下,全国线下门店客流攀升,消费显著回暖。受暑期旅游需求暴增带动,可以满足户外露营
2023-08-19 15:54:00
...均同比增长81.7%;实现旅游总收入164.2亿元。哈尔滨的“旅游热”不是“一夜之间”走红,而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厚积薄发。城市是文化的拥有者,也是文化的建设者。坚持弘扬优
2024-02-28 11:23:00
...化展现得淋漓尽致。看壶口瀑布“黄河之水天上来”、在西安“一日看尽长安花”、在黄鹤楼“欲穷千里目”、在梁园诵《梁园吟》……《长安三万里》带火了唐诗主题旅游线路,影迷与影片真正实
2023-08-19 19:17:00
...长,“假日经济”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伴随着返乡潮和旅游热,新式茶饮全国各地门店假期销量再创新高。西安消费市场也呈现火热氛围,西安商务重点监测的49家商贸流通企业在春节期间(大
2024-02-21 07:45:00
《长安三万里》被起诉,洛阳人想争什么
...片情节与历史不符一事在网络上引起骂战,特别是洛阳与西安网友之间的骂战愈演愈烈,但该片制片方、导演、编剧却对此不予置评、不予回应,放任不管。从史实上看,洛阳市隋唐史学会与当地网
2023-08-19 21:02:00
浙江杭州千岛湖原生态峡谷原始森林和丰富的瀑布群
...它们不仅给游客带来了旅游新体验,也不断推动了西安的旅游热。这种文旅融合的新玩法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种新趋势,成为了新消费的重要场景。
2023-05-01 20:4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冲冠一怒为红颜:得知初恋女友被人强奸,男子愤怒之下杀死强奸犯
冲冠一怒为红颜:指的是吴三桂和陈圆圆的事情,当年李自成起兵,从吴三桂手上抢走陈圆圆,于是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引清兵入关
2025-04-02 14:20:00
传世名剑“七星龙渊”:持有者皆王孙贵胄,唐朝后便下落不明
引言宝剑,是中国古代尚武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无数的文人墨客都曾写下了关于宝剑的名篇,譬如郭震的《宝剑篇》:“昆吾铁冶飞炎烟
2025-04-02 14:27:00
北宋有八十万禁军,为啥却被几万金兵灭掉?原因让人尴尬
在小说《水浒传》中,梁山好汉林冲曾任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因此许多人认为北宋禁军人数众多。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北宋军力如此雄厚
2025-04-02 14:37:00
菏泽,这座镌刻着千年牡丹魂的芳华之城,自唐宋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驰神往的牡丹王国。当春风唤醒百亩花田,姚黄魏紫次第绽放,菏泽便成了流动的国色天香诗卷
2025-04-02 17:15:00
鲁网4月2日讯清明节前夕,74岁的莫洪文在家人的期盼目光中,整理着装,自重庆市梁平区出发,准备去“看望”四伯。目的地是1400多公里外的泰安市宁阳烈士陵园
2025-04-02 19:17:00
在地理概念中,“八百里”多为虚指,强调疆域之广袤。明宪宗朱见深的一纸敕书,将巍峨的武当大山凝结成四方界石——东抵冠子山奇峰
2025-04-02 20:18:00
曹操有七个女儿,全都年轻貌美,为何曹操让她们全嫁给一个男人?
对曹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在东汉末年那个乱世之中,曹操异军突起,成为了曹魏北方霸主的奠基人。对于曹操的评价,历史很难进行界定
2025-04-02 21:01:00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都有谁)
四面楚歌中的重要人物四面楚歌的意思,大家都知道,指的是腹背受敌,被别人困在中间,到了叫天不灵,叫地不应的囧境。可很少有人知晓四面楚歌的历史人物讲的是谁
2025-04-02 21:04:00
清明追思先哲 赓续关学文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千百年来,张载先生的“横渠四句”以及他的关学思想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与文化
2025-04-02 13:44:00
遇见《韵之队诗集》:一场跨越时空的诗意对话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碎片化的内容充斥着,心灵似乎也变得愈发浮躁。然而,总有一些美好的事物能够穿越喧嚣
2025-04-02 15:28:00
豫人为善丨大别山下56年的守望
大河网讯 带着准备好的鲜花,扛着扫帚,沿着97级台阶走到墓园……“老朋友们,今天我又来看你们了。”在信阳市光山县文殊乡花山村花山寨烈士陵园内
2025-04-02 15:30:00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吴祚麓芜湖,是一座古老的商埠城市,地处长江下游,南依皖南山系、北临江淮平原,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交通枢纽位置
2025-04-02 15:36:00
历史上的今天 | 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诞辰
汉斯·克里斯汀·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又译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德森等
2025-04-02 11:32:00
季布一诺:楚汉风云中的诚信丰碑
他是项羽麾下骁勇善战的猛将,令刘邦闻风丧胆;他也是汉高祖悬赏千金也要生擒的“死敌”。可当生死攸关之际,竟有人甘冒灭族之险
2025-04-02 0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