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杨士奇:明朝五朝元老,权倾朝野的内阁首辅
...十岁的他,终于走完自己光辉传奇的一生,这个人就是杨士奇。杨士奇,本名杨寓,字士奇,号东里,是吉安府泰和县人士,就是今天江西省的泰和县,1366年,他出生在江西袁州的宜春县凤凰台,不过在他一岁的时候,他爹就...……更多
聊聊从草根逆袭成首辅,见证明朝50年兴衰的杨士奇
...多的名臣,其中当以“三杨”最为著名,这三人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三人辅佐皇帝,共同缔造了明初的繁荣景象。三杨之中,杨士奇应当是最被皇帝器重之人,自从被朱棣看重后,他的官职迅速升迁,最后官职内阁...……更多
明朝历史:杨士奇从幼年孤苦到内阁首辅的逆袭人生
杨士奇幼年丧父,跟着母亲历尽生活的艰难,他嗜书如命,手不释卷,逆袭成为内阁首辅。杨士奇在建文年间参与编修《明太祖实录》,被朱棣选入内阁,是明朝最早进入内阁的七位文臣之一,杨士奇从此在内阁任职四十多年...……更多
明朝五朝元老杨士奇以小小举动赢得人生转机
...个小小的举动而已!明朝最强内阁组合“三杨”之一的杨士奇在8岁时,就因一个小小举动,令严厉的继父刮目相看,从而也彻底改变了他的一生。杨士奇(1366年-1444年),吉安府泰和(今江西泰和县)人,明朝重臣,先后历经五朝,...……更多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钦命陈循:凡处军国重务、应制等文字及大官给膳,悉同士奇,日侍经筵讲说史故事如故。在“三杨”先后过世之后,陈循、曹鼐和马愉三人同掌内阁,曹鼐担任首辅。由此开始,明朝内阁由“三杨辅政”转变为“三状元辅政”...……更多
魏藻德:明朝升职最快首辅,权谋与命运的交织
...断。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魏藻德作为明朝末期内阁首辅,才智过人,卓尔不群。他的一生,充满了政治权谋和命运的起伏,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故事。魏藻德出身于一个寒微的士人家庭,他自幼聪颖机敏,勤奋好学。在科...……更多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朱棣建立了文渊阁协理朝政,任命黄淮、解缙、胡广和杨士奇等人入阁参预机务,明朝的内阁制度由此开始。而黄淮、解缙和胡广,也成为了大明王朝的前三位内阁首辅。土木堡之变后,明朝的国力大不如前,加之历代朱皇帝也...……更多
申时行:明朝中兴之臣的传奇人生
...明朝再活了近百年,这个人就是张居正之后的第二位内阁首辅申时行。张居正的铁杆粉丝申时行的身世问题过程比较复杂。申时行出生在江南大家族,古时候的大家族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子嗣比较多,对于孩子的归属上比...……更多
和珅、刘墉和纪昀都是大学士,他们谁的权利最大
...上是位低权重。 朱棣靖难后,又增派官员,如解缙、杨士奇、胡广、胡俨等“入职文渊阁”,协助他处理政务,内阁制度由此开始。不过这时的大学士还没有殿阁之名,比如当时的内阁首辅解缙称右春坊大学士。仁宗时,三杨...……更多
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皇权、内阁与宦官的博弈
...政,所以太皇太后也不能摄政,便将权力交给了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位内阁学士。他们三个通常是将决策拟定好,皇帝只需象征性地回复几句,所以说在此时决策权基本上已掌握在内阁的手中。再后来嘉靖登基之前,从前的三...……更多
盘点明朝的杨姓人物,历史的主导力量
...而是因为三个姓杨的人在明朝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作用。杨士奇第一个人是杨士奇。至正二十五年,杨士奇出生在袁州。杨士奇出生的时候,正是朱元璋老先生闹革命的时候,兵荒马乱,民不聊生。杨士奇一家颠沛流离,朝不保夕...……更多
明朝死得最凄惨的内阁首辅是谁呢
...,其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宰相制度,内阁的领军人物就是首辅,六部尚书的文件一般都是先呈交内阁,内阁同意之后再由皇帝批阅。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内阁虽然位高权重,可是在皇帝身边当官也是个苦差事,因此...……更多
明朝宦官之祸:从废除丞相到司礼监的崛起
...,英宗越过彼时秉政的张太后与“三杨”(即内阁大臣杨士奇、杨荣、杨溥),亲自提拔王振为司礼监掌印太监。随着张太后的去世与“三杨”的相继离职,掌印太监王振成为了皇帝在朝中的代言人,而他掌权所做的第一件事,...……更多
费宏:从少年状元到明朝内阁首辅的辉煌人生
...湖东野老。江西省铅山县福惠乡烈桥人,明朝状元,内阁首辅。费宏自幼聪慧好学,13岁中信州府童子试“文元”,16岁中江西乡试“解元”,20岁中殿试“状元”,深受宪宗皇帝朱见深的赏识,把费宏留京任职。此后,官职屡迁...……更多
他是明朝最后的内阁首辅,卖主求荣墙头草
...误君误国”的诸多臣子中,时任文渊阁大学士、明朝内阁首辅,也是有明一代最后一位内阁首辅的魏藻德赫然在列。▲明太祖朱元璋画像明朝大学士、内阁阁臣向来是才学兼备、文采出众之人,这位内阁首辅魏藻德自然也不例外...……更多
张居正到底做了什么事落得个这样悲惨的下场
...了很多。当时内阁争斗非常激烈,大学士夏言和严嵩争夺首辅之位,夏言当上首辅之后又被严嵩陷害,最后被搞下台,严嵩踩着夏言顺利升为内阁首辅,看多了这些内阁纷争,张居正才认识到朝堂的黑暗,他虽然没有参与竞争,...……更多
从魏忠贤到黄立极:明朝内阁的权力更迭与斗争
...已经成年,所以魏忠贤并不愿意由他来继承帝位。当时的首辅黄立极是阉党成员,他却第一次违逆了魏忠贤的意思,率先公开倡议,提出拥立信王朱由检为帝并得到了朝臣们的积极响应。眼见情势已经一发不可收拾,魏忠贤尽管...……更多
明朝传奇人物胡濙,历经7朝辅佐6帝,见证明朝60年兴衰
...登基后,原先辅佐太子理政的官员迅速得到重用,例如杨士奇、夏原吉、杨荣、金幼孜等人。而胡濙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给朱棣“办私事”,他不是太子的嫡系,这就有点尴尬。不过,明仁宗也不是心胸狭窄之辈,他召来胡濙,和...……更多
揭秘明朝宦官:皇帝的秘密武器与制衡文官集团的力量
...见。不仅如此,这批安南宦官与内阁阁臣也关系良好,杨士奇与杨荣都曾与他们有着长期的密切合作。杨士奇甚至公开夸赞过安南宦官阮安,认为他“忠于奉公,勤于恤下”,为大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成化年间,明朝宫廷...……更多
李时:明朝政坛的过渡者与言论自由的倡导者
方献夫成为内阁首辅后,他的表现与之前的低调内敛截然不同,展现出一种恃宠弄权的态势。这引来了言官们的连续弹劾,而嘉靖帝对他的态度也变得暧昧,使得方献夫感到压力巨大。在这种夹击之下,方献夫开始考虑退位,...……更多
明朝内阁首辅的更迭:从蒋冕到杨廷和的权力之争
因为“大礼议之争”的硝烟弥漫,首辅杨廷和被嘉靖皇帝罢职归乡。自此开始,蒋冕成为了明朝的第二十二位内阁首辅。不过,他的首辅任期有点儿短,只有不足三个月的时间就被嘉靖帝罢免了。蒋冕(1462年——1532年),字敬...……更多
杨廷和:从神童首辅到帝国掌舵者
...明王朝的第二十位首辅,与之前的首辅们解缙、胡广、杨士奇、陈循、陈文和彭时一样,都是江西吉安人,难怪这里会有“首辅之乡”的美誉。杨廷和生于英宗天顺三年,祖上在元末时期为了躲避祸乱才迁入到四川新都。其父杨...……更多
从神童到内阁首辅:高拱的仕途传奇
...,那是大明王朝的权力枢纽。而能步入内阁,成为阁臣或首辅,更意味着仕途生涯的顶点。而高拱能达到这个顶点,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在于,他押对了宝。就像那些身上只有一文钱,在赌坊押了所有人都不会押得赌注,但却赚得...……更多
朱元璋的历史倒车:从分封制到废除宰相制度
...只干了10年,年仅36岁就驾崩了。二、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约等于宰相。说好的不要宰相呢?为啥明朝中后期又出现了类似宰相的内阁首辅呢?我就想问问大家,内阁首辅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这些人,和其他朝代的宰...……更多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不仅没有给他官,反而还折磨了他五天五夜,最后魏藻德惨死在狱中。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大明朝“最无耻”的首辅大臣。明朝首辅魏...……更多
张居正的传奇首辅之路:从荆州秀才到内阁首辅
首辅高拱被张居正和冯保合谋赶跑后,另一名阁臣高仪也非常识趣的病故了。于是,张居正笑得可开心可开心了,他终于成了大明王朝正儿八经的内阁首辅,只要摆平了万历皇帝和李太后这对孤儿寡母,那整个大明朝就他说了...……更多
朱元璋为什么要发动胡惟庸案,废除丞相制度
...逐渐和朱元璋当年废掉的中书省相同。而内阁的老大内阁首辅,也开始越来越像是宰相。等到了明朝中后期之后,这时的内阁首辅,已经和以往的宰相没有任何区别了,甚至比宰相的权力更大。比如万历年间的著名首辅张居正就...……更多
明朝最无能的内阁尚书,被讥讽内阁是“纸糊三阁老”
...部是“泥塑六尚书”。在明宪宗成化年间,当时的内阁是首辅万安、大学士刘珝、大学士刘吉。万安之所以能当上内阁首辅,不是因为有多少拿的出手的政绩,主要是靠他巴结献媚的本领。他的主要巴结对象,就是最受皇帝宠爱...……更多
王家屏:从乡村少年到内阁首辅的崛起
1591年,也就是万历十九年,申时行在首辅任上兢兢业业的当了八年泥瓦匠,面对“册立太子风波”,他在万历皇帝和朝臣中间再也无法继续和稀泥,所以只得请辞,脚底抹油直接开溜回乡了。而排在他后面的许国和王锡爵两人...……更多
从首辅到奸相,张居正的一生
...书本,开始真正的施政之道。徐阶打败了严嵩成为了内阁首辅,而张居正也逐渐的登上了高位,在万历年间时终于登上了内阁首辅之位,位极人臣,而这时的万历只是十岁的孩子,而这时整个大明王朝的实权都掌握在了万历的母...……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混乱的东周有孔子、老子、孟子,安定的西周为何一个“子”都没有
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要说哪个朝代最令人神往?在作者眼里,应该是周朝。因为这个朝代的思想、文化最为繁荣和多样,诸子百家们对“人”的思考最为深刻
2024-06-18 17:01:00
春秋史上厚颜无耻排名,此人第一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就是一个礼义廉耻都崩坏的时代,不说百姓说话不算,就连皇帝大臣也是一样,全都是一团糟,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说一个很无耻之人
2024-06-18 17:07:00
战国时期,韩国是弱国,秦国为何不先打韩国
虽然战国时代号称是“战国七雄”,但其中的韩国,水平跟今天的韩国比也有得一拼,那就是“弱”。尽管作为曾经中原头号强国晋国的一个分支
2024-06-18 17:14:00
三星堆出土小动物,粉碎多少旧认知
“三星堆出土的那些小动物”被网友捧上了热搜!青铜大鸟头、雄鸡、狗(据说已被权威认定为虎)……最让人大呼意外的是一只陶猪
2024-06-18 17:08:00
哪个医生,被皇帝称做“王”,活了140多年
此人据说活到了141岁,医术不用说,那是相当的精湛,而且最主要的医德高尚,不管是老百姓还是皇亲国戚都非常尊重他。李世民曾经为他写诗
2024-06-18 17:04:00
为何山东诸侯不效仿秦国政策进行变法
当魏之方明立辟,从宪令(行)之时,有攻者必赏,有罪者必诛,强匡天下,威行四邻。——《韩非子·饰邪》战国大势,变法则强,不变则灭
2024-06-18 17:05:00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
2024-06-18 17:22:00
为何说长平之战最后一个战死的是白起
长平之战的来龙去脉我想大家应该都知道,这里就不赘述了。总之就是在秦赵对峙的关键时候,赵国把老将廉颇换成了夸夸其谈的赵括
2024-06-18 19:09:00
我们在看电视剧的时候看到古代侠客来无影去无踪,刀光剑影,甚是让人觉得好厉害的样子,以至于小编从小就下定决心要成为一名武侠剑客
2024-06-18 17:21:00
韩信和勾践相比,谁更能忍呢
二人的可比性不大。首先就是二者的地位不同。一个是君主,一个臣子,所处位置的不同,也就导致了二者的行为的不同。但总体来说
2024-06-18 17:14:00
功高盖主只是表象,哪3个原因直接导致商鞅活不成
秦国历代君主,习惯于卸磨杀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种行为,似乎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之中了。功臣宿将在王朝做大做强以后
2024-06-18 19:10:00
拥有三寸不烂之舌的张仪,为何说不过一位武将
秦国在正确的时间遇见了改变其国家命运的男人。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商鞅帮助秦国洗经伐髓,拥有了强国之基。随着秦孝公的故去
2024-06-18 19:12:00
聊聊弃商从政吕不韦
俗话说“跳槽穷半年,改行穷三年”,毕竟隔行如隔山。但是历史上不乏有些改行者,往往还能做出一番大事业。从战国时代吕不韦弃商从政
2024-06-18 19:20:00
孔子弟子请百姓喝粥,孔子为何派人把粥给倒掉了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
2024-06-18 19:16:00
鬼谷子出的什么数学题,把他的徒弟孙膑和庞涓都难住了
当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还没有什么独尊儒术,说实话那是个牛人辈出的时代,随随便便一出手,都是牛人,并不是孔子才算超凡脱俗的牛人
2024-06-18 1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