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4 19:2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土木堡之变中,大明王朝的第七位内阁首辅曹鼐因为随明英宗御驾亲征而殉国身亡。此后,陈循成为了大明的第八位内阁首辅。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陈循(1385年——1464年),字德遵,江西泰和人,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从成祖时期入仕,历仕了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和景泰五位帝王。尤其是,他对于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政局的稳定,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陈循的幼年坎坷不幸,在五岁时就丧母,在不到十岁时就丧父。父母双亡后,他多亏了长兄德逊的抚养和照顾,才能长大成人,成就了自己的宰辅人生。

悲惨的人生经历和艰辛的少年生活,不仅没有磨灭他的意志,反而成为陈循奋发图强的动力。于是,天资聪颖的陈循加上勤奋苦读,很快便成为十里八乡的少年英才。据《南寮陈氏宗谱》记载:

陈循初入乡塾,不三数过辄诵,老成咸异之。

顶着这样的光环,陈循参加江西的乡试便高中头名的解元,赢得了参加第二年会试的机会。

1415年,陈循上京参加礼部组织的会试,洋洋洒洒答完试卷,他本来在答卷启封前被判定为头名。不过,在试卷启封后,因为主考官梁潜也是江西泰和人,为了同乡避嫌,遂将陈循改为了第二名。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在明成祖朱棣亲自组织殿试时,陈循再次力拔头筹,他的策论一举赢得了朱棣的欣赏,被钦点为状元。同时,陈循也成为了迁都北京后的第一位状元。

依照惯例,陈循被授翰林院修撰一职,开始在此熬资历。由于他对朝廷的典章制度非常熟悉,因而迅速成为了朱皇帝身边的重要侍臣,先后得到了成祖皇帝和仁宗皇帝的重用,被任命为侍讲学士。

宣宗皇帝朱瞻基登基后,陈循被进一步予以重用,获准入职南宫,还被御赐一套玉河桥西面的府第。在“三杨”后期,陈循被恩准入阁参预机务,当时的内阁首辅是杨溥。

明英宗登基后,逐渐开始宠信宦官王振,同时也认为杨溥已渐老迈,应多加休养,遂命陈循多多辅政。据《明史》记载,英宗皇帝钦命陈循:

凡处军国重务、应制等文字及大官给膳,悉同士奇,日侍经筵讲说史故事如故。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在“三杨”先后过世之后,陈循、曹鼐和马愉三人同掌内阁,曹鼐担任首辅。由此开始,明朝内阁由“三杨辅政”转变为“三状元辅政”,不过,由“三杨”竭力打造的“仁宣之治”也终结了,明朝的历史进入到多事之秋。

1449年,也就是正统十四年,蒙古的瓦剌部首领也先率军南侵。明军全线溃败,塞外仅剩下了大同一座孤城,京畿重地北京也面临着危险。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在当时,以王振为首的宦官集团已经崛起,面对蒙古人的南侵,他竟然认为这是天赐的良机。在王振看来,历史上的权阉层出不穷,但能够掌握军权的却少之又少,如果自己能够统兵出征的话,必定可以留名青史。

于是,王振开始极力鼓动明英宗朱祁镇效仿当年的朱棣,也御驾北征蒙古。一听此言,群臣沸腾了,在首辅曹鼐的带领下,陈循、胡滢、王直等人都纷纷谏阻,坚持认为在军需不齐和敌情不明的情况下不能贸然御驾亲征,毕竟这事关大明朝的国祚。

而朱祁镇本人也知道自己的斤两,咋呼几句还行,真要带兵出征似乎没有太大的把握。不过,在王振的一再蛊惑下,朱祁镇还是执意出征并由太监统兵。

首辅曹鼐一看再难以劝阻,为了减少损失,他只得主动请缨随驾出征,留下陈循等人在京中处理朝政和补给后勤。结果,号称五十万的亲征大军,遭遇了明朝历史上最惨痛的一次失败,史称“土木堡之变”。除了明英宗被俘以外,数十位重臣都遇难殉国,其中就包括首辅曹鼐。

噩耗传到京师,举国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太后和于谦等大臣,为了保证大明朝的稳定和延续,在坚决主战的同时,拥立朱祁镇的同父异母弟弟郕王朱祁钰即位。

作为负责留守的内阁大臣,陈循在此危难之际,虽不像于谦那样支持新君登基,但也没有太过反对,持一种默许的态度。在陈循看来,英宗的长子不足三岁,在此危难之时选择朱祁钰即位,的确是最好的选择。

也先在取得土木堡的重大胜利后,裹挟着明英宗继续南下,目标直指京师北京。一时间,许多官员鼓噪迁都南逃,以徐有贞等人为首大放厥词:

天命已去,只有南迁才可纾难。

而以于谦、王直等为首的主战派却坚决反对南迁:

言南迁者可斩也!

陈循在审时度势后,代表内阁旗帜鲜明的表态反对南迁,主张誓死保卫京师。正是在于谦、陈循等人的坚持下,明朝才避免了北宋王朝的悲剧,没有上演江山沦丧和偏安一隅的悲剧。

朱祁钰在这种背景下匆忙登基,史称景泰帝。而随着新帝的登基,作为人质和筹码的明英宗朱祁镇已经大大贬值。

蒙古瓦剌部此次南下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抢掠,取得土木堡之变的胜利并且俘获大明皇帝,实属意外的收获。而且,他们多以骑兵为主,严重缺乏攻城的器械,所带的粮草也不足,宣扬攻陷北京城更多只是恐吓罢了。

随着朱祁钰的登基,随着大明王朝暂时恢复了稳定,随着各地的勤王之师纷纷抵达北京,蒙古人已经成了强弩之末,所谓的突袭北京城已经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不得已,瓦剌军结束了围攻北京的战斗,开始逐步后撤。在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后,明代宗朱祁钰的皇位渐稳,他正式任命陈循出任太子太傅兼文渊阁大学士,成为新一任的内阁首辅。

瓦剌虽然撤军了,但并没有真正消停,他们眼见明英宗已经没有了剩余价值可以榨取,于是就将其放归回京,成心让明朝为难。

随着朱祁镇的回归,明廷彻底懵圈了,完全不知所措。你想啊,新帝已经登基,旧帝却活着回来了,咋办?作为内阁首辅,陈循和于谦等大臣议定,由朱祁钰继续当政,但是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在景泰帝朱祁钰病重后,石亨、徐有贞等朝臣暗中串联,通过“夺门之变”一举推翻了朱祁钰,拥立朱祁镇再次登基称帝。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复位后的明英宗,尽管深知于谦、陈循等大臣在土木堡之变后并无过错,但在石亨等拥立之臣的挑唆和诬陷下,还是将于谦等当年北京保卫战的有功之臣统统处决。

作为首辅,陈循也受此牵连,不仅被罢免了首辅之职,还遭受了一百的刑杖后被流放。当时,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老人。

陈循除了是一名出色的政治家以外,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中有许多上乘的佳作。比如,他的一首《省亲诗赠郭绍容》:

忆别严亲久,今朝定省游。满斟桑落盏,稳驾木兰舟。燕语东风暖,莺啼绿树稠。倚门亲望久,去去莫迟留。

虽然陈循自幼丧父丧母,但他还是表达了自己至真至孝的情感,语调亲切,感情真挚。

1462年,随着石亨等人的过世,已经被流放五年之久的陈循才终于回到了京师。他在上表谢恩后,随即归乡养老,不久便在家中过世,享年七十九岁。

在成化年间,陈循的女婿李遇任南京工部都水司郎中,他为岳父陈循请乞:

兹特复卿旧职,遣人谕祭。呜呼!哀其死而悯其忠,式遵先志;厄于前而伸于后,永惬人心;灵爽如存,歆余至意!

陈循为何在土木堡之变后接任大明王朝的首辅

成化皇帝感念陈循对大明朝的忠直,遣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左参政张永谕祭。至此,陈循终于被昭雪平,反。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4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最后三位首辅,陈演、蒋德璟和魏藻德的故事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大明王朝,从此开始一步步加强中央集权。到了洪武十三年,他借“胡惟庸案”大做文章,就此颁布了“废丞相大夫罢中书诏”,从此罢除丞相而权分六部,统归皇帝一
2024-03-12 01:46:00
明朝第一忠臣于谦被冤斩,太后得知后水米不进,锦衣卫抄家时落泪
五朝臣子于谦纵观中国24史,大明王朝是一个全靠同行衬托的王朝。一方面它的藩王分布情况众多,整个国家要养着大量不交税的蛀虫,此外大明的土地兼现象异常普遍,国土上流民无数。但另一方面
2024-12-01 09:15:00
他拼死保住江山,却被皇帝以“谋反”罪杀害
...,由于有“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辅政,开创了大明的仁宣之治。1435年,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后,朱祁镇继位,即明英宗。起初,有太皇太后张氏、“三杨”在,朱祁镇的宠臣杨振不敢
2023-02-24 20:20:00
于谦历史评价为何这么高?既成功且主动成仁,历史长河难有第二人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扶庙堂之既倒,救黎民于水火。大明正统14年(1449年)7月,瓦剌兵分四路大举进攻大明,大汗脱脱不花攻辽东,阿剌知院攻宣府,别将攻甘州,太师也先围攻大同
2024-11-27 09:16:00
土木堡之役之后,为什么大明王朝没有陷入天下大乱?
...靖康之难类似,皇帝被俘,文武百官伴驾随征悉数阵亡,大明精锐部队尽数战死,之后瓦剌长驱直入围攻大明京师,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的局面,大明王朝却硬生生挺住了,不仅击败了瓦剌守住了江
2023-02-21 20:24:00
明代宗的“靠山”于谦,为何没有入内阁主政
...新立了一位皇帝,即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是为明代宗,大明朝迎来了一个短暂的新时代。明代宗能当上皇帝,外部因素是瓦剌威胁导致,内部因素是明英宗的儿子年幼,加上刚刚升任兵部尚书的于
2024-04-18 11:28:00
徐有贞:从土木堡之变到夺门之变的关键人物
...明英宗朱祁镇画像)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9月1日。对大明王朝来说,这是一个永难忘怀的日子。这一天,从北方前线,传来了一个举国震惊的消息。明英宗朱祁镇率领二十万大军在土木
2024-01-24 20:39:00
简介明朝内阁首辅徐有贞
...晚号天全翁,南直隶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朝中期内阁首辅,因封爵武功伯,世称徐武功。徐有贞是宣德八年(1433年)癸丑科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土木堡之变后曾建议
2024-06-24 16:48:00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师级别人物。另一位湛若水,是甘泉学派的创始人,更是大明知识界的老资格。最后一位王艮,是泰州理学的创始人,更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亲传弟子。(王艮雕像)三位名师齐上阵,倾囊相授,
2023-01-13 22: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闹市寻迹|明、清两代陕西最高学府关中书院
漫步在西安南门里的书院门街上,笔墨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行至深处,一座气势恢宏的古建筑群落静静矗立,飞檐翘角间,透着岁月的厚重
2025-10-08 17:51:00
豫味儿月饼!快来品品
中秋是跨越千年的文化共鸣文物是历史馈赠的璀璨瑰宝当中秋月饼遇上河南文物每一款都是时光与美味的交融每一口都饱含中原大地的深厚底蕴这个中秋让我们来一场月饼与文物的浪漫邂逅吧 这
2025-10-06 08:19:00
万家共盛世,灯火话团圆,今天中秋节,最圆的月亮是家国同庆,最美的团圆是国泰民安。
2025-10-06 13:10:00
开栏语白山松水,藏百年风骨;林海雪原,记千秋英魂。当科技的光影唤醒尘封的记忆,那些镌刻在吉林史册上的名字便有了鲜活模样
2025-10-06 20:48:00
巾帼卫山河 丹青诉忠魂————《八女投江》佳作赏析
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用血肉之躯筑起民族脊梁,留下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八女投江”就是其中之一。1938年10月
2025-10-06 22:54:00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