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13 22:51: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李春芳画像)

正德五年,公元1511年。

按中国独有的干支纪年法,是一个辛未年。

在这一天的秋天,南直隶扬州府兴化县诞下一名男婴,男婴的名字叫做李春芳。

李春芳从小就是个很聪明的人。

当然了,一般一篇文章开始,为了突出主人公,大家都会用聪明、聪慧等词语来进行描述。

毕竟有主角光环,当然要和别人不一样。

但我们这位李春芳同志,作者却绝无半句虚言,他的的确确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人才。

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八岁熟读四书五经,十二岁经史子集倒背如流。

虽然李春芳并不理解倒背如流究竟有什么意义,但反正自己生来聪慧,背就背了。

年少以有如此才学,长大之后,李春芳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李春芳参加乡试,轻松中举。

朋友们,初次参加乡试就高中举人,虽然我形容得很轻松,但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譬如我们的范进同志,挣扎了半生才混了个举人的名分,就几乎不能自已,差点要疯掉。

但对李春芳来说,中举并不是他的最终目标。

书香瀚海,知识无穷无尽,他要一直学习下去。

但光是自己学习,一来效率太慢,二来恐怕会走弯路,所以必须找两个良师益友来辅导自己。

于是,李春芳分别拜了三位老师,来教导自己的功课。

这三位老师名气很大,一位欧阳德,是江右王门学派的大师级别人物。

另一位湛若水,是甘泉学派的创始人,更是大明知识界的老资格。

最后一位王艮,是泰州理学的创始人,更是明代理学家王阳明的亲传弟子。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王艮雕像)

三位名师齐上阵,倾囊相授,我估计这师资阵容比清华北大也差不到哪儿去了。

果然,嘉靖二十六年,李春光擢进士第一,又以鼎甲第一成为了丁未科状元。

忘了提,在李春芳参加的那一次科举考试中,有一位坐在他身后的考生,虽然成绩平平,但也混了个进士,由此步入仕途,这位考生的名字叫做张居正。

现在,再说回我们的李春芳同志。

朋友们,状元郎,相当于高考成绩全国第一,可不是开玩笑的。

明朝的科举是乡试、会试、殿试层层筛选,可以说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能名列其中已经是十分不容易,又何况是第一名的桂冠呢?

但我想当时走出考场的李春芳如果能接受记者采访,他一定会微笑着告诉大家:

soeasy!

是的,对李春芳来这种级别的大神来说,考试只不过是走个流程罢了。

状元及第后,李春芳很快来到了翰林院。

翰林院是个好地方。

我们知道,明朝有“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规定。

虽然这规定并非是黑纸白字的法律明文,但这种约定俗成的规矩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更管用。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翰林)

如果不能在科举考试中获得优秀名次亦或被皇帝青睐,翰林院的大门,是很难进得去的。

而如果想要在朝廷里发展起来,升职加薪,走上人生巅峰,譬如进入内阁,成为阁臣或首辅,同样要有在翰林院的工作经历才行。

现在,李春芳已经步入翰林,他只需要在翰林院中磨练几年,找准机会,一定能在大明王朝中混出自己的一片天来。

但让所有人,包括李春芳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没等在翰林院里待两天,就直接被皇帝挑中,安排到西苑撰写青词去了。

“安排到西苑撰写青词去了”——这句话信息量很大。

我们知道,明世宗朱厚熜是个十分神叨的皇帝,一生只爱三件事,修仙,论道,吃丹药,其余概不负责。

《明实录》中有记载:

世宗性卞,待宫人多不测。

卞,有狂躁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皇帝精神上有点问题,喜怒无常,经常打骂宫女,服侍皇帝的这帮宫女,稍微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被皇帝责罚。

皇帝长期打骂宫女,这帮宫女居然产生了逆反之心,趁着皇帝睡觉的时候,搞了根绳子,几个人七手八脚,差点把皇帝给勒死。(壬寅宫变)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明世宗朱厚熜画像)

这是一段大明王朝历史上极为有趣的故事,如果各位有兴趣,可以移步看一看我之前写过的一篇文章,在这里,我就不再赘述了。

明世宗朱厚熜:说出去谁能相信啊,我差点被一帮宫女给弄死

皇帝在紫禁城经了这么一着,估计是吓怕了,于是朝也不上了,开始移居西苑居住。

也就是说,在嘉靖皇帝的时代里,大明的政治中心从紫禁城转移到了西苑。

而被皇帝挑中,选拔到西苑的官员们,必然可以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

如何重用呢?

高官厚禄当然不在话下,但还有一样十分重要,那就是要帮皇帝撰写青词。

青词,即道教诗歌。

皇帝崇仙信教,自然爱捣鼓这些东西,

譬如我们熟知的大明头号奸臣严嵩,就是一度靠写青词从而受皇帝宠信的。

李春芳当然不是什么奸佞之辈,他是个学富五车的年轻人,他有着更为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在皇帝身边小心服侍赢得了皇帝的好感,皇帝龙颜大悦,心情不错,委任其为礼部尚书,加太子太保衔。

礼部尚书,正二品,相当于今天的宣传部部长。

能升职如此之快,一来是皇帝的确是十分器重,二来还是要靠李春芳同志优秀的工作能力。

没办法,他是个学霸。

经史子集,天文地理,民生政治,基本上就没他玩不转的。

很快,李春芳再度升职,任武英殿大学士,正式加入内阁。

时间来到公元1567年,这一年,大明王朝最能折腾大臣,最能挑事儿的嘉靖皇帝因为长期服用重金属超标的所谓“灵丹妙药”导致身体状况极速下降,没两天就龙驭上宾,领了便当。

大明的最高领导换成了他的儿子,明穆宗朱载坖。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明穆宗朱载坖画像)

相比之下,朱载坖就是一个比较老实的帝王。

登基之初,他没有搞过什么惊天动地的朝政改革,也没有发起过什么骇人听闻的政治清洗运动,他唯一的诉求,就是自己怎么着也算是新皇登基,能不能重新修缮一下紫禁城。

皇帝的意见刚说出口,李春芳第一个就站了出来。

李春芳面对皇帝的诉求,毫不留情,十分激动地说了这么一段话。

“上新即位,而遽兴土木,可乎?”——《明史》

皇帝刚刚登基,就大兴土木,这合适吗?

一顿灵魂拷问,新皇帝只好作罢。

但通过这件事儿,朱载坖却认为,李春芳刚正不阿,敢于进谏,是个十分靠谱的大臣,于是一年之后,直接升了李春芳的职,授其为内阁首辅。

能当上内阁首辅,这一辈子的仕途也就算是圆满了。

作为学霸,李春芳也算不辱自己的博学多才之名了。

但对李春芳来说,他这个首辅,还真不是好当的。

他在内阁中任首辅时,阁中另有两位阁臣,一位高拱,一位张居正。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张居正画像)

这两人沆瀣一气,十分看不上李春芳。

高拱曾经授意和自己同一阵营的监察御史齐康弹劾李春芳,说什么李春芳同志水平一般,是个庸才,为人狡猾奸诈,不能重用,诸如此类,反正把李哥是好一顿埋汰。

政治对抗是常有的事儿。

当首辅就是大明二把手,难免让人眼红,朝臣们今天你攻击我,明天我攻击你,今天你上折子参我一本,明天早朝的时候我弹劾你不就得了呗。

打呗,一报还一报呗。

但李春芳受到了高拱的攻击之后,却表现出了一种令人啧啧惊奇的态度。

别人去皇帝那里弹劾他,他得知后,立刻给皇帝写了奏折,其中的内容不是替自己辩解,更不是攻击高拱,而是情真意切的请求辞职。

他表示自己老了,干不动了,大明王朝新人辈出,自己应该把机会让给年轻人。

这实在是一种高风亮节的品质。

要知道,但凡是能干到内阁首辅那个地位的,基本上对权力都会有新的看法。

绝大多数人对权力十分渴望,先追求再拥有,并且只要一旦拥有,就很难割舍。

权臣向来都会手握权力而死,也就是说,在大臣们心中,权力比命还大。

权力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为人的初心,做臣子的本分。

但对李春芳来说,权力在他眼里似乎不值一提。

皇帝当然明白前前后后是怎么回事,所以并没有批准李春芳的请求,还安慰李春芳,让他没事别瞎想,好好干就完事儿了。

没想到李春芳同志不依不饶,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开始,连上五封奏折,强烈要求辞职。

高拱很开心,那些政治上的投机派们都很开心。

李春芳:乱世中的一股清流,是大明王朝最温暖的人

(高拱画像)

他或许并不是真的干不动了,但他一定是真的不想干了。

人就是这样。

有些人穷尽一生追求的东西,在另外一些人眼里,似乎一文不值,如浮云,如粪土。

而李春芳,正是这样的人。

素来,作者在讲述一个大明官员的一生时,内容难免充满政治智慧,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故事。

文臣们之间的对抗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比边境上的战事还要惨烈。

笔是他们的刀,纸是他们的剑,他们杀人在无形之间,且从不见血。

顶级权谋屡见不鲜,尔虞我诈层出不穷。

但在李春芳这里,似乎是个例外。

他的一生,像春风拂过卢沟桥,秋雨浸润九寨沟。

简简单单,朴朴素素。

他并没有什么好研究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正直又善良的大明文臣罢了。

隆庆六年,李春芳致仕。

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李春芳病逝于乡里,时年七十五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14 06: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明朝结局最完美的内阁首辅李春芳,退休回乡侍奉年迈父母
...石麓,南直隶扬州兴化(今江苏省兴化)人。他是徐阶之后大明王朝的第三十四位内阁首辅,也是继顾鼎臣之后又一位有“宰相”之名的内阁首辅。1511年,李春芳出生于南直隶的扬州。李家虽
2023-06-16 10:10:00
命运多舛的徐渭:一代才子的人生挣扎与抗争
...胡宗宪不放心,也不是怀疑胡宗宪对自己的真心,而是对大明王朝的权斗害怕不已。胡宗宪跟严嵩是一路的。严嵩如此跋扈,早晚会跟皇权发生冲突。自古都是如此,一旦相权干预到皇权,皇帝便会
2024-03-17 01:14:00
从神童到内阁首辅:高拱的仕途传奇
...拱并不是很开心。因为他突然发现,自己曾经心心念念的大明政坛和自己想象的并不相同,不仅不相同,反而落差很大。自己用了将近半生的时间发奋苦读,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可以通过读书
2024-02-26 18:36:00
《大明王朝1566》中,有哪些有意思的前后对照写法?
《大明王朝1566》是一部权谋剧,处处留悬念。剧情上很多地方都有前后对比,多对照组,颇有深意。草蛇灰线,伏延千里。改稻为桑VS改稻为棉严党执政时,国库亏空,严党提出了改稻为桑的国
2025-03-22 12:04:00
...以就算明朝的嘉靖年间出现过众多人才,他们顶多拼死给大明王朝再续命了几十年,而最终都逃不过下坡趋势的形成。这也使得后来登基的崇祯皇帝独立无援,崇祯虽不像先帝嘉靖一样沉迷长生仙丹
2024-05-28 06:42:00
同样是明朝名满天下的三朝老臣,为何海瑞比不上张居正?
...时期的司马光、韩琦、曾公亮,范仲淹。今天作者就说说大明王朝隆庆时代的名臣。隆庆皇帝明穆宗朱载垕几乎不理朝政,但是他的治下有四个大名鼎鼎的良臣,徐阶、高拱、张居正、海瑞。不过相
2023-05-02 10:11:00
《大明王朝1566》吕芳说芸娘并不辱没高翰文,原来是这个意思
...面子。因此这两个人活着,安分守己,对吕芳更有利。#大明王朝1566#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责任编辑:
2024-12-11 16:28:00
女模特顾春芳,靠“借钱”过奢靡生活,4年借了17亿,钱花哪了?
“现依法判处顾春芳死刑,缓刑两年执行。”2013年10月23日,苏州人民法院内,一场判决正在进行。被告席上的女人,听到宣判后面无表情,仿佛一切与她无关,但她姣好的面容却十分惹眼。
2023-02-14 14:52:00
状元李春芳为人忠厚,张居正为何却看不起他?
1568年,内阁首辅徐阶退休,李春芳接替徐阶担任此职。和徐阶、张居正这些响亮的名字相比,李春芳在历史上似乎并不那么出名,但是李春芳的履历可不一般: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状元,当年和他
2023-09-14 19:1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