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2 06:32:00 来源:戏说三国

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崇祯皇帝自杀、大明王朝覆灭。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名叫魏藻德的人,他并没有因为旧朝的灭亡而伤心,反而还想在新朝谋一份官职。

此人就是大明朝曾经的首辅大臣,可惜的是,李自成不仅没有给他官,反而还折磨了他五天五夜,最后魏藻德惨死在狱中。今天,咱们就来聊一聊这个大明朝“最无耻”的首辅大臣。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明朝首辅魏藻德

魏藻德擅长辞令、有辩才,也算是才华比较横溢,大约在公元1640年的时候,他考上了明朝的科举,还成为了当时的状元郎,足见才华之高。

魏藻德一开始在翰林院担任编纂工作的,后来因为自己比较擅长诗文写作,又因为在和人辩论时的出彩表现,受到了崇祯皇帝的赏识。当然,这还不是魏藻德的必胜“法宝”。

在官场磨砺的数年中,魏藻德对朝廷极为了解,尤其懂得拍崇祯皇帝的“彩虹屁”,将他哄得非常开心。就这样,他很快就得到了崇祯帝的重用,并一路升迁到了东阁大学士,最后当上首辅。

明朝建立初期,明太祖朱元璋改变了祖制,将丞相这一官职取消,随后他还废除了中书省,并宣布兵部、户部等六部以后将直属皇帝掌控。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想避免历代封建王朝丞相独揽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情的发生。只是,丞相的职位不在了,但朝廷却不能少了这个职能,到了明成祖时期就设立了内阁这一机构。

起初,内阁只是负责回答皇帝提出的一些问题,可到了明朝的后期,朝廷的政务变得越来越多,皇帝变得越来越懒散,这几就导致了内阁的权利也越来越大了,足以比肩当年的丞相了。

简单而言,崇祯执政时期的天下所有的读书人,以能够进入内阁为荣耀。要是能够当上内阁首辅的话,更是备受全国人瞩目的人物了,这也从侧面显示魏藻德的地位之高。

可惜的是,魏藻德虽然是崇祯皇帝的“首辅”,但是他却没有干过“实事”,危险来临的时候,不仅拿不出任何的办法,反而比任何人都跑得快。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魏藻德的奇葩事

崇祯末年的时候,李自成带领农民军几次大战全部取得胜利,可以说当时的大明王朝已经是走到了灭亡的边缘。崇祯皇帝急于筹集军饷,命官员捐款“助饷”以渡过这次危机,可是魏藻德为保住其家财,率先表示家无余财,还反对崇祯征饷。

就这样,崇祯皇帝征饷之事便草草了事。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在李自成步步逼近北京的情况下,崇祯皇帝毫无抵抗之力,最后被气势汹汹的农民军打到了北京城下。

此事,崇祯皇帝再度问及魏藻德有何对策,一向口若悬河的他却拿不出任何的办法。三天之后,北京陷落,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可以说,在大明朝的尽头,崇祯皇帝用尽所有的方法,依然无法挽救这个悲催的王朝,选择以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也算是死得壮烈了,颇有朱元璋那一股狠劲。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崇祯皇帝去世后,亦或者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后,魏藻德在干什么呢?他不仅对崇祯帝的下落毫不关心,甚至直接穿戴整齐地向李自成投降了。

可惜的是,这一步棋魏藻德做错了,李自成不像崇祯皇帝那么好说话,那么好“蒙骗”,最终他也为自己的“墙头草”作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魏藻德的谄媚

当时,魏藻德认为,凭借他的才高八斗、口若悬河,李自成的大顺朝一定会接纳他,东山再起、出将入相指日可待。但魏藻德却没有想到,李自成自始至终都没有召见他。

无奈之下,他为了能够早日得到官职,直接不顾礼节地去拜见李自成,甚至在见面之后还行了跪拜大礼,并大呼万岁,丝毫不顾及其他大臣的想法。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早在北京城下的时候,李自成就听说过魏藻德这个人了,在李自成的眼中,魏藻德其实是一位碌碌无为,身为首辅却才疏学浅之人,更加担不起“首辅”这两个字。

现在,见到魏藻德这种毫无气节的行为,更让他轻视了。当时,李自成询问魏藻德,身为首辅为何不像其他死节文臣一样殉国。魏藻德面不改色地回答李自成说:“旧朝已灭,还没等到新朝的召见,罪臣自然是不能自尽了。”

听到魏藻德这样的回答,李自成冷冷地看了他一眼,就再也没有了下文。后来,李自成让大将刘宗敏抓捕魏藻德等重臣入狱,要求只有一个,跟崇祯当时的要求一样捐款助饷。

起初,魏藻德根本就不肯捐献,但刘宗敏是谁,他可是历史上有名的“残忍”之辈。在审问无果的情况下,他便嘲讽地对魏藻德说:“明朝灭亡的时候,不仅无力挽救明朝,现在还没有任何气节,有什么脸面继续活在这世上......”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随后,刘宗敏也不听魏藻德在那里辩解,随即对他实施了夹手指的重刑。平时,魏藻德享受惯了,又怎么忍受了这生生夹断十根手指的痛。

于是,他不仅将自己家中的几万两白银全部捐了出来,也没有了求官的想法了,只希望能够活下来。但在刘宗敏看来,就但凭着魏藻德“首辅”一官职,他必定是高官厚禄的,家财更不可能只有几万两白银这么简单。

因此,他继续对魏藻德实施酷刑,想要逼迫魏藻德捐款。在经过5天5夜的折磨以后,魏藻德因为脑裂在狱中惨死,而他的家人也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临死之前,,魏藻德曾在狱中呼喊:“之前没有为主子尽忠报效,才有了今日的下场,悔之晚矣”。就这样,大明王朝糖糖内阁首辅覆灭了。

大明首辅魏藻德:才华横溢却无气节,终因墙头草行为付出代价

俗话说:“死有轻于鸿毛,或者重于泰山”,在国难之时,魏藻德不仅没有为国分忧,反而还背主求荣,可以说是一位无才无德之人,也难怪死后会被唾弃,注定遗臭万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2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他是明朝最后的内阁首辅,卖主求荣墙头草
明太祖朱元璋平民出身,曾隐迹于寺庙为僧,然而却能翦除各方强敌,开国立业,何其威风豪壮!时至明末,崇祯帝朱由检临危受命,如履薄冰,力图挽明厦于将倾,到头来竟被昔日驿卒打败,身死人手
2024-01-27 14:47:00
孔子后人衍圣公在朝代变迁中表现:墙头草两面倒
...了皇宫之外最辉煌的建筑。 衍圣公在朝代变迁中表现:墙头草两面倒靖康二年(1127年)大金挥灭亡北宋,那些没有逃走的北宋衍圣公府的孔子后人被金兵抓住后,纷纷投靠金朝,丝毫不顾
2023-02-12 19:42:00
宋之问才华横溢,却靠着裙带谋生
...投靠了其女儿安乐企图保住荣华,可谓是一颗名副其实的墙头草了!但是靠着裙带谋生终究不是件长久之事。 他就因为一些小事被莫须有的罪名发配到了南方,在南方期间他是住在自己的好朋友
2023-09-17 14:19:00
...大程度上代表着欧盟的态度。欧盟其他的成员国目前也是墙头草,或者说更偏向巴勒斯坦,但是还没有下定决心。现在以色列已经是强弩之末,只差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认为欧洲的态度,除
2024-05-25 16:22:00
崇祯之死后明朝覆灭与忠臣义士的最后挣扎
...贺李自成的朝臣多达一千二百人,李自成感叹:“有这样墙头草之辈,明朝怎么可能不乱。”李自成对那些主动投降的人没有好感,于是,就将给他开城门的曹化淳呵斥离京,赶了出去。像周奎这样
2023-12-08 05:51:00
余文乐删除表态回复,急于宣传赚钱让网友下单,被怒斥墙头草
...问题饱受争议。近日,他在微博表态后又删评,网友怒斥墙头草,也再度引起风波。事情起因是余文乐发文感谢某国货品牌,邀请自己去米兰大秀见证国货走向国际,他还晒出了活动照片,称与有荣
2024-09-25 10:31:00
墙头草!乔治称快船是湖人二队,媒体扒出19年言论:我从小是船蜜
...”这与他如今在播客中表达的感受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墙头草的行为,更是不受人待见,乔治的风评急剧下降。保罗-乔治作为一名球星,快船队算是待他不薄。为了交易得到乔治,快船送出了亚
2024-07-24 12:02:00
谷爱凌翻车了?任青奥会大使宣传韩国文化,被网友调侃是墙头草
...在多方之间赚钱,有人甚至称谷爱凌很精致利己主义,是墙头草。 谷爱凌的成功和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她很小就被妈妈和外婆带到国外生活,从小就读的都是名校,这也为她近几年的事业发展打
2024-01-19 16:07:00
谷爱凌宣传韩国意外翻车,翻车不止一次,被质疑“墙头草”!
...很喜欢韩国的文化,这就戳到很多人的痛点了,认为她是墙头草。其实,谷爱凌之前有好几次在不经意间遭遇了翻车。比如有一次,她穿着一件非常夸张的裙子出席活动,裙子上半身都像是戳了一个
2024-01-20 10: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回忆之二:情系“绍隆”——难忘的1939—1942 “慈幼院的难童生活”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抗战回忆之一:一个“难童”的回忆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永远的伤痛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97岁的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农村问题专家张厚安专门撰写文章
2025-09-16 11:04: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打卡南京其实是阅读《世说新语》的一种读法,反过来也可以说,阅读《世说新语》是打卡南京的一种打法……”9月14日
2025-09-16 15:57:00
孟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孟府了解到,孟府作为孟子嫡系后裔的宅邸,其春联习俗既传承了中国传统年俗文化
2025-09-16 16:08:00
孔府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孔府了解到,孔府作为孔子嫡长孙的府邸,其楹联不仅是建筑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5-09-16 16:11:00
五马祠街对联实地采撷
鲁网9月16日讯近日,记者跟随“跟着楹联游济宁”采访活动走进五马祠街了解到,五马祠街因明代孔尚经的家祠“五马祠”而得名
2025-09-16 16:17:00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秋上太行,登临揽胜!平生快意,逸兴遄飞!蒙曼邀您上太行!
2025-09-16 21:12: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人类社会本应向着文明不断迈进,然而二战却将人类拖回野蛮的深渊。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所作所为,便是这段黑暗历史中最典型的例证
2025-09-15 11:21:00
座落在湖北襄阳的“长渠”(又名“白起渠”“百里长渠”),始于战国,兴于唐宋,沿用至今2300余年。2018年,入选第五批世界灌溉遗产
2025-09-15 17:44:00
今天上午,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正式官宣:第二届楚文化节将于9月20日在荆州开幕。千年古城,立刻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2025-09-15 22:57:00
“鬻子救国”写大义:一个广东籍南洋小贩捐输抗战的家族记忆
几十年过去了,九旬老人郑社心还记得父亲说过的话:国家国家,没有国,哪有家?他的父亲郑潮炯,原本是到东南亚打拼的普通广东人
2025-09-15 20:11:00
弘扬三大精神 奋力建成支点丨云岭之战:红四方面军浴血奋战杀出重围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陈熠林 喻波)鄂陕交界的云岭山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2年11月11日,实行战略转移的红四方面军到达上津镇云岭一带
2025-09-15 21:05:00
晋祠水系丰富,饮马泉虽算不上其中的佼佼者,却也是一眼常年不涸的井。这样的井在晋祠并不少见。此井得名“饮马泉”,源于相传有三位帝王曾在此饮马
2025-09-15 18:3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敬清青山埋忠骨,山河祭英魂。连日来,位于六合区的桂子山烈士陵园迎来一批批参观瞻仰的市民游客
2025-09-14 09:56:00
三面“杨靖宇支队”战旗已经抵达新民大街,途径新民大街126号,这里是伪满洲国国务院旧址,新中国成立后,原建筑被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接收
2025-09-14 1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