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8 17: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孔子是万世师表,他对职业的敬重态度亦足以让现代人效仿。

兢兢业业干好小职务

孔子三岁丧父,十七岁时丧母,二十岁娶亲,次年生下儿子孔鲤,生活的重担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生活的艰辛磨练了孔子的性格,他做任何事情都认真细致。因为这个缘故,孔子获得了在贵族季氏手下当差的机会,职务是委吏,就是管理仓库的小职员。他说:“我只要把账簿统统做好就可以了。”结果一年下来,成绩斐然,在他的管理下,货物码放整齐有序,帐目清楚毫无差错。

不久,季氏给他提拔到乘田的岗位,就是管理牧场的小吏。结果一年下来,牛羊长得特别肥壮,繁殖率比往年提高了好几倍。

为什么同样的职务,孔子干得特别好?没有什么窃诀,尽忠职守,认真细致罢了。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学礼有成情感真诚

孔子三十岁左右学礼有成,就辞去了乘田的职位,成为了一名主持丧礼的专家。

在古代对丧礼特别重视,从过世到入土有五十多道程序,一般的人根本搞不清楚,一定要请专家。孔子经过学习,完全掌握了这一套复杂的程序,他主持丧礼,井井有条,什么事情都办得很好。

孔子主持丧礼与一般的专家不同,其他的专家可能把为人助丧当做赚钱的工具。孔子不一样,《论语·乡党》记载:“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一般来说,从事某种职业,久而久之,一切按部就班,就不太有感情了。孔子不同,好象每次都是重新开始,以致于替丧家主持丧礼,不曾吃过饱饭。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乡党》还记载:“子于是日哭,则不歌。”孔子为什么经常哭?他替人主持丧礼的时候,看见孝子贤孙哭,他也难过,跟着流泪。

孔子对职业的态度,情感真诚,尽心尽力!

因材施教诲人不倦

孔子开办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人学校收徒授学。

他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全面成长。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子路和冉有先后问孔子同一个问题:“如果听到正确的主张,立刻去做吗?”孔子告诉子路:“总要问一下父亲和兄长吧,怎么能听到就去做呢?”告诉冉有:“对,立刻去做。”公西华就奇怪了:“老师,同样的问题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孔子说:“冉有性格柔弱,所以我鼓励他临事果断。子路逞强好胜,所以我劝他遇事多听听别人意见。”

孔子教诲弟子不知疲倦。比如说子路,性格耿直鲁莽,孔子经常给他开小灶。

有一次,孔子称赞颜回,子路不服气了:“您统率三军,找谁共事呢?”孔子说:“空手搏虎,赤足过河,死了都不知悔改的人,我是不会找他的。我一定要找那种遇事谨慎,善于谋划的人。”

又有一次,孔子称赞子路:“穿着破旧袍子,与穿着貉皮大衣的人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大概只有子路吧?”接着念了一句诗:“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子路得意了,反反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教育他:“你的行为固然好,但整天挂在嘴上怎么能算十足的好呢?”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从政一心为公无私

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鲁定公任命为中都宰,上任后,行教化,劝农耕,政绩斐然,一年后升任司空,随之再升为大司寇。

当时的鲁国,三桓家族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联手把控朝政,国君大权旁落,国家衰微。

为了恢复正常的国家秩序,孔子不计个人安危,辅助鲁定公“堕三都”。先拆毁了季孙氏、叔孙氏的城邑,但不久之后三桓清醒了,拆毁了城邑,他们就失去了与国君叫板的资本,于是孟孙氏顶着压力不拆,季孙氏、叔孙氏在背后捣鬼,致使“堕三都”的策略功败垂成。

同时,孔子内修政理,贩羊卖猪的商人不敢哄抬物价;各国的客商来到鲁国,用不着向官员们求情送礼,好像回到家中一样。

为何说孔子是万世师表,要向他学敬业

消息传到齐国,齐国人害怕鲁国强大,送来了八十名美女和一百二十匹好马,离间孔子与国君的关系。鲁定公中计,耽于享乐,不理政事。

在三桓的压力和国君不作为的共同作用下,孔子不得不离开鲁国,开始了十四年的流亡生涯。

孔子不计利害,一心为公,最终个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胸襟与格局,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价值。

实践此种价值观,从敬业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9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子路死前向对手提一个什么奇怪要求
公元前499年,五十三岁的孔子在鲁国升任大司寇。看似风光无限的背后,却充斥着各种无奈,对于孔子而言,他虽然名义上摄相事,实际上根本没有多大的实权,备受官场排挤的他,尝尽了人间冷暖
2023-07-12 22:15:00
孔子弟子请百姓喝粥,孔子为何派人把粥给倒掉了
众所周知,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开了私人讲学之风,因此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因为他在海内外强大的影响力,所以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2024-06-18 19:16:00
孔子和吴起都是中国古代大名鼎鼎的人物。一个是春秋末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古代所有读书人的老师,万世师表。一个是战国初期的军神和改革家,镇守魏国河西几十年,多次暴打秦国。这俩
2024-05-24 19:56:00
孔子是什么家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人(今山东曲阜),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4]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
2024-06-28 19:08:00
路人形容孔子为“丧家犬”,是什么原因?
...发生内乱,鲁昭公大败,狼狈逃亡至齐国。同年,35岁的孔子也来到了齐国。除了迫于鲁国局势动荡之外,孔子更是想借助齐国施展抱负,实现政治理想。《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仕齐“为高
2023-05-01 18:56:00
孔子:儒学宗师智慧人生,探寻儒家思想起源与影响
...渴望一场让人沉浸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孔子:儒学宗师的智慧人生》作者:胡亚平前言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
2024-10-12 12:51:00
孔子的后裔如今又在何处呢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那么,孔子的后裔如今又在何处呢?本文将以孔有德为例,探讨其是否为孔子后裔的问题。一、孔有德的身份背景孔有德,字子厚,号东篱
2024-12-10 20:00:00
竟然有人说孔子道貌岸然,这是怎么回事呢?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思想
2023-05-09 18:34:00
美女拒绝与孔子共乘一车,为何被骂了2000多年
儒家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其大成,之后延绵不断,为历代儒客推崇,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儒家是先秦诸子百家之一,创始人是孔子,先秦时期,儒家学派跟其他学派并无不
2024-04-11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