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生逢乱世,六朝士大夫的人生理想遭遇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礼教崩解、秩序解体,另一方面,精神大解放、人格大自由,中国历史迎来了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思想奔放、性灵不羁的时代...……更多
追寻中国走向近代的轨迹
...士人流向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自宋代始,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对将“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信条的士人而言,入仕为官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然而,宋代士人在通过“千人...……更多
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
...,即“唐宋变革论”,但这不是唯一的划分标准,深耕于士大夫政治研究领域的历史学者王瑞来,在其作品《士人走向民间》中提出了他的“宋元变革论”。这一观点认为,士人的流动方向表现了社会的变革,进而深刻影响了后...……更多
为何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形成清谈学风
...自汉末以来,儒学衰微,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士大夫为逃避政治迫害,往往抛弃现实俗务,专谈玄妙哲理,并讲究谈吐和仪态,史称「清谈」。清谈的内容主要根据老子、庄子、易经,因此这三部书合称为「三玄」。...……更多
汉代士人阶层的特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当具有“集义所生”的“浩然正气”。至东汉中叶,清流士大夫均以节义自许,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后汉书·阿敝传》载:“至以杀身灭家而犹为之者,何邪?君臣义重,有不得已也。”因此,围绕“仁义”,汉代名士...……更多
魏晋时期孝道观念的转变与影响
...道本身。魏晋时期孝道思想中出现了注重孝之情的风潮,士人们也没有依据寻常的礼法制度来表达孝道之情,而这与汉代注重孝之礼的思想相悖,就产生了矛盾。这里就谈的是在固有的汉代孝之礼思想上,魏晋士人是如何打破这...……更多
...会弊端的揭露与批判。东汉后期,外戚、宦官轮流掌权,士大夫阶层与宦官集团矛盾激化,政治危机愈演愈烈,在这样的情况下,掀起了一股政治批判的思潮。比如崔寔在《政论》一文中,批判官场中贪污成风的现象,并提出了...……更多
...又完全被数量庞大的宦官所掌控。这种制度设置使君主与士大夫之间处于一种隔绝状态,孕育着后期外戚家族和宦官专权弄权、干预朝政的可能。光武、明章之治后,自和帝始所立君王大多为幼主,和帝即位年龄为10岁,殇帝100...……更多
明清乡绅社会的形成与影响
...为杨万里这样的官宦势家的子弟提供了便利,却给普通的士人带来了极大困难,使其在仕途上长期难以进步。南宋以降,艰难的仕途让大量士人望而生畏,转而投身于地方社会,来谋求生路。这种状况,逐渐促成士人流向多元化...……更多
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影响
从政治、学术、地理三个角度探讨楚辞对两晋士人造成影响的原因,即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背景。两晋的政治形势与士风嬗变影响了士人的立身处世,他们对楚辞的接受态度随时代而变。两晋士人的楚辞接受成因一两晋政局与...……更多
安史之乱对历史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的风气,纵使狄青、岳飞这样战功赫赫的将领,也始终被士大夫阶层小瞧。汉民族自此也渐渐失去尚武的传统。文史君说:近世以来,日本史学界提出著名的唐宋变革论,指出安史之乱是中国中古史和近世史的分界线。日本学者...……更多
唐朝的“别宅妇”,到底是多大的罪
...们轻而易举地产生了出轨的念头。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唐代士大夫群体对完美婚姻的向往。然而,可惜啊,真爱总是那么不易。二、“别宅妇”现象的成因在哪?妒悍妻子的反噬作用不容小觑 1.儒家传统社会容许纳妾,可“妒妇...……更多
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与名士的抗争
...,外戚与宦官交替执政,朝政黑暗,引起信奉儒家伦理的士大夫严重不满,他们强烈反对宦官专权,先后两次遭到禁锢,史称“党锢之祸”。《后汉书·党锢列传》共一卷,记载二十余位受党锢事件影响的士大夫事迹,本书选取...……更多
...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这既是对封邦建国时代士大夫社会责任的描述,也是对郡县制时代“贤人”社会角色的设计。尽管先秦诸子对“贤人”的阐释各有不同,但大都认为“贤人”具有公共精神,倡导公德、谨遵私德...……更多
明代诗歌成就逊于唐宋,八股科举给明代文人带来了什么影响?
...《唐音》、李杜诗等文学教育),论证了此制度对于明代士大夫的知识体系的补救作用、对台阁体的形成与发展的作用。上述大要中,其所阐论的角度乃从考试制度和文馆制度着眼,在行文中提及庶吉士制是“再根据学业授官任...……更多
两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发展演变
...基础。家族析分现象在南朝各代已经十分普遍,史载:“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室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大家族在析分过程中,财产分散,破坏了家族经济的统一。各个家族的分支交往稀少,关...……更多
如何正确理解明清鼎革之际贰臣与遗民的身份认同呢
...的中枢机构,比李自成农民政权更有能力重建社会秩序,士大夫阶层对清军入关采取妥协态度也是不难想见的。而且,还有人用“以夏变夷”为自己的投降行为辩护,以此作为依据认同清朝统治。钱谦益降清我们还可以看到,对...……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谈及宋朝往往有着以文立国的思维,认为宋朝立国以后将士大夫的政治地位抬升到相当的高度,否认了武将在宋代建立以后的卓著功勋。诚然,从宏观的历史大势来看,这种说法并无明显的错误,宋朝科举取士扩大了中下层士人...……更多
中华传统香文化:养礼、养心、养生
...交流,体现了香的味道、韵味和意义。到宋明时期,文人士大夫把围炉品香、以香为媒介进行的心意互动,进一步发展为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活动。自神农尝百草、遍识百草香以来,香药同源就一路支撑了香的“养生”功能。神...……更多
科举的艰难:录取人数、考试时长与科目的挑战
...的“半工半读”十分类似。虽然“耕读”是古代社会文人士大夫,普遍采取的生活方式,但不是他们的生活目的,耕读更像是一种人生的生活方式。通过耕读博取功名,然后入世为官,跻身上流社会,从此人生变得飞黄腾达。所...……更多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两大“青天”
...在。最明显的是,他在江南推行兼抑豪强政策,结果招致士大夫群体的围攻,有言官直接说他“鱼肉士大夫”。李春芳、高拱、张居正等一帮位高权重的阁臣,没有一个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将孤军奋战的海瑞视为异端。在各级...……更多
荀彧明知与曹操会有决裂的一天 为何还帮他平天下
...依旧是为了士人杀身成仁的志向。每一回朝代更换时期,士大夫都面临着最为痛苦的抉择,是成为新朝代的开国元勋,还是旧朝代的陪葬人选,总是在道德上鞭打着士子的良心。荀彧的选择,是痛苦又高贵的。曹操抽刀断水的枭...……更多
揭秘曹魏新政权的建立与改革之路
...政的期待,显示曹丕有远见卓识、知人善任。这样一来,士大夫自然会更加拥戴景仰。所以,曹丕在位之初的用人布政举措,既稳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也赢得了各方势力的信任和支持。为220年年底的禅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更多
祢衡一生放荡不羁,被杀时仅二十余岁,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公卿,裁量执政,婞直之风,于斯行矣。东汉的社会,以士大夫为统治主体,所以当时名士的影响绝不限于私下的批评或褒扬,名仕的言论,可以影响到政治的运转,即使没有在朝为官,只是在野的士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声望...……更多
当学历贬值,古代读书人何去何从?
...作为一名诗人,杨万里生性放旷,注重声名。他自言:“士大夫穷达,初不必容心,某平生不能开口求荐。”即便如此,杨万里的文集中,却充满了为亲友子孙求取推荐的信笺,约占比三分之一。这也侧面说明,在既定规则下,...……更多
明朝文人地位的变迁:从权力到限制
...的提高则是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2)宋朝号称\"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文人身份暴涨 公元960年,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最终登上皇位。在经历了十数年的东征西讨以后,赵匡胤顺利建立了北宋王朝。这一时候的他...……更多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期,香文化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在宋元明清正式成为文人士大夫主导的香文化。对于香所用的炉子,在《周礼》中有记载:“工宫人寝室之中,供有炉炭。”以此得出炉子在周朝便有,且被用来取暖。祭祀 最初的炉子同样被用...……更多
...所说,宋式美学,足以领先世界千年。 黄博认为,文人士大夫也是宋代的主宰,“为与士大夫治天下”,文士在宋代,无所不在,似乎也无所不能;并且,宋代士人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一种力量感,而他们都是分身有术的角色...……更多
一个被弦诵几百年的伟大戏曲家——汤显祖
...祖虽非是一个勇敢的斗士,却也不完全是一个消极的传统士大夫。作为引领时代先潮的文学家,他一生“性气乖时,游宦不达”,在他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士大夫阶层在历史轮转洪流下的复杂心态,他的人生实践和文学创作都真实...……更多
回望王国维
...在《疆村校词图序》中叹言:“夫有乡而不得归者,今日士大夫之所同也。”此处的“归乡”,不仅是地理概念上的,更是精神文化意义上的。那种中国文化理想所呈现的,烟水迷离之致、低徊要眇之情,那种山川、风雨、花鸟...……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