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13 14:50:00 来源:戏说三国

在我国古代工艺美术中,香炉文化以其独特完整性和高度概括的文化性而备受瞩目,成为中华文化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

古代香炉不仅仅是的生活用品,更包含了独特的精神文化和古人们的价值追求。香炉的发展早在春秋战国便已产生,绵延至今,香炉成古代文人的“标配”,其内涵的古人信仰和追求早已和香炉文化成为一个整体。

《全唐诗》中对香炉的描写很多如“沉烟细细临黄卷,疑在香炉最上头。”“却对香炉闲诵经,春泉漱玉寒冷冷。”等等。

对香炉的文化情怀就像早已刻在文人士子脑子里一样,我们常常能在诗中感受到香炉文化独有的韵味。香炉就像是刻在文人骨子里的传承,诗人往往在不经意间就流露出对它的依赖。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香炉文化的起源与发展伴随漫长的时代

1.香和炉的结合构成香炉文化起源和发展

提及香炉,其中的香文化就不可避免的要谈及。宋代丁谓《天香传》曾言:“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廉洁。”

香料植物很可能在夏商周时期就被古人用来祭祀神明、驱赶蚊虫,到了汉魏隋唐时期,香文化进一步发展,以至于在宋元明清正式成为文人士大夫主导的香文化。

对于香所用的炉子,在《周礼》中有记载:“工宫人寝室之中,供有炉炭。”以此得出炉子在周朝便有,且被用来取暖。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祭祀

最初的炉子同样被用来祭祀神明,香炉也就如此产生,被看作表达对上天的敬畏,驱蚊除虫、去除污秽等作用。

香炉文化起源于祭祀上天,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敬,是先民时代人们的精神信仰,并作为基本文化内涵开始流传。

对于香炉的普遍流行,被认为是伴随着佛教的流行而普遍,佛家礼佛有名为焚香的仪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寄愿,自此以后香炉焚香成为普遍。

伴随焚香的发展,相应的香炉得到发展,博山炉成为在汉代乃至以后的重要香炉。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洞天清录》曾言:“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中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

博山炉出现在汉代诸多贵族之墓中,由此也看出香炉在汉代贵族之中已经较为普遍。

2.各个时期香炉适用人群和范围

香炉开始于汉代,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海外贸易的发展,香炉所用的香料逐步发展多样,大量海外香料被用作香炉的原料。在皇室、贵族、僧侣、士人等阶级的广泛使用后,香炉的种类样式也开始丰富起来。

到了隋唐以后,香料种类的增加,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对香料的使用同样得到提升,如唐代曾有专门供香炉熏香使用的线香,合香丸等,甚至有专门存放香料的香盒和香瓶。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这一时期的香炉类型多样,采用精美的镂空设计,不仅利于出香,也具有美观作用。

到了宋代,香炉开始成为文人的重要生活用品,焚香与点茶、点茶、挂画、插画并列为“文人四艺”。宋代著名的五大官窑也盛产香炉,同样的也被民间所广泛使用。

宋代以后香炉进一步发展,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其衍生的产品和使用的方式也广泛地流传开来。

香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宋代文人的倡导

1.宋代一系列条件推动了香炉文化与文人的融合

古人对待神灵是虔诚的,香炉在春秋以前被用来祭祀神明,到了宋代,文人燃香更多的是表达自我独立的意识和自己的生活品味。宋代文人自我意识的觉醒推动了文人自身内在的探索,从而推动文化发展。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宋代文人

宋太祖提倡重文轻武的治国理念,定下与天下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政治思想。全社会文学之风弥漫,也必然会推动与文学相关的文化的发展,这也就为香炉文化提供了天然的土壤。

在宋人的书房中,很多士子都将香炉放置在案前,不仅是利于赏玩,在其学习与创作中弥漫着袅袅的香烟,不仅能使人心平气静,精神舒缓,更为文人士子创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出尘气质。

在宋代,文人赏花抚琴需要焚香,饮酒作诗需要焚香,独坐忧思也需要焚香,香炉遍布宋代文人的一系列生活之中不可或缺。

宋代文人士子对香炉的喜爱不仅仅在使用上,很多文人士子都会参与到对香炉的设计和创造中,并且不断研究对香料的配比和研究新式的焚香方法。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宋代文人对香炉焚香有着独特的要求,“不文不武火力均”是宋代以后文人对香炉焚香的普遍要求。文人雅士“燕居焚香”早已成为这个时代所普遍的现象了。

2.文人的香炉文化折射出千百年的道德文化

香炉文化中包含着多种文化因素,香炉焚香代表着淡泊中和的心理。《反招隐》中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

宋代以后,出现一种中隐之说,为官居于朝野,却也能享清乐。香炉焚香就体现了这种思想,香炉的制作简洁,没有过于繁华的装饰,以简朴为特点,折射了古人清乐雅致的情怀。

理学在宋代时期兴起,同样为香炉文化提供了一种的发展可能。受到理学影响,文人们开始尝试探究自然,提倡归于自然的理念,而这对于香炉的制作和造型同样起到了很大影响。

香炉在古代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与影响

理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士人倾向于一种浑然天成的自然之美,通过对大自然的刻画和发现,加上自己的观点进行刻画成为宋代以后文人所追求的理念。

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理解早已谙熟于心。在文人眼中,香炉文化体现着“天地有大美”的审美文化。

结语

古人探究事物离不开天地大道和自身所信奉的价值理念,香炉在文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器物,更蕴含着自己为人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追求。“合于天地,厌于人意”体现了一种和谐的自然关系。

香炉文化包含着多方面的价值追求,如闲适淡泊,雅致之趣,崇尚理性,倡导节俭等等,千百年来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都集中于一个小小的香炉之中,体现了古人“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13 18: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宋朝香文化的发展,文人寄托情怀的方式
...我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一开始焚香只是用于祭祀,而香炉大多也只是为了烧香,是为逝世之人准备的。伴随着朝代的发展,香后来不仅成为了生活用品,其中也包含着文人对精神文化的追求,香
2023-06-25 11:36:00
笔笔丹青绘瓷韵
...茶瓶、茶碗等都是典型的宋代器物。竹涧、松荫、秋窗 香炉各有意境宋人喜“燕居焚香”。诗人杨万里“起来洗面更焚香”,陆游在初夏时分,“床有蒲团坐负墙,室无童子自烧香”。宋人焚香时
2024-08-30 10:04:00
瑞炉流香——景德镇宋元青白瓷香炉标本展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朝廷将浮梁县南部的镇市、湖田、湘湖、南市街等草市统合起来,设立了一个镇。景德镇这个名字就这样出现在了历史的舞
2024-05-26 08:10:00
...,所以父亲吴清他们秉持的还是比较传统的香文化,要用香炉焚香,力求保持与古人玩香的一致性。对于吴兆丰这样的90后设计师来说,如果只是复制古人的香文化,那着实不能让他自己感到满足
2023-02-13 08:04:00
...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国粹魅力,近日,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思小贤自习室内开展了一场“手绘京剧脸谱,传承国粹文化”的兴趣课堂。“京剧脸谱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齐时期。当时,兰陵王
2023-12-27 18:26:00
...民归属感、满意度较高的社区。去年7月20日,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区入选全国首批完整社区建设试点。半年多来,香炉山街道突出“党建引领+服务居民”工作主线,通过院坝
2024-01-31 06:45:00
...居环境,努力做到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康居西城第二社区积极打造完整社区。近日,重庆市住建委陈主任带队到康居西城第二社区调研完整社区建设情况,从而复制推广
2023-09-25 18:19:00
宋韵留香 四时风雅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 一缕青烟自香炉袅袅升起,茶汤在盏中泛起云纹……在历史的长河中,宋代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化之昌盛、艺术之繁荣,至今仍让我们心驰神往。而宋代文化如
2025-08-21 10:47:00
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开展“芳华悦己 向美而生”系列妇女节活动
...在第114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到来之际,重庆高新区香炉山街道开展“芳华悦己,向美而生”系列妇女节活动,奏响最美“春天交响曲”。春暖三月踏青赏花。香炉山街道供图强健体魄 户
2024-03-11 12: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