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29 04:21: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西安日报

入仕与出世:六朝士人的艰难抉择

《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作者: 李磊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4年3月

■林颐

魏晋南北朝(公元3世纪-6世纪后期)是一个分裂无序的混乱时期,司马氏专政、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南北分裂……生逢乱世,六朝士大夫的人生理想遭遇严峻的考验,一方面,礼教崩解、秩序解体,另一方面,精神大解放、人格大自由,中国历史迎来了周秦诸子以后第二度思想奔放、性灵不羁的时代。

“流风回雪”,语出曹植的《洛神赋》,意谓轻逸飘摇的样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李磊以之命名著作。《流风回雪:六朝名士的庙堂与山林》,从书名即可感知其中蕴含的向往渴慕之意,而副标题则明确点出了上文述及的两条思想路线的纠缠——入仕与出世,正是六朝士人难以回避的艰难抉择,也是该书所有篇目的核心主题。

作者在绪论中就言明作品属于“士风研究”,在结语中更是总结了士风的演变线索。归结为四条:一是士大夫的社会政治理想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及其解决;二是士大夫天下意识与自利意识的此消彼长;三是士大夫对本阶层的反省与批判;四是社会政治环境的重大变动,如门阀制度的建立及演变,对世风发展的影响。从东汉到魏晋,再从魏晋延续到南朝;北朝在停滞了百余年后,又走上东汉通往魏晋的旧路。四条线路贯穿六朝始终,或有隐显。

作者关注被四条线路所影响的士人们的行为,围绕这些行为进行分析。比如,作者认为,对荀彧之死的理解,应当放在汉末士大夫之整体动向的大语境中,如此方能看到其时代隐喻。荀彧所代表的是心怀“匡复之志”的那群人,荀彧与曹操,并非简单的僚属与府主之间的关系,或者私人依附关系,而是政治合作,所以荀彧之死所意味的就是汉末士大夫“匡复之志”政治理想的破灭,杀身成仁,亡身以殉,是当世士人的道德宣示。

六朝士人身陷精神困境,或妥协或突围,外在环境箍住了人,那就只能向内在追求超越,于是,清谈、玄风大盛,正如作者所引述的顾炎武的归纳:思想上“弃经典而尚老庄”,行为上“蔑礼法而崇放达”,渐次成为魏晋南北朝因袭之士风,而这一路向确立了士大夫不依赖于外在事功的独立自存,奠定了门阀士族存在的价值根据。

作者把魏晋的政治玄学分为在朝玄学与在野玄学两派,这种有创意的分法,简明清晰地带动了我们的思考。作者说,在朝玄学所持的是道家化的儒家立场,在野玄学则是崇尚道家政治。前者比如郭象的独化论,“理有至分,物有定极”“小大之殊,各有定分”,君、臣、百姓都要各安本分,这样才能得到逍遥而无困。而后者以嵇康、阮籍等为代表,对当权者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提出了不同于汉儒的新理想,在反传统和破坏礼法上走得更远。

面对险恶的庙堂,入仕之途堵塞不通,隐逸就流行了起来,并改变了职业发展模式、社会生活内容、政治活动与文学风格等。不过,六朝的隐逸并不是真的不问世事,用汉学大家吉川忠夫的话来说,那就是“不避世的逸民和不艰苦的隐逸”,在他们的立场上,并不是避世不避世的问题,而只是将心情置于何种境地的问题。六朝的隐逸在界定社会秩序上起到了作用,归隐也给士人带来了社会声望,尽管玄学政治在实践上不太成功,但它在个人精神领域留存了有价值的遗产,为后世的中国文人们提供了思想参照。

这本书的内在是谈思想、谈人文精神,但是作者没有把自己框定在学术的研讨之中,而是侧重于通过人物、事件与相应的典籍记载的比较分析,引导读者们自然而然地探究六朝士大夫的心路历程,因此该书的风格是雅俗共赏的,既有专业深度又通俗好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追寻中国走向近代的轨迹
...士人流向也会对当时的社会产生重要影响。自宋代始,以士大夫为基础的官僚政治取代了以往的士族门阀政治,对将“学而优则仕”作为人生信条的士人而言,入仕为官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必由之路。
2023-12-12 08:04:00
东汉末年士人为何表现出种种怪异荒诞的行为
...趋死不避,为光武、明、章之烈,而不知建安以后,中州士大夫只知有曹氏,不知有汉室,却是党锢杀戮之祸有以驱之也。且以荀氏一门论之:则荀淑正言于梁氏用事之日,而其子爽已濡际于董卓专
2022-12-20 10:51
晋国一个新兴的大一统帝国,是怎样被一群读书人摧毁的?
...,未来也未必一片坦途。汉末以来,外戚宦官交替专政,士大夫们“以天下风教为己任”的政治理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击。不堪重负之下,他们的政治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有的转为更加
2023-02-01 16:41:00
从“学而优则仕”到“读书不求官”
...,即“唐宋变革论”,但这不是唯一的划分标准,深耕于士大夫政治研究领域的历史学者王瑞来,在其作品《士人走向民间》中提出了他的“宋元变革论”。这一观点认为,士人的流动方向表现了社
2023-10-08 06:10:00
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好清谈不做事的原因是什么?
...一部《现代汉语辞海》则解释为:“清谈多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不切实际的谈论。”南怀瑾(1918-2012)先生对“清谈”的看法是: “世家大族们对于
2023-05-20 10:37:00
为何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形成清谈学风
...自汉末以来,儒学衰微,魏晋南北朝时,政权更迭频繁,士大夫为逃避政治迫害,往往抛弃现实俗务,专谈玄妙哲理,并讲究谈吐和仪态,史称「清谈」。清谈的内容主要根据老子、庄子、易经,因
2024-01-10 11:30:00
汉代士人阶层的特质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力
...当具有“集义所生”的“浩然正气”。至东汉中叶,清流士大夫均以节义自许,虽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如《后汉书·阿敝传》载:“至以杀身灭家而犹为之者,何邪?君臣义重,有不得已也。”因
2023-11-13 21:53:00
竹林七贤与魏晋隐逸文化的崛起
..."竹林七贤\"。隐逸思想在魏晋时期得到最大限度的推行,士大夫阶级几乎人人谈玄,个个尚隐,自由的独立人格得到充分发挥,文人们用外在行为的放荡不羁表达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3.明
2024-04-06 12:17:00
卫玠:魏晋南北朝的文艺明珠
...异类。但是,回溯到那时的历史背景,玄学背后的深意和士大夫们的选择,都不难理解。在那时,士大夫们身为社会的灵魂,却面临着如刀尖上行走的危机。他们饱读诗书,见多识广,但在政治的大
2023-09-19 1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