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没有统一的休假制度,古人是如何休假的?
中国在秦朝以前,是没有统一的休假制度的。那时的古人想要休假,只能选择请假,称之为“告归”。即想休息就找个理由请假“告归”,不想休息就正常上班。全靠自觉与修养。中国古代的休假制度,是从西汉时期开始建立...……更多
古代官员的假期与文化传承
...一个月的假期,可谓是“皇恩浩荡”了。除了春节之外,古人把冬至与元宵节也看得十分重要。我们在今天的北方,到了冬至,虽然不是法定节假日,但也会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根据传说是神医张仲景创造了“饺耳汤...……更多
...节令也皆有假期。之所以从汉代说起,是因为汉代的休假制度与当今有很多异曲同工之处,特别是汉代“五日一休沐”的例行公假,意思是官员每五天有一天时间可以回家沐浴,洗净疲惫和污垢。所以人们常说,“五日工作制”...……更多
曲木恶直绳,重罚恶明证:从元代法律条文,看元代的刑事诉讼制度
...虽然是还会依附汉法,参照唐宋的制度,但是也柔和了蒙古人的习俗。在编撰体制上,元法也大多继承了宋朝法律格式统一编撰的传统。一、刑政之言,惠施元元元朝的这些法律实施并不能做到公平公正、人人平等。众所周知,...……更多
中国古人为何直到明朝,才第一次有了户口
在封建王朝后期,统治者推行摊丁入亩之前,中国封建朝廷的税收模式基本都是“人头税”,因此如何完善户籍管理制度,便成为了各个封建王朝的重要工作。为了尽可能地弄清人口状况,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采取了多种多...……更多
古人见面“作揖”或“跪拜”,中国古代礼仪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不断与时俱进,特别是“跪拜礼”,我们经常在剧中看到古人频频下跪磕头,不少有疑问关于跪拜礼的产生,为何古人一直“跪坐”?一、古人的跪坐与行礼现在看来的“跪”,在古代其实是一种坐姿,并不赋有主观意思,毫无...……更多
清朝时期丁忧官员的待遇与经济保障
...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朝堂之上既有满洲人又有蒙古人还有人数占优的汉人,在这种特殊的多民族复合型政权体制下,很多制度都显示出满汉之分,比如在官员丁忧方面,汉人和满、蒙官员之间就有很多的不同。所谓丁忧...……更多
周朝的分封制度:诸侯国的崛起与帝国的衰落
...也可以被分封,这无疑让整个国家上下更加稳定繁荣。3.古人做人做事都讲究“以礼待人”,周朝相信各诸侯国之间可以和平共处可曾听说“退避三舍”?古人打仗都要和对方讲究“礼”,所以各大诸侯之间也有很长一段时间互...……更多
中国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从西周到明朝的演变
...的虚伪做作来掩饰,善于表面一套实际是一套。这个道理古人比我们懂得早,人性不可信,尤其是身处高位时,更容易禁不住权力和财富的考验。因此需要合理的制度,对无法把握的人性私心给予制衡,古代官吏回避制度便是这...……更多
汉朝的官员退休后叫“乞骸骨”,这是什么意思?
...当代退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是在古代却是福祸未定。古人如何才能退休?“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唐朝诗人杜甫已经将答案告诉了我们,官员因“生病”、“年迈”就可以申请退休,因此只要自己觉得身体没什么问...……更多
古人退休金有多少? 宋朝退休后拿一半工资,明朝一分没有
一说到“退休”,很多人就想当然地认为这是现代社会的新名词,其实这个名词可有些年头了。第一次有人提到“退休”这个名词,是在唐朝,韩愈的《复志赋序》中有这样一句话:“退休于居,作《复志赋》”。但执行退休...……更多
“人分四等”为何成为了元朝的标签
...知道,元朝有着严苛的种族制度,人分为四等,第一等蒙古人,第二等色目人,第三等汉人(北方汉人及契丹、女真等),第四等南人(南方汉人)。各等之间等级森严,高等的作威作福,低等的当牛做马。但这并非事实。到目...……更多
...作方式,作为用人单位可以向劳动部门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制度,这样可以合法地减少加班费用支出。但在申请综合计算工时制度获得批准之前,仍应依法支付加班费。 ……更多
宣徽院的起源与职能:元朝政治制度的缩影
...宣徽使可考姓名者约有43人。宣徽使大多由怯薛出身的蒙古人担任,多为宝儿赤,色目人辅之,汉人甚少。宣徽院使与中书右、左丞相、平章政事、枢密院使、宣政院使等官职品级相同,均为从一品。宣徽院使有时也兼任中书右...……更多
元朝的监察制度是如何发展的?从元朝监察法规的完善看官场风气
...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一个政治制度。古代有传言说,蒙古人建立的元朝是一直没有监察制度的,并且也没有设立过监察有关的机构,但是后人通过历史研究后发现,这个观点其实非常不正确的。元朝不仅有十分完善的监察制度...……更多
古代三省六部制度的沿革与六部之间的关系
...门:户部主要负责:掌管户籍和财经啥都不多说,户部在古人眼里就代表一个字,那就是“富”,啥田赋,关税,厘金,公债,货币等等,都归户部管,它直接掌握国家财政大权,当年和珅就是因为在户部干得好,给国家攒了不...……更多
这三个短命王朝对中国历史贡献最大
...题,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统治的用人问题。元朝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史学家说元朝历时九十八年。如果说忽必烈是中国人,那么忽必烈是1260年在元上都登基,就是现在的中国正蓝旗,当时的国号是“中统”。元朝历时应该是一...……更多
聊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这是一项最基础的考试,也是科举考试的第一步,可惜古人的文化素养实在不高,很多人终其一生也只能考过童试。院试,是在古代学院内举行的考试,分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先进行的,只有童生才有资格参加,通过后成...……更多
成吉思汗征服天下,绝非强武,而是他掌握了超越那个时代的力量
...不够的。他需要赢得更多人的支持,需要一种能让所有蒙古人团结在一起的力量。于是,铁木真开始大力宣扬一种新的价值观:不分贵贱,论功行赏。他承诺,只要有功劳,哪怕是最低等的奴隶也能获得重用。这种观念在当时的...……更多
大家知道古人被判错案或想要申诉冤情该怎么喊冤吗?放心,他们自然有妙方。现在为大家介绍古代最典型的三种喊冤方式,包准你看了会直呼自己早就知道了。虽然古代社会有皇帝统治,可是皇帝就算再有空闲,也不可能事...……更多
中国官服制度:等级与权力的象征
...定衣。于是,官职分为七级,官员也分为七级。元朝是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代。元初,服饰比较混乱。蒙古人入关后,都学会了穿汉族贵族服装,随意使用各种图案刺绣和金玉饰品。就连宋代百姓严禁使用的龙凤图案也被乱用。...……更多
古代宰相将军隐退还乡,在家乡的地位如何,和县令谁更大?
...一制度基本都没有发生太大改变,但其实对于寿数不长的古人而言,活到七十已经基本称得上是终生制职位。到了宋真宗时期,他下令对退休后的待遇做出了调整,文武百官皆可享受曾经俸禄一半的退休金。发展到明朝,明太祖...……更多
古人的衣服为什么要这么长呢?他们不觉得不方便吗
古人的衣服拖在地上很长,他们不怕把衣服弄脏吗?这是许多现代人对于古代服饰的一个疑问,也是一个有趣的话题。我们常常在电视剧、电影、书画等作品中,看到古人穿着长袍大袖,衣摆拖地,风度翩翩,不论是男女老少...……更多
古代没有牙刷牙膏,古人每天如何刷牙?其实他们比咱们讲究多了,古人不刷牙难道没有口臭吗?生活中有一种尴尬,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那就是我乐呵呵的和你说话,你却一脸嫌弃的捂着鼻子走开,还留下一句:磅臭,处现...……更多
行省制度:元朝地方治理的创新与变革
...的行省制度进行互相配合才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局面。▲蒙古人而明清之后的帝王都特别勤奋也是有原因的,地方和中央的大量事务都因为分权制衡都归于中央管理,所以清朝的雍正皇帝才异常的勤政爱民,一直到清末这样的局面...……更多
增增减减话“休沐”
...用休假回家干农活。由此可见,现在的休假制度,是源自古人休沐制度的一种传承与发展。古代的休假(休沐)制度据说最早可追溯至秦朝时期,但关于休沐制度的有关文献史料发现极少。可以确定的是,到了汉代,官方的休假制...……更多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十万
...失败,南宋灭亡。蒙古的统治与汉人的反抗在此之后,蒙古人在中国建立了元朝,开始了对中国的统治。元朝统治下的中国,实行了严格的种族等级制度。蒙古人位居最高等级,其次是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南宋子民)处于社会...……更多
清朝武官官服的补子,“豹”高于“虎”是为什么?
...子在古时的作用与我们现在的猎狗有相似之处,在古时候古人也常常用豹来打猎守门。据知,在现在武汉的黄鹤楼之中有一幅壁画上面描绘着的就是一个古代的将领牵着一只豹子十分威风。豹自古就和武将兵官脱不了干系,《新...……更多
丞相告老还乡之后,与地方县令谁的官职更大
...呼。这段话明确表述了宰相致仕的年龄一般在七十左右,古人寿命不长,“人到七十古来稀”,古稀之年退休的宰相们,选择落叶归根“老于乡里”。这一时期贵族们的告老还乡之地一般是自己的封地,根据分封制,宰相们在自...……更多
隋文帝杨坚统一华夏复苏文明,对后世影响深远
...书:“建国重道,莫先于学,尊主庇民,莫先于礼。……古人之学,且耕且养。今者民丁非役之日,农亩时候之馀,若敦以学业,劝以经礼,自可家慕大道,人希至德。岂止知礼节,识廉耻,父慈子孝,兄恭弟顺者乎?始自京师...……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血色丰碑丨杨靖宇智取大荒沟
提起杨靖宇将军大家都不陌生至今他的故事仍旧广为流传1936年秋杨靖宇率领抗联第一军军部直属部队在桓仁、宽甸一带活动期间曾与刚刚改编为抗联第一军直属第十一独立师的左子元部联合行动于
2025-07-15 21: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青山埋忠骨,热血照千秋
在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有这样一片山脉——春天杜鹃花红如霞,秋天枫叶红似火;最为奇特的是,在阳光照射下,山顶石砬子呈现出红色
2025-07-15 11:33:00
山河铭记|一封家书寻找安葬地后续:被收编一二九师,随军前往晋冀鲁豫
大皖新闻讯 “为救国工作誓死,为救国奋斗到底,希大人不必盼望。”7月9日,大皖新闻报道了六安籍烈士杜立成的一封家书,让许多人为之动容
2025-07-15 15:01:00
钱江观潮丨汪帆:匠心修古籍
今年五月,浙江图书馆启动浙图文澜阁本《四库全书》修复工作,让传承数百年的珍贵典籍重焕生机。今天的《钱江观潮》,一同走近古籍修复师汪帆
2025-07-15 15:47: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红光故事永留磐石大地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高悬在我们的天空中,普照着胜利军旗的红光,冲锋呀!我们的第一路军!”由杨靖宇作词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
2025-07-15 12:36:00
沈正志:一句承诺,四十余年坚守,三代人接力
文化传承的脉动,从来不只在博物馆里静态展示,更在民间生生不息。在第二十届杭州市道德模范(平民英雄)发布活动上,一支“文保小分队”格外醒目——69岁的基层老文保员沈正志身着白衬衫
2025-07-15 07:06:00
大常村活捉日本兵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身着缴获日本鬼子军服的八路军武工队队长王立岗。(资料图片)1942年春,日伪军在晋中平川地区多次开展所谓的“治安强化”运动
2025-07-15 07:31:00
范明公新著《范蠡·商道千秋》系列书籍问世,千年智慧重释商道
7月14日,著名传统文化学者范明公先生新著《范蠡·商道千秋》正式问世,该书以《史记·货殖列传》为核心,融合《计然策》《文子》精要
2025-07-14 14:45:00
王清州书法集|恣肆劲健的笔墨书风
《王清州书法集》是王清州先生十多年来书法艺术生涯的集中展现,由文物出版社于2025年1月正式出版。该书收录了王清州先生的书法代表作品105件
2025-07-14 14:45:00
刘铁飞《山神》获国际大赛“银肖像奖”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第十一届国际肖像艺术大赛评选结果揭晓:刘铁飞最新作品《山神》获得该大赛“银肖像奖”。刘铁飞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部分获奖作品国际肖像艺术大赛目的是创立一个国际顶级的肖像艺术展览
2025-07-14 14:46:00
世界非遗的当代传承:尼泊尔唐卡在京开启文明互鉴
7月13日下午,“梵境绘世·千年唐卡”尼泊尔唐卡高端艺术鉴赏会在北京正大中心举办,来自文化界、教育界、艺术界、收藏界等各领域的相关人士齐聚一堂
2025-07-14 15:15:00
12岁离厦19岁时血战马尼拉 书写华侨抗战的英雄篇章
一个班10名华支战士的合影,半蹲在迫击炮旁的是刚升任班长的陈振佳。陈衍德教授 身着戎装的陈振佳在马尼拉前线。厦门网讯(厦门晚报记者 龚小莞)在1945年马尼拉解放战役的关键时刻
2025-07-14 16:10:00
抗战烽火中的客籍名人 | 田汉:戏剧演出成为“流动的抗战火炬”
1944年,日军侵袭广西,在桂林的大部分文化界人士,撤往贵阳。著名剧作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就是其中之一,他带领“四维儿童剧团”出桂林
2025-07-14 21:43:00
7月14日,飞虎队中尉穆蔼仁的后人穆言灵和学生陈世明来到位于三山人文纪念园的抗日志士墙,祭奠曾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穆蔼仁。
2025-07-14 19: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