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宣徽院是元朝的国家重要管理机构,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唐朝。作为元朝的一个重要管理机构,宣徽院伴随了元朝的整个生命史,其管理特色也是元朝统治特色的一个缩影。如今,再次翻开元朝史册,再次阅览大元历史,不禁让人产生疑问,到底什么是宣徽院?它有着怎样的职能?这里的官员从何而来?
▲元代贵族生活
何为宣徽院?
1、宣徽院与宣徽使
宣徽院是中国古代掌管内廷事务的机构,经唐中后期、五代、北宋、辽、西夏、金的发展已颇具规模,直至元朝,宣徽院的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以及职能等方面都远超前代,明清时期宣徽院存在时间很短,设而旋罢。元代宣徽院从世祖时期设置到元朝灭亡一直存在,下设机构众多,其中宣徽使可考姓名者约有43人。宣徽使大多由怯薛出身的蒙古人担任,多为宝儿赤,色目人辅之,汉人甚少。宣徽院使与中书右、左丞相、平章政事、枢密院使、宣政院使等官职品级相同,均为从一品。宣徽院使有时也兼任中书右、左丞相、御史台、以及枢密院的长官,地位非同一般。
▲元代官员
2、宣徽院之职能
元代宣徽院职能众多,其主要职能有掌供皇帝玉食、内廷礼乐、朝会、祭祀、赏赐、燕享宗戚宾客、掌诸王宿卫,怯薛口粮食,蒙古万户千户的赋税征收,供给诸王粮草、联络漠北蒙古部落、掌管羊马价值、牧养孳畜、内府藏储、向皇帝推举宿卫、向皇帝建言献策、修缮工程等职能。元代宣徽院如此兴盛,首先受到元朝皇帝的信任与支持,宣徽院臣侍奉在皇帝身边,负责皇帝的起居饮食住行,朝中之礼等多项事宜。而元朝幅员辽阔,随国家形势与漠北地区局势变化,常常需要宣徽使处理一些特殊问题,因而被皇帝赋予更多职能,其所掌之事也日益增多,官府机构也随之扩大。
同时,元朝统治者学习借鉴中原王朝宣徽院制度的同时,将其制度形式融入到含有本民族特色的怯薛制度中,宣徽院制度实为怯薛制度披上中原王朝制度外衣的产物,宣徽院制度以怯薛制度为内核,怯薛制度以宣徽院制度为外衣,两者互为表里,相互碰撞融合且不断发展,形成了元代特有的宣徽院制度,且生命力顽强,于是,元代宣徽院延续不辍,直至元朝灭亡。
▲蒙古人首领
历史悠久的宣徽院
1、悠久的历史继承
元代宣徽院并不是元朝所独创,而是借鉴了唐、宋、辽、金时期设置的宣徽院,主要是对于金代宣徽院的吸收。唐代中后期,宣徽院开始出现,成为总管宫廷内务的机构,北宋沿其制,直至元丰改制废除宣徽院,但并没有因其废除而影响到辽、西夏、金、元宣徽院的发展,尤其在元朝,宣徽院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融合蒙古民族的特色,对其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了元代与众不同的宣徽院特色。
明朝亦设有宣徽院,后改为光禄寺,清朝又将其改为会计司,宣徽院至此退出历史舞台。纵观宣徽院整个发展历程,元代宣徽院继承并丰富了前朝宣徽院的内容,是中央政府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元代官制的重要一环,不仅在元朝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乃至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
▲元代统治者
2、蒙古统治者的智慧
蒙古统治者是极具智慧的,1271年,忽必烈在汉人谋士的协助下,建立元朝,国号“大元”,而“大元”正取自《易经》中“乾元”之意,“元也者,大也。大不足以尽之而谓之元者,大之至也”,由此可知,忽必烈利用“汉法”为元朝披上正统的外衣,这也是忽必烈吸收“汉法”的表现,此后他不断向中原王朝学习,定朝仪,学习中原王朝的治理模式以及相应的各种典章制度,同时融合本民族的传统习俗,基本奠定了元朝的制度模式,元代宣徽院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顺势而设。
元代宣徽院的设置借鉴中原王朝唐、五代、宋、辽、金之制,主要是借鉴金朝之制,在刘秉忠等汉人儒士的建议下推行“汉法”,“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元世祖时期建立了元一代的主要中央机构体系,经后代皇帝不断完善发展,成为构建元朝中央机构的主要体系。
▲汉族官员
3、宣徽院的作用
宣徽院对元朝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宣徽院始设于忽必烈时期,元顺帝时期,宣徽院权力曾达到顶峰,宣徽使地位由元初的正三品升为从一品,除宣徽院官员兼任枢密院官员外,顺帝时期的宣徽院官员还可担任御史大夫、中书平章政事,“以宣徽使汪家奴为御史大夫”,“宣徽使黑厮为中书平章政事”,由此见得,即使在元朝晚期,宣徽院的地位也没有下降的趋势,反而宣徽院官员可兼任朝中重要官职,其地位达到顶峰。综上所述,元代设宣徽院是统治者对于官职机构进行不断探索的复杂过程,同时也是在学习“汉法”过程中对已有制度进行继承以及对中原王朝制度进行吸收的过程。
▲蒙古人的生活
元世祖时期是宣徽院发展的初期阶段,内属机构已基本成型,后代皇帝也多以世祖朝所设宣徽院为基础,经元成宗、元武宗的巩固发展,再到元仁宗时期已具有一定规模,宣徽官职已成为定制,从英宗到顺帝时期,宣徽院的地位逐渐达到高峰。观其发展过程,宣徽院权力逐渐扩大,院使委任以重臣为主,且官员人数庞大,概因元朝国家盛大,地域辽阔,处理事情繁杂且多,而宣徽院作为最开始的内廷机构,接触皇帝的机会较多,因此获得了诸多处理事务的机会,执掌之事也日益增多,官府机构也因此扩大,“皆以重臣领之,盖国家盛大,庶事浩繁,其职掌之事,视古昔几至倍蓰,故其官府之升,至于重大,而其属亦已繁多,日益月增,其势然也”,加之宣徽院自身的属性,其官员基本为皇帝的近臣,且多怯薛出身,与大蒙古国时期的怯薛军相类似,负责侍奉皇帝左右,这就使宣徽院得到皇帝的充分信任,保留了大量的权利。
▲蒙古生活
宣徽院之入官途径
1、皇帝之命
在封建社会中,皇帝具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从某种层面而言,国家大权也任凭皇帝个人喜好而决定,在元朝时,宣徽院的官员们,许多来自于皇帝亲自任命。元朝时期,宣徽院对国家统治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更进一步的实现中央集权,元朝统治者通常采用直接任命的方式进行宣徽院官员的官职授予,最典型的就是宣徽使。
元朝时期,统治者为了将权力集于自己手中,通常将宣徽使任命于自己的心腹大臣,由此来控制朝中大权。同时,元朝时期,民族等级制度森严,许多宣徽使大多出身于蒙古族,汉族人极少。由此可见,在元朝统治时期,统治者对权力的掌控需求极高,宣徽院作为国家的重要管理部门,皇帝以亲命的方式直接任用宣徽院大臣,体现出的是元朝皇帝对皇权的强烈占有意识。
▲元代官员形象
2、宿卫的“幸运”
蒙古人入主中原之后,虽然在统治上采取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但中原优秀的文化让蒙古统治者日渐承认中原文化的优越性。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原文化的发展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性质,这种性质为中原历朝历代的国家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优势,这种优势就是“学而优则仕”。历朝历代的官员选拔制度都具有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就在于,统治者希望以优劣之分来划分官员之高低,由此来形成表面上的公平。
▲元代贵族子弟
为了能够稳固朝纲,为了能够使天下之人信服其统治,元朝统治者也创立了一些如“学而优则仕”之类的官员选拔制度。在元代宣徽院官员的选拔中,一条重要的途径就是宿卫入仕。从某种层面而言,元朝所创立的宿卫入仕,从而进入宣徽院为官的选官制度,是皇帝加强其中央集权统治的另一条手段。从表面而言,宿卫入仕仿佛使得元代统治变得开明,但事实并非如此。据历史记载,在元代,通过宿卫入仕选拔而来的宣徽院官员通常是蒙古王公贵族,出生平平的普通民家子弟,若想通过宿卫入仕进入宣徽院,机会十分渺茫。
▲元代平民
总结
在元朝统治体系中,宣徽院为元朝统治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他是元朝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统治制度,它曾在元朝历史上长期存在,伴随了大元帝国的整个兴衰史。小小的一个国家管理机构,折射出来的是大元统治的集权、偏见、等级和黑暗。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1-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