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3 13:51:00 来源:戏说三国

引言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任用礼乐,来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需要知道,侍仪司是古代掌管国家朝仪礼制的重要机构,最早设置于金朝时期,历经金、元、明三代。金代侍仪司隶属于宣徽院,旧名曰擎执局,大定元年(1161年)改为侍仪局,大定五年(1165年)升局为司,“掌侍奉朝仪,率捧案、擎执、奉辇各给其事”。

设局使一人,后改为令,品级为从六品;直长一人,正七品;旧设局副,从七品。金代侍仪司官员虽品级不高,但是多由精通经史、礼仪的世戚及勋贵之后担任。据史料记载,世戚徒单铭、完颜合住都曾担任侍仪司令一职。徒单铭“性重默寡言,粗通经史,事母尽孝”。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元代侍仪司的设置

明昌五年(1194年),“授尚酝署直长,累迁侍仪司令、宿直将军、尚衣局使、兵部郎中”。完颜合住初为通事舍人,后因其“才干可用”,诏升一等为侍仪司令。此外,功臣之后石抹世勣也曾任职于侍仪司。

彰德府治中、抚州刺史石抹元毅战死沙场,皇上深感惊悼,赠信武将军,并“召用其子世勣侍仪司承应”。《金史·石抹世勣传》记载:“石抹世勣字景略。幼勤学,为文有体裁。承安二年,以父元毅死王事,收充擎执。”

擎执即擎执局,为大定元年(1161年)之前侍仪局的旧名,而承安二年(1197年)时名为侍仪司,因此本传叙述时沿用了旧官署“擎执”之称,所记史实有误。

称呼虽然有误,但是石抹世勣确因其父荫庇而叙录为侍仪司官员,且其精通经史,“(承安)五年(1200年),登词赋、经义两科进士第。贞祐三年(1215年),累官为太常丞,预讲议所事”,深受朝廷重用。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根据杨奂的《汴故宫记》记载,金代的侍仪司位于南苑司的西北处。蒙古太宗十年(1238年),杨奂任河南路课税所长官兼廉访使,太宗十一年(1239年)至汴故宫,“惧后世无以考,为纂其大概云”。

《汴故宫记》从金代皇城南薰门开始,具体记述了皇城之内的各个宫殿及官署位置。“左掖门正北尚食局。局南曰南苑司。宫苑司西北曰尚酝局、汤药局、侍仪司,少西曰符局、器物局,西则撒合门、嘉瑞楼”。

其中,尚食局“掌总知御膳、进食先尝、兼管从官食”,宫苑司“掌宫廷修饬洒扫、启闭门户、铺设毡席之事”,尚醖局掌管进御酒之事,汤药局掌管进奉汤药茶果之事,以上官署皆隶属于“掌朝会、燕享,凡殿庭礼仪及监知御膳”的宣徽院。

可见,金代侍仪司隶属于宣徽院,其衙署位置也与其他隶属于宣徽院的机构相邻。侍仪司作为宣徽院的下属机构,同其他宫廷机构共同服务于金朝的殿庭礼仪等事。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元承金制,设立侍仪司掌管朝仪之事。金、元两朝都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王朝,侍仪司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少数民族在礼仪管理方面的自身特色。在全面且细致地研究元代侍仪司之前,应对其进行整体把握。

朝代更迭,维护统治

“礼”是历代统治者维护统治的思想利器。在历史长河之中,朝代不断更迭,制度不断更新,但经久不变的便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于礼乐制度的重视。元朝虽是由北方蒙古游牧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但是深受汉文化影响,也十分强调制礼作乐的重要性。

“夫礼者,所以法天地之经,建上下之纪,教训正俗,防邪室欲,序人伦而制邦治者也”。前人之礼乐,到周朝时已逐具完备,《周礼》《仪礼》《礼记》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也向世人阐述了礼的意义,对历代礼制的影响颇为深远。

“自周以下,其礼弥繁。自秦灭学之后,旧典残缺。汉兴,始使叔孙通制礼,参用先代之仪,然亦往往改异焉”。秦废先代典制礼仪,汉因秦制,制朝仪礼乐。汉高祖时期,博士叔孙通制礼仪名号。魏晋时期,晋氏受命,兼采众代礼仪,武帝更定元会仪。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傅玄《元会赋》曰:“考夏后之遗训,综殷周之典艺,采秦汉之旧仪,定元正之嘉会。”而后“五胡云扰,秦、汉之制亦复不存矣”。隋朝时期,“开皇初,高祖思定典礼”。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既受隋禅,未遑制作,郊庙宴享,悉用隋代旧仪”。随着政治体制与文化传统的发展与更新,唐代后期礼制也有所演变。“唐代礼制不仅沿隋法汉上溯三代,而且唐人依据当时的社会需要对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工作,是三代以来礼制发展成果的全面总结与创新,是中国古代礼制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至宋,“五代之衰乱甚矣,其礼文仪注往往多草创,不能备一代之典。宋太祖兴兵间,受周禅,收揽权纲,一以法度振起故弊”。宋代礼制根据时事变异损益唐代礼制。

礼制是为政治服务的有利手段,统治者为深化君王权威,适应统治需要,不断施行与完善朝廷礼仪。北宋时期的皇帝已经意识到“朝仪虔谨对于‘式彰王者之贵’的重要意义,从而不断地主动颁布诏令以严格朝仪以及官僚行为”。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元代礼乐逐步发展,维护封建统治的典章礼仪制度逐渐完备,侍仪司以及其他众多朝仪管理机构也应运而生。

礼乐散失,朝仪混乱

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大蒙古国时期,战乱频繁,礼乐散失,朝仪混乱。早期的蒙古统治者对于中原传统礼仪文化并不了解,蒙古习俗中的朝仪制度也并不完善,导致了朝仪混乱的局面。

元代翰林国史院翰林修撰王构在《太祖皇帝加上尊号册文》中称赞成吉思汗以睿谋雄断之姿建立大蒙古国,“恢皇纲,廓帝纮,建万世无疆之业;铺宏休,扬伟绩,遵累朝已定之规。式当继统之元,盖有称天之诔”。

部落族人虽臣服于成吉思汗,但是在建国之初,尚无朝仪之事,也并无严格的君臣尊卑之分。大蒙古国实行的忽里勒台大会实际上是部落联盟的议事会议,大汗相当于部落联盟的首领,虽然其拥有最高权力,但是在礼仪方面与其他皇族尊长仍以兄弟相称,不存在严格的君臣上下之分。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元代朝仪之制可追溯到元太宗窝阔台时期,太宗元年(1229年)秋八月己未,“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以太祖遗诏即皇帝位于库铁乌阿剌里。始立朝仪,皇族尊属皆拜。颁大札撒”。

起初,中书令耶律楚材在蒙古宗亲对于窝阔台即位之事议犹未决之时,进言于太宗亲弟拖雷,认为此乃宗社大计,应择近之吉日,尽早商定下来。随后即依照中原王朝传统,定册立仪礼。

仪式要求蒙古贵族皆就班列拜,然而这种仪礼与蒙古旧俗不同,深受宗王之不解,耶律楚材则告知亲王察合台曰:“王虽兄,位则臣也,礼当拜。王拜,则莫敢不拜。”察合台乃率皇族及臣僚拜于帐下,并赞叹耶律楚材为社稷之臣。

“皇族尊长,皆令就班列拜,尊长之有拜礼,盖自此始”,也就是说国朝尊属有拜礼自此开始。太宗六年(1234年)春,会诸王,聚饮习射于斡儿寒河,斡儿寒河又译为斡耳罕、斡鲁欢、阿尔浑,即今蒙古国鄂尔浑河。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夏五月,窝阔台在斡儿寒河上游之西的达兰达芭夏营地大会诸王百僚,谕条令曰:“凡当会不赴而私宴者,斩。诸出入宫禁,各有从者,男女止以十人为朋,出入毋得相杂,诸公事非当言而言者,拳其耳;再犯,笞;三犯,杖;四犯,论死,诸妇人制质孙燕服不如法者及妒者,乘以骣牛徇部中,论罪,即聚财为更娶。”

这些条令明确了参加宴会之礼仪、对待公事之礼仪、尊卑之礼仪、居室勿喧哗之礼仪、参会身份配置之礼仪以及妇人制作质孙服之礼仪等,是大蒙古国时期统治者逐步重视礼仪的体现。除此之外,传统汉族仪制对于蒙古统治者的影响也不断加深。

“太宗十一年(1239年),衍圣公孔元措来朝,上言今礼乐散失,燕京南京等处亡金太常故臣及礼册乐器多存者乞降旨收录,于是十一年元措奉旨至燕京得金掌乐许政及乐工翟刚等九十二人,十二年(1240年)始命制登歌乐肆习于曲阜宣圣庙”。

蒙古统治者是如何建立王朝统治秩序的?

大蒙古国时期便开始对于朝廷仪制有所规定,收录散失的礼册乐器,命人学习礼乐,促进了朝仪典制的发展。此后,太宗崩,皇后临朝,会诸王、百官于达兰达芭之地,立太宗之子贵由为帝。辛亥年(1251年)夏六月,诸王大将复大会于阔帖兀阿阑之地,共推蒙哥即皇帝位于斡难河。

结语

总的来说,大蒙古国仍以召开忽里勒台大会由诸王大将推举来确定皇帝即位,朝廷仪制虽有所发展,但依然不甚完善。蒙哥汗去世之后,忽必烈与阿里不哥开始了汗位之争。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3 18:45:5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职司管理的混乱,影响了元朝仪礼乐制度的发展
...部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蒙汉二元政策的实施,体现了蒙古统治者对于汉文化的大幅度借鉴与吸收。“关于侍仪司中汉制与蒙古旧制并存的现象,可以在官制及礼制方面得到解读。首先,在职官制度方
2023-01-30 19:06:00
为何说没有清朝或许没有今天的中国
...王朝。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个部落后,知道会引起明朝统治者的注意,为了避免明朝的打击,他不得不考虑,如何跟周围的蒙古部落搞好关系。 (图-满蒙联姻)女真人长期跟蒙古部落是邻居
2023-05-18 06:59:00
元朝蒙古统治者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经统治中原近一个世纪的蒙古人建立的元朝。元朝的蒙古统治者们无法认同汉文化,他们压迫汉人,导致中华文明出现断层。元朝皇帝们不懂得如何治理国家,只会不断征伐扩张领土。他们对汉人的
2023-10-02 09:57:00
清朝是如何管理蒙古的?如何保证蒙古地区的安定?
...面,可谓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当时,对于清朝的统治者而言,边疆中最放心不下的就是蒙古,因为蒙古地区向来动荡不安,只有保证了蒙古地区的安定,才能够保证全国的安定,那清朝是如
2023-03-02 19:42:00
南宋为了报靖康之耻手段有多狠?拼着灭国将百万金人弄到只剩十万
...地位上受到了严重的压制和歧视。在元朝统治初期,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实行了严厉的政策。元朝在全国各地设立了监察机构,严密监控各地的动向。地方官员多由蒙古人或色目人
2024-08-13 12:30:00
汉朝几十年就能打败匈奴人,北宋却为何战胜不了契丹和女真
...草原人建立的多是渗透型王朝,就是彻底地中原化,只是统治者不同而已。而以后,草原人建立了契丹大辽、女真大金、蒙古大元以及满人大清,则都是征服型王朝。不仅统治者不同,而且统治手段
2024-05-19 21:27:00
元朝:一个没有皇陵的神秘王朝
...征服了南宋,结束了南北对峙局面,统治了近百年。元朝统治者面对广袤的汉地时,困扰着如何与汉文化融合的问题。他们选择了拒绝汉化,采取“民分四等”的政策,将人民分为蒙古人、色目人、
2024-01-02 18:23:00
历朝历代困扰中原王朝的难题清朝是如何解决的
...大汗。由此,清朝皇帝在法统上也成为了蒙古地区的最高统治者。自此以后,只要蒙古各部出现不利于统一的叛乱,清廷都会坚决的进行打击,如康雍乾三朝对漠西准噶尔部的战争。二、盟旗制清朝
2023-05-13 14:37:00
朱元璋对元朝灭亡原因的独特见解
...朝代相比,元朝的律法的确很宽松。但也许有人会说元朝统治者们对咱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破坏,就像宋朝的经济那么发达,要是不被蒙古人破坏,那说不定提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呢!如果你想到这
2023-10-30 07: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