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桂枝汤治多种疾病3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15桂枝汤治多种疾病3罗大伦/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刘渡舟老先生写的就是“舌苔薄白”。根据这个病症,还有左半身出汗,右半身没汗的表现,他就判断,“此左右阴阳气血不相协和...……更多
长时间咳嗽不愈?3个方子,教你分清寒热,有效止咳化痰
...煎熬肺中津液,就会形成黄痰.给大家推荐,可以参考《伤寒论》里面的一剂经方,叫:小陷胸汤,药方组成也比较简单,只有3味药,黄连,半夏和全瓜蒌,主治吐黄痰、咳嗽、胸痛等等。其中,半夏作为化痰的主力,黄连负责...……更多
经方治顽固性呃逆验案二则
...厚腻,脉浮大弦滑而数,属中焦湿热、胃火上冲之证。《伤寒论》云“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温热论》谓“再人之体,脘在腹上,其地位处于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胀,当用苦泄,...……更多
苦寒清热诸“柴胡”
...其要在寒热往来……”。柴胡为伤寒少阳证之要药,如《伤寒论》小柴胡汤,常以黄芩、半夏、人参等配伍,治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因柴胡既散风寒,又疏风热,且尤善退热,故临床多不究其风寒风热...……更多
经方治疗视物模糊案一则
...合患者二诊时自诉小腹时痛、小便正常的情况,遂想到《伤寒论》云“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更多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旋覆代赭汤出自《伤寒论》第161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这是针对汗不得法,或者是由于吐、下之误,虽表证已解,但是伤害了脾胃气机,胃...……更多
援以方书示医要
...有毒性的药物及副作用,以更好发挥其治疗作用。例如《伤寒论》的真武汤,方中用白芍,意在牵制附子的毒性,以更好发挥其强心的效用。四是诸药合用可获得从无入有的契新功能。例如名方升降散,是由白僵蚕、蝉蜕、姜黄...……更多
治水气凌心、肝郁血虚证验案一则
...,且右手脉三部皆滑,诊断其为肝郁血虚、水气凌心。《伤寒论》载:“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文中“伤寒若吐、若下”为病证...……更多
问止中医 | 医案:阴部睾丸痛牵扯腹股沟
...,痛症自然而然就会消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伤寒论》中记载:“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有温经散寒、调气和中的效果,用此方对症。那四逆汤呢?《伤寒论》中...……更多
从中医到瓷器 看中华文明存续久远的“法宝”
...切。再之后,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成熟的《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至于中间这段时期中医药有着怎样的创新从而导致成熟理论的出现,一直困扰着学界。“天回医简”则给出了答案。成都中医药大学研究员、博士...……更多
白天不咳,晚上咳,是痰憋在身体里了,中医教你1招,化痰排痰
...、祛痰止咳,同时调和诸药。以上这张方子,就是出自《伤寒论》的苓桂术甘汤,可补脾,可祛痰湿,还能助阳,可以很好的缓解脾胃不和,水湿停滞导致的咳嗽痰多。还有一种情况,是痰浊停在了肺部,中医讲“肺朝百脉”,...……更多
小腿酸困甩个不停,无处安放的腿脚,滋补肝肾、强筋健骨是关键
...拄拐杖的人吃了都可以丢掉拐杖,因此而得名。它就是《伤寒论》中的芍药甘草汤。这个方子中有两味药,白芍药和炙甘草,具有酸甘化阴、缓急止痛的功效。其中白芍药可以滋补肝血、柔肝止痛,能滋阴液、和血脉、养筋脉、...……更多
柴胡桂枝汤治月经失调验案一则
...医院月经或提前或推后属于小柴胡汤的“休作有时”,《伤寒论》曰“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默默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更多
千寒易去,一湿难除!中医祛湿“第一方”一出招,湿气一除百病消
...祛湿的“第一方”——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是出自《伤寒论》的一个经典方剂,由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四味中药组成。这个方子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水的功效,可以治疗脾胃阳虚、水饮内停所致的各种病症,如头晕...……更多
高烧、骨节疼、嗓子痛?分享2个经方,肯定用得上!
...建议大家先点赞收藏起来。第一个,就是麻黄汤。它是《伤寒论·太阳病》篇的主方。主治:怕冷、恶寒、骨节疼痛等等。那么,这些症状恰好是与这次疫情完全吻合的,不少人会吃布洛芬止痛,但是麻黄汤,其实效果也一样,...……更多
夏季失眠最怕它?喝完入睡快、睡得香!
...也有奇效。这个方子历史非常久远。配方源自于张仲景在伤寒论里的酸枣仁汤。除了知母、川芎外,最重要的就是里面的酸枣仁了,酸枣仁甘平,入心经,可以养心安神,帮助睡眠。三伏天喝一喝,让您安睡。但是,酸枣仁也有...……更多
运用经方从伏邪辨治荨麻疹
...,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现经方多专指《伤寒论》《金匮要略》所载之方。经方药少而精,配伍精当,应用得当则有鬼斧神工之力,起死回生之妙,一直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本报联合北京经方年鉴中医文化中心、...……更多
问止中医 | 医案:中年女性的顽固性失眠和抑郁症
...例同证——“胃虚,肝胆气郁,心肝神魂不得潜敛”。《伤寒论》“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另用甘麦大枣汤代茶饮以来养心安神、补脾和中。甘麦大...……更多
新泰市中医医院:古方加减治疗脑梗,眩晕
...脉沉弦。血压150/90mmHg,空腹血糖7.7mmoL/L。方证辨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第167条: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金匮...……更多
小柴胡汤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妙用
...用被誉为“和方之祖”的小柴胡汤源于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论》,临床应用广泛,常被用于治疗伤寒少阳证、黄疸、疟疾、妇人中风、热入血室等多种系统疾病,其中尤以少阳证为主。小柴胡汤主通利三焦、和解少阳,与本病...……更多
问止中医 | 杨康医师:辨证治胃癌,胃肿瘤缩小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记载治疗胃反呕吐的大半夏汤,《伤寒论》记载治疗心下痞硬噫气不除的旋覆代赭汤,《医部全录》记载的华佗胃反为病方(雄黄、珍珠、丹砂、朴硝),《本草纲目》记载治疗噎膈反胃方(硇砂、槟榔)...……更多
...,经后代人的整理,到宋朝时,这部旷世医书,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本医学典籍传承后世。张仲景将自己毕生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医学,他对做官并不感兴趣,但因为当时家族和社会袭官制度的原因,他也当过官。...……更多
桂枝汤的含义
本文转自:沈阳晚报罗大伦解读 《伤寒论》7桂枝汤的含义罗大伦/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营卫之间平时运行特别和谐,我们的身体就正常。如果它俩不和谐,我们身体的防御系统就出问题了。营卫不和的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更多
支原体肺炎高峰,一个中成药,止咳退热,比阿奇霉素“灵”多了
...源于麻杏石甘汤,这个方子来头不小,它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能够辛凉疏表,清肺平喘,恰巧对症。再看方子组成:麻黄、苦杏仁、石膏、炙甘草。 这里必须要重点提一提麻黄,在宣肺这方面,用麻黄再合适不过。麻黄...……更多
温病大家叶天士成名的原因
...说的启蒙者刘河间,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已正式与《伤寒论》主异。而十四世纪中叶,南方温病学说的奠基人王安道强调“温病不得混称伤寒”,也逐渐摆脱伤寒的羁绊。南北温病学说的沟通,为叶天士摸索温病学说理论敞...……更多
审平汤治疗鼻咽恶性肿瘤剧痛案
...晨3点痛甚,根据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对《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的解读,该时段为少阴病和厥阴病的相关时,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患者右眼活动障碍、视力听力下降与厥阴、少阴相关,故又取了厥阴和...……更多
...长,兼通外、妇、儿等科,悬壶家乡,名震遐迩,著有《伤寒论选注》十卷、《类方大全》十四卷、《外科大成》四册、《伤寒妇幼三科》四册、《脉诀》一册。臧应詹长于经方的运用,治病每见奇效,匠心独运,融会贯通。乾...……更多
巧用四逆散治顽固性便秘与胆结石
... 山东省立医院司国民名中医工作室四逆散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文为“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历代医家常以阳郁或肝郁解读其方义,其中明末医家李士材...……更多
太阴腹痛证治验四则
...之力。四个病案除案一、案二外,其他都未拘于原方,《伤寒论》非方证对应之书,而为辨证论治之书也,虽非原方,理则一矣。案一孙某,女,35岁,2024年3月11日初诊。主诉:腹胀满、脐周痛20多日。该患者平素易出汗,20多...……更多
寒湿疫“郁”阶段之辨治(下)
...湿;茯苓为佐使药,性平缓,渗脾湿于下。五苓散出自《伤寒论》,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生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水湿自除。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主治上焦湿重...……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趣味游戏迎丰收
9月22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体验趣味游戏“巧运蔬菜”。当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趣味游戏迎丰收 劳动教育润童心”活动该活动通过巧运蔬菜
2025-09-23 08:49:00
科学护牙从“齿”改变,打造坚固口腔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连宁燕“牙好,胃口就好,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这句老话道出了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石。然而,守护牙齿绝非只是早晚刷牙那么简单
2025-09-23 09:02:00
健康问太和|体内十余处癌灶,一次微创手术精准清除!太和医院破解多发性肠癌难题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龚艳琳)你是否想过,身体里同时出现十余处癌灶,却依然可以通过微创手术精准“排雷”,最大程度保留功能
2025-09-23 09:18:00
斯伯特:深耕健康营养赛道赋能济南产业升级
当前,我国居民健康需求持续升级。《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3)》显示,成年居民超重率达50.7%,亚健康人群占比超70%
2025-09-23 11:47:00
今日秋分|昼夜均分秋意浓,呼吸道健康防护别放松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秋分带着渐浓的凉意登场。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点之一,秋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出现“断崖式”下降
2025-09-23 11:49:00
豫见丰收丨丰收的河南,香迷糊了!
大河网讯 金秋时节,硕果盈枝,中国农民丰收节如期而至。作为农业大省,河南既是粮食生产 “压舱石”,更孕育出海量地域特色优质农产品
2025-09-23 12:00:00
岁月深处的味道 ——致品味时光的您
文/张笋我们的一生会经历多少初次相遇?在无数擦肩而过的缘分里,或许只有那惊鸿一瞥的某次,才能从相遇到相知,最终走向相伴
2025-09-23 14:09:00
达精专家忠告:备孕不是女性的独角戏,男性也应该行动起来!
一直以来,备孕似乎总被默认为女性的“专属任务”,但从科学角度来看,新生命的诞生离不开双方的努力。男性精子质量的健康程度
2025-09-23 14:10:00
从中医视角看血脂代谢,通络养生八字经提供通络调脂方案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改变以及久坐、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影响,血脂异常的问题日益普遍。血脂异常在早期阶段通常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
2025-09-23 14:12:00
秋分到,给肠胃“减减负”
大河网讯 9月23日秋分节气,昼夜平分,天气转凉。中医专家提醒,此时最宜调整饮食节奏——给忙碌的肠胃放个假。数据显示,秋季肠胃问题就诊量比夏季增加40%
2025-09-23 15:04:00
【跟着节气学养生】秋分:阴阳相半,阴平阳秘
鲁网9月23日讯(记者 魏萱 通讯员 李成修 王婧)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我国所处的北半球逐渐昼短夜长,天气由热转凉,气温加速下降
2025-09-23 15:22:00
解锁中药临方调配新成就,引领外治新风向
2025年9月19日,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第二十二次学术年会之《中药临方调配(一)复配霜一人一方创新应用专场》在南京举行
2025-09-23 15:42:00
解锁防癌新方式!杭州四惠医院分享按摩技巧,简单有效易坚持
提到防癌抗癌,大家最先想到的往往是定期体检、调整饮食,却很少有人知道,日常在家就能做的简单按摩,也能为身体筑起一道“防癌防线”
2025-09-23 16:32:00
从终身服药到调理希望:明日叶如何改写3990万患者的命运——记曾运雄教授用草本智慧叩开功能性治愈大门的十年征途
“每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吃药,忘记一次就怕病毒反弹,肝肾功能报告比工资条看得还认真。”这是38岁的HIV感染者张先生服药8年来的日常
2025-09-23 16:32:00
粉碎7大妇科谣言,第3个几乎人人都信过
“经期不能洗头?”“宫颈糜烂是重病前兆?”“喝碗红糖水,痛经就能好?”——这些话,或许你从妈妈的叮嘱里听过,在和闺蜜的聊天中说过
2025-09-23 17: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