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援以方书示医要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5-13 10:0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援以方书示医要

——评《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

□ 孟庆云 中国中医科学院

援以方书示医要

《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 中医古籍出版社

有了人类就有了医药,中医药的发展经历了食药同源的发祥期、巫医并行期,到春秋战国至秦汉的理论奠基期,之后在汉晋南北朝至唐初是方书盛传期,之后的宋金元的方派争鸣期,和明清的继兴发展期。在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各层次操作中,处方是实在而有核心价值的一环。

从用单味药到用方剂治疗

在用药史上,从用单味药发展到用方剂治疗,经历了漫长的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提升而能“垂妙于定方”。用方的称谓出自《庄子·逍遥游》“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文心雕龙·书记》载:“方者,隅也。医药攻病,各有所主,专精一隅,故药术称方。”这种意识,也体现在甲骨的文字中,甲骨文的“方”字是双对船的图形,意为两只首尾同向联为一体的图形。由是医者把几种药物同用的信息告知称为“方”。

方以诸药有法度的配合而有合群之妙。其效应有四:

一是应证以示法。每一方皆体现其独到的治法,例如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是为培补中气不足而设。

二是加强多应的涌现性效应。组成方剂,不仅强化了单味药之功效,还涌现出多方面的治疗功能。例如小柴胡汤,不仅对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有效,还治妇人伤寒热入血室,以及疟疾、黄疸等多种疾病。

三是牵制方中有毒性的药物及副作用,以更好发挥其治疗作用。例如《伤寒论》的真武汤,方中用白芍,意在牵制附子的毒性,以更好发挥其强心的效用。

四是诸药合用可获得从无入有的契新功能。例如名方升降散,是由白僵蚕、蝉蜕、姜黄、大黄四药组成的散剂。既升清于上,又降浊于下;以其升阳中之清阳、降阴中之浊阴之功,使祛风于上,除浊瘀于下。达到得天地清化之气,清浮而升阳中之阳,泻浊而降阴中之阴,共奏有升有降之功。

方有以上特点,制方而投药,是汉末魏晋南北朝乃至隋代唐初时期医界的习风和特点。由是而把医书称为方书,医术称方术,医家称方家。流行之广,甚至文士乃至民众也要传承记下几个方子,以传承后人。医学史以此把汉晋南北朝至宋初称方书时期。此后因于理论的发展,特别是运气学说的启导,宋金元时期学派门户强势,被称为争鸣发展期。至明清,以其传承发展和温病学派的崛起等,是为中医药史上的继承发展期。

方以多种剂型应用于临床而称方剂。在制备传承中以剂型巧、工艺妙和方名雅而延传至今,从汉魏南北朝传承至今。其配伍思路、方剂名称的雅号有很多美好的故事,是中医药文化的绝雅之一。

范行准先生的辑佚之作

从制方的理论思路到治病常用方剂的选择特征而开启了宋以后的“医之门户分于金元”。这里整理的《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是范行准先生的辑佚之作。

范行准(1906-1998),名适,字天磐,浙江汤溪人。少时家贫,13岁始在叔父开的药店学徒,16岁出师后,又学习西医三年,回乡又学中医二年后在上海国医学院学习,后在上海行医。1950年被聘入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作,1953年转入军事医学科学院,1999年离休,但离职后一直坚持中国医学史及中医文献学研究,直至辞世。范行准先生一生著作丰硕等身,主要有《明季西洋传入之医学》《中国预防医学思想史》《中国病史新义》《中国医学史略》等,他发表的学术论文被编为《范行准医学论文集》。

《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是范行准先生曾存辑方书的一部分,主要是以方书时期为主及其前后的所存的方书。在当代医学家中,先生更以爱书、读书、著书、藏方称著于世。先生曾说:“书物为天下公器,苟吾不用,宜速散去,安能守至穷神尽气。”先生践行自己的诺言,把自己一生苦心搜集的珍贵书籍献给了国家,共计760种,7200余册,包括中医书籍660多种,仅元、明刻本、写本即有90多种。这次整理的《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价值非凡。

具有三方面重要学术价值

范行准先生认为“考据之学片词只字,必有所据,而材料多取给于书本,故聚书必富,以资涉猎”。丰富的藏书,广泛的涉猎,为其出色的医史文献研究构筑了坚实的基础。范先生耗十余年之力,从历代中医文献中辑出《范东阳方》等古代方书凡百余卷,取名《全汉三国六朝唐宋医方》,这些资料对医史文献研究和临床实践应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综观《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的价值,主要有三点。

一是保存甚至抢救了历代遗存的方书。

由于种种原因《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久未付梓,未能被后人充分利用,殊为遗憾。2015年,在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的资助下,“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丛书项目正式启动。该丛书由国医大师余瀛鳌先生担任顾问并作序,中医医史文献专家梁峻研究员团队整理,中医古籍出版社承担具体出版工作。丛书收载了范行准先生从未面世的辑佚稿18种,包括《范东阳方》《集验方》《删繁方》《古今录验方》《延年秘录》《经心录》《纂要方》《广济方》《产宝》 《必效方》《近效方》《神巧万全方》《修养书》《伤寒类书》《王岳产书》《小儿药证》《食医心鉴》《四时纂要》。上自东晋,下迄宋代,该丛书内容十分珍贵,系范行准先生集数十年心血,披沙拣金、斟酌损益而成,大有可观。中医古籍出版社此次将范先生十余年之心血汇作《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辑稿》出版,对医史文献、中医理论研究者及中医临床工作者,无疑都是一大幸事,诚乃中医界之幸事。

丛书出版,意义有三:(一)使失传之古籍得以重生,虽不能遽定为全本,亦足以告慰先贤,此诚兴废继绝之功;(二)为当下中医古籍文献研究提供了崭新资料,我等亦可在其中商量旧学,发现线索, 而有开疆拓土之用;(三)对于历史人物及著名医家更行全面之认识,如范汪、姚僧垣等,所处时代正值中医学术嬗变演进之际,其学术思想见解特色鲜明,但因资料散漫,无法系统研究,范行准先生辑佚之举,聚沙集腋,提供了相对完整的资料,实为观澜索源之基。

二是助力中医药文化传承。

中医药古籍作为保存和传播中医药宝贵遗产的知识载体,记载了几千年来医药学家防病治病的临床经验、方药研究成果和医学理论体系,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中医药学继承、发展、创新的源泉, 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中医药古籍承载的知识,乃是人们长期观察积累、分析判断、思辨应对的智慧结晶,并非故纸一堆,有可利用的一面。据不完全统计,90%以上的先秦两汉文献、98%以上的魏晋南北朝文献、94%以上的隋唐文献我们今天已经无缘看到。 但是,由于中国古代书籍有摘引、抄辑其他文献的习惯,所以一些佚失的书籍中的只言片语,得以通过引用的形式,保存在其他文献之中。辑佚的工作就是把这些只言片语加以搜集、整理,让这些佚失的书籍得以重见天日。

中医古籍文献,虽曰汗牛充栋,然罹兵燹之祸零落成泥者亦复不少,由此,辑复工作有其重要价值。范行准先生集平生精力,辑佚出全汉三国六朝唐宋方书71种。其中,毛笔小楷辑稿58种212册,钢笔辑稿13种13册。这些散佚方书的辑复整理出版,不仅使散佚方书重见天日,有效指导临床,而且对全面正确评估我国宋以前中医药学成就、完善其理论体系可以提供难能可贵的证据。

三是用方主治彰显了中医药思维的特点。

方是理、法、方、药的一环,但一个方含理、法的意识和配伍的诸药,或者说,方中蕴藏一套治疗的信息。以此诸国本先生在作序青海名医李成恩《医荟》时说:“将古方不作方看,而法用。”《灵枢·五色》篇人体局部对整体“各有部分”,是说人体局部有整体信息,此外有多篇也论及人体结构的全息理论。处方也有对证候治疗的全息性。“相互作用是事物的终极原因”,方中药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多种效应以治病,除强化了主治效应外还有多靶点聚合效应、补偿嵌合效应、改变受方者的内环境效应、主辅药强化的序贯效应、整合的强化效应,以及生物转化效应等。总之,如章太炎先生所言:“之创用合而含云则益寿。”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3 1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心汤方中去干姜、芩、连三味,加旋覆花、代赭二味。如以方测证,则旋覆代赭汤无腹中雷鸣下利,而其逆上之气则较泻心汤证为甚。惟于扶持中气,宣化胃阳,如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生姜二
2024-01-11 08:39:00
...翁”;卷二○三○八引文《一庵说》,标为“瀛洲集则堂先生”;卷一九八六五引诗《水竹诗》2首,标为“瀛洲集”。栾贵明《永乐大典索引》归此集于元人徐世隆下。但依《永乐大典》引录诗文
2024-05-13 16:28:00
问止中医 | 杨佩医师:治肝硬化腹水
... 我继续讲解了我们的治疗思路,F先生最终决定试一试用中医治疗。我遂将症状一一录入大脑开出处方。方中猪苓、茯苓、白术、泽泻、桂枝温阳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柴胡、栀子、黄芩疏肝理
2024-03-09 12:17:00
问止中医 | 陈碧琴医师:这是关于五苓散“水逆”的医案
...,此必衄。”,但目前的情况和脾胃湿热还是有区别的。中医大脑开出的处方中包含了五苓散,但又合用了其他作用于中州脾胃的药。脾胃不和是由痰湿留滞,困遏脾胃,或感受山岚瘴气,或水土不
2024-02-28 15:49:00
...手。顾宪成(1550-1612),字叔时,别号泾阳,世称“泾阳先生”“东林先生”,南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人。万历四年(1576)举乡试第一。八年(1580)中进士,授户部主
2023-12-19 09:39:00
缅怀中医临床文献学科创始人余瀛鳌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李鸿涛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张卫秋风萧瑟,草木含悲,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送别著名中医学家、国医大师余瀛鳌先生。作为余老师
2023-11-08 08:14: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中药煮散定型和发展于秦汉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衰落于明清时期,至现代受到业界关注,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创新——中药煮散的古今应用□ 梅全喜 梁奇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4-03-28 10:04:00
问止中医 | 医案:梅核气2则,咽喉异物感的青年和中年
...了之后,这位青年还留有“咽喉异物感”的问题,也就是中医称为的“梅核气”。中医所说的“梅核气”是什么?梅核气是指咽喉中有异常感觉,但不影响进食为特征的病症,常常如梅核塞于咽喉,
2023-10-19 10:58:00
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本草丹青》中医药文化书画展
4月2日下午,由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山东中医药大学党委宣传部、青岛市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专委会主办,青岛市口腔医院协办的“本草丹青——2024刘景曾先生中医药文化书画展” 暨本草
2024-04-07 15:2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