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古代人的饮食习俗:从两餐制到三餐制的演变
现在的人吃饭一般都是三餐制,有时候饿了还会来个下午茶或者夜宵,吃多少顿饭并没有特定的规矩,而是随意而为,饿了就吃馋了就吃,想吃几顿就吃几顿。相比较而言,古代人就没这么幸运了,他们主要实行的是一天两餐...……更多
龙吟师傅:冬至来临,习俗禁忌要注意,安全度过这一天
...个特别大的转折点。冬至在的月份一直是子月,所以对于古代人来说,这一天是新年的开始。接下来龙吟师傅先来说说冬至的养生与习俗!冬至养生一是宜滋补:冬至前后,人体的脾胃变得更加活跃,容易吸收营养。饮食方面,...……更多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天的洗浴,清洁身体,也去除身上的晦气,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周代的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门派女巫负责此事,成为一项官定的假日。 同时,上巳节也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作赋的节日,其中以王羲...……更多
...歌谣、九九消寒图有关。吃饺子、汤圆有啥寓意?冬至的饮食习俗十分丰富,不仅限于饺子和汤圆。北方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习俗较普遍。冬至吃饺子,传说之一是纪念“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有“消寒”之意,“...……更多
中国古代酒温热享用的习俗起源与演变
...吗?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酒温热享用的中国酒习俗?中国古代人很早就有将酒温热享用的习惯。这种传统在古代的文化遗迹和文学作品中都有着明显的踪迹。在商周时期的青铜酒器中,就可以找到用于温酒的器皿。而晋代文人左...……更多
清明风至、繁花盛开,正是一年踏春时
...外,祭品种类、祭祀程序、标记方式、添土讲究乃至相关饮食习俗也都有差异,但从总体上讲,清明祭祖的内核都脱离不了中国人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气质,即慎终追远、敦亲睦族、饮水思源、报本感恩的精神和美德。 清明正是...……更多
清明前常吃“败火消炎法宝”,农村遍地都是,全身都是宝
...要角色,例如清明节食用艾草青团等。家庭可以根据节庆习俗,制作各种艾草美食,增添节庆氛围,也为家人带来不同的味觉体验。3、现代饮食创新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重视,艾草料理在现代饮食中得到了创新和应用。不仅...……更多
​大年初一,无论贫富,记得在桌上摆这4种“好运菜”,龙年行大运
...二、大年初一的“咬灾”是要吃什么?“咬灾”这一传统习俗在我国流传已久,腊月初一成为了执行这一习俗的日子。所谓“咬灾”,即通过咬食硬的食物来寓意驱走霉运,迎来好运和幸福。这一习俗融入了人们对于吉祥如意的...……更多
明朝长寿奇人王士宁,活120岁有何秘诀
...认为王世宁胡言乱语。毕竟古代没有现代医疗技术发达,古代人的寿命普遍较短。日常生活中,王世宁非常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他戒掉了吃肉和喝酒,像和尚一样吃素。这种“禁欲”的生活维持一时很容易,但想要坚持一辈子...……更多
祭祀时为何要烧香,这起到什么作用
以前老家有个习俗,每逢初一、十五赶集的日子,长辈们就要买点馒头糕点、带点自家酿的米酒顺道去庙里烧香,祈福。在祭拜的时候,长辈的嘴上往往还要小声向神灵诉说自己的愿望,比如保佑一家老小平安,祈求今年风调...……更多
...郊游踏青,品尝青团等一系列美食,通过种种流传已久的习俗,表达对节日的重视。那么,清明是如何一步步从节气变为节日的?还有哪些冷门饮食?“插柳”“戴柳”之俗又有哪些寓意?这个节气,很古老作为节气的清明,很...……更多
侯印国: 让历史烟火照见今日生活
...历史现象,而是更希望梳理一些脉络,不论是烤鸭这样的饮食习俗,还是追星这样的社会现象,它们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依旧是重要的话题。“溯古论今,更能看清历史细节的流淌。” “高产”秘诀在于长期积累每年多本文史...……更多
“龙抬头”的小知识:有啥吉祥寓意?什么是龙鳞饼?
...”,也叫龙头节、龙抬头节等,作为传统节日,它的许多习俗都与“龙”有关。比如在这一天,人们通常会去理发,叫做“剃龙头”,图个吉利,至于饮食,春饼或煎饼称“龙鳞饼”,面条叫“龙须面”。重庆工商大学法学与社...……更多
以骨论古,将骨论今:2022年人类骨骼考古盘点
...群的体质特征,生产和生活方式、健康和疾病状况,社会习俗、人口结构和人群变迁、遗传和亲缘关系等方面的问题。目前主要涉及古人类学、骨骼形态学、古基因组学、古病理学、骨化学考古等多个分支方向。2022年,受到疫...……更多
魏晋南北朝:酒肆繁荣与饮茶习俗的萌芽
...,这是受到游牧民族的影响。南方人也渐渐接受吃羊肉的习俗。相反,少数南方人迁入北方生活,也带来饮食异国情调。北魏洛阳市中就出现了专卖河鲜的“鱼鳖市”,供那些思念家乡美食的南方人光顾品尝。肉类烹饪技法也在...……更多
立冬吃饺子中的中医养生智慧
...立冬吃饺子的习俗也比较少。我国南方在立冬时会有其他饮食习俗,广东地区会吃烧腊与姜饭,杭州地区吃年糕,四川地区吃羊肉汤,湖南湖北地区吃赤豆糯米饭……各地习俗各不相同,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唐代孙思...……更多
“冬至”来临 黑龙江省卫健委发布“冬至”饮食科普
...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有特殊的饮食习俗,昔日讲究“冬至大如年”,同时也祈求健康、幸福和吉祥。我国的冬至饮食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北方,每年冬至日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至今民间还流...……更多
今日霜降,牛羊鸭肉吃起来
...变黄落下;昆虫都蛰伏起来。物候的变化也影响着人们的饮食习俗。霜降节气期间,气温下降,北方部分地区有吃牛羊肉的习俗。人们认为此时的牛羊肉味道鲜美,有滋养作用,在秋冬食用最佳。吃法上也各有讲究,北方一些地...……更多
家与美食:情感的寄托,健康的基石
...的温暖。如在宣传中,可以介绍当地的食材、烹饪手法、饮食习俗等,唤起游客对美食的向往。2.倡导健康饮食理念在旅游过程中,健康旅游应积极倡导健康饮食理念,引导游客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开展饮食文化讲座、设置...……更多
让民俗文化“走进”中医养生学课堂
...行等方面。随着物质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劳动方式的改变,习俗也不断演变。而能够让人们抵御各种灾难侵袭的措施,可以保障人类生命安全的环境以及有利于人类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便成为人们最珍惜的生活习俗,其中包含着...……更多
地道家乡味 最是解乡愁!邀您品尝河北特色“年夜饭”
...区的古栾家宴为大家介绍河北年夜饭的特色以及燕赵春节饮食习俗,让大家在赏民俗、品美食中感受浓浓传统年味。纵览新闻记者周颖(右)和中国烹饪大师张军建(左)、美食专栏作家孔润常(中)在河北石家庄市栾城区的古...……更多
...灶神在玉帝面前多多美言,为家人带来好运和祝福。这种习俗经过世代的传承和演变,逐渐固定下来,成为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小年”。 【注,西晋周处《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祀灶,谓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更多
登高、赏菊、插茱萸,重阳节的习俗还有哪些?
...。 重阳节民俗活动极为丰富,有登高、赏菊、插茱萸等习俗,笔者也详细给大家介绍一下。登高登高是重阳风俗里一项重要的民俗,而且重阳节的别称也有“登高节”的说法。我们在很多唐诗中都能找到重阳登高主题的诗歌,...……更多
...,走路一身轻”,制作清明团、清明馃是清明独特的时令饮食习俗;“老少踏青,耳聪目明”,踏青让我们亲近自然,领略和享受无限春光,愉悦身心;“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插柳戴柳的习俗,表达着“留春”、永葆青...……更多
非遗里的海南|承载深厚人文底蕴,海南老爸茶发展趋向年轻化
...南粉烹制技艺、儋州米烂制作技艺等;还有海南特色生活习俗,如随处可见的“老爸茶”习俗等;有些非遗项目还推动了特色产业发展,如五指山大叶红茶制作技艺、万宁东山羊养殖与烹制技艺……海南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更多
寒露到,吃芝麻、饮菊花酒防秋燥
...期天气干燥,在饮食上要注意防燥,因此形成寒露节气的饮食习俗,如吃芝麻、吃桂圆、饮菊花酒等。此外,寒露期间也是螃蟹、柿子等时令食物上市期,各地有吃时令美食的讲究。吃芝麻、饮菊花酒芝麻。 图/IC photo“寒露寒...……更多
惊蛰,再忙也要吃“2红2白”,做2事,顺应时节,家人更健康
...刻。在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时节,有着一个美好的传统习俗——食用“2红2白”食材,不仅为我们的餐桌增添了色彩,更寄托了人们对健康和生活的美好祝愿。这些食材,如同春日里的使者,携带着大自然的馈赠,为我们的身...……更多
滋滋有味 饮食同合
...以食材、菜式、器具等为代表的物质形态和以饮食礼仪、习俗、烹饪方式等为代表的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长期以来,各民族通过交流互动、吸收融合,不断丰富、发展着中华饮食文化。奶茶飘香奶茶是当下备受欢迎的饮品,牛...……更多
立春的风俗及饮食
...,以及家庭平安健康。2、登高远足:一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到郊外或山上远足,以示对新一年的期许和祝福。3、放风筝:有的地区会在立春放风筝,寓意着让坏运气随风飞走,让好运来临。4、春联:在立春这一天,家...……更多
...因各地习俗不同,其饮食文化也是丰富多彩。人们过年的饮食习俗也是大相径庭。例如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汤圆、年糕;福建人初一早上吃面条;河南人吃饺子煮面,寓意捞财;湖北人、湖南人春节第一餐要吃鸡蛋,意味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纪录片《慕湘将军和他的<晋阳秋>》座谈会在晋源区文旅局举行。省市区专家学者及单位代表40余人齐聚,围绕慕湘将军的革命精神与小说《晋阳秋》的历史价值展开研讨
2025-09-01 23:17:00
黔滇渝共筑“抗战生命线”|晴隆二十四道拐:45万吨战略物资从这里运送到抗战前线
【写在前面】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完全胜利
2025-09-02 00:38:00
百岁抗战老兵胡西:破路拆石,让敌人“一块砖都找不着”!
在贵州省荣军优抚医院的走廊上,身穿深蓝色毛线背心,103岁的胡西老人缓步而行。他身上那件深蓝色的毛线背心,已经穿了十多年
2025-09-02 00:38:00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叶旭升 魏俊 通讯员 张娟 龚义)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近尾声,日寇却仍在中华大地上负隅顽抗
2025-09-01 21: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
2025-09-01 23:04:00
“冀东抗战,打得既艰难又勇敢。一拨一拨地牺牲,又前赴后继地去参军。”“爬起来,义无反顾地向前冲。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为全民族而抗战
2025-09-01 14:53:00
特别报道丨一馆一展,藏着黑土热血的英雄故事
“沉默太久,不是因为遗忘,是因为雪与泥埋的太深。”8月30日,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开展,深埋地下数十年的文物第一次集中呈现在世人面前
2025-09-01 14:55:00
铭记烽火连天 砥砺强军壮志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吉林省白城军分区近日组织“纪念抗战胜利、争当抗联传人”主题党日活动
2025-09-01 14:56:00
从日军手里逃脱后毅然从军!96岁老兵吕盈吉:战友们,安息吧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济宁报道在济宁市任城区军休所宿舍,96岁的抗战老兵吕盈吉坐在椅子上,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他胸前的勋章上
2025-09-01 17:42:00
良渚古国究竟什么样?那时候人们怎么生活?8月23日,由河北博物院、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推出的“玉韫古国——良渚文化展”在河北博物院开展
2025-09-01 08:00:00
抗战时期,这些清流印记不能忘
东南网8月31日讯(通讯员 吴火招 沈兴源 文/图)清流是21个原中央苏区县之一,也是主力红军的主要活动区域。抗日战争爆发后
2025-09-01 00:03:00
特别观察丨北京这个文物特展,为啥关注度这么高?
8月30日,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内,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正在静静上演。走进“东北抗联遗址出土文物特展”,仿佛步入了八十年前的白山黑水之间
2025-08-31 09:36:00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
2025-08-31 21:34:00
一只水壶一张地图见证抗战烽火岁月 鼓浪屿华侨后裔讲述先辈参与抗战的故事
年轻时的陈珊轮。雷文铨1940年拍摄于昆明的照片。 陈珊轮的军用水壶。雷文铨1932年绘制的“晋江惠安仙游三县沿海仇货入口地图”
2025-08-30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