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31 21:3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1939年的中国,硝烟漫过黄河,掠过长江,最终在西南腹地的群山前停下脚步。位于贵阳东南郊的图云关,正悄然迎来一群特殊的“守关人”。他们没有钢枪铁甲,却带着手术刀与红十字;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为同一个信念集结。

这里,即将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最特殊的“救护堡垒”。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中国红十字会迅速扛起战地救护大旗。但随着华北、淞沪、南京相继陷入战火,“打一仗设一所医院”的临时策略,已不适应抗战形势,必须建立一个经常性流动救护组织,才能跟上战局的瞬息万变。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救护委员会”,后改为“救护总队”,由爱国华侨医学家林可胜任总队长,并组织100多支高效灵活的医务队,深入各战区前线,全面担负起战场救护使命。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林可胜

这支队伍逐渐发展为全国医疗实力最强的战地救护组织。但战火步步紧逼,救护总队必须寻找一个更安全、更便捷的总部基地。队伍由长沙经祁阳、桂林、柳州、河池、独山、都匀、贵定,最终于1939年3月初迁至贵阳图云关,这里地势险要、山高林密,成为战时最佳庇护所。为了加强战地救护、医疗、医防等工作,医疗大队增加至9个,共辖47个中队、94个区队、9个手术队。预备大队设在贵阳,下辖10个中队,供机动使用。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位于图云关的中国红十字救护总队

在图云关,数千名中国医务人员和数十名外籍医生集合在一起,被派往各个战区。他们不分党派,不分宗教信仰,不分国籍和肤色,积极参加中国的战地救护服务工作,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胜利,无私奉献着自己的医学知识和技能。

1939年初,“国际医药援华会”招募了一批自愿来中国服务的医务人员,德国医生白乐夫与奥地利医生严斐德、捷克医生纪瑞德踏上从英国利物浦出发前往中国的货轮。其后,还有保加利亚医生甘扬道、奥地利医生富华德等医生,先后奔赴中国,白求恩则先于白乐夫到达后前往延安。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国际援华医疗队部分成员在贵阳图云关合影

1941年,日军在常德投放细菌弹,鼠疫肆虐。肯德等外籍医生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封锁抵达疫区。他们开棺验尸确认疫情,与中国军医共同制定“隔离、检疫、消毒”防疫纲要——白天,他们背着药箱挨家挨户接种疫苗;夜晚,他们在油灯下记录病例,直到双眼布满血丝。最终,这场可能蔓延全国的瘟疫,被中外医护联手扑灭。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消息传到图云关。这一刻,所有的艰苦与牺牲都有了意义。没有锣鼓,就用脸盆代替;没有喇叭,就用嗓子高呼。国际援华医生们忘记了礼仪,见人就拥抱;中国医护人员抱着战友,哭着笑着说:“我们赢了!”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

从1938年1月至1945年10月,救护总队共实施手术119836人次,骨折复位35522人次,伤口处理8784731人次,收治住院患者2142997人次,接诊军人2481685人次,接诊平民2002996人次。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救护总队不仅救过抗日将士,还为贵阳百姓开设低价诊疗所,为沦陷区难民提供医疗救助。他们用手术刀与疫苗,在战火中筑起了一道“生命防线”。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位于图云关的高田宜之墓

80年过去,图云关的松柏愈发苍翠。1985年,刻有21位外籍医护名字的纪念碑在此矗立;2013年,“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纪念碑在贵阳市森林公园落成。2017年,国家批准在图云关建设“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园”。2022年,图云关抗战纪念馆正式开放。

【微纪录片】东方战场的生命堡垒

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的展品

如今,图云关抗战纪念馆陈列着的实物有100余件,图片453张、文献资料2.8万份。

岁月改变了山河模样,却从未磨灭正义的光芒。那些曾在这里守护生命的人,早已化作山林间的风、碑石上的字,永远留在了中华民族的记忆里。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统筹 陈诗宗

策划 刘丹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睿 王华 廖文祥 杨阳萌

编辑 王小婷 骆航念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3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烽火硝烟中,他们在贵州安放一张手术台|一见·抗战贵州④
...中外医护人员以超凡的勇气与智慧转化为拯救生命的坚固堡垒,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防线。图云关这段烽火岁月中的救护壮歌,不仅是中国抗战史上熠熠生辉的一页,更是生命至上、
2025-08-27 19:07:00
南京保卫战牺牲烈士后人来宁,追忆先辈血战经历
...。△《还俗记》致力于挖掘珍贵史料,拍摄相关历史文献纪录片传承历史钮则坚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自己的孩提时光,经常能听到父亲钮先铭和母亲谢承美谈论起那段抗战历史,这对
2023-08-12 15:50:00
烽火岁月中的医者担当——贵州医科大学与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的黔中往事
...中右三为林可胜,左二为李宗恩。 黔中腹地,两座医学堡垒并肩而立。李宗恩以“医学救国”为崇高使命,积极救助沦陷区的医学生,守护医学教育的希望之光,并成功培育了414名抗战急需
2025-09-03 23:01:00
一场生命的守护正在悄然上演。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贵州医院心脏中心,这支被称为 “护心战队”的医疗团队,即将与病魔展开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天眼新闻的镜头,将全程记录下一位室间隔缺损小患
2025-05-10 01:12:00
富德生命人寿“小海豚计划”一对一帮扶纪录片《奔跑》暖心推出
...这是富德生命人寿近期推出的“小海豚计划”一对一帮扶纪录片《奔跑》中的一幕。迪拉古生活在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茗新村,这里属于美丽的小凉山。由于各种原因,迪拉古上学的时间也
2023-07-26 10:28:00
“哪个中国人不是战士?”电影《图云关》首发预告,揭开贵阳图云关的抗战救护传奇
...的故事,在先导预告中,一句“在今天的中国,哪里不是战场?哪个中国人不是战士?”震撼人心,将观众带回那个烽烟四起、山河破碎的年代,道出侵华日军为了快速打通西南通道,丧心病狂地在
2025-09-02 00:38:00
《从图云关出发——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救护总队抗战救护纪实》新书发布会在贵阳举行
...人员聚集贵阳图云关,再从图云关出发前往全国各战区、战场开展战时救亡工作的历程。贵州大学党委书记杨未表示,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记录中国红十
2025-08-28 23:16:00
网格聚力忆峥嵘,和平薪火共传承
...在社区内掀起一股铭记历史、守护和平的热潮。一场红色纪录片放映将活动氛围推向高潮。随着纪录片的播放,屏幕上重现了抗日战场上的硝烟弥漫,八路军、新四军浴血奋战的身影,以及广大民众
2025-09-15 10:09:00
她放弃百万年薪,叫板BBC,冒死拍出水下中国
...的河流、最复杂的水系,但是我们却没有一部自己的水下纪录片。我希望用自己的镜头,将中国的水下之美,展示给全世界!”周芳是湖南长沙人,从很小的时候,她就不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2023-09-18 21: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
淮军公所看大戏,听戏的时候别忘抬头看看戏台这里!
2025-10-01 13:26:00
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开幕
大皖新闻讯 10月1日上午,由淮南市文联主办的淮水楚韵——廖亚辉、穆道林、李贺书画印学术观摩展在该市1952美术馆开幕
2025-10-01 14:04:00
有声书|郎官巷里的“中国西学第一人”
迈过东街口前气派的南后街大门,往前步行十余米,举身向左,可见郎官巷静静等候的身影。在中华民族最风雨飘摇的年代,这短短百余米的小径旁
2025-10-01 16:03: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雁翎队:白洋淀的“水上奇兵”
(文案:曹秦雨、吴文婷、靳彤 拍摄:马会波、赵仕嘉 出镜:张晓晴 剪辑:冯钰娇、刘昀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清晨的白洋淀
2025-09-30 21:40:00
视频提供|唐山投控(文旅)集团
2025-09-30 21: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