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9-01 23:0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

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这座特殊的收容所从湖南常德迁至镇远。在镇远的6年期间,该收容所先后关押600余名日军战俘,其中137名战俘主动加入反战同盟。

如今,这座保存完好的战俘收容所,通过珍贵的文物展陈与生动的历史叙事,向每一位来访者诉说着那段特殊岁月里的人道光辉与反战力量。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和平村”旧址。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摄

日本战俘生活照、日本战俘花名册、日军暴行调查与反战革命团体通过合作或独立刊印的反战宣传资料《使命》《和平先锋》《群象》等同时出现在镇远“和平村”旧址的展厅里,战争的发生、和平到来的都在这里一一展现着,它们与“和平村”旧址一起成为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和世界人民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历史见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和平村”旧址内展出的反战宣传资料《使命》《和平先锋》《群象》等。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和平村”旧址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好的抗战时期收押日军的俘虏收容所,全称为“国民政府军政部第二俘虏收容所”。1938年2月,在湖南常德盐关,主要关押中国南方战场上俘获的日军俘虏,随着战局的变化,后迁至湖南辰溪,并在1938年12月迁至镇远,1944年12月迁往重庆巴县,1946年4月撤销,在镇远的时间长达6年。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当时关押在“和平村”的战俘。

“和平村”占地6422平方米,墙院中原有办公楼、礼堂、医务室、监禁室、哑子室、米库、厨房及监视塔等建筑14栋。编制为俘虏部500人,所本部、配属区分部编制46人。主要关押中国东南部战场的俘虏,并集中了分散在各地的零星俘虏。

“选择镇远是因为这里属于大后方又靠近前线,有一定安全距离,能保障驻扎军队、机构的安全。另一方面,当时镇远经济条件较好,能供应俘虏所需物资。”镇远县文物管理局局长吴寿军介绍说,“和平村”迁到镇远后,先临时住在了两湖会馆小学。“后来由一位蒋姓师傅带领俘虏建造现在的‘和平村’旧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和平村”办公楼。

从1939年到1942年逐步形成规模。最多时关押过600余人,1943年高峰时有404人,吴寿军介绍道“抗战后期物资匮乏时,收容所允许俘虏种菜、制作手工艺品售卖,收入部分上缴收容所,部分自用。”

“和平村”里的大礼堂就是当年俘虏们居住、活动的地方,大礼堂两侧整齐地摆放着一张张单人床,顺着左侧的床位走到最后打开门,就是时任主任管理员康大川(原名康天顺)的办公室兼卧室。

“根据收容所的布局,管理人员应该住在前院办公楼里。他选择在大礼堂里与俘虏同吃同住,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俘虏、教育俘虏,这种方式也很有成效。”吴寿军2014年到“和平村”工作时,康大川的办公室是让他印象最深刻的,“从这里就能看出,当时对日本俘虏是优待的。”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和平村”旧址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摄

在资料记载中、改造过的俘虏回忆中,镇远“和平村”认真贯彻落实国际人道主义优待俘虏的政策,组织他们挖水井、修澡堂、完善卫生室、下河捕鱼改善伙食。

此外,还进行生活、知识和意识等的教育感导工作,如上课讲授、召开所方与俘虏座谈会、社会名流与俘虏座谈会、日常私人接触交流等等。

吴寿军在“和平村”工作的10年中,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各类“和平村”相关的历史资料、图片,以丰富展品、佐证史实。

“听到没听过的线索、看到没见过的史料,就马上联系,过程很漫长。”吴寿军说,经历了六年的收集、整理才有了今天的展出,“希望每一位走进‘和平村’的人,都仔细了解这些展出文物所蕴含的历史,以铭记历史,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

战争结束之后,反战同盟成员回到日本,还长期从事民主革命运动和中日友好工作,为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事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50年代,“和平村”旧址除原高大围墙基本保存完好外,其余大部分原建筑已遭拆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1982年,原反战同盟成员长谷川敏三等相关人士回访“和平村”合影。

原反战同盟成员长谷川敏三等相关人士在1982年、1985年、1987年先后回访“和平村”。

“这里被他们称为‘再生之地’和‘第二故乡’,当时回来时,还会唱曾经在‘和平村’学习过的歌曲——《松花江上》。”吴寿军介绍,1985年,原反战同盟成员捐赠了5万元人民币用于恢复“和平村”,也捐赠了日文书籍、字画、影像资料及木雕观音像等,1986年开始,镇远县根据他们的回忆,逐步复建“和平村”原有房屋建筑布局。

2015年,和平村旧址被公布为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06年,镇远“和平村”旧址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12月,“和平村”旧址面向全国免费开放;2010年3月,“和平村”旧址成为贵州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群众正在观看“和平村”旧址展览。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近十年来,我们通过申报项目,对‘和平村’进行了环境整治、文物本体维修,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吴寿军介绍,在完成系统性保护的同时,还建立了常态化维护机制,通过日常巡查和游客引导,确保文物安全。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镇远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摄

㵲阳河畔的和平村旧址,不仅是抗战历史的见证,更是人类对和平永恒追求的象征。

正如吴寿军所言:“我们守护的不仅是建筑,更是一段值得铭记的集体记忆”。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廖文祥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清明祭英烈 杏林续薪火——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
鲁网4月7日讯近日,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崔宁带领党员和团员青年代表赴莱芜战役纪念馆缅怀先烈,在硝烟散尽的土地上触摸红色脉搏,于无声处聆听历史与生命的共振。踏入纪
2025-04-07 12:0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8月27日,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显示,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遵义红”品牌价值达56.8亿元
2025-09-02 00:3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
2025-08-30 11: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黄平旧州机场:从战火跑道飞向和平云端
黔东南州黄平县旧州机场跑道尽头,一架飞机正平稳落地,与跑道旁那座历经八十余载风雨的石碾隔空相望,无言地述说着这片土地的沧桑巨变。黄平旧州机场。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廖文祥 摄。中
2025-09-02 00:37:00
“烈士纪念日”纪念邮票今日全国发行
...和崇高敬意,整体设计简洁、质朴、庄严,传递出“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的深刻内涵。一版双雕的工艺设计与邮票设计相辅相成,邮票中巍然屹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采用黑色雕刻,画
2024-09-30 13:49:00
山东学子三下乡|寻红色记忆 筑青春之梦
山东英才学院商学院(国际学院)“黄河入海,薪火相传”大学生社会实践团于2024年7月15日--2024年7月24日来到山东省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华八井、革命烈士陵园和共产党宣言陈列
2024-08-28 22:56:00
海门街道解放西路社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为党和人民事业贡献智慧力量。”硝烟旧照凝青史 薪火新篇映赤诚在庄重的祭奠仪式后,全体人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参观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老党员们在展板前驻足良久,
2025-04-03 16:49:00
...堂”等创新形式,在沉浸式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让信仰之光照亮青春征程。
2025-04-04 15:33:00
...民族捍卫和平的坚定决心。80年前,正义战胜邪恶,和平之光重照大地;80年后的今天,我们以这些活动为契机,传承抗战精神,凝聚和平力量,携手共创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文/刘晨晨)
2025-07-07 17:3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
考古新发现|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 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西安市雁塔区发现唐新罗质子金泳墓,墓志揭示其祖孙三人皆在唐为质
2025-09-05 18:33:00
考古新发现|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 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9月4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组织召开考古成果集中发布。记者在现场获悉,空港新城发现周隋名将段文振家族墓,其中段文振墓志或为欧阳询所书
2025-09-05 18:34:00
从金代的酒务官署到明代的宰相赞誉,再到清代的帝王题诗,最终在新时代绽放出非遗光彩……在山东茌平,有一抹酒香穿越千年时光
2025-09-05 10:36: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近日,厦门仁爱医疗基金会原理事长郑毅夫向思明区图书馆捐赠了其父亲郑仕照的回忆录——《烽火南洋——抗日老兵话当年》
2025-09-05 07:50:00
这是一封花了40分钟,在飞机上写的信,通过信,广西15岁的袁同学与两千年前的英雄霍去病完成了一场精神对话。“惟愿将军英灵长存
2025-09-04 15: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