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9-02 00:38: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8月27日,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显示,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遵义红”品牌价值达56.8亿元,位列全国红茶品牌前三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回望八十多年前,正是在遵义湄潭这片热土,中央实验茶场在战火中孕育而生。如今,茶场旧址中保存完好的木质茶机联装线——这件全球仅存的中国原创茶工业文物,无声诉说着那段筚路蓝缕的岁月。它不仅是近代茶工业发展的活化石,更铭刻着中国茶人自力更生、开拓创新的精神。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国锋 摄

叶落湄潭,烽火中兴起新希望

“1960年投产的这条生产线是全套木质结构,因为当时条件差、资金少,由茶业专家指导当地技术较好的木工制作而成,这代表了20世纪60年代全国制作红茶的最高水平,是我们的镇馆之宝。”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馆长罗可可介绍道,生产线建设完成后,连续生产了37年,大约出口了8000吨红茶,为国家建设换回大量外汇。

罗可可讲述着湄潭茶产业往日的故事,将人带回那段奋斗的时光。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馆长罗可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我们这个博物馆的前身是贵州湄潭茶场,历史可以追溯到中央实验茶场,是一座为抗战而生的茶场……”罗可可说,1938年,全国主要产茶区都已经相继沦陷,如湖北、安徽、福建、浙江等。1939年9月,以王淘、李联标、金阳镐、朱源林、黄道煊等为代表的茶叶专家到达湄潭勘定场界,12月,正式决定在湄潭建场。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茶工业博物馆内。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1940年4月,中央实验茶场正式挂牌成立,首任场长是哈佛博士生刘淦芝,他带领40多位茶叶专家开展了以茶叶为主导的科研和生产活动,成功研发了贵州第一个红茶产品——“湄红”;贵州茶叶史上第一个绿茶生产车间也在此诞生,创制出贵州第一款品牌绿茶——湄绿,开启贵州绿茶工业化和品牌化历史。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场场史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其间,专家们在湄潭象山建设了中国现代茶叶第一山;在桐子坡建设了全国规模最大的茶树品种园,李联标先生在此开启了中国茶树品种选育研究;在务川自治县老鹰山发现野生乔木型大茶树,确证茶树原产地为中国西南地区;成立了贵州省立湄潭实用技术学校(现湄潭职业学校),到1949年培养了一百多名茶叶专业本土人才;探索出农户种植、茶场收购加工销售的农业产业化模式……

“当时出口茶叶品类主要是红茶,贵州红茶通过史迪威公路出口换取战略物资和外汇。”罗可可说,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就发展成了贵州湄潭茶场。

茶香悠远,新茶饮中生出新产业

记者走进茶工业博物馆的绿茶初制车间展厅,原貌保存和展示了原湄潭茶场制茶工场绿茶初制车间的所有设备与流程。

2024年10月,湄潭中央实验茶场旧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

“湄潭茶曾经有着特殊的使命,历代人‘艰苦奋斗、科技兴茶’的探索,为湄潭的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田徐说,如今,湄潭不断创新突破发展茶产业。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茶工业博物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从1939年中央实验茶场打开了中国现代茶产业的大门,到如今,贵州积极推动新茶饮“贵州标准”建设,发布了《贵州新茶饮原料基本要求》团体标准,建立“特色风味茶饮标准库”,湄潭始终在推动茶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湄潭现在以‘茶+’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开发茶啤酒、红茶饮料、茶月饼等衍生产品,持续推动新茶饮发展,建设新茶饮优质原料供应基地、沉浸式体验基地等六大基地。”田徐介绍道,湄潭县还依托遵义职业技术学院黔茶产业学院、湄潭中等职业学校等院校培养专业人才,探索“传统茶+新茶饮”双轮驱动模式,实现从农产品加工向消费品制造的跃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企生产的茶啤酒。

田徐骄傲地说,现在大家喝的每十杯新茶饮的茶底,可能就有一杯来自湄潭。

湄潭茶企出品的新中式精酿茶品,不论是鸭屎香单丛还是茉莉花茶、毛尖茉莉亦或糯香绿茶,年轻人喜欢的茶底都在生产。

目前,湄潭县已有10余家传统茶企转型成为新茶饮原料供应企业,产值从2023年的不足1.5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4.5亿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企生产的新茶饮。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未来,我们将持续推进‘全国新茶饮集聚区’建设。通过‘全国新茶饮供应链中心’的打造,建立汇聚茶、果、奶、花、包装等元素的完整供应链,持续拓宽产业链。”田徐说,目的是实现湄潭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风光旖旎,茶海里长出新故事

走进万亩茶海景区,可以观茶海、体验采茶,也可以在露营基地里享受闲暇时光的快乐。

近年来,湄潭围绕茶旅融合发展,聚焦“场景+住宿+多业态”,以天下第一壶茶文化博览园、中国茶海景区、翠芽27°景区、永兴古镇、云贵山茶旅景区等景区景点为核心,推动康养旅居生态圈建设,持续打造“永不落幕的茶博会”,不断唱响“中国茶海·休闲湄潭”品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海。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汪国锋 摄

“我们还依托湄潭翠芽27°茶海路这条‘全国十大最美农村路’,将龙凤村田家沟、浥园、兰馨茶庄、金花村七彩部落、核桃坝村等景点串联起来,围绕茶主题,发展多种乡村旅游产业形式。”田徐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让沿线实现了茶区变景区、茶园变公园、茶山变金山。

湄潭县突出茶叶首位产业,深入践行“三茶统筹”发展理念,聚焦品种、品质、品牌,推动“茶园绿色防控、无公害茶园建设、企业(合作社)联基地、茶园统防统治和良种良育”五个全覆盖,提升茶叶“标准化生产、精深加工、出口创汇”三种能力,奋力跑出茶产业发展“加速度”。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县天下第一壶。

2025年上半年,全县生态茶园面积达60万亩,茶叶产量5.4万吨,产值55亿元,连续五年位居“中国茶业百强县”榜首。

如今“贵州绿茶”成为全国首个省级茶叶类地理标志品牌,拿到欧盟市场“免检通行证”。部分企业参与ISO茶叶加工标准制定,让“冷萃工艺”“区块链溯源”等中国方案写入国际规范。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湄潭茶企生产的茶。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摄

自1939年烽火岁月中孕育而生,湄潭茶产业历经八十余载春秋,完成了从战时特需物资到全球化商品的华丽蜕变。从湄潭小城的茶香氤氲到黔地千里的产业版图,这一盏茶汤里,始终流淌着跨越时空的传承与创新。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汪国锋 汪林静

编辑 徐微微

二审 杨韬

三审 刘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9-02 0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
2025-08-30 11:44:00
网格聚力忆峥嵘,和平薪火共传承
为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近日,济宁市任城区仙营街道南岱社区海能花园网格室的网格员们积极组织并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志愿服务活动,吸引众多居民踊跃参与
2025-09-15 10:09:00
铭记烽火荣光 弘扬沂蒙精神|《烽火荣光》首卷——临沂卷发布会在济南隆重举行
...无畏、浴血奋战以生命赴使命(以“记忆留存”为基,让薪火有“根”可寻)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革命精神的活载体。从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到解放战争的改天换地,再到抗美援朝的保家卫
2025-09-04 10:16:00
...大西迁既辉煌又艰辛的历史,将百年浙大的‘求是’精神薪火相传。”这段烽火岁月中的教育坚守,将持续照亮新时代科教兴国之路。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策划/刘丹 覃淋文/杨阳萌主播/林潇
2025-08-06 02:49: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在小区门口,我们见到了张振鑫老人的二儿子张启
2025-08-28 05:00:00
从西迁到共兴 八十五年双向奔赴|浙大与湄潭书写跨越世纪的时代答卷
...值69.13亿元,茶叶产业也成为湄潭经济的支柱。“求是”薪火代代相传在茶叶产业之外,浙大对湄潭的帮扶更体现在教育领域,形成了跨越世纪的人才培养接力。8月18日,秋日的阳光洒满
2025-08-20 00:0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现贵州新风采,本报从今日起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专栏,敬请关注。8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为避免日寇劫掠、战火毁损,作为大后方的贵州,迎来了西迁的故宫
2025-06-20 11:2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浙大西迁:烽火中的贵州湄潭,如何成为科学家的摇篮?
当人们谈论诗画江南,总会想起西湖烟雨。而八十多年前,西湖湖畔有一群师生,背负家国命运,在烽火中西迁千里,最终扎根贵州湄潭,守护文脉、延续学统。如今,在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
2025-08-26 21:4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寻找图云关:37万人的追寻,与一场跨越80年的生命致敬
图云关,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扼守出黔通湘桂的咽喉要道,人称“黔南首关”。如今,它位于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与不远处的图云关抗战纪
2025-08-26 21:47: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智慧农场”学科学
10月30日,科技辅导员带领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学生制作“智慧农场”。10月30日秦皇岛市海港区东港镇第二小学开展“废旧材料大变身 智慧农场学科学”活动由科技辅导员带领学生使用纸箱
2025-11-01 07:32:00
10月28日,市审批局公告了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这将是一座拥有小学、初中、高中的全新学校。太原市鲁艺中学校项目建设位置在小店区
2025-11-01 07:34:00
10月28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专家对清徐县2025年度营造林建设任务、古树名木保护、候鸟保护等工作进行调研指导,标志着太原市林业专项核查工作启动
2025-11-01 07:34:00
10月29日,第八期求职能力实训师资培训班在太原结束。在为期8天的集中培训中,来自我市10个县(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市政府发布《关于认真做好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的通知》。农业普查工作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市政府成立太原市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专班
2025-11-01 07:34:00
10月30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我省将打好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和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隐患治理两场歼灭战,为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环境保障
2025-11-01 07:34:00
汇川:用“辛苦指数”换粮农“丰收笑脸”
多彩贵州网讯自汇川区酒用高粱收购工作启动以来,遵义汇仓红粮油储备有限公司(简称:汇仓红公司)锚定“应收尽收、颗粒归仓”核心目标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有效应对冬季低温、雨雪、凝冻等恶劣天气,防范人员滑跌伤害及生产设备、系统冻结损坏,保障冬季安全生产稳定运行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为深化“最安全银行”创建,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筑牢社区金融安全防线,近日,遵义汇川支行在遵义市茅草铺社区组织开展“六进六联”送金融安全知识进社区宣传活动
2025-10-31 18:49:00
多彩贵州网讯近日,贵州金元鸭溪电厂组织开展2025年度职工职业与健康体检工作,为全体职工送上“健康礼包”,以实际行动筑牢企业安全生产与职工健康双重防线
2025-10-31 18:49:00
今年是罗登贤同志诞辰120周年,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东北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领导者,同时也是党领导的东北人民抗日武装的重要创建人
2025-10-31 18:51:00
40多名宁波游客在皖北农村吃“大席”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40多名宁波游客在阜阳市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体验了原汁原味的传统大席。口孜牛肉、手工麻叶、红烧皮丝
2025-10-31 18:55:00
10月30日,全市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强调,要坚定“在表扬声中干工作”的志气,倡导“先人一步
2025-10-31 19:10:00
10月31日,第62届福州西湖公园金秋菊展进入布展冲刺阶段,今年的菊展景点,主要集中在西湖公园开化屿和谢坪屿。
2025-10-31 19:16:00
鲁网10月31日讯为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助力企业用工保障与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菏泽市牡丹区“金秋招聘月”活动于近日启动
2025-10-31 19: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