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0 11:2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开栏的话】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贵州作为抗战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数十万儿女奔赴前线浴血奋战,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支援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充分展现贵州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民族气节、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本报从今日起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专栏,敬请关注。

8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为避免日寇劫掠、战火毁损,作为大后方的贵州,迎来了西迁的故宫文物。在无数人的努力和守护下,故宫文物在此安然栖居。在炮火硝烟中,保全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平津告急。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择选重要文物南迁。故宫人带着国宝历尽艰难,展开了行程数万里的迁徙之路。在社会各界与各地民众的守护下,完成了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文物大迁徙,创造了战争环境下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伟大奇迹。贵州是故宫迁徙文物的重要存放地,从贵阳的毛光翔公馆到安顺的华严洞,都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故宫文物南迁搬运。(图源:故宫博物院)

国宝大迁徙

1933年2月到5月,故宫博物院13000余箱文物分5批南迁上海,包括文献档案、图书古籍、陶瓷、青铜器、书画、玉石器、漆木器、文玩、珠宝等。4年后南京新修的库房建成,存于上海的所有文物全部运抵南京,藏于新库房内。

安顺文史学者杜应国对故宫文物迁徙历史很有研究,他在接受采访时谈道,1937年,受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影响,已暂存南京的南迁文物又紧急分南路、中路、北路水陆并进,向西转移到更安全的西南大后方。这也是故宫文物的第二次大迁徙,此后所说的文物西迁,都是以南京为起点。

南路的路线为南京—汉口—长沙—贵阳—安顺—巴县,由1925年入职故宫博物院的庄严等人押运。迁徙的是最重要的80箱文物(大部分参加过赴英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也是迁徙文物中的精华)。杜应国介绍,这批文物除了吴道子的《钟馗打鬼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宋徽宗的《腊梅山禽》等名画,还包括颜真卿、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马远、石涛、唐寅、沈周、文徵明等书画大家的作品,更有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宋高宗《赐岳飞手敕》真迹等,可谓故宫国宝中“珍品中的珍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正在装运文物的贵州公路局汽车。庄灵 供图

1938年1月起,故宫西迁文物分两批迁入贵阳。当时湘西一带时有土匪出没,为保证文物安全,湖南公路局派出10辆汽车将其运至广西边境,再由广西公路局派卡车接运,转道桂林、柳州至贵州边境再换贵州公路局车辆经黔桂公路运抵贵阳。杜应国说:“故宫国宝运抵贵阳时,正值1938年大年初一,后藏于六广门的毛光翔公馆。”

国宝与贵州的相遇

不久,贵阳开始遭到日机的袭扰。同时由于贵阳气候潮湿,不宜存放文物,为保证国宝安全,1939年1月,80箱文物转运至相对安全的安顺华严洞存放。

华严洞地处安顺南郊,洞口古木森森,很隐蔽,内有一个高约40米、面积约数千平方米的大型洞厅,宽敞又干燥,是贮藏文物的理想之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安顺华严洞。(资料)

文物西迁后,故宫博物院在重庆、贵州安顺、四川巴县等地设办事处。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设于安顺文庙内,庄严出任办事处主任。

杜应国介绍,对于跟随国宝迁到安顺的庄严及其办事处同事来说,肩负特殊使命,却没有画地为牢,而是与地方人士多有接触和交往,也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文化活动。闲暇之时他们到附近的村寨、山洞,探幽寻胜,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春节期间,还到北门外“花山”看苗族跳花,又到距华严洞不远的五官屯观看屯堡地戏。在《安顺民国时期大事记》中记载,1943年安顺民众教育馆举办艺术展览,庄严曾提供部分展品参展。

故宫国宝迁徙到贵州期间,还先后在贵阳、重庆等地举办过展览,让处于艰苦抗战中的广大民众欣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省文化名家戴明贤曾在《庄严和华严宝藏》一文介绍,1944年4月,故宫博物院在筑书画展览会在贵阳科学路省立艺术馆举行,引起极大的反响,许多外县文士闻讯专程赴省城参观。

1944年秋,“黔南事变”发生,日军攻入贵州独山,安全遭到威胁的故宫文物再次踏上征途,紧急转移至四川巴县飞仙岩储藏。这批国宝在安顺安稳平顺地呆了5年10个月。杜应国说,由于当时国难当头战火不止,故宫博物院时常欠薪,工作人员的生活艰苦,每天吃的糙米饭里面还掺有石头、谷壳、麦子、虫子,被戏称为“八宝饭”,衣服更是洗了补,补了洗,破破烂烂。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典守人员一丝不苟,防火、防潮、防鼠、防白蚁,对怕潮湿的文物终年检查,或晾晒,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后来文物经清点无一损毁,一路颠沛流离的国宝宛若原初,其实已走过千山万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曼

编辑 何涛

二审 高发强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贵州红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追忆长征烽火岁月 汲取奋进力量
...“挥师兴仁”“海河战斗”“红色印记”“西进北上”“薪火传承”组成,以展示红军长征过兴仁,以及在长征精神鼓舞下兴仁人民创造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参观现场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时间回
2024-12-21 22:06:00
薪火长征路·青春担当行 | 黄果树旅游区开展青年人才红色研学活动
...组织青年人才到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开展“薪火长征路·青春担当行”——黄果树青年人才红色研学活动。“我们高举着信仰与无畏的红旗,向着独立自由的世界前进!”眼前呼啸而
2025-06-09 10:4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周国荣:仁怀骄子 雨花忠魂
周国荣,化名邹伦,1909年出生,贵州省仁怀县(今仁怀市)人。1925年至1926年,周国荣就读于仁怀县第一两级小学第十四期,1927年考入省立三中第二期学习。1928年至192
2025-07-02 00:3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黄齐生:一生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真理
“在山地贵州觉醒的过程中,一群敏锐的知识分子走在时代前列。他们不仅成贵州人中率先觉醒的代表,而且身体力行,不顾反动势力的威胁、压迫,利用各种可能的方式,在广大青年、学生、群众中宣
2025-06-22 22:5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滕久寿:吴淞要塞的不屈脊梁
滕久寿,字祺之,1899年出生,贵州省都江县(今三都自治县)人。1919年从贵州陆军讲武学堂炮兵科毕业后,历任黔军排、连、营、团长等职务。1926年,投奔国民革命军,先后任中央军
2025-07-05 15:33:00
陈绍先,1920年出生,贵州省兴义市人。1920年,陈绍先出生在兴义县(现兴义市)泥凼乡岩凹一个贫农家庭,童年时,生母早逝,帮地主种过地、当过佣人,受尽欺压。18岁那年,陈绍先与
2025-07-08 01:50:00
弦歌不辍传薪火,舞台演绎家国情: 青农学子以爱国话剧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大众网记者 张玉 曲顺 青岛报道翰墨长河,激荡千年雅韵;方寸舞台,演绎万象乾坤。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青农学子通过原创及改编经典话剧进行展演的独
2025-07-11 02:40:00
沧州新华区:缅怀革命先烈 重温红色历史
...化中红色基因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在“红色小长征”活动中,同学们沿着大运河,先后来到解放桥、吕宅、马本斋广场、胜利公园等地,在国防教育宣讲员孙福
2024-04-07 10:06:00
纪念红军长征在贵州暨贵州省第28届老年摄影作品联展大赛在遵义举行
...历程,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深情致敬,更是伟大长征精神薪火相传的重要实践。本次大赛获得一等奖的3名老年摄影爱好者上台领奖为提升老年摄影爱好者的艺术表现力,活动邀请适马(中国)签约
2025-07-03 21:2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非遗瑰宝——松花石砚
在吉林长白山脚下,松花江流域的沃土中,孕育着一种独特的瑰宝 —— 松花石。长白山松花石,又称长白山松花玉、长白山松花江石
2025-07-12 23:19:00
山河铭记丨烈士长眠异乡87载 我们想找到他的亲人
大皖新闻讯 在河北省邢台市南宫市八路军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院内,一座名为“抗日阵亡五烈士”的碑巍然屹立,碑上铭刻有一名安徽籍烈士的简短生平
2025-07-12 23:37:00
因“山路险峻,马为之而倒”而得名的倒马关,与紫荆关、居庸关并称为长城“内三关”。88年前,八路军出师华北敌后第一战,就在这里打响
2025-07-12 08:05: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 |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从贵州抗战第一桥到红色教育新地标
独山深河桥抗战遗址简介:深河桥位于独山县城北面约9公里处,是一座始建于明朝隆庆五年(1571年)的单孔石桥。桥高16.35米
2025-07-12 00:33: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通讯员考薇沈玉云1405年至1433年,中国航海家郑和率庞大船队从南京出发,七下西洋和平造访了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2025-07-11 14:13:00
文脉添新辉!王有金先生珍贵藏品无偿捐赠宁津县档案馆
近日,宁津县档案馆迎来了一份沉甸甸的文化厚礼。宁津县文艺界知名人士王有金先生,怀着对家乡的赤诚与对历史的敬畏,将个人珍藏多年的数件珍贵藏品无偿捐赠予宁津县档案馆
2025-07-11 16:19:00
父辈的抗战丨97岁老兵李法真:铁血传奇 赤子情怀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1943年,刚入伍的李法真被“三连问”:“能吃苦吗?敢开枪不?敢打敌人吗?”15岁李法真回答得铿锵有力
2025-07-11 16:50:00
百年湖光映征程:青年学子探寻红色湖畔的信仰密码
2025年7月2日至8日,巢湖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队,在指导老师吴远军的带领下,先后走进环巢湖区域的南山烈士陵园
2025-07-11 17:07:00
一杯四特酒,盛满赣鄱大地四千年酿酒史诗
置身江西宜春樟树市博物馆,透过青铜斝(jiǎ)上纤毫毕现的饕餮纹,仿佛看到了四千年前贵族宴饮的觥筹交错。回到自家烟火寻常的餐桌上
2025-07-11 17:28: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嬛嬛,这个盖罐,朕在吉林给你找个同款
电视剧《甄嬛传》中,有一个五彩盖罐似乎是宫里的标配,甄嬛、果郡王、端妃的住处都有。万万没想到,吉林省博物院里也“标配”了一个
2025-07-11 19:18:00
抗战中的太原:为保守秘密 28名八路军战士壮烈牺牲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二○一○年,郭家庄村民郭文则指认掩埋三支队烈士的地方(资料图片)。这是一个十分伤感、让人落泪的故事
2025-07-11 08:25:00
守护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市民捐出母亲抗战遗物
年轻时身着军装的余绿波。余正风向厦门市档案馆捐赠的母亲余绿波的勋章。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 通讯员 刘莉丽 图/厦门市档案馆 提供)“在我母亲离开后
2025-07-11 08:26:00
橙友“vQbrPVOQ”向橙柿直通车反映:枯树湾巷和古河巷交叉口的石碑上,出现了一个错别字,“王守任是错误的,应为王守仁(即王阳明)”
2025-07-11 08:3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渊子崖保卫战:“抗日第一村”的誓死不屈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高松 邱明 赵彦辰“云山苍苍,沭水泱泱;烈士之风,山高水长。”时隔80多年,渊子崖抗日烈士纪念塔上的题词依然醒目
2025-07-11 12:52:00
南宋·玉带扣
杭州市富阳区博物馆馆藏文物如果不是因为考古发现,南宋时期的将军梁端礼,早已湮没在时间中。而2013年富阳新登梁端礼墓的挖掘
2025-07-11 1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