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6-20 11:2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开栏的话】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贵州作为抗战大后方,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数十万儿女奔赴前线浴血奋战,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支援抗战,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充分展现贵州人民抗战的英雄事迹、民族气节、家国情怀,进一步激励全省各族干部群众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本报从今日起开设“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专栏,敬请关注。

80多年前,在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为避免日寇劫掠、战火毁损,作为大后方的贵州,迎来了西迁的故宫文物。在无数人的努力和守护下,故宫文物在此安然栖居。在炮火硝烟中,保全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

1933年1月,日军侵占山海关,平津告急。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择选重要文物南迁。故宫人带着国宝历尽艰难,展开了行程数万里的迁徙之路。在社会各界与各地民众的守护下,完成了世界文物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久、行程最长的文物大迁徙,创造了战争环境下人类保护文化遗产的伟大奇迹。贵州是故宫迁徙文物的重要存放地,从贵阳的毛光翔公馆到安顺的华严洞,都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故宫文物南迁搬运。(图源:故宫博物院)

国宝大迁徙

1933年2月到5月,故宫博物院13000余箱文物分5批南迁上海,包括文献档案、图书古籍、陶瓷、青铜器、书画、玉石器、漆木器、文玩、珠宝等。4年后南京新修的库房建成,存于上海的所有文物全部运抵南京,藏于新库房内。

安顺文史学者杜应国对故宫文物迁徙历史很有研究,他在接受采访时谈道,1937年,受上海八一三事变的影响,已暂存南京的南迁文物又紧急分南路、中路、北路水陆并进,向西转移到更安全的西南大后方。这也是故宫文物的第二次大迁徙,此后所说的文物西迁,都是以南京为起点。

南路的路线为南京—汉口—长沙—贵阳—安顺—巴县,由1925年入职故宫博物院的庄严等人押运。迁徙的是最重要的80箱文物(大部分参加过赴英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也是迁徙文物中的精华)。杜应国介绍,这批文物除了吴道子的《钟馗打鬼图》、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宋徽宗的《腊梅山禽》等名画,还包括颜真卿、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米芾、马远、石涛、唐寅、沈周、文徵明等书画大家的作品,更有书圣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宋高宗《赐岳飞手敕》真迹等,可谓故宫国宝中“珍品中的珍品”。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正在装运文物的贵州公路局汽车。庄灵 供图

1938年1月起,故宫西迁文物分两批迁入贵阳。当时湘西一带时有土匪出没,为保证文物安全,湖南公路局派出10辆汽车将其运至广西边境,再由广西公路局派卡车接运,转道桂林、柳州至贵州边境再换贵州公路局车辆经黔桂公路运抵贵阳。杜应国说:“故宫国宝运抵贵阳时,正值1938年大年初一,后藏于六广门的毛光翔公馆。”

国宝与贵州的相遇

不久,贵阳开始遭到日机的袭扰。同时由于贵阳气候潮湿,不宜存放文物,为保证国宝安全,1939年1月,80箱文物转运至相对安全的安顺华严洞存放。

华严洞地处安顺南郊,洞口古木森森,很隐蔽,内有一个高约40米、面积约数千平方米的大型洞厅,宽敞又干燥,是贮藏文物的理想之地。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安顺华严洞。(资料)

文物西迁后,故宫博物院在重庆、贵州安顺、四川巴县等地设办事处。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设于安顺文庙内,庄严出任办事处主任。

杜应国介绍,对于跟随国宝迁到安顺的庄严及其办事处同事来说,肩负特殊使命,却没有画地为牢,而是与地方人士多有接触和交往,也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文化活动。闲暇之时他们到附近的村寨、山洞,探幽寻胜,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春节期间,还到北门外“花山”看苗族跳花,又到距华严洞不远的五官屯观看屯堡地戏。在《安顺民国时期大事记》中记载,1943年安顺民众教育馆举办艺术展览,庄严曾提供部分展品参展。

故宫国宝迁徙到贵州期间,还先后在贵阳、重庆等地举办过展览,让处于艰苦抗战中的广大民众欣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省文化名家戴明贤曾在《庄严和华严宝藏》一文介绍,1944年4月,故宫博物院在筑书画展览会在贵阳科学路省立艺术馆举行,引起极大的反响,许多外县文士闻讯专程赴省城参观。

1944年秋,“黔南事变”发生,日军攻入贵州独山,安全遭到威胁的故宫文物再次踏上征途,紧急转移至四川巴县飞仙岩储藏。这批国宝在安顺安稳平顺地呆了5年10个月。杜应国说,由于当时国难当头战火不止,故宫博物院时常欠薪,工作人员的生活艰苦,每天吃的糙米饭里面还掺有石头、谷壳、麦子、虫子,被戏称为“八宝饭”,衣服更是洗了补,补了洗,破破烂烂。但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典守人员一丝不苟,防火、防潮、防鼠、防白蚁,对怕潮湿的文物终年检查,或晾晒,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后来文物经清点无一损毁,一路颠沛流离的国宝宛若原初,其实已走过千山万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姚曼

编辑 何涛

二审 高发强 李劼

三审 周文君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20 14: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这座天然溶洞,因国家危难之际保存故宫文
2025-08-28 22: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浙大西迁:烽火中的贵州湄潭,如何成为科学家的摇篮?
当人们谈论诗画江南,总会想起西湖烟雨。而八十多年前,西湖湖畔有一群师生,背负家国命运,在烽火中西迁千里,最终扎根贵州湄潭,守护文脉、延续学统。如今,在湄潭文庙——浙江大学西迁历史
2025-08-26 21:4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8月27日,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显示,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遵义红”品牌价值达56.8亿元
2025-09-02 00:3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
2025-08-30 11: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在小区门口,我们见到了张振鑫老人的二儿子张启
2025-08-28 05:00:00
贵州红越野挑战赛|运动员追忆长征烽火岁月 汲取奋进力量
...“挥师兴仁”“海河战斗”“红色印记”“西进北上”“薪火传承”组成,以展示红军长征过兴仁,以及在长征精神鼓舞下兴仁人民创造的波澜壮阔的历史。参观现场 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时间回
2024-12-21 22:06: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寻找图云关:37万人的追寻,与一场跨越80年的生命致敬
图云关,始建于公元1201年(宋宁宗嘉泰元年),贵阳“九门四阁十四关”之一,扼守出黔通湘桂的咽喉要道,人称“黔南首关”。如今,它位于贵阳森林公园北门入口处,与不远处的图云关抗战纪
2025-08-26 21:47:00
薪火长征路·青春担当行 | 黄果树旅游区开展青年人才红色研学活动
...组织青年人才到贵州长征文化数字艺术馆(红飘带)开展“薪火长征路·青春担当行”——黄果树青年人才红色研学活动。“我们高举着信仰与无畏的红旗,向着独立自由的世界前进!”眼前呼啸而
2025-06-09 10:46:00
缅怀先烈志,薪火永相传——传播宣讲抗战英雄精神
8月15日,山东科技大学智能装备学院“华夏忠魂宣讲”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山东省泰安市徂徕镇抗日英雄纪念基地,组织村民开展走访学习,通过参观历史文物、聆听英雄事迹讲解、观看纪实影像等
2025-08-17 17:4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聚焦厦门本土文学与红色历史 何况两部新作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冬)厦门作家何况近日接连推出两部新作,分别为书评集《我看与看我:厦门当代作家作品过眼录》与长篇纪实文学《流动的领土
2025-11-15 08:20:00
一生赤诚报国,百岁丹心长存——追忆百岁新四军老战士段飞
大皖新闻讯 11月14日晚上六点半,103岁的抗战老兵段飞在安徽亳州市涡阳县家中安详离世。11月15日,段飞老人的儿子段超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1-15 12:56:00
太行风|一眼千年
一眼千年——遥望古代壁画中的燕赵往事1998年拍摄的安平汉墓出行图白盖轺车。冯 玲摄近日,“彩墨生辉 古壁乾坤——河北古代壁画艺术精品展”正在河北美术馆举办
2025-11-14 08:41:00
“永恒回响”——汉唐艺苑2025秋季拍卖会即将启幕
时序入冬,艺术盛事再启新篇。汉唐艺苑2025年秋季拍卖会——“永恒回响”书画、瓷器、玉器精品专场,将于11月20日至11月21日在成都启雅尚国际酒店5楼桑耶裕康厅举行预展
2025-11-14 16:31:00
在黄河奔腾入海的壮阔画卷中,在泰山巍峨耸立的云海之间,齐鲁大地以其五千年未曾断流的文明血脉,孕育出“孔孟之乡,礼仪之邦”的深厚底蕴
2025-11-14 17:31:00
11月的太原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周末,我乘车沿新兰路一路前行,去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窦大夫祠。平坦宽阔的道路两边
2025-11-14 18:13:00
《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走进普定
11月12日,《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风物之旅调研活动走进普定。本次调研与拍摄活动以地理与人文的独特视角,聚焦屯堡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
2025-11-14 10:52:00
文化中国行|千年文脉 活力运河③:临西古砖 匠心传奇
邢台市临西县历史上是隋代开凿的永济渠与元代开通的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地,两条运河接续造就了临西(古称临清)的繁荣。史料记载
2025-11-13 08:05:00
长白时评评论员 唐小兰11月11日,河南平顶山,新娘即将出场时老太太想“抢喜”,婚礼督导眼疾手快及时发现并制止。“抢喜”
2025-11-13 10:56:00
想要读懂山东,或许不必急于奔赴泰山之巅或徜徉于海岸线。如今,一种更深度的“游山东”方式正悄然兴起——走进散落于齐鲁大地的博物馆
2025-11-13 14:46:00
来滕州看“小国重器”
山东滕州,古为“三国五邑之地、文化昌明之邦”,素有“滕小国”之称,是古代东夷炎族后裔——滕、蕃、邾、薛等氏族的摇篮和商代始祖的发祥地
2025-11-13 15:22:00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