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8-28 22:4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

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这座天然溶洞,因国家危难之际保存故宫文物,又被后人称为“战时故宫”。

曾经的痕迹在岁月洗礼中逐渐模糊,但那段保护中华文化的壮阔征程,却在风雨历程中历久弥坚。

沿洞口进入,一百余米的历史长廊引人驻足。

“文物被毁永远不可复得......”随着墙上的文字,记者思绪瞬间回到那段硝烟烽火之中。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侵华日军每到一处便疯狂抢劫文物,扬言“炸毁几条街,中国一年就能恢复,只有把文物古迹毁了,中国才永远不能翻身”。

北平告急!故宫文物被迫紧急转移至南京。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中国,上海告急!南京告急!

为避战火,众多故宫人坚信只要文物在,中华文化的根就不会断,将暂存于南京的故宫文物分南、中、北三路向西南大后方转移。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文物南迁路线图

保存于安顺华严洞的这批文物,便是最早撤离的南路,由后任故宫博物院驻安顺办事处主任庄严负责押运,经南京至汉口,又先后辗转于长沙、贵阳等地,于1939年1月22日运抵安顺。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主要人物简介

这批文物虽只有80箱,但包含了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范宽的《群峰霁雪》、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宋徽宗的《腊梅山禽图》等名画,还包括颜真卿、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米芾、马远、石涛、唐寅、沈周、文徵明等书画名家之作,可谓珍品中的珍品。

华严洞口平坦高敞,洞内冬暖夏凉,对于防空袭和盗匪皆可兼顾,为这批珍品文物提供了天然理想的保存环境。

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在《抗战时期故宫文物之保管》中这样记载:“在安顺县南门外五里找到一个华严洞,尚属合乎理想的地方。于是请了工程设计师,在洞内搭盖两所板房,上盖瓦顶以泄滴水,下铺地板以隔潮气……”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安顺华严洞内临时库房剖视图(陶映文 绘制)

“记得天气好的时候,父亲和故宫同仁常会开箱,把容易受潮的字画分批取出,在广场上摊开晒晾,父亲会给我们讲讲历代名迹的内容和作者。”庄严之子庄灵,于1999年重回华严洞时回忆。

1944年,广西桂林和贵州独山相继失守,贵阳告急!

同年12月5日,这批文物被迫撤离安顺。

得益于气候和地势,这批文物在安顺存放了近6年,没有一件损坏或丢失。

如今,这段历史正以多种形式被世人所知,文化以另外一种方式传承。

“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是精神的延续,更是新时代文化工作者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多年来,一直奔走于华严洞的保护和史料查证工作,曾任安顺市文物局局长、现任安顺市文联副主席石庆利如是说。

“这是一次壮举,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结晶得以保存。这是一桩奇迹,上千件文物辗转数省、漂泊多年,无一损毁、无一丢失......”8月22日,安顺市博物馆内,随着讲解员郭子榆慷慨激昂地解说,众人思绪重回那段峥嵘岁月。

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安顺市博物馆用图片展的形式,将“故宫国宝与安顺华严洞”作为重要展陈展出,以裨后人了解这段历史。

“听完讲解感触颇深,那段艰苦岁月里,不论是面对日军的轰炸、土匪的拦截、山道的险阻、生活的困苦,他们作出了巨大的奉献和牺牲,艰辛的历程使故宫文物与国家命运、民族精神紧密联系,谱写了一曲文化抗战的壮歌。”来自山东的游客王先生感叹。

在安顺市博物馆工作的两年,让00后的郭子榆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解说这段历史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段历史,今天,同样作为一名文化传承和保护者,应当牢记:文物不能毁!文脉不能断!国耻不能忘!

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盛世中华欣欣向荣。再次走进华严洞,在历史长廊的最后,16个大字引人沉思: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砥砺前行、吾辈自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范力

编辑 沈长志

二审 范力

三审 聂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8-29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日寇劫掠、战火毁损,作为大后方的贵州,迎来了西迁的故宫文物。在无数人的努力和守护下,故宫文物在此安然栖居。在炮火硝烟中,保全文物,就是保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根。1933年1月,
2025-06-20 11:24:00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和文化保护史上具有多重深远意义。据史
2025-07-24 23: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黄齐生:一生探索教育救国教育兴邦的真理
...齐生,就属于属于这方面的一位代表人物。1879年出生于安顺的黄齐生,通过广阅政治、哲学等各类书籍,逐渐形成独立思想理念。1904年,黄齐生到黄干夫、凌秋鹗等创办的达德学校任教
2025-06-22 22:55: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㵲阳河畔 和平之光永驻‌
㵲阳河畔,镇远县和平街南端,沿着青石板路便见到“和平村”的大门,这里不是一个村子,而是战俘收容所旧址。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这座特殊的收容所从湖南常德迁至镇远。在镇远的6年期间
2025-09-01 23:0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郑德霖:匠心育桃李 热血洒青山
...内战。中共安紫边区党组织决定将工作重点转向农村,在安顺、紫云、长顺边区积蓄发展力量。中共安紫长边区领导人胡博按计划到板当等地进行革命串联。在胡博的启发帮助下,郑德霖进一步认清
2025-08-18 22:0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八十余载春秋 从烽火到和平 从茶叶到茶业
8月27日,贵州省首届红茶大会上,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发布的《2024世界与中国红茶产销情况解析》显示,贵州红茶产量与出口均价位居全国第一。2025年“遵义红”品牌价值达56.8亿元
2025-09-02 00:3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跨越80年!国际援华医疗队后裔齐聚图云关,共缅烽火情谊
“我们为先辈们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扮演的角色感到非常自豪。作为国际反法西斯战士,这不仅仅是中国的战争,也是他们自己的战争。”在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图云关旧址纪
2025-08-30 11:44:00
文润黔山 名家开讲|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时间是空间的“规划师”,塑造了中华文化
...第六期在贵阳孔学堂举行。受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邀请,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故宫学研究所所长王军作题为《弥纶天地之道:凌家滩玉龟、玉版与紫禁城规划》的讲座。讲
2025-09-24 22:55:00
【黔言】80年了,我们不应忘记贵州为抗战胜利所做的贡献
...北郊地母洞,历时5年8个月,直至抗战胜利。同年,80箱故宫文物迁藏于安顺华严洞,其中书画类超80%,含宋元明清名家巨作,涵盖中国书画史巅峰。在战乱与潮湿环境中,贵州民众与文物
2025-08-24 01:3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