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24 23:44:00 来源:当代先锋网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简介: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位于今西秀区华西街道华严洞村,作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重要存放地,在中华民族抗战史和文化保护史上具有多重深远意义。

据史料记载,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北平处于危险之中。1933年,山海关失陷,平津告急。故宫博物院理事会临时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文物转移至上海庋藏(后再转南京),以避免国宝毁于战火。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南京危机,藏存于南京的故宫文物分三路紧急转移。最早撤离的是南路,其迁移线路为:南京—汉口—长沙—贵阳—安顺。此批文物共 80箱,从 1939 年 1 月 22 日运抵安顺到 1944 年 12 月 5 日撤离,共在华严洞存放了 5 年10个月零 13 天。

《安顺城记》总攥杜应国:在狼烟烽火中,80箱国宝保存完好

7月10日,走进安顺市博物馆,“故宫国宝与安顺华严洞——文物南迁纪念图片展”在此展出,“故宫国宝迁徙至贵州期间,还先后在贵阳、重庆举办过展览,让处在艰苦抗战的广大民众欣赏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对这段历史颇有研究的《安顺城记》总攥杜应国,向前来请教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回溯历史。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杜应国(右)正在讲解。

安顺华严洞为何能成为国宝的“守护地”?

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一个月后,上海沦陷,南京危急。1937年8月开始,一场历时更久,路程更长,条件更艰险的文物大迁徙拉开了序幕。此番迁移,分南、中、北三路进行。安顺属南路,线路为:南京—汉口—长沙—贵阳—安顺。 80箱文物由庄严、曾湛瑶、朱家济、李光第、郑世文等负责押运。经汉口、长沙运至贵阳暂存。1938年文物抵达贵阳后,存放于六广门毛光翔公馆。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文物南迁路线图。 受访者供图

贵阳作为省会城市极易遭日机的袭扰,因担心文物安全,根据指示须尽快寻找洞窟保存文物。原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傅振伦,也加入到寻找山洞的行列,后经人介绍傅振伦等前往安顺勘察。傅氏日记中详细记载:“洞内广阔,冬春干燥,颇宜保存古物。”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手记,记录了1943年马衡一行到安顺华严洞整理故宫文物的历史细节,是研究故宫文物南迁历史的实证。受访者供图

1939年1月,80箱文物辗转至安顺华严洞存放。正如傅氏日记记载的那样,华严洞地处安顺郊外很隐蔽,内有大型洞厅,宽敞又干燥,是贮藏文物的理想之地。而以严谨著称的故宫人,文物保存绝非简单的“搬入洞内”,他们专门在洞中修建了木制库房,同时,在安顺文庙成立了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由庄严出任办事处主任。

“穿越时空的贵州抗战印记”探访报道 | 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国难中的文化守护

南迁前,准备启运的故宫文物。 受访者供图

对于跟随国宝迁到安顺的办事处工作人员来说,安顺这一段不短的时光,是极其难得的安稳时期。尽管这里地处偏僻,但与战火纷扰的其他地区相比,远离前方的安顺却如世外桃源,至少无须再为文物的转运搬迁而日夜担忧、焦虑。期间,他们与地方人士多有交往,了解当地的民风民情,也参加一些地方性的文化活动。春节期间,专程到北门外“花山”看苗族跳花,又到距华严洞不远的五官屯观看屯堡地戏。在《安顺民国时期大事记》中记载,1943年安顺民众教育馆举办艺术展览,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曾提供部分展品参展。1944年4月,故宫博物院安顺办事处又再次精心挑选出上百件书画精品,在贵阳的贵州艺术馆举办书画展,曾轰动一时。

“在国难当头战火不止,故宫博物院又时常欠薪的艰苦条件下,负责守护的工作人员仍然一丝不苟,防火、防潮、防鼠、防白蚁,对怕潮湿的文物终年检查,或晾晒,周而复始,从未间断。后来文物经清点无一损毁。”杜应国说,“这批文物大部分参加过英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也是迁徙文物中的精华,堪称国之瑰宝。”文物中书画类数量占比超80%,以宋元明清名家书画为主。涵盖中国书画史巅峰之作,包括宫廷御笔、文人墨迹、院体画与写意画。

1944年秋,黔南事变发生,日军攻入贵州独山,故宫文物处境又岌岌可危。80箱文物不得不紧急装车转移,运往四川巴县(今重庆市巴南区)。从1939年1月22日到1944年12月5日,这批故宫文物在安顺宛若如初存放了5年10个月零13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文/姜雨熙

编辑/刘立超 实习生 于瑞晓

二审/姚曼

三审/黄蔚 陈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中贵州有一座“战时故宫”——访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安顺华严洞
从安顺城区出发,向南3公里处,有一天然溶洞,世人称之华严洞。洞口,印有“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安顺华严洞故宫文物南迁存放旧址”字样的石碑矗立。这座天然溶洞,因国家危难之际保存故宫文
2025-08-28 22:44: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抗战烽火中,80箱国宝秘藏贵州
...州是故宫迁徙文物的重要存放地,从贵阳的毛光翔公馆到安顺的华严洞,都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故宫文物南迁搬运。(图源:故宫博物院)国宝大迁徙1933年2月到5月,故宫博物院130
2025-06-20 11:24:00
...,浙大师生借桐油微光赓续文明火种;80箱故宫国宝存放安顺华严洞6年,无一损毁——文明薪火得以守护。从深河桥到世界第一高桥,从抗战大后方到内陆开放新高地。变的是时空,不变的是贵
2025-09-02 03:14:00
...联合会、海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贵州省图书馆、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等承办,展出时间将持续至12月3日。此前,《信仰的红色印记》已在海口、上海、合肥等城市巡展。贵阳站后,书
2023-11-20 06:04:00
六年夜郎客 淡泊世情疏 | 庄慕陵先生的安顺诗作
...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历任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第一科科长、安顺办事处主任、巴县办事处主任、台北故宫博物院古物馆馆长及副院长等职。慕陵先生是著名的文物和考古专家,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诗人
2025-05-06 23:22: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强安顺市博物馆上新了。9月29日起,由安顺市文体广电旅游局主办,安顺市博物馆承办的故宫文物南迁纪念图片展正式开展,并将长期对市民免费开放。一张张珍贵的图片
2024-10-10 06:04:00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本报讯(记者 唐琪) 2月29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二级研究馆员任万平率故宫文物南迁研究团队到安,开展故宫文物南迁史迹调研。任万平一行深入华严洞,了解抗战期间故
2024-03-01 03:42: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之文教记 | 安顺文庙:积淀书香雅韵,见证文脉流芳
...读者一起走进历史深处,领略屯堡文化的独特魅力。位于安顺古城东北隅黉学坝路南侧的安顺文庙,与不远处巍然屹立的安顺武庙互相映照,见证了明朝屯军文化的繁荣和儒家文化薪火相传的魅力。
2024-12-21 21:36:00
文化中国行·屯堡印记|征南、戍边与守望:贵州600年屯堡文化寻思
...者鸟居龙藏沿着这条通道进入贵州,在饭笼铺(今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屯堡)一带,他发现并记录了一种奇特的文化现象。在他的笔下,这里居住着被称为“凤头鸡”的汉族人,“女子之发髻,
2024-12-23 19: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
彩叶映长城 共绘秋景画
10月27日拍摄的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秋景。近日秦皇岛市海港区驻操营镇长城进入最佳观赏期山间层林被秋意染透红橙黄绿的彩叶错落交织与蜿蜒伸展的古长城相互映衬色彩交织间尽显秋意
2025-10-29 08:10:00
《愤怒的天府》:中国历史版的“战争与和平”
在当代中国文坛,很少有一部作品能像宋小武的《愤怒的天府》那样,以如此磅礴的气势与思想深度,重构民族记忆的史诗线索。130万字的三卷本
2025-10-28 14:5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嘉祥岳飞纪念馆楹联
(上联:赤胆忠心照汗青 下联:精忠报国千秋颂)(上联:教子育孙尽栋梁 下联:通义明道真贤母) (上联:上继祖德居县伴朝一代名吏 下联
2025-10-28 19:44:00
为何说殷商文化起源于商丘?这个展览带你追溯“殷商之源”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殷商文化起源于河南商丘,兴盛于河南安阳。从1936年河南省古迹研究会李景聃一行为寻找商文化的起源来到商丘考古调查以来
2025-10-28 13:01:00
东南网10月28日讯 (福建日报记者 吴洪) 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纪念日。当日,东南卫视、海峡卫视播出4集纪录片《追光》
2025-10-28 10:18:00
鲁网10月27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10月24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簸箕刘社区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培训活动——“学四书五经
2025-10-27 1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