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8: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给人以古朴雅致的意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兰亭之会与汉民族昔日重要的上巳节息息相关。上巳节,即农历三月初三,或许很多人已经生疏了这个名称,但在古代,这曾是汉民族六大重要节日之一。明代的《泰泉乡礼》记录了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腊日六大会,人们在这些时刻欢聚山水,以表达对乐意的追求。上巳节曾是一个极具浪漫氛围的节日,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汉初文献中,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庆祝上巳节。这一节日在汉代以前具有独特的风俗,是政府为青年男女举办的狂欢节,旨在促进男女之间的社交。这实际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之一。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那么,为何在古代男女大防之际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节日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个时期是男女大防,但人之大欲、饮食男女,自然也有释放的需要。此外,对政府而言,生育率也至关重要,因此特定的日子用来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关于高禖身份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女娲,还有的提到简狄、伏羲、勾芒等),成为一项必要的举措。因此,上巳节是一个庆祝、欢乐的时刻,旨在促进社交,祈愿繁荣和生育的独特节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除了祭祀高禖之外,上巳节还是祓禊的日子,祓禊意味着清除疾病,净化身心。禊指的是修整、净身,因此这个节日也是一个清扫邪灾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三,春天刚刚开始,万物复苏,微生物逐渐活跃,因此这一天进行春天的洗浴,清洁身体,也去除身上的晦气,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周代的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门派女巫负责此事,成为一项官定的假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同时,上巳节也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作赋的节日,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之会最为著名。这个节日在盛唐时期发展到巅峰,充分展现了汉民族的浪漫情怀。然而,宋代的严密管理导致了上巳节的逐渐式微。这一节日涉及野餐、采花等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然而,宋代后期由于管理的加强,导致了这些习俗的消失,上巳节的狂欢氛围逐渐淡化。到了宋代以后,寒食节的扫墓习俗渐渐移至清明节,而上巳节的传统逐渐被淡忘。宋代之后,清明节与上巳节、端午节、春节、中秋节一起被誉为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然而,今天的三月三,在汉族地区已经鲜有人庆祝,而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尽管上巳节的传统在现代逐渐淡漠,但在当今社会也有复兴的可能。如今,我们见证了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的演变,更何况在时节和气候上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上巳节。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初三设定为“中国华服日”,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效果,为上巳节的现代复兴铺平了道路。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上巳节,作为古老而浪漫

ChatGPT

Response2

《兰亭集序》的名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让我们窥见了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聚会。这次聚会竟与一个深具历史意义的节日相联系,那就是上巳节,即农历三月初三。或许很多人对上巳节的名字感到生疏,但在古代,它曾是汉民族六大重要节日之一,包括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腊日。这六大节日是汉民族燕游山水、宣扬乐意的场合。

上巳节作为古代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汉代以前,这个节日有一个独特的风俗,政府会组织男女青年进行狂欢的聚会。这种安排为何会存在呢?考虑到当时男女大防时的社会背景,这个节日提供了释放欲望的窗口。同时,政府也意识到生育率对社会的重要性,因此特定了一个日子来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高禖的身份有多种说法,包括女娲、简狄、伏羲、勾芒等,但无论如何,这个时刻的欢愉也是政府所乐见的。

在上巳节,除了祭祀高禖外,还有祓禊的仪式,旨在清除疾病,净化身心。祓禊的意义在于修整和净身,因此这个节日也是一个清扫灾邪的时刻。农历三月初三,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微生物活跃,人们会进行春天洗浴,清洁身体,摆脱身上的晦气。这一习俗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由女巫负责管理,成为官方假日。

文人在上巳节临水宴饮、吟诗作赋,其中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聚会就是最为著名的一次。然而,这样浪漫的节日是如何逐渐消失的呢?尽管现代人对上巳节了解甚少,但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农历三月初三的一些习俗,如吃荠菜花煮鸡蛋,认为可以防止头痛。然而,这个节日的消逝是正常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世俗化极高的国家,对于一些巫术色彩较重的仪式,尤其是清除灾邪的仪式,逐渐不再重视。因此,魏晋之后,上巳节演变成一个单纯的上山游玩的日子。大家在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的同时,上巳节进入了盛唐时期,成为一个充分体现汉民族浪漫情感的节日。然而,到了宋代,这个节日突然式微,这与理学的兴盛有关,因为在传统上,上巳节也是人们野餐、采花的时机,是谈情说爱的好时机。然而,宋代实行更为严密的管理,这些习俗逐渐失去,上巳节也因此逐渐流失。宋代之后,寒食节扫墓之俗逐渐移到清明,朝廷规定各地祭坟扫墓以清明节为主。寒食节原有的习俗被保留,而上巳节的习俗渐渐消失。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民族扫墓节”后,清明节逐渐成为汉族在农历三月和四月份的唯一重要节日,融入了上巳节的功能。而上巳节则在现代获得了一些复兴的可能性,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初三设定为“中国华服日”,以弘扬传统文化,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七夕】不止七夕,贵州这些少数民族“情人节”也超甜~
...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是古代中国女性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这天,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古今中外 赞颂爱情的节日有很多不过,你知道吗?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很多互诉衷情的日子在
2023-08-22 15:40:00
古代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何后来却变成了情人节?
每一年的阳历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节日之一的情人节。而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即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对于现在的不少年轻人而言,中国民间社会流行的七夕节就属于中国的情人节。但
2023-02-20 21:33:00
唐宋之前的人们是怎么过中秋的?
中秋节自唐朝以来便一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宋代开始中秋节被赋予了极为浓厚的娱乐色彩,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逐渐成为了人们在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在唐代之前,中秋
2022-12-21 15:17:00
...调查显示,在1000名受访青年中,447人感受到人们对传统节日的热情明显减退;更有812人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升传统节日的影响力。这一数据背后,折射出一个日益凸显的文化困境—
2025-10-04 00:02:00
...民乐《兰亭序》,旋律悠扬,将现场观众带入中国传统的节日氛围之中,表演者现场书写春联并解释了含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飞天霓虹》的舞者们身着华丽服饰,翩翩起舞,将敦煌艺术的
2025-02-09 10:09:00
【地评线】东湖评论:浪漫七夕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题。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序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长卷中,从妇孺皆知的鹊桥复见动人故事、“和合圆满”的价值观念,到坐看牵牛织女星
2023-08-22 09:20:00
今日元宵|元宵在碗 灯火可亲
...溢彩不夜天,火树银花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
2024-02-24 06:05:00
多地发布4月放假通知,最多连休8天!网友:怎么没有我……
...网友关注。通知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现将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4月11日至12日放假,与周末连休。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
2024-03-25 10:44:00
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民间有5大习俗
...夕是大家都认为这个日子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因此此节日也被称为情人节,恩爱的情侣都会在这一天牵手约会。其实在这个节日并非只有约会,它最早是为了祭拜“七姐”而形成的,老农民都说
2023-10-06 08:2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