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2-14 18:46:00 来源:戏说三国

《兰亭集序》中的名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给人以古朴雅致的意境,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场兰亭之会与汉民族昔日重要的上巳节息息相关。上巳节,即农历三月初三,或许很多人已经生疏了这个名称,但在古代,这曾是汉民族六大重要节日之一。明代的《泰泉乡礼》记录了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腊日六大会,人们在这些时刻欢聚山水,以表达对乐意的追求。上巳节曾是一个极具浪漫氛围的节日,其名称最早出现在汉初文献中,但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庆祝上巳节。这一节日在汉代以前具有独特的风俗,是政府为青年男女举办的狂欢节,旨在促进男女之间的社交。这实际上是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之一。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那么,为何在古代男女大防之际会有这样一种特殊的节日呢?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尽管这个时期是男女大防,但人之大欲、饮食男女,自然也有释放的需要。此外,对政府而言,生育率也至关重要,因此特定的日子用来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关于高禖身份的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女娲,还有的提到简狄、伏羲、勾芒等),成为一项必要的举措。因此,上巳节是一个庆祝、欢乐的时刻,旨在促进社交,祈愿繁荣和生育的独特节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除了祭祀高禖之外,上巳节还是祓禊的日子,祓禊意味着清除疾病,净化身心。禊指的是修整、净身,因此这个节日也是一个清扫邪灾的日子。农历三月初三,春天刚刚开始,万物复苏,微生物逐渐活跃,因此这一天进行春天的洗浴,清洁身体,也去除身上的晦气,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这一习俗起源于周代的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并专门派女巫负责此事,成为一项官定的假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同时,上巳节也是文人临水宴饮、吟诗作赋的节日,其中以王羲之的兰亭之会最为著名。这个节日在盛唐时期发展到巅峰,充分展现了汉民族的浪漫情怀。然而,宋代的严密管理导致了上巳节的逐渐式微。这一节日涉及野餐、采花等活动,为青年男女提供了相识、相恋的机会。然而,宋代后期由于管理的加强,导致了这些习俗的消失,上巳节的狂欢氛围逐渐淡化。到了宋代以后,寒食节的扫墓习俗渐渐移至清明节,而上巳节的传统逐渐被淡忘。宋代之后,清明节与上巳节、端午节、春节、中秋节一起被誉为汉族四大传统节日。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然而,今天的三月三,在汉族地区已经鲜有人庆祝,而成为西南少数民族的节日。尽管上巳节的传统在现代逐渐淡漠,但在当今社会也有复兴的可能。如今,我们见证了西方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的演变,更何况在时节和气候上更适合中国国情的上巳节。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初三设定为“中国华服日”,旨在弘扬传统文化。这一举措在短短几年内取得显著效果,为上巳节的现代复兴铺平了道路。

上巳节:古代汉民族的情人节与祈愿繁荣的节日

上巳节,作为古老而浪漫

ChatGPT

Response2

《兰亭集序》的名句“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让我们窥见了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聚会。这次聚会竟与一个深具历史意义的节日相联系,那就是上巳节,即农历三月初三。或许很多人对上巳节的名字感到生疏,但在古代,它曾是汉民族六大重要节日之一,包括元夕、上巳、端午、中秋、重阳、腊日。这六大节日是汉民族燕游山水、宣扬乐意的场合。

上巳节作为古代中国最古老的情人节,起源可追溯至春秋时期。在汉代以前,这个节日有一个独特的风俗,政府会组织男女青年进行狂欢的聚会。这种安排为何会存在呢?考虑到当时男女大防时的社会背景,这个节日提供了释放欲望的窗口。同时,政府也意识到生育率对社会的重要性,因此特定了一个日子来祭祀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高禖。高禖的身份有多种说法,包括女娲、简狄、伏羲、勾芒等,但无论如何,这个时刻的欢愉也是政府所乐见的。

在上巳节,除了祭祀高禖外,还有祓禊的仪式,旨在清除疾病,净化身心。祓禊的意义在于修整和净身,因此这个节日也是一个清扫灾邪的时刻。农历三月初三,春意盎然,万物复苏,微生物活跃,人们会进行春天洗浴,清洁身体,摆脱身上的晦气。这一习俗源于周代水滨祓禊,后由朝廷主持,由女巫负责管理,成为官方假日。

文人在上巳节临水宴饮、吟诗作赋,其中王羲之在兰亭举办的聚会就是最为著名的一次。然而,这样浪漫的节日是如何逐渐消失的呢?尽管现代人对上巳节了解甚少,但一些地方仍然保留着农历三月初三的一些习俗,如吃荠菜花煮鸡蛋,认为可以防止头痛。然而,这个节日的消逝是正常的演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世俗化极高的国家,对于一些巫术色彩较重的仪式,尤其是清除灾邪的仪式,逐渐不再重视。因此,魏晋之后,上巳节演变成一个单纯的上山游玩的日子。大家在春游踏青、临水宴饮的同时,上巳节进入了盛唐时期,成为一个充分体现汉民族浪漫情感的节日。然而,到了宋代,这个节日突然式微,这与理学的兴盛有关,因为在传统上,上巳节也是人们野餐、采花的时机,是谈情说爱的好时机。然而,宋代实行更为严密的管理,这些习俗逐渐失去,上巳节也因此逐渐流失。宋代之后,寒食节扫墓之俗逐渐移到清明,朝廷规定各地祭坟扫墓以清明节为主。寒食节原有的习俗被保留,而上巳节的习俗渐渐消失。在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民族扫墓节”后,清明节逐渐成为汉族在农历三月和四月份的唯一重要节日,融入了上巳节的功能。而上巳节则在现代获得了一些复兴的可能性,2018年,共青团中央将农历三月初三设定为“中国华服日”,以弘扬传统文化,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4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网络中国节·七夕】不止七夕,贵州这些少数民族“情人节”也超甜~
...节又名“女儿节”“乞巧节”,是古代中国女性最重视的节日之一,在这天,都有哪些传统习俗呢?古今中外 赞颂爱情的节日有很多不过,你知道吗?我国的少数民族也有很多互诉衷情的日子在
2023-08-22 15:40:00
古代传统节日七夕节,为何后来却变成了情人节?
每一年的阳历2月14日,是西方国家传统节日之一的情人节。而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即为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对于现在的不少年轻人而言,中国民间社会流行的七夕节就属于中国的情人节。但
2023-02-20 21:33:00
唐宋之前的人们是怎么过中秋的?
中秋节自唐朝以来便一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宋代开始中秋节被赋予了极为浓厚的娱乐色彩,各式各样的节庆活动层出不穷,逐渐成为了人们在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而在唐代之前,中秋
2022-12-21 15:17:00
...民乐《兰亭序》,旋律悠扬,将现场观众带入中国传统的节日氛围之中,表演者现场书写春联并解释了含义,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飞天霓虹》的舞者们身着华丽服饰,翩翩起舞,将敦煌艺术的
2025-02-09 10:09:00
【地评线】东湖评论:浪漫七夕彰显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自强
...题。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序列中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长卷中,从妇孺皆知的鹊桥复见动人故事、“和合圆满”的价值观念,到坐看牵牛织女星
2023-08-22 09:20:00
今日元宵|元宵在碗 灯火可亲
...溢彩不夜天,火树银花闹元宵。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
2024-02-24 06:05:00
多地发布4月放假通知,最多连休8天!网友:怎么没有我……
...网友关注。通知称,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放假办法》,现将2024年“壮族三月三”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4月11日至12日放假,与周末连休。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
2024-03-25 10:44:00
七夕节的起源与演变,民间有5大习俗
...夕是大家都认为这个日子是牛郎织女相会的时候,因此此节日也被称为情人节,恩爱的情侣都会在这一天牵手约会。其实在这个节日并非只有约会,它最早是为了祭拜“七姐”而形成的,老农民都说
2023-10-06 08:20:00
介绍中国的一些主要传统节日
...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其中,传统节日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信仰和生活方式。本文将为您介绍中国的一些主要传统节日。一、春节春节,又称
2024-11-07 20:2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山东万诚拍卖丨“琅琊典藏”文物艺术品拍卖会即将启幕
2025年9月28日上午10:00,山东万诚拍卖行将在新闻大厦四楼举行拍卖会,公开拍卖书法、绘画及钱币共计204项拍品
2025-09-11 10:51:00
山西河津一村竖碑“汉太史公司马迁故里” 韩城市文旅局:地方政府应正确引导群众
近日,山西省河津市西辛封村在村口立起“汉太史司马迁故里”的石碑,引发争议。近日,网友“达岸872”在网上发布文章“别让错位‘故里碑’侵蚀文化根基”一文
2025-09-11 07:59:00
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令宝玉神游了一回太虚幻境;黛玉的窗前飘出的是一缕“幽香”,使人感到神清气爽……据红迷们统计
2025-09-10 08:16:00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年九月十日是教师节。那么古代有没有教师节呢,早在西周时期,就有弟子事师,敬同于父的说法
2025-09-10 15:27: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吴瑞:绝命家书立下以身许国铮铮誓言
“倭寇未灭,誓不生还”,1937年9月14日,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3师下士吴瑞奉命调上海参战。当夜急行军途中,吴瑞分别给父亲
2025-09-10 15:27:00
六百年屯堡,一部行走的家国史诗
6月28日晚,安顺文化中心剧场内掌声如潮。原创情景歌舞剧《屯堡长歌》安顺首演现场,屯堡石墙与江南水乡在光影中流转,小人物的爱恨悲欢间
2025-09-10 15:58:00
【AI编辑部】“酒神”“酒圣”“酒仙”共赴酒博会,就在贵州这张桌子上
当万千佳酿在第十四届酒博会绽放醇香,一场跨越时空的“品酒盛会”也悄然启幕——我们特邀9位“史上最懂酒的大神”专程赴约,他们或是酿酒始祖
2025-09-10 19:05:00
80年前,烽火连天的岁月里,沙县这座闽中山城因“内迁”而成为福建的医疗避风港。这里的医学院师生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 救亡图存”的崇高精神。
2025-09-10 13:13:00
今天,送你一朵小红花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教师,早已不仅是一种职业,而是精神的象征,肩负传承文明的重任。春秋时期,至圣先师孔子率先打破了教育的壁垒
2025-09-10 13:53:00
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
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来宁捐赠侵华日军发放的反动传单原件一纸传单揭露日军瓦解中国抵抗意志图谋图为印有抗战时期美国飞虎队照片的美国《LIFE》杂志
2025-09-10 07:43:00
名家新作 | 刘强: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 ——《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读后
赵永刚教授《古代朝鲜半岛学史研究》是域外《孟子》学研究的力作,该书出版以后,受到学界广泛关注,孟子学研究专家杨海文、徐兴无
2025-09-09 22:15:00
9月9日,美国“鼓岭之友”召集人穆言灵女士携研究团队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访,并向馆方捐赠其二战期间日军印制的宣传画报实物。
2025-09-09 19:36:00
9月5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官宣2025长江文化艺术季将于9月12日至10月30日在湖北举办。作为核心举办地
2025-09-09 11:38:00
一缕温烟袅袅升 穿越红楼品古香
姜江正在用宋元时期非常流行的焚香方式隔火熏香,品鉴梅花香饼。 受访者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静秦可卿的卧室里洋溢的是一股“甜香”
2025-09-09 07:43:00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