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自宫求学:古代读书人的极端选择
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一般统称为“士”,其实这个“士”在最早的古汉语中,代表了阳气十足的男人,而“寸”字象征着一只手的手腕处掩着一把小刀。所以“士”和“寸”组合在一起,就象征了阉割的意思。周朝时候就把阉...……更多
从举子到文豪:宋濂的科举经历与文学贡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整个国家受着儒家的浸润,读书人抱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立志报国之心纷纷投入赶考科举的大潮,整个国家的风气更是演变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不得不说这是一部贵族...……更多
明武宗的昏君之称:被误解的皇帝
...是偷换概念,比如正德常在豹房和出边疆打仗,所以很多读书人就说皇帝不理朝政,但是正德人是在豹房,可奏章照样处理,只是奏章不送皇宫送豹房罢了,其实豹房和清代圆明园避暑山庄是一样的性质,皇帝去了圆明园和避暑...……更多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宋代科举对官学教育的影响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在我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对于维系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起到过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社会政治与经济状况的影响下,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制度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太祖...……更多
古代交通和通讯不便,他们从何得知天下事
...也就是现在留下来的野史故事什么的,正规的还是要那群读书人回家传给乡里人的才正规。古代朝廷常常会发一些公文,多是要交税,抓捕逃犯,或者说皇上驾崩了之类的事情,而乡里乡间的乡亲们大多不识字,识字的只有那些...……更多
聊聊经学大师郑玄
...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不但一般的大人比不过他,即便是读书人,不专门学习书数者也赶不上他。到了十二三岁,他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同时,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从古到今的读书人,说起孔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孔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像神一般的传说,我们都把孔子尊称为“孔圣人”,却很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叫“孔圣人”,他到底神圣在哪些方面?就连在中学,生群体中大名鼎鼎...……更多
关西师表与文人心志——说巩建丰(上)
... 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规定不尽相同。以明清两代为例,读书人先须参加“童试”,参加者无论年龄大小皆称“儒童”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又名“庠生”,俗称“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廪...……更多
郭开:被电视剧塑造的秦国间谍与历史真实形象
...,所以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意思,成了所有古代读书人的基本素质,这也是文言文出现的原因。很多人看古书都在想,古人是不是就是这样说话的,可以明确地说,古人也不那样说话,为了节省书写难度,古代的语言和...……更多
聊聊荆轲刺秦,这起刺杀行动的真相
...荆轲好读书击剑,而不是好击剑读书,说明荆轲原本是个读书人,击剑只是业余爱好而已。在那个年代,读书人学点剑法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水平未必有多高。并且,从荆轲曾经“以术说卫元君”,这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以...……更多
看看春秋时期的张仪报仇有多厉害
...还回来,代价是整个楚国!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要惹读书人,尤其是鬼谷出身的知识分子。于是乎,我们看到了一个丑态百出的楚怀王,和一个千疮百孔的楚国。张仪的复仇之路张仪入楚,用商於六百里肥沃的土地,诱惑楚...……更多
嬴政是吕不韦的儿子,是真的吗
...朝以前的书本来就不多,秦汉年间经历了两次烧书更是让读书人无书可读,再加之汉朝前期并没有对古书进行搜集整理,所以很多文献资料都失传了。再次,古代史官虽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传统,但那都是针对与庙堂来...……更多
唐宋元明清为什么没有金在其中
...图一度和孙吴仿佛。但是,东晋因为西晋的缘故,被历来读书人奉为正统,甚至十六国时期,许多北方政权虽然强大,但也不敢使用皇帝称号,而只敢称天王,原因也和自认不是正统有关。因为东晋的关系,之后的南朝也被视为...……更多
...为领导,对部下的关心爱护体现了一种责任的话,那么对读书人的惺惺相惜,以培养读书种子为己任,促成读书种子薪火相传,便是一种精神了,难能可贵。所以,不论人们对钱惟演的评价如何,欧阳修一直把钱惟演当成自己的...……更多
宋朝是如何从“重武轻文”走向“士大夫治国”的
...之多。此后每次科举录取人数几乎都不下百人,可谓天下读书人皆欢愉。文臣之所以在宋朝当道,除了当局者刻意提拔外,还存在一定的现实原因。三、成败荣辱皆国策,赵宋苟活无血性! 自五代十国以来,地方政权长官几乎...……更多
司马光砸缸,救下来的小孩到底是谁
...事影响,他们也经常将自己家族的多余钱财供给当地贫苦读书人考取功名,照顾孤寡老人,妥妥的积善之家。幼时一次砸缸救人,施救的司马光成长为北宋名臣,名垂青史,而被救的上官尚光也知恩图报、乐善好施,在力所能及...……更多
阅读何以分享
...己的“读书日”。世界读书日每年都会来。每当4月中,读书人就好像特别忙,八方来请,四处受邀,讲述读书的好处,倡导众人都来读书。据我个人不经意的观察和印象,每一年的主题似乎都一样,强调读书的好处,倡导众人...……更多
...但是,范仲淹并没有夸赞张载,而是警告他:“你是一个读书人,应当致力于学业。为何要热衷于兵事呢?”在两宋时期,重文轻武是时代主旋律,许多立下赫赫战功的名将(如狄青),照样被文官看不起。作为“政治完人”的范仲...……更多
...作认为是拍马屁,而这个典故就与丁谓和寇准有关。宋朝读书人考取功名之时,要到主考官的家中去拜访,所谓的拜访就认主考官为老师。丁谓考取功名时,他的主考官就是寇准,所以寇准也是丁谓名义上的老师。丁谓为人聪明...……更多
...要操作得好,如操作不当,久则生弊。唐朝,科举让两个读书人受挫,一个是黄巢,一个是李振。这两个人科举不成,一是他们的文章的确不行;二很可能是科举执行者量材标准有失偏颇,让应该获得上进机会的人,遭受阻蔽,...……更多
南宋官员、学者、诗人钱时的十首古诗
...常熟悉,而且有很深的研究和很高的见识,不同于一般的读书人。”嘉熙元年,理宗专门召见“布衣”钱时,特赐进士出身,授秘书阁校勘,并令严州守臣抄录钱时著作,送交皇帝亲自阅读。钱时先后担任过浙东仓幕、史馆检阅...……更多
盘点史书中家喻户晓的8位猛将
...。而且他们的存在,也向外国人展示了,穿上汉服我们是读书人,遇到敌人我们是猛人。 ……更多
宋朝初期文武之策的演变:从‘重武轻文’到‘重文轻武’
...,对人主亦怀有深情厚意。然其固有的习武思维,在对待读书人方面,难免不时流露出轻蔑的态度,“之乎者也,助得甚事”,五代时期军人身上的行伍习气仍然在影响着太祖太宗皇帝。细究宋朝初立时期的故事,不难发现作为...……更多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焚书之时所颁布的《挟书令》,解除了书籍的管控,也让读书人放下了思想的顾忌,使得先秦典籍纷纷现世,并迅速流传,诸子之学重新被人重视、讨论和引用,儒家和墨家学说也随之再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开始了多元...……更多
宋朝的文人在成名之前做了什么,又放弃了什么
在重文轻武的宋代,读书人为了求名不仅要经商,还要晚婚。【简介】宋朝是读书人的天堂,因为宋朝的统治者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这使得宋代的“文官”工作不仅铁,福利也比其他朝代高。读书人蜂拥而至,但通过考试的...……更多
在古代考中进士就能做官吗?科举考试的利与弊是什么?
科举考试对于出身于寻常百姓家庭的读书人来说,科举考试是他们实现人生跨越的一次机会,同时也是走进官场的唯一正途渠道。他们在科举考试之路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寒窗苦读数十载,因此古代还有“一榜定终身”的说...……更多
古代文人如果落榜了,他们的出路在哪里?
...任重要的职位,负责记录案情和处理相关的政务,很适合读书人去谋生,所以当师爷是落榜文人中很好的出路。其次是当私塾先生。古代人想要读书大多需要先生开蒙,很多乡村和小县城的适龄儿童家里就会出钱聘请文化人去教...……更多
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 做个不被定义的读书人
...去看世界的路相信光,追逐光,成为光 做个不被定义的读书人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通讯员 刘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还剩一周时间寒假就要结束了,孩子们的寒假生活是怎样的?是跟着父母游览祖国的大好山河,还是全家一起品尝...……更多
诸葛亮落之时得到刘备礼遇,同样有才的韩信为何遭人冷落?
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智囊,诸葛亮几乎囊括了天下读书人所有的优点。首先就是足够聪明,当时那个时代能够跟他差不多聪明的人,还真的没几个。此外就是官运亨通,我们都知道诸葛亮一路高升,一直做到了宰相的高位,甚...……更多
畅聊“读书让我们远离孤独”
...,与认为钓鱼是天下第一大事的人一起,就会迷上钓鱼。选择很重要。人的一生,事实上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有选择,必然会有放弃,这个自己要想清楚。“同学们正当年,不妨多泡泡图书馆,享受这段单纯的读书时光。”赵...……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嘉庆有哪些特质?乾隆为何把他确定为接班人
乾隆之所以与雍正处置曾静谋反案大相径庭,有他周密的考虑。他在青年时代目睹了这场文字案的前前后后,他清楚认识到:父王想将诽谤公布天下
2024-06-27 22:06:00
清代的奏折制度是如何产生的?对清代的政治起了什么作用
清代从1644年入关到1912年清帝溥仪退位,共持续了268年的国祚。清代作为一个和现代资本主义一起步、发展的封建国家
2024-06-27 22:06:00
如果太子胤礽当上皇帝,清朝会怎样
康熙末年,九龙夺嫡,为了太和殿那个位置,互相都杀红了眼,最后四阿哥胤禛险胜,成为雍正皇帝。但是,如果把时间往前倒推二十年
2024-06-27 22:07:00
曾国藩对慈禧太后的评价为何是“才地平平”
曾国藩是同治中兴第一功臣,被称为中国近代唯一的圣人。他天资平常,却最终位极人臣,除了他的个人奋斗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另一项能力
2024-06-27 22:07:00
雍正上台以后,除了老十以外,为何只有老十三算善终
公元1722年,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在位的后期,他的儿子们为了争夺皇位,掀起了一件件大事。由于共有9个儿子牵扯了这一事件
2024-06-27 22:08:00
孝贤纯皇后(富察氏),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原配嫡后,察哈尔总管李荣保之女,太保大学士公赠郡王衔傅恒之姊。乾隆皇帝对其“敬服
2024-06-27 22:09:00
古代犯人被砍头时为什么一大喊冤枉刽子手就不敢行刑了
在看乾隆王朝的时候,山东巡抚国泰因为贪污被砍头时,大喊冤枉,监斩官阿桂就不敢行刑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国泰为什么不在审讯他的时候说冤枉呢?为什么一定要在刑场大喊冤枉呢?为什么国泰一大喊冤枉
2024-06-27 22:09:00
乾隆为什么要让洪承畴臭名昭著
(一)、也曾是大明的功臣,在平定起义军时也是战功显赫,曾差一点将李自成俘获,改写历史。洪承畴的厅堂挂着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
2024-06-27 22:10:00
皇贵妃高佳氏死后,为何哥哥和侄子立即被赐死
她就是乾隆皇帝第一个贵妃、第一个皇贵妃高佳氏。高佳氏出身于官宦世家,从小知书达理、温柔贤惠,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乾隆,当了一名普通使女(没有名分的妾)
2024-06-27 22:10:00
为什么咸丰第一次见到慈禧就喜欢她
其实从照片上来看老年的慈禧太后就能了解她年轻的时候长得并不算是倾国倾城,她不算是能靠美色吸引住老公咸丰的女人,但是慈禧却能靠另外一招留住老公咸丰的心从而获得专宠
2024-06-27 22:11:00
嘉贵妃有多受宠?她死后乾隆帝时如何厚葬她的
乾隆帝的后妃中,有一个朝鲜女子,她初入宝亲王弘历的府邸,以侍女的身份伺候弘历。弘历登基,也就是乾隆帝,这位朝鲜女子被封为金贵人
2024-06-27 22:11:00
从二品官员到清朝贪官,此人究竟是谁
清朝有名大案很多,但在乾隆时期有一桩案子,时间之长,前所未有。通过此案也能看出所谓的“康乾盛世”之下腐败的现象令人触目惊心
2024-06-27 22:12:00
年羹尧和雍正当初关系那么好,最后为何会被清算
杭州将军和原来的大将军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相差太多了,相差的关键点在于雍正皇帝。公元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
2024-06-27 22:13:00
清朝的议罪银制度是什么意思
议罪银制度指的是官员犯了罪,可根据犯罪情节的轻重以多少不一的银子来免除一定的刑罚。这个制度是清朝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经和珅提议设立的一项用钱来买罪的制度
2024-06-27 22:14:00
清朝最得宠的皇后是谁,她有多全能
孝全成皇后钮钴禄氏,是满洲镶黄旗人,她的曾祖父成德、祖父穆克登布和父亲颐龄都是清朝有名的将军。在钮钴禄氏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颐龄被派到苏州担任驻防将军
2024-06-27 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