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1 10:3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从古到今的读书人,说起孔子,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孔子对于普通人来说就像神一般的传说,我们都把孔子尊称为“孔圣人”,却很少有人去深究为什么叫“孔圣人”,他到底神圣在哪些方面?就连在中学,生群体中大名鼎鼎的司马迁先生也要以简少却不简单的文字称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太史公对孔子非常景仰,在《史记》中谦逊的表示:虽然够不到孔子这座高山,但心里却向往它,读了孔子的书,就想成为像他那样的人。

当太史公去到孔子的家乡,在供奉孔子的祠堂里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车服和礼器,儒家学,生经常在那里学习礼节,不由自主地带着敬意四处游荡。走访调研孔子的故乡后,司马迁感叹道: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於夫子,可谓至圣矣!“至圣”:至高无上的圣人,就是称赞孔子是所有圣人中最伟大的人物。司马迁为什么这样评价呢?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一、孔子的儒家思想在汉代占主导地位是关键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倡仁义礼智,开创私人收学,生讲课风尚,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的学者之一。他死后,他的弟子门徒记录了他和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并把它们编成了《论语》并流传下来。儒家思想的传播对中国和世界有着深远的影响,汉代经过短暂的黄老思想“无为而治”后,逐渐被儒家思想取代,孔子则成了“为万世立法”宗教式的人物,这其中董仲舒功不可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议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孔子的学说来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

儒学作为人生的准则,关注社会的人文价值。就其根源而言,中华文化的源头很大程度上就是儒家文化。这是“天人合一”的问题。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统一、超越社会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境界,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追求“人与人的和谐”与社会与自然的整体和谐。汉代的宗教运动把天说成是人化的神,将孔子说成是神,这就是孔子宗教理论的发展。而司马迁还是董仲舒的学,生,在汉武帝时期不可避免的要受儒家文化的熏陶。所以,司马迁对孔子的赞颂其实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内部评价,有自己人歌颂自己人之嫌。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二、司马迁被孔子的人格魅力所打动

司马迁在《史记》描述孔子的相貌:额头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自腰以下的身材还不到禹的三寸,累的像一条丧家犬一样。将孔子周游列国时的身体疲惫、面容憔悴生动的刻画出来,也说明当时的孔子是郁郁不得志的。但是这些外貌并不能让司马迁对孔子的形象打折扣,相反,司马迁对孔子异于常人的布衣形象很是推崇,孔子虽然是一个衣衫褴褛的人,但他的学说却经久不衰。

从普通学者到天子,凡是研究“六艺”的人,都是以孔子的学说作为参考评判的。显然,孔子的学术贡献令司马迁佩服。但更重要的是孔子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品格。孔子周游列国,名为周游其实是到处寻找适合他思想实施的土壤,不耐却处处碰壁,累累若丧家之犬。孔子尽管不得志却也不会放低对自己的要求,坚持信念,即便主张不被统治者采纳,仍然坚持下去,显出君子的修养。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毫无疑问,孔子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但这一悲剧是正能量的。正如韩兆奇先生所说:“我们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读到的不是无所作为的哀叹,而是为宏伟事业而英勇奋斗的壮歌;它不是一种崩溃,而是一种不屈不挠、无畏的进取精神;它不是失败的悲伤,而是胜利和成功的喜悦,是道德上的满足。”也许是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艰苦卓绝的精神深得司马迁之心,使司马迁在某个瞬间从孔子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处境,感同身受之后便会昔昔相惜。

三、司马迁评价历史人物秉持公正不朽的理念

按照《史记》的写作思路,孔子原本应该是要放在“列传”里的,但司马迁却把其放在“世家”里,这与司马迁编史的理念有关。《史记》三十世家,从未收录过任何一个诸侯级别以下的官员,但孔子享有世世永祭之庙,因此虽是布衣却能被列入了“世家”。这恰恰说明司马迁不畏权势,坚持赞扬该赞扬的东西,贬低该贬低的东西。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这还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尽管民族、时代、历史条件等各有不同,但人们“对于善恶、公正的态度还是一致的,只是对于善恶与公正的实现方式因民族、文明、文化、风俗等具体环境与因缘的不同而有所差别。司马迁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既不以其功绩成败作为标准,也不以道德判断作为标准。这就使得他能对历史人物做出公正评价。

孔子的一生从功利的角度看是失败的,但其在思想行为上、道德上约束自己,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社会准则,能使其儒家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这就是不朽的功绩。孔子的学说想要不朽于历史,除了“立德”、“立功”、“立言”等主观因素外,还需要有重要的历史机缘,所以,司马迁按照自己的“评分”标准给孔子的人格打满分--至圣,是不为过的。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四、总结

从司马迁对孔子的超规格“待遇”来看,我们应该知道要想成为圣人不仅要有主观条件(品格、学识等),还要有客观条件(当时的社会环境等)。中国传统文化中无止境的美的力量,如司马迁向我们展示的孔子的人格力量一样,在各个领域都深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坚持自己的信念,这样的孔圣人,怎能不叫人像司马迁神往的那样“高山景仰”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1 1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从《史记》看孔子的影响:司马迁的偶像与历史的见证
...先生赞美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作者司马迁老先生,也是孔子的忠实狂热粉。史家作史,尽量不带自己的个人喜好厌恶到其著作,尽量以公正的视角评论记述。可是说着尽量,不
2024-03-12 14:01:00
儒商始祖子贡的经商之道,被孔子欣赏,让司马迁点赞
...孔门里面最强的,这话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后世历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里的评价,他就说子贡是孔子72门徒中最有钱的,而且那不是一般的有钱,是那种富甲天下,名动诸侯的有钱,当然了
2023-01-27 14:58:00
孔子诞生之谜:司马迁笔下的“野合”与后世解读
...人(主要指贵族)所极度不齿的方式降临人间。我们先将司马迁的原文抄录如下: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於尼丘得
2023-12-27 14:55:00
孔子的出身是否可以被改变?
...史事实。历史上已经这样记载下来了,是不能改变的了。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是根据史料来进行写的,他也不可能修改。但是事实上,司马迁在写孔子出生的时候,也有可以进行甄别的。因为当
2023-08-08 18:53:00
司马迁为什么说管仲的格局不够,不推翻周王朝,止步于诸侯称霸?
...小哉”。“管仲夷吾者,颖上人也”,管仲又叫管夷吾,司马迁又是如何看待这位管家老二呢?管仲世所谓贤臣,而孔子小之。岂以为周道衰微,桓公既贤,而不勉之至王,乃称霸哉?语曰:“将顺
2023-03-07 11:44:00
《孝经》的文化地位:从西汉到唐宋的崛起与影响
...不是汉初人士,比如,“长孙氏”究竟是谁?史载不明,司马迁的《史记》也不载此人,这说明,这个“长孙氏”不应该是早于司马迁以前的人士,否则,司马迁不会不记载他编撰《孝经》的重大事
2024-01-14 12:06:00
古代历史上的十大“圣人”,你知道几个?
...,其中阐述的医学理论是中医的灵魂所在。3、史圣——司马迁司马迁,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因替李陵投降匈奴一事辩解,激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但司马迁没有消极沉沦,他编
2023-01-07 22:44:00
...日报》( 2023年08月12日 11版)《史记》的文学经典地位与司马迁“发愤著书”的经典形象密切相关。司马迁“发愤著书”的形象,一方面影响读者对《史记》文本的解读;另一方面
2023-08-12 02:35:00
秦王政信中只命令吕不韦迁居蜀地,他为何却自尽了呢
...。3、吕不韦之死:也是“闻”者之死对于吕不韦之死,司马迁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孔子之所谓“闻”者,其吕子乎?翻译一下:孔子所说的“闻”,指的正是吕不韦这样的人吧?如何理解司马迁的
2023-05-11 21:51: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