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1-31 12:58: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在历经秦火和战乱之后,诸子之学皆不复当日之盛况,就连被称之为显学的儒墨也逐渐势衰。后随着汉朝政府的逐渐稳定,经济的恢复,加之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黄老学成为了统治思想,使得社会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下野蛮的恢复着、生长着。

惠帝四年,西汉政府正式宣布废除秦始皇焚书之时所颁布的《挟书令》,解除了书籍的管控,也让读书人放下了思想的顾忌,使得先秦典籍纷纷现世,并迅速流传,诸子之学重新被人重视、讨论和引用,儒家和墨家学说也随之再一次走上了历史的舞台中央,开始了多元化的发展。

在西汉思想发展的浪潮之中,百家之学皆有所发展,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儒家思想。

由孔子创立的儒家学派,在战国时期成为了当时之显学,随着儒家与各学派的吸收与整合,最终在战国末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分为八,皆自谓真儒。

至秦朝虽历经了焚书坑儒之祸,遭到一定程度的打击,但并未灭绝。司马迁曾在史记中说过: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陈涉之王也,而鲁诸儒持孔氏之礼器往归陈王。”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两个信息,第一个,太史公在秦皇焚书坑儒之后仍用的是“缺”,而非“绝”或“灭”,此虽一字之差情况却大为不同;

第二个,虽有焚书坑儒之厄,但主要针对的是一些不法术士,鲁国诸儒似并未受到过大的打击,儒家学者依旧活跃,关注着天下大势并积极的投身其中。

此外,儒家从孔子时期的建立一直发展到汉中期,这一路上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虽然我们经常看到儒家学者批判别家之思想,

但正是在这种批判中积极的吸收其他诸子思想中的精华之处,从而使自己变得更加完整,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西汉初年,叔孙通就曾讥讽那些恪守儒家教条不懂变化的儒生“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后叔孙通采古礼结合秦仪糅合成新的相对简略却又不失威严的礼仪,别的儒生也十分认同称赞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叔孙通也这并非是个例,贾谊亦非是纯儒,他的思想更为复杂,糅合了道家、墨家、法家、阴阳等学说。这种现象一直到汉武之时的公孙弘和董仲舒身上都是如此,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儒家的思想体系愈发完整,适用性也越来越强,影响力也逐渐恢复。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至武帝之时,儒家思想经过长时间的吸收改造,在原始儒家思想的基础之上,填充了诸多新的内容,这些内容多产生于其他诸子学派之思想。这时的儒学在汲取了其他学派思想之后依然极具吸收性和包容性。

虽然儒家时常对于新鲜事物本能的自带抵触心理,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别的思想进行引入吸收,这可能就是儒家所说的用其言不用其名的态度,此无疑更适合当时之社会政治的发展,至此儒家大兴。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在儒家思想兴盛发展的同时,墨家思想也因其多样的发展形式扩大了影响力和传播力。

墨家在战国末期经历巨变,一分为为三,不复当年显学之辉煌,当然这并非是一家之态,诸子之学都呈衰势。后随着时代的发展,诸子典籍再次出现,学者也不再满足于一家之学,涉猎百家已成为当时的一种时尚,如主父偃便是先学“学长短从横之术,晚乃学易、春秋、百家言。”

墨家弟子在这个时候便已经开始了他的多样性发展。墨子当年将弟子分为三类,谈辩、说书、从事,同时这三类人也可分为说辩和尚侠两类,谭嗣同在其《仁学·自序》亦有言“墨有两派:一曰‘任侠’,吾所谓仁也。”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另一派“格致”,即是他所说的“学”。正是这两类弟子为墨家在汉朝的发展提供了多样性。说辩类弟子是因时代的变化,发展而成。

说书和谈辩本就界限模糊,他们又都注重文化学习,皆研究传承墨家经典,并以游说他人为要务,其存在着本质的共通性。所以我将他们合称为“说辩类弟子”。

汉惠帝之后,诸子典籍多现世,诸子思想也随之复兴,其时常有一人学多家之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墨家说辩类弟子将墨家之思想广为传播,使得墨家思想被诸多学派所吸收,其中最为明显者便是儒家学者对墨家思想“援墨入儒”式的吸收。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尚侠类弟子是对墨家学派中的从事类弟子和崇尚侠义精神人的合称,他们同样也为墨家发展走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他们走入平民小生产者之中,传播墨家的思想理念,实现自身的理想,最终得到了平民的认可。原因是这种行为本就与墨家的“兼爱”观念相合,同时墨家的思想也更符合平民小生产者的价值观。

在封建社会大多数的平民小生产者是很难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他们心中更加认可“赖力而生”的生存信念,他们多为了生计而奔波,更习惯于“兼爱”式的抱团取暖,也更渴望均贫富,而墨家的价值模式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其中的一些观念逐渐融入到了他们的生活价值体系之中。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秦汉社会中的游侠义士也多是受此影响,或者他们本身就是墨家之别派也是未尝可知的。康有为有言“侠即墨也。孔、墨则举姓。儒、侠则举教名,其实一也。”

加之秦汉之时,人多以儒墨、儒侠来并称,此事不仅证明侠是墨之别派,也足可说明墨家学说在秦汉社会仍然拥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儒墨两家思想复兴发展的同时,法家学说在西汉社会再次迸发出了勃勃生机。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秦朝自商鞅变法之后便一直沿用法家之思想体系,以富国强兵为目标,最终一统天下。但随着天下一统,秦王朝依然实行严政酷法,不恤于民,最终二世而亡。

秦王朝的暴政和秦末的混乱让汉初的学者记忆犹新,并将这一切的罪责归咎于法家。

然而在统治者有意的纵容下和黄老无为的政策下,汉初的几十年中,法家思想虽然时常受人批判,但却改头换面以刑名治国之学示人,并得以广泛流传,且参与到了汉朝的政治之中,其中较为著名的便是韩安国、晁错、张汤等人。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故可言在汉朝,从建立之初,法家思想不仅未被禁绝,反而得以流传,且在广大知识分子和政府官僚之中拥有广大的支持者和实践者。

在西汉这场思想发展的大潮中,其他的诸子学家如名、道、农、杂、纵横、阴阳五行等思想都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传播。

西汉时期,儒家、墨家、法家面临怎样的形势?

加之当时的学者已有一部分并非主专注于一家之言,更多的是对多家思想的涉猎和吸收,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单单是功名利禄和相对自由的政治环境,更多的是各家学派随着发展发现了各自本身的缺陷,为加强思想的实用价值和传播性,遂开始兼收并蓄多元化发展,门派界限逐渐模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31 14:45:2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家是怎样的存在?
...都是这时期已经形成的思想的延续。比如封建社会主流的儒家思想,比如励精图治的法家思想,比如百废待兴后需要休养生息的道家思想,再比如影响深刻、今天要说的墨家思想。如果说法家思想胜
2023-06-13 19:46:00
...将他们称作“先秦七子”。其中,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和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当仁不让领衔,且儒家学派的思想家在七子之中占据三席,显然儒家堪称最具影响力的学派。那么,这七子都是谁,他们
2023-11-10 20:29:00
史上最讽刺的历史事件,孔子没有光顾过的国家,竟成为最后的赢家
...同,首先孔子的周游列国并不是刻意的绕开秦国,孔子的儒家思想并不是没有到达秦国,所以小编并不能认同上述的网友的说法。孔子作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曾有两次周游列国。孔子第一
2024-06-21 21:42:00
战国时期,和儒道法三家齐头并进的墨家,是怎么销声匿迹的?
...非子曾不无酸意的说,墨学与儒学一样,都是当世显学。儒家代表孟子也曾哀嚎,当今天下的学说,除了杨朱的道家学说,就是墨家的学说,根本没人对儒学感兴趣。那么曾经风头无两的墨家为何会
2023-05-13 18:49:00
史上唯一能跟“儒家”抗衡的学派,突然就从历史上消失了?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启蒙时代,这个时代之中出现了法家,儒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诸多思想,都成为了后世中国人受用无穷的思想源头。在那个时代之中,儒家和墨家堪称是整个社会之中的两家马
2023-01-10 22:46:00
墨家是否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
...战国时期的四大学术派别之一。不过其他的三大学术派别儒家、道家、法家,在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都有各自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可是非常奇怪的是,墨家在后世却没有这样的影响,慢慢地就绝迹
2023-08-09 13:54:00
...、忠、孝等重要的政治思想范畴,都是这一时期提出的。儒家和道家的出现,使中国古代的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和内容丰富、充实的发展阶段。至战国时期,又出现了名家、法家、墨家、农家、
2024-06-28 14:19:00
汉武帝信奉墨家的话,后来会有什么变化呢
儒家能成为中国历代王朝的主流思想,汉武帝是做出巨大的贡献,最初孔子创立儒学,但这个学派也只是百家中的一派,在混乱的战国没有得到重视,就这样一直发展到秦朝成立,儒家也仍然没有真正成
2023-05-15 21:01:00
汉朝时期的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的区别
...前的繁荣状态,当时主流的学派,主要有四个,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和墨家。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今天就从汉武帝时期的人和事儿入手,给大家掰扯掰扯四大学派之间的区别,并认识
2024-01-28 12: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众网记者 刘宏蕾 王爽爱 济宁报道跟着济宁金牌城市推荐官王爽爱一键解锁京杭大运河济宁段的“高能玩法”!都说“不逛竹竿巷
2025-04-18 18:26:00
包含亲笔信、亲人回忆材料!红岩博物馆获捐一批刘国鋕烈士珍贵文物史料
重庆红岩革命历史文化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唐昌伦(左)代表红岩博物馆接受刘国鋕烈士亲属的捐赠并颁发收藏证书重庆有关红岩英烈的珍贵文物史料又进一步丰富了
2025-04-18 18:48:00
刘禅为何在诸葛亮死后查抄其家产?得知真相后,为何大怒摔杯子?
说到诸葛亮,可能很多人对他的第一印象是,他很忠诚。为了完成刘备的夙愿,他鞠躬尽瘁,最后病死在五丈原。不过这些只是诸葛亮这人作为一个臣子尽忠尽责的一方面
2025-04-18 19:19:00
上色老照片:直击镜头下真实的张作霖,明明可以拼颜值偏要靠实力
欢迎来到不二书旧影时光,今天为各位读者朋友们分享的这一篇组图,是来自于“东北王”张作霖的上色老照片。通过这一组老照片,我们可以来回顾一下张作霖的个人史
2025-04-18 19:22:00
青海出土一碗4000年“意大利面”,专家激动到流泪,意大利却慌了
我们中国有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遗产,比如什么京戏、喝茶、瓷器、丝绸、饮食文化等等,今天我们要来叙述的就是饮食相关的文化
2025-04-18 19:27:00
刘备白帝城病逝后,诸葛亮为何连战连败?姜维临终前道破玄机!
在三国的后期,随着曹操和刘备的故去,天下局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曹丕称帝后为了维稳在短时间也不准备对蜀汉与东吴发动攻势
2025-04-18 19:32:00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安徽往前赶 | 凤阳明中都遗址:一座“爷爷辈”的皇城
大皖新闻讯 巍峨的门楼,壮观的历史遗迹。坐落于淮河之畔的中都遗址是明初首座按照京师之制建造的都城,被誉为中国古代完备宫殿的蓝本
2025-04-18 19:36:00
19张晚清最真实老照片:架着慈禧的大内高手,整理床铺的船妓
提起清朝人们的生活,大多数人都会想到那时皇亲国戚们骄奢淫逸的生活,但那些生活在宫墙外的人民,又过着怎样的生活呢,通过以下这些清末老照片
2025-04-18 19:41:00
鳌拜辅佐了三代帝王,为何到康熙的时候却被拿下?是他叛变了吗?
鳌拜辅佐了努尔哈赤、皇太极和顺治三代帝王,可以说是忠心耿耿,只不过到辅佐康熙的时候被康熙拿下,这被皇帝抓了是不是就代表他叛变了
2025-04-18 20:07:00
乾隆为何将最疼爱的十公主,嫁给和珅的儿子?害得女儿守寡13年
公元1775年,65岁的乾隆非常高兴,因为这一年,他的媳妇儿又给他生了一个孩子,那就是著名的十公主固伦和孝公主。其实早在这个小公主还没出生的时候
2025-04-18 20:31:00
砚池藏海岳 笔墨写乾坤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
赵超英小楷誊录展为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激发公众阅读热情,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石家庄市图书馆特邀中国张裕钊书法研究会理事
2025-04-18 16:15:00
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开幕
4月18日,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蒋子龙文学书屋、未来作家书院协办的“赤橙黄绿青蓝紫——著名作家蒋子龙文学作品版本展暨河北书家十人录蒋子龙文学作品精彩片段小品展”在石家庄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楼知微展厅开展
2025-04-18 16:16:00
“虎将军”精神永续:一座城市的家国记忆
在吉林这片孕育英雄的沃土上张连山府邸静静矗立这里记录着“虎将军”依克唐阿保家卫国的铁血丹心2024年随着张连山府邸对外开放一封跨越山海的感谢信将这位晚清名将的故事再次唤醒成为这座
2025-04-18 10:58:00
当我们 说起诗歌的时候
《夜雨修书:陈超和他的朋友们往来书简》 霍俊明 编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4年10月在手迹越来越成为稀罕品的时代,书信同样已经是一种奢侈
2025-04-18 12:24:00
这件观音立像文物是浙江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通高64厘米,1965年出土于浙江温州白象塔。观音高髻华冠,宝缯垂肩,面容端丽
2025-04-18 12: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