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袁枚的食谱《酒园食物》
...有众多学者对食物感兴趣,也对烹制食物的原则感兴趣。袁枚(见图)就是那样的学者,而且是最为活跃的,说出来的话也最能服人。他为自己的食谱《随园食单》写了十多页的序言,全是对同时代人的告诫和警告,他称之为烹...……更多
古人是怎么看待饮食的?(健康书橱)
...健内容。《随园食单》就是典型代表,作者是清代大才子袁枚(1716—1797)。优游大半生之后,他总结数十年的美食体验,写下这部《随园食单》。 全书分为须知单、戒单、海鲜单、江鲜单、特牲单、杂牲单、羽族单、水族有...……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五大吃货的故事
...黑色幽默,表现了他对清朝统治者是何等轻蔑! 【清】袁枚清朝的袁枚是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和赵翼、蒋士铨合称“乾嘉三大家”,他写的诗词文章很有灵性,他自己倡导“性灵说”,文章讲究真情实感,例如他写的《祭妹...……更多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跟着清代“吃货”,在烹饪中品味人生态度
...写美食的菜谱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述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美酒名茶,从食材颜色、质地的选取,到火候、器皿、做...……更多
养生,从用心煮一锅粥开始
...文转自:承德日报养生,从用心煮一锅粥开始□ 孟祥海袁枚在《随园食单》里,用了不足200字的文字,记述了他的煮粥之道。文字清爽可爱,宛如一则古色古香的小品文,读来妙趣横生,耐人品味。首先,他阐述了煮粥的关键...……更多
清代“吃货”指南
...报《随园食单》——清代“吃货”指南清代《随园图》。袁枚像。《随园食单》。 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车博饼。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杨公圆。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素烧鹅。 本版图片均为...……更多
豆腐味美胜燕窝
...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深受男女老幼的喜爱。清代美食家袁枚也喜欢吃豆腐,他在《随园食单》中说:“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我国是豆腐的故乡,制作豆腐的历史也颇为悠久。早在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有“豆腐之...……更多
珠光玉润话汤圆
...在试灯预赏的日子,摊主就已经开始卖汤圆了。清代诗人袁枚和他的厨师,更是从汤圆馅料的风味和形式上做文章,创作出了可甜可咸、可荤可素的汤圆,如萝卜汤圆和水粉汤圆。袁枚的《随园食单》记载了这两种汤圆的做法。...……更多
本文转自:金陵晚报袁枚喜吃瓢儿菜瓢儿菜,南京特有的菜第一次被推向世界瓢儿菜,是南京特有的蔬菜。瓢儿菜矮矮的,暗绿色,叶茎短,叶片圆肥,叶面起伏不平。入冬后尤其打过霜的瓢儿菜,既带清香,又带糯甜,用它...……更多
古人与豆腐的邂逅
...州儋州”,从发明美食的角度解读这句话,也能说得通。袁枚折腰,亲拟食单豆腐发明于汉代,至宋代流行,到了清代,它的超级粉丝中,又多了一位文学、美食双料专家,那就是袁枚。在他的美食著作——《随园食单》中,豆...……更多
女人不想老太快,常吃6种“天然雌激素”食物!
...天然雌激素”食物,滋养肌肤更显年轻。一、黑芝麻推荐食谱:黑芝麻糊炖奶食材:黑芝麻40克、糯米50克、冰糖8克、3个鸡蛋清、2盒纯牛奶做法:1、黑芝麻、糯米、冰糖倒入破壁机内,加入200毫升水2、选择米糊模式,做完后倒...……更多
提起袁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那个提出了“性灵说”的大才子。袁枚的诗作清新别致,散文哀婉真挚,骈文辞藻清丽,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佳作。但袁枚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清苦诗人,他的人生可谓是丰富多...……更多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据史料记载,清代袁枚曾三游天台山,分别在66岁、76岁和78岁时,他的足迹到过华顶、石梁、万年寺等名胜古迹,写下许多诗篇。当然,他多次到过桃源。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更多
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享年82岁,他在老年用诗作表达了他的养生观和生死观,给人以启迪。袁枚喜爱远游、登山等活动,从运动中求得健康和欢乐。他在《病后作》诗中说:“我年六十四,今春犹聪强...……更多
...过,今天说一人物,可就倒霉多了。清乾隆年间有一名士袁枚,就是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那个袁枚。袁大才子是有清一朝著名的大诗人,虽说比黄景仁与龚自珍差点,也算排得上名号了。同时,他的科举之途也甚是...……更多
袁枚丰富多彩的文学人生及其《所见》诗〔242〕
...地、芥子须弥;2、南袁北纪。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袁枚简介、所见赏析》。袁枚画像二、少年苦读,顺利登科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后号仓山居士、随园主〔老〕人,浙江钱圹人。清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更多
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作家,为何官途都很黯淡?
...什么记载。最经典的案例,便是清朝性灵派三大家之一的袁枚了。袁枚十二岁中秀才,二十岁入翰林,诗歌方面有所造诣,书文方面也是颇有成就,清史稿有云:“诙谐詄荡,人人意满,后生少年一言之美,称之不容口”。袁枚...……更多
“食中要物”豆芽菜
...李时珍称赞绿豆芽为“食中要物,菜中佳品。”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诗话》记有豆芽配燕窝的佳肴。有人嗤之以鼻,说“极贱而陪极贵”,不妥。而袁枚却说,发这种议论的人“乃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尧舜也。”袁枚以尧舜...……更多
无鸭不成席,随园菜系上新
...不成席”的需求。“随园年味”大受欢迎清乾隆十三年,袁枚在江宁(今南京)小仓山购置隋氏废园,改名“随园”,开始其隐居生涯。该地理位置位于今百步坡一带。如今随园早已随着时间湮没,但随园主人袁枚及其著作《随...……更多
脉脉菌菇香
...尖蘑炖小鸡,总能升腾起令人回味的脉脉奇香。清代大家袁枚号随园老人,非常喜欢研究美食,著有独具特色的《随园食单》。在中国饮食史上,这部书第一次全面、深入地探讨了烹饪主题,集经验、理论之大成,影响深远。作...……更多
...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了。雍正非正常死亡,这一点在袁枚写的《武英殿大学士太傅文端公行略》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公恸哭捧遗诏,从圆明园入禁城,深夜无马,骑煤骡而奔,拥今上登极。宿禁中七昼夜始出,人惊公左袴...……更多
小产后吃什么帮助恢复
...汤、黄芪鸡汤、大枣鸡汤等,这些都是很适合小产女性的食谱。4、适当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因为小产之后要静养,所以很容易会发生便秘,这时候就要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保证大便顺畅,如蔬果,粗粮,干豆等...……更多
古代没有DNA鉴定  疑子非亲生怎么判
...心,夫妇也重归于好,一切都归于平静,回归正常生活。袁枚认疑子为义子无独有偶,清代大诗人袁枚在沭阳任县令时,以其更高明的手段也判过相似的案件。沭阳县东乡王家角农民王关全,娶邢氏为妻。结婚七个月,邢氏就生...……更多
海蜒之鲜(美味馆)
...后者滴上麻油,嫩滑清淡,既营养又可口,怪不得连吃货袁枚都推荐——“味同虾米,以之蒸蛋甚佳。作小菜亦可”。袁枚所说的“作小菜”我不甚理解,只知道以海岛人的经验,海蜒几乎可以跟任何蔬菜相炒,莴苣、卷心菜、...……更多
粥温脾胃安
...来无数文人雅士、医家妙手都把粥作为养生佳品。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里专列粥单: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腻如一,而后谓之粥……余常食于某观察家,诸菜尚可,而饭粥粗粝,勉...……更多
青团虽美味,但这些人群不建议吃
...为大家指点迷津。花式青团 美味又健康清代知名美食家袁枚在其《随园诗话》中描述:“捣青草为汁,和粉揉团,色如碧玉。”传统青团主要由糯米粉拌入麦青汁或艾草粉和水,蒸制后包入赤豆沙馅而成,糯、软、香、甜。然...……更多
余象斗的营销能力到底有多强?
...屈一指的专家,写出来的专著自然自带“吸粉力”。比如,袁枚老师是清代的顶级“吃货”。那时虽然没有吃播,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袁枚老师成为食坛的顶流大V。后来,他专门撰写了一本食谱——《随园食单》。该书出版于乾隆五...……更多
清朝女诗人袁杼的《悼亡》诗与寡居生活
袁杼,清代女诗人,浙江钱塘人。袁枚四妹,诸生韩思永妻。著有《楼居小草》袁杼嫁给诸生韩思永,生有一子一女。其夫远游他乡,分离时依依惜别,相约返程日期。袁杼朝夕盼望丈夫归来,然而五年后他客死异地。消息传...……更多
韩国哪来的“满汉全席”?
...成,可见早有准备。这场婚宴应该就是“满汉全席”。 袁枚批评“满汉全席”在清朝官方记录中,无“满汉全席”名目。乾隆时,八旗已渐腐败,乾隆将重振“满洲质朴”当作反腐良药,特别强调满汉有别。在此背景下,满席...……更多
吃燕窝能抗衰老吗?这 4 个“抗老传言”不可信,别再上当
...也都开始重视健康,大家纷纷分享各自的健身经验和健康食谱,办公室里充满了活力的气息。 刘欣觉得,这种改变不仅提升了个人的健康水平,也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有一次,在一次聚会上,刘欣分享了自己关于燕窝的误解...……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张“诡异”的民国结婚照,背后隐藏的真相,令人畏惧但又痛心
自古以来,我国就崇尚阴阳鬼神之说,悠久的历史塑造了许多不可思议的故事,内容精彩出奇,事件发展走向离奇,故事分类五花八门
2025-02-09 21:54:00
2018年撞脸马云的四川小伙,决定留杭州打工,直言:不见马云不走
2018年10月13日傍晚,杭州秋韵正浓,西湖边的游客络绎不绝。断桥上,一位小伙子突然亮出一条醒目的横幅,引来路过的游客驻足围观
2025-02-09 22:06:00
为什么说读不懂窦婴的死,就看不懂汉景帝城府和汉武帝狠辣呢?
前言在古代中国历史中,窦婴的死亡事件承载着许多深刻的历史内涵,被认为是窥见汉景帝城府和汉武帝狠辣的一把钥匙。为了理解汉朝时期的权谋和政治风云
2025-02-09 22:06:00
《如懿传》:如懿剪画为何剪掉的是自己?
文/柳璃如懿设局揪出炩妃这个幕后黑手后,久不来翊坤宫的皇帝来看如懿,并邀请如懿去木兰秋狝。如懿微微笑一笑,推说自己的身体恐怕已经受不了舟车劳顿了
2025-02-09 22:24:00
一口气刷了六集《侦察英雄》能让你眼前一亮,近年为数不多的好剧
在抗美援朝的战争片中无论是《志愿军:雄兵出击》《跨过鸭绿江》《长津湖》《金刚川》等都是正面战争,演绎我志愿军如何英勇,看到人热血沸腾肾上腺素飙升
2025-02-09 22:25:00
井陉之战多神奇 ?韩信背水结阵 扎死寨大破赵军,斩陈余,俘赵王歇
国士无双韩信,淮阴(今江苏淮安)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史载,韩信自幼孤贫,靠吃百家饭长大
2025-02-09 22:32:00
历史上的今天 | 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驾崩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他在位六十年
2025-02-10 05:21:00
太懂了!DeepSeek笔下十堰各县市区是这样......
年前,deepseek为十堰人送上新年祝福,deepseek眼中的十堰,有水也有山,有味道也有色彩,有人气更有朝气,是一座宜居宜业宜游宜学的幸福之城
2025-02-09 12:15:00
李湘忱:从杏林到战场,一生践行济世救人
在近代中国医药史上,有这样一位人物,他的一生跨越了动荡的清末、热血的革命岁月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他就是李湘忱,又名李德印
2025-02-09 18:00:00
49岁男子娶19岁娇妻,21年连生15个孩子,现在全家靠“低保”度日
为了缓解人口出生率过低的状况,我国如今已开放三胎,鼓励多生育小孩。但是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生育二孩甚至三孩,他们是望而却步的
2025-02-09 21:07:00
赵普拥立赵匡胤登基有功,又解决了藩镇之祸,为何却被罢相了?
投稿/怀逝赵普,字则平,洛阳人。后周时成为赵匡胤的幕僚,参与谋划了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宋初,担任枢密使,宰相,为大宋制定了先南后北
2025-02-09 14:08:00
越战留下美军大量混血儿,看看美国是怎么把这些孩子移民走的?
二战结束之后,美国便逐渐从一众国家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为了扩大本国在各地区的势力,美国开始寻找借口挑拨战火
2025-02-09 14:35:00
皇帝疾病缠身,不惜身体放纵而亡!临死前惨呼:采阴之法是个坑
宋光宗赵惇(公元1147年-1200年),南宋第三位皇帝,赵惇虽然年龄不小,其实只做了五年的皇帝。在他执政的五年间,朝政从清明转为腐败
2025-02-09 14:48:00
慈禧为什么派出国考察团?为什么被称为“超豪华旅行团”?
清朝末期,清廷派出五名大臣,于1905年至1906年,出使欧美日各国,考察政治制度。1904年至1905年,各地督抚纷纷上书清廷
2025-02-09 15:10:00
1983年《四渡赤水》上映,杨得志看后发牢骚:老师长没有一个
在这个喧嚣的网络时代,热门话题如潮水般涌来,搅动着人们的心绪。然而,有些故事可能默默无闻,如同《四渡赤水》中的一幕,被忽略却充满着激动人心的经历
2025-02-09 15: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