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贵港日报
无论从烹饪还是品鉴的角度来看,中国都担当得起“美食自信”四字。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人生一串》等一批美食纪录片通过各大流媒体平台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食的丰富与精致,世人惊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对于中国人来说,吃不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体现着生活的智慧和人生的态度。
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给了中国美食最佳的载体,中国美食的“出挑”似乎理所当然。但可能因为孟子说过“君子远庖厨”,中国古代文人擅文章、喜新赋、爱写诗、赋新词,唯独写美食的菜谱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述了中国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饭点和美酒名茶,从食材颜色、质地的选取,到火候、器皿、做法,写尽了食物在生活中的情趣,是我国古代烹饪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之作,更是第一次系统全面总结中国烹饪的成就。
作为清乾隆年间“江左三才子”之一的袁枚是个很有趣的人,他极其会吃,善吃,能吃,而且用心去吃。他写的这本《随园食单》虽是自家随园私房菜的食单,却文化气味强烈,文学色彩浓郁,文人风雅十足。吃,是一种享受;会吃,却是一门学问。并非所有人都能把到嘴的美味佳肴,说出子午卯酉,讲得头头是道。而提起笔来写吃,写得令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那才是一位“吃货”的最高境界。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以简明白话文字、文青手绘插图,并附原文经典重现畅销食记《随园食单》,让清代的文言食谱,成为当下入厨的实用指南。“吃货”世界的博大精深,中华饮食的时代巨作。该书既是食谱,又是反映清代名士生活品味的小品,是生活美学与文化的传世经典。
《随园食单 不负好食光》语言明净、优美,内容有趣,文字本身如同鲜嫩的菜肴,更多写的是平实的生活,任何人都可以拿着这本书,暂时进入袁枚的美食生活,感受那“一半诗意,一半烟火”的情趣。
“凡事不宜苟且,而于饮食尤甚”是《随园食单》传递的饮食态度,袁枚用这份食单告诉世人:吃得要讲究,生活要洒脱。烹饪,体现的也是一种人生态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4 12:45:10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