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辞官后的袁枚,他有着怎样的命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03 12:10:00 来源:戏说三国

提起袁枚,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那个提出了“性灵说”的大才子。袁枚的诗作清新别致,散文哀婉真挚,骈文辞藻清丽,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珍贵的佳作。但袁枚绝不是我们印象中的那种清苦诗人,他的人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前半生是科举界的一枚宠儿,后半生是创业界的网红大佬,一面是饱读圣书的清廉县令,另一面却是“好色”的“名教罪人”。

当官不顺心?干脆辞了吧

袁枚可不是天生就有商业天赋。事实上,袁枚出生于一个简单的书生家庭中,祖辈大多是当地州府的低官,没有实权也挣不下大钱,一家子一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

但这样家庭格外注重对子女学识上的培养,所以袁枚从小便能熟读四书,倒背五经,20刚出头就成为了进士,人生如同开挂。虽然科举之路顺畅无比,但袁枚毕竟是在满人的政府里做官,不会满文的他,很快就被翰林院踢了出来,最后只在溧水等地当了个七品芝麻县官。

但从小熟读圣贤书的袁枚立志,自己虽做不成国之栋梁,但做个优秀的县令还是绰绰有余!于是,年仅26岁的袁枚开始在当地推法制,赈灾情,抚民心,据说,等到他离任之时,当地百姓“一路壶浆擎父老,万家儿女绣衣裳”,“五步一杯酒,十步一折柳”,给了他非常高的待遇。

按照这个势头下去,袁枚极有可能成为一名名传青史的大清官。可袁枚并不这么想。虽然此时的他拿着铁饭碗,但身处官场难免有繁文缛节的束缚,自己明明身在壮年,又空有一身才华,何必要在这里给自己找气受呢?

就这样,袁枚轻松结束了自己的当官生涯,开始追寻自己的“诗与远方”。

招商引资赚流量,袁枚一个不落

辞官的意义是什么呢?自然是要寻找到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这下,袁枚就想到了一条好出路——创业。

事实上,袁枚并不是第一个想出创业这个法子的。早在他之前,李渔就盘下了芥子园这个好地盘,在此地写书作诗,建戏台唱戏,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游玩,赚钱赚到手软。袁枚模仿着李渔的创业模式,也花重金买了一座废弃园林,命名为“随园”。

这废弃园林听起来是不怎么样,但实际上来头可不小。据说,这是曹雪芹笔下大观园的原型,不但名气大,文化气息也足,若是开发成一个景点,必然也能赚个盆满钵盈。但创业高手袁枚却做了个奇怪的举动,他将这园子开发后,竟向世人免费开放。

按现在的话说,袁枚的这种行为就是在赚流量。通过免费开放,随园的知名度被越传越远,来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流量赚够了,挣钱还会远吗

随园大火之后,机智的袁枚在此地进行了“招商引资”。他向社会发布通知,吸引百姓到此地种植花卉蔬菜,现场贩卖,而袁枚只需要根据摊位的种类和面积挨户收集管理费即可。

这还不够,袁枚趁着随园大火的时候,创作了《随园全集》等一系列文化产品,在社会上简直是供不应求。在挣钱的同时,又巧妙地把自己的“性灵说”传递了出去,可谓是一举两得。

只能说,袁枚的商业头脑,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不得不让人佩服。

旁人看不惯算什么?活得自在才最重要

事业金钱双丰收,现在还剩下什么了呢?当然是爱情。袁枚虽然饱读诗书,圣人言论也听得不少,但这并不影响他的好色。而且袁枚对于自己的好色丝毫不掩饰。在他的不惑之年,已经有十多房妻妾了,但他还嫌不够,仍四处游玩寻找美女。刘墉就曾大骂袁枚,人品下流,有伤风化。

对于这些评价,袁枚丝毫不在乎,依然我行我素。当时,袁枚做过最震惊文人界的一件事情就是——公开招收女弟子。

根据史书记载,袁枚前前后后收纳的女弟子算下来大约有五六十人。他还曾经带着这些女弟子在西湖举办了至少两次的闺阁诗词集会,编辑了一本《随园女弟子诗选》,甚至公开宣布自己最为得意的三名女弟子为“闺中三大知己”。

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年代,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离经叛道。但袁枚天生就是一个不受束缚向往自由的人,哪怕历史学家张学诚大骂,像袁枚这样的人就应该被凌迟处死,他也无所畏惧。毕竟,人生短短数十载,活出自己的味道才是最重要的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03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随园食单》是古代吃货们必备的“美食宝典”
...独写美食的菜谱最少,独一份的美食宝典就是清代大才子袁枚的《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是清代大才子袁枚所作,最早出版于1792年,详细记录14世纪至18世纪流行的326种南北菜肴
2023-07-12 10:26:00
袁枚丰富多彩的文学人生及其《所见》诗〔242〕
...地、芥子须弥;2、南袁北纪。出处与参资:古诗文网《袁枚简介、所见赏析》。袁枚画像二、少年苦读,顺利登科袁枚〔1716—1798年〕,字子才,号简斋,后号仓山居士、随园主〔老〕
2024-04-05 10:39:00
余象斗的营销能力到底有多强?
...屈一指的专家,写出来的专著自然自带“吸粉力”。比如,袁枚老师是清代的顶级“吃货”。那时虽然没有吃播,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袁枚老师成为食坛的顶流大V。后来,他专门撰写了一本食谱—
2023-04-19 15:40:00
...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了。雍正非正常死亡,这一点在袁枚写的《武英殿大学士太傅文端公行略》中有过这样的描述:“公恸哭捧遗诏,从圆明园入禁城,深夜无马,骑煤骡而奔,拥今上登极。宿
2024-06-06 06:06:00
古人吃螃蟹的记载了四种吃法,他对螃蟹是真爱
...解持螯对酒杯,那问聚炬喧村店”。当代·陆抑非李渔与袁枚:精致吃蟹二人组有了毕卓开启“持蟹饮酒”新风尚,后人对于吃螃蟹可以说是创意无穷。早在魏晋时期,螃蟹就有了蒸、炸、面拖、酒
2023-09-28 19:47:00
清代“吃货”指南
...报《随园食单》——清代“吃货”指南清代《随园图》。袁枚像。《随园食单》。 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车博饼。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单》做的杨公圆。美食爱好者依据《随园食
2024-03-25 07:48:00
...“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据史料记载,清代袁枚曾三游天台山,分别在66岁、76岁和78岁时,他的足迹到过华顶、石梁、万年寺等名胜古迹,写下许多诗篇。当然,他多次到过桃
2024-02-27 01:59:00
被誉为“一代文星兼寿星”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享年82岁,他在老年用诗作表达了他的养生观和生死观,给人以启迪。袁枚喜爱远游、登山等活动,从运动中求得健康和欢乐。他在《病后作》诗中说:
2023-02-15 11:27:00
...过,今天说一人物,可就倒霉多了。清乾隆年间有一名士袁枚,就是写“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的那个袁枚。袁大才子是有清一朝著名的大诗人,虽说比黄景仁与龚自珍差点,也算排得上名号了
2023-04-20 11: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