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余象斗的营销能力到底有多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9 15:40:00 来源:科普社会

晋朝的文学家左思构思十年,终于完成了《三都赋》。然而,《三都赋》起初却无人问津,左思认为自己的文章不比班固逊色,担心自己咖位太低导致作品被埋没。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好的营销方法:找到当时的名士皇甫谧作序,又让名士张载和刘逵做注释。在名人效应的带动下,《三都赋》很快成为当时的第一“爆文”。由于那时没有复印机,人们只好用纸张抄写《三都赋》,洛阳的纸都因此涨价了,后来还诞生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三都赋》一共才一万多字,充其量就是一本小册子,但从不为人知到洛阳纸贵,这充分体现了左思的营销水平。

南宋诗坛的扛把子陆游走到哪儿都写诗,粉丝一多,便纷纷要求他出诗集。于是,他开始编选诗稿,《剑南诗稿》一出来便脱销了。后来,陆游的儿子陆子聿索性开了个“出版社”:钓台书院,将陆游的诗歌全部刊刻出版,成为当时最畅销的诗集之一。

余象斗的营销能力到底有多强?

当然了,作品要畅销还得懂得创新。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打破了元杂剧一人独唱的成规,而且剧情曲折,因此非常流行,里头的“红娘”甚至成为汉语中“媒人”的代名词。直到明代,《西厢记》依然是最火的剧目。汤显祖的《牡丹亭》横空出世后,由于在思想和艺术方面都达到了极高水准,所以“《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记》减价”。

明朝的出版行业非常兴盛,当时的书商都在营销上下足了功夫。明朝万历年间,有个叫余象斗的出版商,他的营销能力绝对能够跻身第一方阵。首先,他迎合市场,什么书好卖就出什么书。史载,他在万历十九年(1591)这一年就刊刻了十几种科举应试类书籍,赚的都是学生的钱。后来,侦探悬疑类的公案小说火了起来,他便从地方各级衙门找了一堆破案卷宗,编了一部《廉明公案》,虽然文学性不高,但由于是为读者量身打造,最终成为爆款。借着这波热度,他又出了续集《皇明诸司公案》。

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营销手段:蹭热点。当时的《西游记》长期霸占着畅销书榜单第一位。余象斗敏锐地发现了商机,灵机一动,为何不把“东南西北”全凑齐了呢。于是他提笔就写,后来发现《东游记》已经被吴元泰写完了,只好分别写了《北游记》和《南游记》,将《四游记》凑齐为大满贯。果然,这套书一面市便被抢购一空。

余象斗的营销方式虽然吃相难看且颇具争议,但他也懂得创新的重要性。时间越往后,插图便显得越发重要。晚明出版的《牡丹亭还魂记·凡例》中便提到:“戏曲无图,便滞不行。”戏剧书本里没有插图,销量就得打个问号,这放在图书当中照样适用。余象斗创新了营销方式,在书本内容页面中的上半部分配上插图,下半部分印文字,读者阅读时就像在看“连环画”一般。为了防止盗版,还得加上自家的logo。余象斗喜欢在自家出版的图书中插入自己的画像当作防伪标签。他还曾在《东游记》中插播了一段声讨盗版的文字,大骂盗版之徒“无耻之甚乎”。

和余老板一样要为了打击盗版而发愁的,还有明末清初的李渔老师。作为一名职业撰稿人,李渔老师的作品通俗易懂,贴近市民生活。所以,他的作品一问世便畅销于市,他也成为明末清初最炙手可热的畅销书作家。然而,作为一名专业作家,盗版横行意味着自己的饭碗受到了威胁。当时的南京盗版现象尤甚,李渔便搬到南京建了个书屋,名为“芥子园”。他给自己的每本书都印上“芥子园”印章商标。此外,李渔还在书铺同时销售自己精心设计的各种笺帖,以及其他的文创产品,将自己的畅销书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余象斗的营销能力到底有多强?

当然了,如果是某一行业首屈一指的专家,写出来的专著自然自带“吸粉力”。比如,袁枚老师是清代的顶级“吃货”。那时虽然没有吃播,可这一点儿也不妨碍袁枚老师成为食坛的顶流大V。后来,他专门撰写了一本食谱——《随园食单》。该书出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直到今天,依然是最畅销的食谱之一。

话说回来,营销方式千万种,真正决定销量的,还是作品的质量水平。营销可能在短期内能够影响销量,但唯有真正的经典,才能经历时间的考验。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9 17:45:5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亩,茶产量4182吨,总产值6.84亿元,一篇兴茶富民的“新三都赋”,正在秀美的“凤羽水乡”谱写。苗岭深处藏着“绿色银行”春风十里茶飘香,三月茶山采茶忙。3月28日早晨,和平
2024-04-11 06:02:00
左思与《三都赋》:洛阳纸贵的幕后故事
...千古名篇《洛神赋》的数十年后,又有一位牛人写出了《三都赋》,由于辞赋太过于经典,贵族富商争相誊抄传诵,导致当地纸张供不应求、价格飞涨,史称“洛阳纸贵”。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洛
2023-12-12 16:16:00
东、南、北游记,它们分别写了什么
...说”阅读风潮。于是乎,为了“蹭热度”,当时的作家余象斗自己改编民间传说,写成《南游记》、《北游记》。就这样,前两者与吴元泰所著的《东游记》、杨致和所著的《西游记传》(全文只有
2023-02-28 10:39:00
西晋文学家左思:从被看不起到“洛阳纸贵”的逆袭
...思(约250-305年),西晋著名的文学家。由于他的作品《三都赋》人们争相传抄,造成了市场上纸价暴涨。由此产生了并流传于后世一个成语——洛阳纸贵。(一)知丑而发愤读书的人左思
2024-01-26 01:30:00
后世对陆机的评价如何
...人书法真迹。轶事典故陆机辍笔西晋初年,陆机曾撰写《三都赋》,当时出身寒门的左思也在写,陆机对此很不以为然。但当左思历时十年,完成了《三都赋》时,“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
2023-06-11 10:12:00
...祠之高广壮丽,据形胜之区。”“三都”或指西晋左思《三都赋》,其文在街头巷尾流传开来,一个其貌不扬的读书人在繁华的洛阳城名声大噪,百姓争先购纸抄写《三都赋》以供欣赏,一时洛阳纸
2023-10-22 08:13:00
韩寿奇香得入赘,武帝大选名门女
...齐都赋》,一年乃成,妃白俪黄,备极工妙。嗣又续撰《三都赋》,魏吴蜀三都。构思穷年自苦所见未博,因移家京师,搜采各书,朝夕浏览,每得一句,即便录出,留作词料。菑阳公卫顗及著作郎
2023-05-04 14:10:00
马上评丨词穷,一种互联网时代的“文字失语”
...能力的影响。比如著名的“洛阳纸贵”故事,左思写完《三都赋》后被争相传写,导致洛阳的纸都涨价了。苏辙在出使辽国时也发现自己“每被行人问大苏”,被人追着问苏轼的情况。 这些不只
2024-03-02 10:39:00
尔滨之后顶流将是牡丹簇拥的诗都洛阳
...放大格局,联袂汴京,互动发展,抱团发展,书写新的“三都赋”,和国际上花都巴黎、樱城东京文旅争雄。高铁三个小时之内洞穿洛阳、西安、开封,如此以来,“兵马俑”、“关公”、“包公”
2024-02-14 19:0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